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阎臻 《中国卫生产业》2012,(10):102-10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环形电切组与冷刀锥切组各28例,分别给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2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并对比2组手术前后病理结果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相似,但环形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等优于冷刀锥切组(P<0.01)。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是治疗宫颈病变较为先进的方法,具有手术安全、痛苦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L、愈合时间为、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残留率和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疾病临床上宫颈环形电切术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应用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该手术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冷刀锥切术组和改良宫颈锥切术组各43例。冷刀锥切术组患者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改良宫颈锥切术组患者采用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满意率。结果 改良宫颈锥切术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冷刀锥切术组;改良宫颈锥切术组出血量少于冷刀锥切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宫颈锥切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冷刀锥切术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 7,P<0.05)。改良宫颈锥切术组手术满意率为100.00%,高于冷刀锥切术组的8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 6,P<0.05)。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应用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术后恢复更快,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EEP刀环切术和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高频电波(LEEP)刀环切术,B组高频电波(LEEP)刀锥切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A组CINI一Ⅲ级患者手术时闻短于B组(P<0.05),Ⅰ、Ⅱ级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均<0,05;两组脱痂期出血、愈合时间元显著差异。结论对于CINI、Ⅱ级患者,LEEP刀环切术优于锥切术;而LEEP刀锥切术适用于CINⅢ级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与锥形冷刀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CINⅢ级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等情况,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宫颈狭窄、发热、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均是CINⅢ级的有效治疗手段,两者有着相近的治愈率,但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手术时间、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更有优势,尤其是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更值得被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李雅芬  盛建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218-2219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2~9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液及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感染率及宫颈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是目前诊治C IN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与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4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接受治疗的CINⅢ级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者27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冷刀锥切术者48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前后病理符合率、病灶残留率及切缘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病理符合率、病灶残留率、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治疗效果与传统冷刀锥切术相当,而且两种术式均是安全有效的。但宫颈自动冷刀锥切术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9年8月在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门诊就诊的CIN患者19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高频环形电刀行宫颈锥切术,对照组采用冷刀行宫颈锥切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效果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CKC组高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灶残留率、病变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CIN简单、安全、有效、出血少,术后宫颈恢复好,由于手术后少部分患者仍然有病变持续存在且复发可能,所以治疗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
王丹 《医疗装备》2020,(6):85-86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黑山仁和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采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效果满意,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09年4月采用LEEP对CINⅢ进行治疗,并与同期冷刀宫颈锥切术(CKC)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CK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EP组在治愈时间方面与CK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在治愈、术后出血、术后宫颈狭窄、手术残留、持续存在及复发方面与CK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是治疗CIN Ⅲ的有效方法,与CKC比较,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王燕杰  路金枝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97-3698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在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对照组术前未使用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前应用垂体后叶素安全有效,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陶士云 《现代保健》2012,(14):32-3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LEEP)与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妇科经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HI)患者9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CINm的疗效。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冷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灶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变复发率冷刀组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冷刀锥切较LEEP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INⅢ.LEEP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及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但冷刀锥切在减少复发方面优于LEEP。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01-902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CIN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取LEEP治疗,对照组采取CKC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活检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CIN级别下降率、浸润癌发生率、切缘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EP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快、术后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庞晓燕  张颐  徐彤  温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841-3842,3844
目的 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患者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LEEP或CKC治疗的51例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术式.结果 LEE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均明显低于CKC组(t值分别为-18.08,-9.35,-22.73,-331.18,P均<0.01).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 0.05; P≈0.149).结论 LEEP治疗宫颈CINⅢ是切实可行的,尤其对于那些年轻、未生育妇女是一种安全、有效、廉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效果,为CIN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4例CINⅢ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CKC组(82例)和LEEP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病理一致率、术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CK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9±1.7)ml,手术时间为(25.1±2.3)min;LEEP组患者为(10.6±3.3)ml和(14.9±1.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各时限复发率、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Ⅲ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LEE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较高,但其治疗彻底性低于传统CKC。  相似文献   

16.
戴萍  王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27-5828,5830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妇科门诊共诊治CIN患者79例,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分组,其中行宫颈电环切术患者47例(电刀组),行宫颈冷刀锥切术者32例(冷刀组),比较治疗疗效。结果术前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前后诊断符合率83.54%;电刀组与冷刀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创面完全结痂时间电刀组明显短于冷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均恢复光滑状态,宫颈液基细胞结果显示均恢复正常(100.00%)。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安全、有效,是治疗CIN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 对1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分析阴道镜下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锥切后的宫颈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0±1.5) min,术中出血平均(4.0±1.5) ml,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为3.6 %.随访12~36个月复发率为2.9 %(4/138).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诊断符合率为70.3 %.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比阴道镜下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具有更高、更准确的检出比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CIN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EEP术(LEEP组,82例)和CKC术(CKC组,82例)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与CKC组比较,LEEP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两组组织活检与病理检查符合率,CIN级别下降率,浸润癌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较CKC组低(P<0.05)。LEEP组与CKC组的复发率(9.8%、7.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较CKC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术后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142例CIN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KC术式,观察组患者采用LEEP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锥切组织大小、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疾病复发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锥切面积及锥高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46%)低于对照组(2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88.73%(63例)和90.14%(6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颈管累及、术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阳性均与术后疾病复发有一定相关性(P<0.05),CIN分级及腺体累及与术后疾病复发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LEEP治疗CIN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较低;年龄>40岁、颈管累及、术后TCT阳性均与术后疾病复发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接受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72例,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36例纳入参照组,执行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其余36例患者归入实验组,执行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方案,对两组的治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运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