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某铜矿选厂二期扩能工程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铜钼混合粗选、铜钼混合精选、铜钼分离粗选、钼精选等作业,与浮选机扫选作业结合形成柱机联合浮选工艺系统,在原矿铜品位0.65%,钼品位0.046%的情况下,经稳定运行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1.8%、铜回收率91.37%、钼精矿品位50.6%、钼回收率55.68%的浮选指标。较一期浮选机工艺相比,柱机联合浮选工艺流程明显简化,铜钼分离效果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孙永峰  曹亦俊  刘洋  董洁  廖寅飞  邹文杰 《黄金》2011,32(10):43-46
通过工业分流条件试验,研究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山东某金矿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用浮选柱的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工艺流程与生产中用浮选机的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次扫选的工艺流程相比,在尾矿品位接近的情况下,精矿品位可提高12.69g/t.  相似文献   

3.
浮选机是矿物处理中最重要的选别设备之一。介绍了圆形浮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SJF40型圆形浮选机研制过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常规U型槽体的KYF40型浮选机进行了对原矿的粗选选别对比半工业试验,并在三山岛金矿进行了工业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精矿品位36.6 g/t,尾矿品位0.19 g/t,金回收率达79.8%,金回收率较改造前提高了近0.4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某低品位铜矿选厂采用分步优先浮选工艺选铜。由于原矿品位较低,铜快速浮选流程精矿品位难以提高,无法达到分步优先工艺的效果。为实现"能收多收、能收早收"的效果,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替代浮选机快速浮选,可获得铜品位、回收率分别为24.16%、94.50%的铜精矿,比现场流程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提高0.4%、铜回收率提高1.19%,工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浮选机是选别金矿、铜矿、钼矿、铁矿等的硫化矿物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系统地介绍了SJF10、SJF30圆型浮选机的特点以及在焦家金矿6 000 t/d选矿厂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在原矿品位4.20 g/t的情况下,精矿品位79.85 g/t,尾矿品位0.17 g/t,浮选回收率96.15%;同常规方形槽充气式浮选机相比,精矿品位提高6 g/t,浮选回收率提高0.8%,节能效果提高15%,减少占地面积30%,可提高3%~5%的经济效益,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柱机联合工艺半工业设备,采用两次粗选(一粗浮选柱、二粗浮选机)、一次精选(浮选柱)、一次扫选(浮选柱)流程,最终得到钨品位5.060%,回收率91.48%的精矿产品,相对单一浮选机工艺而言,柱机联合工艺精矿品位提高0.307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1.23个百分点,工艺流程由工业生产流程的六次浮选作业缩短为柱机联合流程的四次浮选作业,试验结果为现场工艺水平的提高及设备优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大姚铜矿属于国家“四、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分为氧化矿和硫化矿两大系统。氧化矿选厂于1975年9月建成,1976年5月1日正式投厂。原设计流程为三段碎矿,二段磨矿。用浮选柱三次选别,粗选柱直接产精矿的流程。当原矿铜品位为1%时产出含铜13%的精矿,实收率可达到78%的指标。但几年的生产实践,均未达到设计指标,实收率相差10%左右。经多次生产考查认为,主要是粗选柱直接产精矿效率太低。为了解决这个问  相似文献   

