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渤海海域海上钻井少的情况下,油气藏勘探开发对地震资料的依赖程度较高,利用地震振幅进行岩性识别和流体检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由于地震振幅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果不充分研究和认识这些影响因素,会在利用地震振幅信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时掉入陷阱,造成部分井的落空。为了尽量避免地震振幅引起的陷阱,文章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地质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地震振幅的各种因素,这对提高岩性识别、流体检测及探井成功率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三维叠前联片处理方法,包括观测系统定义、统一基准面处理及三维连片静校正计算、地震振幅的一致性处理、地震子波的一致性处理、三维面元调整叠加与内插技术等。通过在吐哈两次1100km^2。的处理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拼接中的一致性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拼接中,一致性处理是关键技术之一,其效果对成像质量影响重大.阐述了基于地震信号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一致性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对各区块地震数据进行精细速度分析和精确静校正处理;然后应用剩余振幅分析补偿值对拼接数据进行振幅一致性处理,使两个工区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达到同一水平;再通过子波处理技术对相邻区块的地震数据进行相位一致性处理,使地震数据的相位达到一致;最后通过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对整个工区的地震数据进行波形一致性处理.通过以上处理,保证了地震数据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一致.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处理技术相比,在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处理中,该一致性处理技术可以最小化各区块地震资料之间的品质差异和边界影响.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东部石炭系碎屑岩油气藏储层具有埋深大、厚度薄、变化快、预测难度大的特点,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地震资料保真和分辨率具有极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采用高精度静校正、保真叠前噪声压制、相对振幅保持等高保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较好地保护了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在保真处理的前提下提出了近地表Q补偿、低频补偿、井约束反褶积、粘弹性Q偏移等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系列,拓宽了频带,提高了分辨率。高保真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的应用,大幅改善了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1)通过高保真处理,改善了目的层岩性储层的地震相对振幅特征,为该区地震反演岩性油气藏预测奠定了基础(;2)通过高分辨率处理整体拓宽了地震频带范围,提高了分辨率,为该区薄储层的预测以及展布研究提供了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5.
相对振幅保持在连片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由于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施工参数不同,激发、接收条件不同,获得的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各区块地震资料在振幅(能量)、频率、相位等特征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存在差异。为此,提出了相对振幅保持在连片叠前时间偏移中的处理方法。相对振幅保持必须做好统一静校正处理、子波一致性处理、振幅处理、提高分辨率处理、各偏移距内振幅归一化处理、叠前偏移成像处理。对准噶尔盆地东部七块三维老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使不同震源衔接处和不同区块拼接处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相位一致,实现了地震资料的同相叠加。相对振幅保持处理还使浅、中、深层的反射波同相轴拼接自然,振幅保持好,连续追踪强,剖面品质高,偏移成像精度高,断层和断点清楚,有利于连片区域整体的地质评价和构造解释,更能满足岩性研究和储层预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时延地震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延地震是油气藏动态监测与管理的一种新方法。它利用重复多次地震测量来监测油气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首先对注水地震监测的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地震频率和信噪比等因素对薄互层油气藏注水地震监测的影响。其次对时延地震资料归一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大庆地区实际二维时延地震资料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的资料表明,油气藏部分的剩余能量与油气藏的流体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Y1井区主要发育岩性、地层油气藏,但由于目的层埋深大(5000~6000m),储层薄(8~10m),储集体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反射能量弱,加上煤层干扰,使得储层识别、预测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能同时进行振幅校正和相位畸变校正的反Q滤波方法对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提高分辨率处理。首先选择过井地震剖面进行相位校正,通过与测井资料合成记录进行对比获得最佳相位校正算子;然后进行振幅补偿,通过频谱分析调整振幅补偿算子,确保反Q滤波在振幅补偿的同时不破坏各种有效频率成分的相对变化关系;反复进行上述处理获得最佳Q值模型,该模型具有时变和空变的特点。用最佳Q值模型对全区地震资料进行补偿处理,明显提高了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提高了地层岩性圈闭的识别能力与储层预测精度,落实了地层上倾尖灭线及砂体展布范围。  相似文献   

8.
东营凹陷辛154井区三维地震资料多井约束反演及储层预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东营凹陷辛154井区在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中沉积时期沉积了浊积扇及其前缘砂体,构造和岩性圈闭都具有很好的成藏条件。通过叠后地震资料处理提高目的层的信噪比,使地震资料的振幅得到真正的恢复。利用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处理。综合分析测井、构造解释和岩屑录井等资料对浊积扇及其前缘砂体储层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并结合地震资料多井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辛154井区沙三中的隐蔽油气藏进行了综合描述。  相似文献   

