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通过总结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使用心境稳定剂的现状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了解患者的获益与风险。方法对纳入的3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然观察,按是否合并使用心境稳定剂分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副反应量表(TESS)及健康状况量表(SF-36)分别测评精神症状、自知力、药物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入院时合并组PANSS总评分、兴奋因子、认知因子评分高于未合并组(P0.05);出院时合并组PANSS阳性因子、认知因子评分仍高于未合并组(P0.05);ITAQ、SF-36精神心理维度评分低于未合并组(P0.05)。结论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冲动攻击行为有效,但不影响总体症状改善,且对生活质量和自知力可能有负面影响,故使用前应谨慎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38例及正常对照者94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运用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组PANSS总分及因子分高于不伴抑郁症状组(P均0.001),RBANS总分及因子分低于不伴抑郁症状组(P0.05或P0.01)。性别分层后,PANSS总分及因子分、RBANS总分及因子分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性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分、RBANS总分及即时记忆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CDSS分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P均0.001),而CDSS评分与RBANS总分的相关性只存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女:r=-0.334,P=0.008)。结论: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存在男女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药物治疗态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151例在广州市脑科医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药物态度清单(DA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态度和临床症状。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态度积极组57例,男性38例(66.7%),治疗态度消极组94例,男性40例(42.6%),积极组男性比例高于消极组;积极组SF-36心理健康维度(MCS)评分(46.8±9.1)分,消极组(41.0±1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药物治疗态度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B=2.025,β=0.30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态度越积极,生活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根据完全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训练。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ANSS、ITAQ与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ANSS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及总分、ITAQ与SDS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与同组干预前比较,以上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以上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增强患者自知力和社会功能,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2009-01—2013-01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线性相关性分析,比较入院时和出院时PANSS、ITAQ和DAI评分并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出院时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和PANSS总分均低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ITAQ和DAI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PANSS阴性症状评分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183,P0.05),入院时PANSS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ITAQ和DAI评分及各量表残差与患者住院时间无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示,住院时间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无相关性(P0.05),与病程呈正相关(r=0.213,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确认病程和入院时阴性症状评分是影响住院时间的线性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和入院时阴性症状评分是影响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程和入院时阴性症状程度是影响精神分裂症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少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剂量对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服用奥氮平或利培酮单药治疗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随机分为减量组37例和维持组38例。减量组在6个月内逐步减少利培酮或奥氮平剂量50%,维持组维持基线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CDR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RSESE)、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分别于基线、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减量组和维持组分别有1例(2.7%)和2例(5.3%)复发脱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及PANSS总评分、ITAQ、RSESE、PSP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6个月、12个月时减量组的PANSS阴性症状分及PANSS总评分低于维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减量组的PSP评分高于维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个月内缓慢减少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服用的利培酮或奥氮平剂量,并没有增加复发率,反而会减轻阴性症状及副反应,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时间长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时的自知力影响。方法在广州市脑科医院连续入组且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65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分别测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自知力。采用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探索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61(35~97)天,出院时ITAQ评分(11.1±5.8)分。PANSS各分量表、总评分及住院天数与ITAQ评分均有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住院1年以上是自知力的危险因素(B=-0.403,-0.232,-2.979,P0.05),住院天数对ITAQ的解释度仅为1.9%。结论患者出院时的自知力主要受精神症状影响,住院时间长短对自知力的影响不大,适度缩短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天数对自知力恢复可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以了解不同发作类型双相障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在出院前的差异,为出院后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266例,其中躁狂发作116例,抑郁发作94例,混合状态56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态度清单(DAI)在出院当天分别评定精神症状、自知力及服药态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HAMD-17、YMRS、ITAQ及DAI评分。结果 HAMD-17、YM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TAQ、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05、5.481,P=0.002、0.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均高于躁狂发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发作类型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存在差异,躁狂发作患者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较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患者差。  相似文献   

9.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对连续住院时间超过5年的72例男性、47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选用6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结果:男性患者生命质量显菩低于女性;精神病状态、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年龄、住院时间对男女生命质量均有影响;男性的生命质量还受病期、婚姻状况的影响。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下.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元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元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对研究组及对照组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贝克认知自知力量表(the Beck cognitive insight scale,BCIS)、失言识别任务量表(faux pas recognition task,FPRT)的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ITAQ、BCIS的自我反省和综合指数及FPR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TAQ评分、BCIS的自我反省因子及综合指数和FPR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量表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ITAQ、BCIS的自我反省和综合指数及FPRT评分差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元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自知力,增强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