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我国报道的糖尿病伴有肾脏病变的不同人群患病率约为25%~60%.以往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多为临床诊断,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发现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性肾脏损害均由高血糖引起,即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non 2 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目前,NDRD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肾脏活检病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比较DN与NDRD在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上的差异。结果经肾脏活检病理发现,DN患者为26例(61.9%),光镜下显示肾小球增生肥大,系膜区有弥漫或结节样改变等。NDRD患者为16例(38.1%),其中膜性肾病5例(31.2%),居首位;其次IgA肾病4例(25.0%)。DN组与NDRD组就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上比较,DN组在DR和高血压患病率上显著高于ND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血清肌酐高于NDRD组,eGFR低于NDRD组。DN组的总胆固醇、LDL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ND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活检病理检查能够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为DN还是NDRD加以准确的区分,为临床上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 2型糖尿病 (DM )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 (NDRD)与糖尿病肾病 (DN )在临床表现、病程、病理改变的异同 ,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型DM患者 3 4例分为两组 ,合并NDRD组 2 2例 ,单纯DN组 12例。对两组发病年龄、糖尿病病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肾脏病理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M病程在NDRD组短于DN组 ;两组蛋白尿程度相似 ;血尿伴蛋白尿的发生率在NDRD组略多于DN组 ;肾功能损害在NDRD组更显著 ;伴高血压者DN组多于NDRD。视网膜病变并发率在DN组为 10 0 % ,且为Ⅱ~Ⅳ期病变 ,NDRD组仅有 2例伴发Ⅱ期病变。 3 0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 ,12例呈不同阶段的DN ,18例伴发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结论 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者平均糖尿病病程多 <5年 ;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而肾功能正常者 ;单纯肾性血尿 ,或血尿加蛋白尿者 ;肾功能迅速减退者 ;不伴视网膜病变者 ;肾小管功能受损显著者 ,应考虑为DM并发非糖尿病性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脏损害肾穿刺活检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行肾穿刺活检的82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分为DM肾病(DN)组15例,非糖尿病肾病(NDRD)组45例,DN合并NDRD(DN+NDRD)组22例。结果 NDRD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MN)13例(28.89%),其次是IgA肾病10例(22.22%);DN+NDRD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MN和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各6例(27.27%)。在肾穿刺时年龄方面,DN+NDRD组显著比DN组大,而NDRD组比DN+NDRD组显著小(P0.05)。在DM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体重指数(BMI)18 kg/m~2的发生率、BMI 18~25kg/m~2的发生率及收缩压方面,NDRD组明显比DN组低(P0.05);在DM病史12个月的发生率、BMI25 kg/m~2的发生率及血红蛋白方面,NDRD组明显比DN组高(P0.05);DM病史12~60个月的发生率和BMI 18~25 kg/m~2的发生率,DN+NDRD组明显比DN组低(P0.05);在BMI、BMI25 kg/m~2的发生率及血红蛋白方面,DN+NDRD组明显比DN组高(P0.05);在DM病史、DM病史61~120个月的发生率、BMI、BMI 18~25 kg/m~2的发生率及收缩压方面,NDRD组明显比DN+NDRD组低(P0.05);在BMI25 kg/m~2的发生率方面,NDRD组明显比DN+NDRD组高(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肾脏损害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NDRD并不少见,MN和IgA肾病最常见;DN+NDRD中MN和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多见。老年T2DM患者NDRD的DM病史较短,DN、DR发生率较NDRD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单纯糖尿病肾病(DN)、非糖尿病肾病(NDRD)和DN合并NDR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行肾活检的70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详细比较DN、NDRD、DN+NDRD三组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203例非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按病理分型的3个亚组:DN亚组占25.27%〔(14+55)/273〕,NDRD亚组占63.74%〔(44+130)/273〕,DN+NDRD亚组占10.99%〔(12+18)/273〕。其中,DN亚组老年患者占5.13%,非老年患者占20.15%;NDRD亚组老年患者占16.12%,非老年患者占47.62%;DN+NDRD亚组老年患者占4.39%,非老年患者占6.59%。总体上老年组的DM病史、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老年组体重指数(BMI)、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DN亚组的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BMI、24 h尿蛋白定量(UP)明显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的NDRD亚组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BMI、e GFR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DN+NDRD亚组的肾病综合征发病率和24 h-UP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内DN亚组的24 h-UP、BMI明显低于DN+NDRD亚组;NDRD亚组DM病史、24 h-UP明显低于DN+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DN亚组的DM病史、24 h-UP明显高于NDRD亚组,而BMI、e GFR低于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DN亚组的24 h-UP明显高于DN+NDRD亚组,而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DN+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NDRD亚组的24 h-UP、血清白蛋白低于DN+NDRD亚组。病理诊断方面,老年组、非老年组及两组的NDRD亚组中,膜性肾病占的比例都是最大,Ig A肾病次之。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DN+NDRD亚组中,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结论老年T2DM中NDRD并不少见,DN、NDRD及DN+NDRD的临床表现难以鉴别,只有通过肾活检才能最终明确DN、NDRD和DN+NDRD的诊断。