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云南省岩脚-牛倮河铅锌矿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南端,位于唐古拉-三江地槽褶皱系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南段的普洱-江城坳陷盆地中,矿体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与中侏罗统和平乡组地层中。结合区域及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讨论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物生成顺序以及围岩蚀变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矿体呈脉状、网脉状、串珠状充填于砂岩节理裂隙及构造破碎带中,矿体长126~505 m,厚0.4~29.01 m,倾向南,倾角51°~80°;②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矿石结构以泥质细砂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脉状、浸染状构造;③矿物生成顺序可以分为6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为电气石-高岭土阶段,第2阶段为石英阶段,第3阶段为褐铁矿-锆石阶段,第4阶段为白铅矿-方解石阶段,第5阶段为铅锌硫化物阶段,第6阶段为毒砂-黄铜矿阶段;④围岩蚀变中心向外依次为块状铅锌矿化带→碳化→构造角砾→含矿网脉、细脉带→方解石化、石英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蚀变带;⑤矿床成因属构造热液蚀变型铅锌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开展的地质勘查和物探(激电测量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成果圈定了4处找矿靶区,编号分别为JⅠ-1、JⅠ-2、JⅠ-3和JⅠ-4。其中,JⅠ-1、JⅠ-3靶区经过钻探工程验证,已探获铅锌矿石量1 121.7万t、铅锌金属量443 657 t,JⅠ-2、JⅠ-4靶区找矿潜力较好,是下一步重点开展勘查工作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会泽县大水井铅锌矿处于扬子地块之上扬子古陆块的滇东被动陆缘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摆佐组(C1b)地层中。前人的找矿研究区域仅限于会泽10#矿体南延、88#~138#地质勘探线、标高1 261~1 031 m等区域,对大水井其余区域涉及较少,未提出明确的找矿方向。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前期开展的构造叠加晕预测了新的找矿靶区,并开展了靶区验证工作。研究表明:①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粗晶白云岩中,长大于395 m,垂高258 m,平均厚度4 m,产状132°∠56°;②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菱锌矿、异极矿、方铅矿、白铅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粗晶白云石和方解石;矿石结构主要为晶粒结构、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共边结构、网脉状结构、乳浊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似层状构造、脉状构造等;③围岩蚀变有白云石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褪色作用等;④大水井铅锌矿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找矿的基础条件为地层,找矿的重要标志为岩性和热液蚀变,找矿重点地段为控矿构造,该矿床成因属构造热液蚀变型铅锌矿床;⑤根据大水井矿区已揭露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圈定了1#、2#、3# 3处找矿靶区,通过对1#靶区局部开展验证工作,探获大水井铅锌矿I#矿体铅锌矿石量115.90万t,金属量铅54 133 t、锌175 238 t,共生硫元素量223 182 t,伴生组分金属量银31 785 kg、锗44 615 kg、镉393 155 kg,总体上1#靶区找矿潜力巨大,2#靶区找矿潜力较大,3#靶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长岭子铅锌矿床位于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西南段,主要受黄岗—甘珠尔庙复背斜及NE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结合该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讨论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就矿床成因、控矿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表明:(1)矿区可主要划分为Ⅰ~#、Ⅱ~#两条矿带,其中Ⅰ~#矿带矿体主要分布于矽卡岩中,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Ⅱ~#矿带矿体主要分布于构造破碎带及绿帘石化蚀变带中,成因类型为热液脉型;(2)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原生硫化物矿石,氧化矿、混合矿极少,主要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3)Ⅰ~#矿带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矽卡岩、磁铁矿、铁铜硫化物、铅锌硫化物等阶段,Ⅱ~#矿带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石英-毒砂-磁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贫硫化物-碳酸盐等阶段;(4)Ⅰ~#、Ⅱ~#矿带的成矿物质均来自于造山带和地幔两个端元的贡献,显示其具有深源的特点,Ⅰ~#矿带的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Ⅱ~#矿带的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脉型;(5)矿床主要受控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因素,即矿床的形成是大石寨组地层、NE向断层、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矿区二叠系大石寨组碳酸盐岩地层与岩浆岩的接触带、Ⅰ~#矿带1 000 m标高以下区域以及Ⅰ~#矿带走向西南端等为有利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牙克石市乌奴儿河北岸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西坡成矿带,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及矿体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与成矿密切相关的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期侏罗纪花岗岩;2矿体呈陡倾斜脉状产于中侏罗统凝灰岩地层中的构造破碎带中,受构造控制明显;3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银矿物、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以及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石英;4矿石结构构造主要为块状、浸染状、网脉状-细脉状构造、不等粒自形—半自形晶结构、他形晶结构、填隙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等;5矿区围岩蚀变强烈,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菱锰矿化及萤石化。