8.
福建宁化行洛坑钨矿是我国著名的钨矿床,原生和次生钨细泥量大.为进一步提高钨细泥选别指标,通过脱硫和黑白钨混合浮选试验,以及精矿的筛析试验,考察浮选柱代替现场浮选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浮选柱工艺,对硫化矿的捕收效果一般(与现场浮选机相当),而对黑白鸽混合浮选的效果较好,相比现场浮选机精矿品位提升1.901个百分点,回收率提升5.67个百分点,而且细粒级占有率更高,同时还降低了药剂用量及能耗.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金属高效回收,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金精矿浮选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给矿粒度-38μm占93%,浮选矿浆浓度25%~27%,给矿量400 kg/h,粗选药剂制度同生产现场,扫选不额外添加药剂的条件下,进行一粗一精一扫的闭路试验,可以得到精矿中金回收率97.33%,银回收率96.32%,铅回收率98.03%,锌回收率86.36%,铜回收率97.27%,硫回收率95.51%的良好指标,且均优于现场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0.
铝土矿选矿柱式分选技术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铝土矿柱式浮选工艺技术,用该技术进行了铝土矿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分选分流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铝土矿进行分选是可行的,浮选作业氧化铝回收率同比浮选机回收率提高3%,具有流程短、设备少、能耗低、操作简单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沈贤德 《黄金》2014,(11):76-80
针对紫金山金矿二选厂堆浸贵液进行了酸化-硫化沉淀法处理工艺的工业调试,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消除氰化物可溶性的铜矿物对低品位金矿浸出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可以回收氰化物使其循环利用,还可以回收可销售的铜精矿,降低了黄金生产的运行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在紫金山金矿和其他相似资源的金矿生产企业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金矿石含泥质及贫连生体较多,金嵌布粒度细等特征,应用旋流器对浮选粗精矿进行分选,组成浮选—旋流器分选联合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业生产结果表明:采用旋流器对浮选粗精矿进行选别,能提早、高效地回收浮选粗精矿中大部分单体金和含金黄铁矿,提高金回收率;采用短锥旋流器分选,金回收率比采用分级用水力旋流器更高,可提高到75.04%。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张恒旺  孟航 《黄金》2020,41(3):61-65
小寺沟铜矿矿石具有性质复杂、铜矿物粒度细、脉石矿物易泥化等特点,选矿难度较大,工业生产铜精矿品位仅约为12%,铜回收率在50%左右。为进一步提高铜回收率,在小型试验获得的最佳条件基础上,进行了半工业试验及优化,通过优化磨矿—分级系统、浮选系统及药剂制度,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铜精矿平均品位17.64%,铜平均回收率67.06%,为工业试验及生产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新型矿泥选矿设备——悬振锥面选矿机对江西三和金业有限公司摇床重选尾矿中细粒含金矿物的回收。针对摇床尾矿进行单机工业试验,确定了悬振锥面选矿机的最佳运行参数。在摇床尾矿金品位2.5 g/t的情况下,采用悬振锥面选矿机分别对-10μm和+10μm粒级进行选别,试验结果表明:其对+10μm粒级中金的回收效果较好,分级后一次粗选可获得粗精矿金品位15.53 g/t、金作业回收率达55.69%的较好指标;-10μm粒级因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回收效果较差。悬振锥面选矿机再选摇床尾矿回收金在工业上的应用,可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且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浮选时间是选厂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而浮选时间的确定与实验室小型试验的浮选时间和放大系数有关。针对难选金矿浮选时间的选定问题,在某选厂原设计(1 500 t/d)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选厂设计以及实际浮选时间和放大系数的计算,验证选厂浮选时间的放大系数。随着矿石性质的变化,在该选厂开展了浮选工艺优化试验,将试验成果应用于选厂生产中,并在磨矿细度和浮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开展了不同矿石处理量工业试验,确定了选厂最佳矿石处理量,计算了优化后的浮选时间和放大系数。结果表明:小型试验浮选时间为21 min,选厂实际浮选时间为84.08 min,实际放大系数为4.00;相比优化前,在原矿金品位降低0.47 g/t的情况下,选厂矿石处理量增加了204 t/d,金精矿富集比降低了0.11,金回收率提高了3.22%。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矿石性质选厂的浮选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志远 《黄金》2014,(12):49-53
某中等硫化物含砷、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属于难选矿石。针对该矿石性质特点,某选矿厂采用浮选法进行处理,但金精矿回收率在80%以下,品位为20 g/t左右。因此,对该选矿厂进行了详细的流程考查及产品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实施了技术改造。通过调整筛孔尺寸、减少精选次数、将一次扫选精矿直接给入精选、调整石灰的加药量及2号油添加点等措施,金回收率提高了3.15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永新  张广盛 《黄金》2021,42(4):63-66
某选矿厂采用浮选工艺处理含砷含碳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近年来富集比低,金回收指标不理想。为改善浮选效果,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考查,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工艺流程改造及药剂制度改进。通过对中矿处理工艺、循环载体工艺进行改造及添加调整剂等,提高了富集比、金精矿金品位和金回收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净收益119.6万元/a,同时为下游冶炼企业节省生产成本270万元/a。  相似文献   

18.
浮选金精矿与原矿混合氰化炭浆法提金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洞坡金矿矿石物质组分复杂,不同矿体、同矿体不同部位氧化程度变化大,矿石品位属很不均匀类型,矿石含泥质较高,属难选型矿石。将浮选获得的金精矿(主要是低品位)与原矿(含泥量高不易浮选)混合配矿后氰化,达到解决低品位金精矿销售难,同时提高成品金生产能力,即避免单一金精矿氰化因贵液品位高,活性炭吸附不完全降低回收率的缺陷,并相应达到了提高氰化原矿品位和金的回收率,充分利用国家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苗立雨 《黄金》2004,25(3):42-44
简要分析了崤山金矿现行混汞一浮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改措施,提高了选矿金总回收率12.52%,提高浮选金精矿品位6.13g/t,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某原生金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对浮选工艺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粗选最佳操作条件:磨矿细度-0.075 mm占70%,药剂用量为活化剂CuSO4 200 g/t,Na2CO3 500 g/t,水玻璃500 g/t,捕收剂丁基黄药60 g/t,丁基铵黑药30 g/t,起泡剂2#油30 g/t。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试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金精矿品位为34.00×10-6、金回收率为81.19%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