为提高老年T2DM患者肾脏疾病的缓解率和存活率,还需要大型、多中心、随机的前瞻性研究明确老年T2DM患者的肾脏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 (NDRD)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T2DM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 ,比较NDRD患者与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视网膜改变、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尿检等临床表现的异同。 结果  (1)该组肾活检诊断NDRD 2 8例 ,占 6 6 7% ,以轻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最常见 (7例 ,2 5 0 % ) ,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4例 ,14 3% )和膜性肾病 (3例 ,10 7% ) ;3例患者为DN基础上合并肾小管间质性损害(10 7% )。 (2 )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蛋白尿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NDRD患者镜下血尿明显 (17/2 8vs 3/14 ,P <0 0 5 ) ,3例患者表现为肉眼血尿 ,4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与D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3)肾外表现中 ,NDRD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DN组 (3/14vs 7/10 ,P <0 0 5 ) ,但高血压发生率、心血管病变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4)该组 4例ARF患者和 8例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NDRD患者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 结论 糖尿病常伴有NDRD。对于病程短、血尿明显、伴有ARF或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应重视NDRD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肾脏病变时,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进行较深入地探讨,并研究在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伴有肾脏病变患者中采用肾活检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收集的26例尿检异常或血清肌酐指标升高的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关特征及病理改变特点开展较深入地分析。结果收集的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肾活检后,有14例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占53.9%,其中有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患者2例;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患者12例,占46.2%。肾活检前后患者诊断相符程度有11例,达46.3%。有3例患者发生误诊,误诊率为11.5%。两组患者之间除糖尿病病程、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情况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在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伴有肾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通常情况下,只根据临床资料进行鉴别具有较大难度,肾活检对于进一步确定糖尿病同时伴有肾病变患者的疾病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NDRD)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活检证实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NDR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依据年龄不同,分为青年(≤35岁)、中年(36~59岁)和老年(≥60岁)组,分析了三组患者合并NDR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在青年组10例糖尿病患者中,NDRD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占50.0%,肾脏病理主要为IgA肾病,占40.0%;中年组81例,临床表现多样化,肾病综合征占29.6%、慢性肾炎综合征占29.6%、隐匿型肾炎占16.1%以及非糖尿病肾病(DN)性肾功能减退者占24.7%,四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肾脏病理主要为IgA肾病,占42.0%;老年组1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非DN性肾功能减退,占66.7%,肾脏病理主要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占40.0%。在青年和中年组患者中IgA肾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组,而老年组非DN性肾功能减退和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的患病率则明显多于青年和中年组。结论青年和中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的NDRD主要为IgA肾病,老年组患者则主要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糖尿病肾病(DN)、DN合并非糖尿病肾病(DN+NDRD)及糖尿病(DM)合并非糖尿病肾病(DM+NDRD)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自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住院行肾穿刺活检的108例中老年T2DM伴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DN组、DM+NDRD组及DN+NDRD组。结果糖尿病病史<5年的中老年T2DM伴肾损伤的患者应考虑存在DM+NDRD的可能,相反,>5年应考虑DN及DN+NDRD的存在;Hb A1c越高,DN的可能性就越大;中老年T2DM伴肾损伤患者有DR的存在,应高度警惕发生DN的可能;肾小球滤过率(GFR)低而血清肌酐高应考虑DN存在的可能;血尿多发生于DM+NDRD和DN+NDRD;DN多发生高血压;108例中老年T2DM伴肾损伤患者肾穿刺病理结果,DN 69例,占63.89%,DM+NDRD 30例,占27.78%,DN+NDRD 9例,占8.33%。DM+NDRD和DN+NDRD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Ig A肾病,DN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结论中老年T2DM伴肾损伤DM+NDRD和DN+NDRD并不罕见;鉴别DN、DM+NDRD和DN+NDRD的"金标准"是肾穿刺活检;对于糖尿病病史短、血尿、蛋白尿、无DR及临床症状不典型的中老年患者应及时做肾穿刺活检,以便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鉴别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和非糖尿病肾病(NDRD)中的价值。方法诊断性试验。2017年10月至 2021年9月前瞻性、连续性纳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IVIM-DWI扫描并接受肾脏穿刺活检的2型糖尿患者, 测得肾脏皮质、髓质及实质IVIM-DWI参数:灌注分数(f)、纯扩散系数(D)、微循环扩散系数(D*)值, 根据肾脏穿刺结果将患者分为DN组和NDRD组。使用Mann-Whitney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IVIM-DWI参数、临床信息及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 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DN组IVIM-DWI参数与DN病理分级、间质病变评分、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IFTA)评分、间质炎症评分、血管病变评分、玻璃样变评分及血管硬化评分的相关性,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IM-DWI参数对DN与NDRD的诊断效能。