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2个期次,属于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会泽县大水井铅锌矿处于扬子地块之上扬子古陆块的滇东被动陆缘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摆佐组(C1b)地层中。前人的找矿研究区域仅限于会泽10#矿体南延、88#~138#地质勘探线、标高1 261~1 031 m等区域,对大水井其余区域涉及较少,未提出明确的找矿方向。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前期开展的构造叠加晕预测了新的找矿靶区,并开展了靶区验证工作。研究表明:①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粗晶白云岩中,长大于395 m,垂高258 m,平均厚度4 m,产状132°∠56°;②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菱锌矿、异极矿、方铅矿、白铅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粗晶白云石和方解石;矿石结构主要为晶粒结构、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共边结构、网脉状结构、乳浊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似层状构造、脉状构造等;③围岩蚀变有白云石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褪色作用等;④大水井铅锌矿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找矿的基础条件为地层,找矿的重要标志为岩性和热液蚀变,找矿重点地段为控矿构造,该矿床成因属构造热液蚀变型铅锌矿床;⑤根据大水井矿区已揭露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圈定了1#、2#、3# 3处找矿靶区,通过对1#靶区局部开展验证工作,探获大水井铅锌矿I#矿体铅锌矿石量115.90万t,金属量铅54 133 t、锌175 238 t,共生硫元素量223 182 t,伴生组分金属量银31 785 kg、锗44 615 kg、镉393 155 kg,总体上1#靶区找矿潜力巨大,2#靶区找矿潜力较大,3#靶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何宗宝  马正林  余璨 《现代矿业》2016,(4):114-118,126
路农铜矿床是位于羊拉矿区中部的典型铜矿床之一。通过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体特征,并利用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矿床内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1矿床内矿石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矿石,矿石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及磁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脉状-网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充填结构及包含结构;2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及表生期,显示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后期构造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显著。上述分析成果对于区内铜矿床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河南信阳平桥萤石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部,紧邻栾川—维摩寺—明港断裂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形态、产状严格受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笔者研究了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结构、构造,蚀变类型等,确定区内萤石矿石类型为石英—萤石型;指示了矿石在成矿期和成矿后均受到热液作用;同位素年龄值表明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内的萤石矿床类型属于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8.
黑石梁金矿是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部发现的少量成型矿床之一,矿床产于强变形变质石英闪长岩中的后期石英脉中,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呈细脉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围岩具强烈的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等蚀变。成矿演化划分为含暗金的早期阶段、含细粒金的中期阶段和含块金的晚期阶段,矿床为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凯里柏松是黔东地区的代表性铅锌矿床,但研究程度较低。利用矿相显微镜和TIMA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柏松铅锌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和菱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少量沥青;矿石具有角砾状、脉状、浸染状、团块状、斑杂状、蜂窝状和星点状构造,以自形、半自形、他形和交代结构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石化,其次为沥青化,少量黄铁矿化和方解石化;矿床以硫化矿为主,但近地表的含矿层发生了一定的氧化。矿石及矿物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在沉积-成岩期发生了成矿物质的预富集作用,在成矿期发生了广泛的热液活动并沉淀了大量的铅锌金属硫化物和白云石,在表生期的近地表环境造成了矿石的氧化作用。该矿床的成矿温度较低,油气有机质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其属于MVT矿床。该研究有助于指导后期矿产勘查和矿物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晏星星 《煤质技术》2015,(2):39-41,25
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可知,莲花芯矿床为典型的石英脉型矿床。矿床的形态及成因上受控于北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断裂,是重要的导矿构造和控矿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白钨矿,赋存于石英脉和岩体的破碎与裂隙带中,形成沿着构造方向上展布的脉状、网脉状矿体。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勘探表面,矿体主要集中于矿权区南部,以W-MoCu矿为主,可分为W-Mo-Cu多金属矿靶区、W-Mo多金属矿靶区和W矿靶区等3个靶区。其中钼(Mo)和铜(Cu)在矿权区南部异常明显,而钨(W)除了在南部有异常,东北部也见异常。该矿床具有很大的工业潜力。  相似文献   

11.
