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部真菌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 ,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不良反应限制了化学药物的使用。国内外学者对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初步筛选出 30 0多种中草药有抗真菌作用[1 ] ,但以往实验多为单味药 ,方法不统一 ,也没有制成临床应用的制剂。我们在中草药对浅部真菌抑菌实验研究[2~ 3 ] 的基础上 ,找出协同作用最好的复方中药处方 ,加水杨酸和乙醇制成中西药复方制剂 ,暂名“浅菌净” ,采用“接种菌量的计数控制”技术 ,观察浅菌净及其所含各组分的抗真菌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1 材 料浅菌净 (含中药 2 5 % ,水杨酸 3 % ,…  相似文献   

2.
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P.Hennigs是一种药用真菌[1],主要寄生在箭竹属FargesiaFranch和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2]。野生竹黄的提取物中具有许多活性成分,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文献已报道的活性成分有:竹红菌素甲、乙,脂肪酸及其酯,甘露醇[3],六孢素[4]和羟基蒽醌[5]等化合物。笔者通过竹黄菌的深层培养后得到发酵液[6],利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和反相C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个色素组分,利用化学试剂显色反应以及....  相似文献   

3.
我国药用真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约有菌类25万种左右。目前,已知有药效的真菌估计有300多种,而真正被利用作为真菌药物使用的,只有其中很少部分。中国是最早利用真菌治病的国家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茯苓、猪苓、雷丸等菌类。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编著的《本草纲目》上,就记载有马勃、茯苓、猪苓、雷丸、本耳、鸡(?)、灵芝等20多种药用真菌。1980年中国药学会首届全国药用真菌学术座谈会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发掘与开发药用真菌,使我国药用真菌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被发掘出来的药用真菌有:安络小皮伞、蜜环菌、竹红菌、亮菌、层卧孔菌、中国拟青霉、薄树芝、树舌、白粑齿菌、槐蛾菌等。用这些药用真菌制成的真菌药物有:安络痛片、蜜环菌片、竹红菌软膏、冠脉乐片、虫草菌冲刺、虫草精、虫草参芪膏、肾宝、多糖蛋白、743片、TGA 等。被开发的真菌药物比较多,有:麦角新碱、猪苓  相似文献   

4.
新疆党参挥发油提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党参 Codonopsis clematidea ( Schrenk)Clarke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 ,其性甘、平 ,补脾胃 ,益气血 ,生津止渴 ,是重要的传统补益中药 ,民间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虚无力、胃下垂、风湿性心脏病等 [1] 。据报导 ,新疆党参含1 2种生命必需微量元素 ;挥发油含量 0 .1 5% ,有 37种成分[2 ] 。近年来随着微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把微波技术应用到药物提取上来。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等特点。微波辐射 ( MWI)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度 (最高达 1 2 4 0倍 ) ,反应时间以分、秒计[3 ] 。微波技术应用于…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及人工菌丝体的核苷类成分的HPLC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米莉莉  王智华  洪筱坤 《中草药》2003,34(6):573-574
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 Berk) Sacc.为麦角科虫草属的药用真菌 ,为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虫草蝙蝠蛾 H epialus armoricanusOberthus等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核苷类成分为虫草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扩张心脏和外周血管的药效作用 ,其中尤以腺苷的作用为显著 [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年版对冬虫夏草中腺苷规定 ,不得少于 0 .0 1 0 %。目前核苷类分析方法有 HPLC法[4~ 6] 、薄层色谱法[7,8]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9~ 11]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针对单个指标进行评估 ,如以腺苷为指标作含…  相似文献   

6.
猪苓多糖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多糖是从真菌纲担子菌亚纲多孔菌属植物猪苓中提取的药用真菌注射剂 ,能减轻肝脏病理损伤 ,促进肝损伤的恢复和肝细胞再生[1] ,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抗体的生成 ,是目前治疗肝炎较好的药物[2 ] 。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其不良反应屡见报道 ,本文总结如下。1 变态反应猪苓多糖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等。1.1 过敏性休克[3 ] :患者 ,男 ,2 7岁 ,因患慢性乙型肝炎 ,用猪苓多糖合并乙肝疫苗联合治疗。第 1次用该药4 0 mg,4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面苍白、球结膜出血 ,BP10 .…  相似文献   