9.
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由于各区块三维资料采集的年度、仪器、方法、面元、地表条件等不同,造成各区块资料在能量、相位、波形、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不同三维资料进行连片处理时,需要对不同工区资料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一致性处理方法,以消除这些差异,实现连片资料的无缝拼接。在对苏北QT地区局部四块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区块原始资料特点,采用了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匹配滤波、面元插值等技术进行了一致性处理,消除了地震资料特征的差异,实现了无缝拼接,为连片区域整体的地质评价和构造解释提供了更精确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0.
郭建  王咸彬  胡中平  王仰华 《石油物探》2007,46(5):509-513,530
准噶尔盆地Y1井区主要发育岩性、地层油气藏,但由于目的层埋深大(5000~6000m),储层薄(8~10m),储集体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反射能量弱,加上煤层干扰,使得储层识别、预测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能同时进行振幅校正和相位畸变校正的反Q滤波方法对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提高分辨率处理。首先选择过井地震剖面进行相位校正,通过与测井资料合成记录进行对比获得最佳相位校正算子;然后进行振幅补偿,通过频谱分析调整振幅补偿算子,确保反Q滤波在振幅补偿的同时不破坏各种有效频率成分的相对变化关系;反复进行上述处理获得最佳Q值模型,该模型具有时变和空变的特点。用最佳Q值模型对全区地震资料进行补偿处理,明显提高了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提高了地层岩性圈闭的识别能力与储层预测精度,落实了地层上倾尖灭线及砂体展布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三维地震资料连片的一致性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是一套复杂而精细的数字处理工作。根据各区块三维地震资料的频率、相位、时差、信噪比等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采用叠前能量一致性、相位一致性和振幅一致性处理方法,对能量、振幅、相位等有效地进行一致性补偿和校正,使各区块资料在保持原有品质的前提下,既提高了信噪比和分辨率,又保证了资料整体拼接的一致性。应用该方法处理胜利桩海地区23块共1500km^2三维资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东海多块三维地震数据体拼接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东海西湖凹陷主要构造先后进行了三维地震数据的采集。不同时间采集的三维数据其网格方向、面元大小、电缆长度、面元覆盖次数均不同,且应用不同处理流程及技术进行处理。由于存在诸多不一致性,这些数据难以满足工区整体的地质解释、储层描述等综合研究。多块三维地震数据拼接处理的目的是得到单一数据体,具有统一网格方向、面元大小,振幅、相位均一致。文章论述多块三维数据体在迭前、迭后进行拼接处理的解决方案,介绍拼接过程中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及综合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是一套复杂而精细的数字处理工作。根据各区块三维地震资料的频率、相位、时差、信噪比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采用叠前能量一致性、相位一致性和振幅一致性处理方法,对能量、振幅、相位等有效地进行一致性补偿和校正,使各区块资料在保持原有品质的前提下,既提高了信噪比和分辨率,又保证了资料整体拼接的一致性。胜利桩海地区23块共1500km2三维地震资料一致性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地表复杂地区采用 一种震源激发获取三维地震资料,存在较大的困难。如果使用不同震源,要求在处理过程中,消除不同震源地震资料在振幅、频率、相位方面的差异。经研究提出了一种在不同震源激发条件下,三维地震资料的拼接处理方法:求解一个震源转换因子并应用到一种震源的地震资料中,将该震源的地震资料转换为另一种震源的地震资料。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对具有一-定信噪比的不同震源三维地震资料的拼接处理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相对保幅的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目前,岩性勘探已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主流,但岩性圈闭的识别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很高。由于很多研究区都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三维勘探区构成,这就出现了资料的拼接,以及拼接资料品质不一致等问题。为此,在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开展了连片处理方法研究。玛湖斜坡区的风城南、艾里克湖和玛2井区等3个三维勘探区,勘探时间、采集参数、处理参数等各不相同,3个探区的地震资料在能量、频率、相位上不一致,信噪比和分辨率存在差异,给岩性解释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地质任务和处理目标要求,提出了相对保幅的地震数据连片处理方法。该方法有3个关键技术,即子波处理、面元均化处理和连片野外静校正处理。对这3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分别以实例进行了说明。利用相对保幅地震数据连片处理方法对3个探区原有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资料拼接处的能量、频率、相位一致,拼接后的剖面整体品质提高,符合岩性解释对资料品质的要求。在连片处理的资料上进行了岩性解释,识别出了玛2井区玛4井北的二叠系下乌尔禾砂层组地层岩性圈闭和玛005井北的百口泉砂层组地层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6.
桥口南--徐集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濮桥口南—徐集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点及本区块的地质要求,制定处理流程,应用能量均衡、面元均化、三维道内插、三维DMO叠加及三维一步法偏移等技术方法,研究解决因为不同年代、不同方法、不同参数所采集的地震数据在连片处理时存在的问题,精细处理三维连片资料,满足构造解释精度的要求,对进一步落实该区构造和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陆上三维地震数据普遍存在的采集不均匀、空间采样率不足及振幅非一致性,不能满足FKK滤波技术前提条件的问题,对现有的FKK滤波配套技术方法进行认真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空间假频门槛分析法,最后提出了三维地震数据规则化及能量一致性处理的FKK滤波配套处理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配套处理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用保真保幅处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YW3井区东河砂岩尖灭线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部的YW3井区主要目的层段是石炭系东河砂岩,用常规方法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东河砂岩的尖灭线。对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的保幅保真重新处理后,在正演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河砂岩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结合地震属性技术与波阻抗反演技术,进行综合地震地质解释研究,比较精细地刻画了该区东河砂岩尖灭线的展布。地震资料的保幅处理有利于解释岩性尖灭线位置。图10参2  相似文献   

19.
由于观测系统的特殊性,无法采用地面地震技术处理三维三分量(3D3C) VSP数据。现有的VSP成像技术中,可借鉴的高精度成像方法较少,缺乏相匹配的处理软件,成像速度分析多需要迭代,成像难度大。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3D3C-VSP数据的无需迭代的速度建模与基于散射时距关系的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适用于3D3C-VSP观测系统的散射时距曲线方程,将地震道上各时刻的振幅分别搬至对应的反射面上,通过干涉叠加,抽取共成像点道集;然后,针对上、下行波射线路径不对称以及偏移速度不一致的情形,把共成像点道集中消除正常时差的上行波波场校正至具有双曲时差特性的虚拟炮检距道集中;最后,对虚拟炮检距道集进行精细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获得高精度的PP波与PS波成像剖面。该方法用于四川盆地A井3D3C-VSP地震数据的偏移,获得了优于常规VSP-CDP叠加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