免渡河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头道桥—鄂伦春超壳断裂以北、牙克石—乌耳其汗断裂以南、红花尔基—乌耳其汗早古生代隆起区。该矿床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其次为蚀变岩型,断裂控矿明显,矿体走向近东西,一般在100°~110°之间,南倾,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黄铁矿和石英石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帘石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成矿期次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脉阶段,石英脉-黄铁矿阶段,石英脉-碳酸盐阶段。推断矿床的矿床类型为断裂控矿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陆家窝铺铅锌多金属矿区原为一预查空白区,通过多手段综合找矿,共发现四条矿化带,圈出二十余条矿(化)体。系统研究了区内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主要受控于断裂构造,与燕山早期的区域构造背景相吻合,系较长阶段的同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区内矿床属热液交代蚀变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脉入侵存在矿化叠加现象。  相似文献   

13.
姐纳各普金锑矿位于藏南拆离系金锑成矿带东段,共发育12条金锑矿(化)体,长50~240 m,厚0.34~8.83 m,均呈脉状发育于下侏罗统陆热组地层,受构造控制明显。矿石类型分为热液脉型和蚀变岩型2类,热液脉型矿石主要为含辉锑矿的石英-方解石脉和含明金的石英脉,蚀变岩型矿石为角砾状蚀变板岩和蚀变中-基性岩体。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地层、构造2个方面对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①邻区日当组、维美组地层Au、Sb丰度较高,可能为矿床的矿源层;②早期中-基性岩体为成矿提供了不可忽略的物质来源,晚期中-酸性岩体为成矿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来源,可认为区内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内找矿标志,分别为构造与化探异常组合标志、物探异常标志、围岩蚀变组合标志以及Au-As-Sb组合标志。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工作及区域金锑矿成矿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矿石性质湖南某铅锌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裂隙萤石-重晶石-石英脉型多金属硫化矿床。矿石中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方铅矿、闪锌矿、萤石、重晶石、方解石、长石、针铁矿、褐铁矿等。  相似文献   

15.
葛坪铅锌矿床位于浙江西南遂昌县境内,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下元古界八都群变质岩中,目前已探明其为中型规模。在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平硐编录及室内岩相学研究成果,确定了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围岩蚀变与不同矿化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葛坪铅锌矿床存在浸染状与脉状两类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强烈,各类蚀变叠加现象明显,无明显分带性。蚀变与铅锌矿化在时间上关系密切,其中与浸染状矿化相关的蚀变主要为早阶段透辉石化—绿帘石化—透闪石化—阳起石化,与脉状矿化相关的蚀变主要为中阶段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在晚阶段硅化中也伴有零星细脉状铅锌矿化。阐述了围岩蚀变与矿化在空间上的关系,认为其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柴家坪萤石矿床是近年来在鄂西新发现的萤石矿床,通过对成矿地质特征及背景的分析,认为柴家坪萤石矿受地层、构造控矿明显。矿区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构造,均为导矿构造,主要赋矿层位为震旦系灯影组白马沱段白云岩。矿石矿物为萤石和方解石,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结构等,矿石构造以团块状、角砾状等为主;蚀变以方解石化为主。旨在讨论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为萤石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治岭头地区金银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岭头地区金银矿为浙江省内唯一的大型金银矿床。矿石矿物有银金矿、金银矿、辉银矿、碲银矿、辉铅铋银矿,少量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矿石结构构造为交代残余结构、填隙结构、乳滴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环带状构造。