7.
一株产生苝醌类化合物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报道了竹红菌甲素 [1]的结构以来 ,醌类化合物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和化学特性的化合物 ,有着极其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 [2 ] 。醌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一些真菌的代谢产物 ,个别来源于植物、蚜虫和海洋生物等。作者从云南省西北部山区分离到一株丝状真菌 ,已鉴定为子囊菌纲肉座菌科菌寄生菌属真菌 Ascomycetes hypocreaceae hyomyces( Fr.) Tul.sp.。经驯化在实验室内可合成多种醌类化合物。前文[3~ 5] 已报道了 5个已知化合物和 2个新化合物 ,在对其菌丝体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中又分得5个…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药资源已达 1 2 80 7种 ,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目前全国比较重要的 1 0个植物园和药用植物园引种的中草药达 35 0 0种以上。主要依靠栽培的中药材在 2 0 0种以上 ,栽培面积已达 5 0 0~ 60 0万亩 ,年产量大约 2 .5亿公斤 ,占药材收购量的 30 %。许多引种药物过去一直依赖进口 ,现已逐步自给有余。由于动物药资源目趋枯竭 ,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方面开展了这些动物的饲养方法研究 ,进行人工繁殖 ,建立饲养基地 ;另一方面开展代用品的寻找和研究 ,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等已研究成功 ,目前已开展对虎骨、熊胆等珍贵动…  相似文献   

9.
灵芝总三萜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我国灵芝科灵芝属药用真菌有80余种,常用的有赤芝、紫芝、松杉灵芝、树舌等。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赤芝和紫芝为灵芝入药品种。灵芝作为传统中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灵芝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灵芝的广泛深入研究,已分离、纯化并阐明结构的三萜化合物112种[1],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护肝排毒、抗氧化、抗菌降糖、抗HIV病毒和疱疹病毒、抑制肿瘤细胞等[2]作用。关于灵芝三萜酸的含量测定仅有马林等[3]用HPLC法分离测....  相似文献   

10.
紫芝(Ganoderma sinense)又称中国灵芝,是中国灵芝的特有种类,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1],2005年版药典将其与赤芝(G.lucidum)的干燥子实体共同定为灵芝的药用正品.全世界已报道了灵芝科的有效种类200余种,我国有103种[2].国内灵芝药效物质基础与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多的主要为赤芝、紫芝、树舌(G.applanatum)等少数几种[3],发现药效活性成分主要有灵芝多糖及三萜类成分[4]本文主要对紫芝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药用价值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部颁标准与新药在各科相关病种的分布报告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快我国中药新药的研制和开发速度 ,提高创新药物的“入世”竞争能力 ,我们于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3月间对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1985~ 1998年颁布的中成药[1 ]386 7条、1992~ 1997年颁布的 1~ 5类新药[2 ] 2 2 2条、1999~2 0 0 0年 8月批准的新药名录 34 7条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自 1999年 5月开始批准临床研究的新药品种名录[3] 483条进行了调查、收集和分析。此次共收集到总条数 4919条 ,其中不包括卫生部宣布撤销的中成药 3批 337条和药材熊胆粉 2 7条。下面我们从中医治病症研制概况、治病症分类分析和传统名方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杨红兵  陆建中  孙守军 《中成药》2001,23(9):697-697
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是以抗菌素为主要药物。但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的大量应用 ,耐药菌大量增加、致病性病原体也逐步增多 ,导致疗效欠佳 ,病程延长[1] 。因此 ,寻求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报道应用鱼腥草针剂和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呼吸道感染 5 0例 ,获得较满意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 我院在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呼吸道感染 98例 ,剔除患有COPD、冠心病、心衰、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头胞霉素过敏者 ,入选病例 5 0例 ,其中 ,上呼吸道感染 2 7例 ,急性支气管炎 19例 …  相似文献   

13.
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群  徐轶  宁芳  胡坚  尹绢  周萍 《河北中医》2003,25(8):632-633
血脂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脂调节剂[1,2 ] ,尚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 ] ,且有活血化瘀之功效[4 ] 。 2 0 0 0 0 8~ 2 0 0 2 1 1 ,我们用血脂康胶囊(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95卫药准字Z - 94号 )治疗 2型糖尿病 5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按 1 980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诊断标准[5] 确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5 0例 ,男2 1例 ,女 2 9例 ;年龄 2 1~ 80岁 ,平均 (5 6± 1 6 )岁 ;病程 6个月~ 2 0年。1 .2 治疗方法 均不用其他抗凝、降脂、降糖药物。口服血脂康胶囊 ,每日 2次 ,每次 0 .6g ,疗程6 0日。1…  相似文献   

14.
鬼臼毒素的提取及其溶剂加合物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鬼臼毒素 ,俗名鬼臼素、足叶草素、鬼臼脂素 ,是小檗科植物桃儿七 Sinopodophyllum emodi Ying、窝儿七 Diphylleia sinensis Li中的主要药用成分 ,具有抗肿瘤活性 ,以鬼臼毒素为原料进行修饰改性 ,还可以合成数十种新的抗肿瘤新药[1~ 2 ] ,所以 ,大量而有效的提取鬼臼毒素 ,对新的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鬼臼毒素的提取分离工艺有 CO2 超临界萃取法 [3] ,甲醇回流 -水 -氯仿纯化法[4 ] ,柱层析法[5] 等 ,本实验将超声提取与传统回流法相结合 ,得到了鬼臼毒素提取分离的优化工艺 ,并对其溶剂化合物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表征。1…  相似文献   

15.
药用红树植物老鼠簕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军  李庆欣  黄建设  龙丽娟  张偲 《中草药》2003,34(2):196-197
老鼠 Acanthus illicifolius L.为爵床科老鼠属药用红树植物 ,生长于海岸潮间带 ,主要分布于印度、菲律宾、马来西来等东南亚热带各国 ,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岛亦有分布 [1 ]。该植物为灌木或亚灌木 ,高 0 .5~ 2 m,为《全国中草药汇编》(1978年 )收录的药用红树植物之一。其性味微咸、凉 ;根或全株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咳平喘之功。主治淋巴肿大、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胃痛、咳嗽、哮喘等 [2 ,3] 。在印度、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及我国海南民间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为促进此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本文就老…  相似文献   

16.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治愈率为 4 5 %~ 5 0 % [2 ] ,我国癌症治愈率仅 10 %左右 [3]。积极探索一种抑制晚期癌症症状 ,提高晚期癌症患者治愈率的方法或药物已成为世界科学家、医学家的关注焦点。作者利用龙角芦荟 (A.aiooides) [1 ]的配合剂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收治晚期癌症患者 4例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4 2岁~6 3岁 ,中位年龄 5 0岁。病种分类 :肺鳞癌 2例、肺腺癌 1例、右腿骨癌 1例。化疗后胸闷胸痛 2例、其中痰血 1例 ,右胸腔积液、医院已谢绝治疗 1例 ,右腿骨癌膝…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工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固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曹小迎  蒋继宏  孙勇  陈凤美  刘群 《中草药》2007,38(2):261-264
目的对刺革菌科桦褐孔菌、缝裂木层孔菌、松针层孔菌及鲍姆木层孔菌4种药用真菌rDNA ITS片段进行分析,探讨该片段在中外同类真菌的系统学及鉴别研究意义。方法对这4种药用真菌的rDNA ITS区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运用Clustal X、Mega3.1等软件对ITS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获得rDNA ITS1、ITS2和5.8SrDNA完整序列,桦褐孔菌、缝裂木层孔菌、松针层孔菌、鲍姆木层孔菌的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244~324bp,ITS2序列长度范围为229~274bp。以圆瘤孢多孔菌(DQ200923)为外类群,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得到了包括这4种药用真菌及GenBank中3个与这4种中3种相应真菌的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这一分析结果与来自形态学的鉴别结果相吻合。结论ITS序列可作为这4种药用真菌分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一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Y-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一目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氟康唑乳膏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氟康唑 (fluconazole)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第 3代抗真菌药 ,水溶性好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半衰期长 ,毒性小[1] ,为一种治疗浅表及深部真菌的广谱、高效、低毒的药物 ,对阴道念珠菌和一些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比酮康唑强 10~ 2 0倍 ,为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2 ] 。阴道及外阴部念珠菌感染是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 ,我们根据临床需求研制了 1%氟康唑乳膏剂 ,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较好。1 仪器与药品Du - 6 5 0型分光光度仪 (美国贝克曼公司 ) ;SPM - 10A数字酸度计 (浙江萧山仪器标准件厂 )。氟康唑 (美国辉瑞 ,批号 90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