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蔷微辉石化。硫同位素:1.47~10.57‰、硅同位素为:-0.1~-0.4׉。成矿温度287.5~260.4℃。成矿物质为多源,矿质聚集为多阶段的燕山中、晚期中温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箭猪坡矿床是丹池成矿带南端的一个以铅锌锑为主的矿床,随着2012-2014年在箭猪坡矿床钻孔中石英脉型锡矿体的首次发现,打开了箭猪坡矿床新的找矿空间。新发现的锡矿体矿石矿物组合类型主要为锡石+闪锌矿+脆硫锑铅矿+黄铁矿+石英及锡石+脆硫锑铅矿+石英+方解石。箭猪坡矿床锡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锡石粒径多在0.1~0.2mm,少数0.02~0.05mm,分布在含硫化物的石英脉裂隙中。物相分析显示箭猪坡矿床锡主要赋存在锡石中,锡石物相占83.33%~100%。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箭猪坡矿床中的锡石经历了两期结晶作用:早期锡石(Ⅰ)和晚期锡石(Ⅱ),早期锡石CL荧光亮度较小,呈暗灰色至黑色;晚期CL荧光亮度较大,呈白色至浅灰色。锡石单矿物SnO2含量91.623%~96.288%,平均94.03%,杂质主要有Fe、W、In等,其中FeO含量0.02%~0.52%,WO3含量多在0.02~1.34%,In2O3含量在0.476%~0.954%,Sn与FeO、In2O3呈负相关,锡石中FeO、WO3、Ta2O5、Nb2O5、MnO含量指示箭猪坡锡形成于中低-中温热液环境,成矿热液来源于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质岩浆。通过与大厂矿田西矿带上部脉状锡矿体的类比分析,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及矿物组合,推测所揭露到的脉状锡矿(化)体相当于西矿带上部脉状锡矿(化)体,而下部的网脉状、似层状锡矿体尚未揭露到,由此预测箭猪坡矿床深部找矿空间及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水地沟金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亚带,属于北秦岭古生代、中生代金、银、铜、铅锌、钼、锑成矿带的中段。在详实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结构与构造、金矿化特征、围岩蚀变和成矿阶段等展开研究,分析矿床主控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和矿体严格受朱夏深大断裂和瓦穴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尤其是受北东、近东西向、近南北向的3组断裂构造控制;矿(化)脉形态、产状与其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相似;水地沟金矿床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中浅成热液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变质火山—沉积地层的秦岭群、二郎坪群和燕山期二郎坪岩体;成矿事件多发生在燕山期。  相似文献   

20.
边墙里矿区位于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华力西优地槽褶皱带东部,处于内蒙古浩布高—敖脑大坝铜、铅、锌成矿带上,是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银多金属矿以及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尤其是NW向和NE向断裂构造发育区,为成矿有利区段。该矿带现已发现双尖子山超大型热液型矿床、浩布高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等多个大中型矿床。为进一步查清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在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边墙里矿区进行矿产勘查工作,相继开展了1∶1万地质草测、1∶1万电法测量、1∶2.5万土壤测量和槽探工程控制。对矿区取得的地质勘查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①矿区内圈出了8条矿化带,矿化带主要位于构造蚀变带上,长度为20~550 m,出露宽度为0.6~8.0 m,与矿化有关的主要蚀变有硅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铜矿化等;②矿区共圈定了4条矿体,其中,2条铅矿体,1条银铅矿体,1条银铜铅锌多金属矿体,矿床类型为构造热液型矿床,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带状等;③矿化带严格受控于地质构造,多呈NW、NE向带状、脉状展布,次级韧性—韧脆性构造带是控矿和储矿的有利部位;④矿区内圈出了10处土壤化探综合异常和5处激电异常,二者异常套合好,峰值明显,8条矿化蚀变带和4条矿体均分布于物化探异常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并据此在矿区内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编号为B1,B2和B3),其中,B2区为矿区最有潜力的找矿靶区,进一步工作有望圈出有开采价值的矿体;根据地表探矿工作成果,预测矿区内远景银铜铅锌(334)资源量达到中型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