结果共27例DN患者及23例NDRD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其中DN组男性19例、女性8例, 年龄(52±9)岁;NDRD组男性16例, 女性7例, 年龄(49±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42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常组、NDRD组及DKD组,通过比对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DKD组肌酐、尿酸、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白蛋白量等资料均高于ND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TC、HDLC均为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主要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通过控制血压、血尿酸、纠正低蛋白血症可以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列线图模型,为DKD与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DK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33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收集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分为DKD组、NDKD组和DKD合并NDKD组。选择DKD组和NDKD组的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08)和验证集(n=81)。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KD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鉴别诊断模型,以列线图方式呈现。利用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利用C统计量、Hosmer-Lemeshow检验P值、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拟合优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纳入鉴别诊断模型的变量包括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统计量分别为0.927(95%CI:0.892~0.962)和0.791(95%CI:0.676~0.906),Hosmer-Lemeshow检验P值分别为0.763和0.223,校准曲线均显示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性肾病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5例 2型糖尿病患者肾活检发现, 46. 2% (30 /65)有非糖尿病性肾病 (NDRD)。与糖尿病肾病对比,NDRD男性多见、病程短,浮肿、蛋白尿明显,系膜细胞增生及免疫球蛋白沉积显著,病理组织学类型多样,多见的是IgA肾病(占 43. 3% )。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临床主要特征是高血压、下肢水肿、持续蛋白尿、肾脏功能损伤,严重者晚期可诱发肾衰竭,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2].2型糖尿病患者可伴有原发高血压、脂蛋白以及免疫复合物介导的非糖尿病性肾脏损伤(NDRD)[3].两种疾病的机制、治疗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分析老年2型DN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DN的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鉴别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肾脏病因,估算非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4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患者,比较病史、心脏彩超、颈动脉多普勒彩超、眼底检查结果、肾小球滤过率、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HbA1c、尿蛋白等临床指标,所有患者通过肾脏穿刺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结果 46例患者确诊糖尿病肾病比例占47.8%,52.2%患者是糖尿病合并其他肾小球疾病,即非糖尿病.肾病,在非糖尿病肾病组中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比例最高.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较高(P<0.05).心脏彩超各项指标中,糖尿病肾病组的射血分数显著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颈动脉彩超检测中发现,糖尿病肾病组存在动脉粥样斑块患者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非糖尿病肾病组高(P<0.05).值得注意的是,非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不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2.2%)和特异性(91.7%,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有蛋白尿时,空腹血糖、心脏射血分数、颈动脉粥样斑块和内膜中层厚度,以及眼底的改变作为临床鉴别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肾活检则是明确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鉴别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肾脏病因,估算非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4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患者,比较病史、心脏彩超、颈动脉多普勒彩超、眼底检查结果、肾小球滤过率、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HbA1c、尿蛋白等临床指标,所有患者通过肾脏穿刺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结果 46例患者确诊糖尿病肾病比例占47.8%,52.2%患者是糖尿病合并其他肾小球疾病,即非糖尿病.肾病,在非糖尿病肾病组中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比例最高.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较高(P<0.05).心脏彩超各项指标中,糖尿病肾病组的射血分数显著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颈动脉彩超检测中发现,糖尿病肾病组存在动脉粥样斑块患者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非糖尿病肾病组高(P<0.05).值得注意的是,非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不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2.2%)和特异性(91.7%,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有蛋白尿时,空腹血糖、心脏射血分数、颈动脉粥样斑块和内膜中层厚度,以及眼底的改变作为临床鉴别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肾活检则是明确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鉴别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肾脏病因,估算非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4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患者,比较病史、心脏彩超、颈动脉多普勒彩超、眼底检查结果、肾小球滤过率、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HbA1c、尿蛋白等临床指标,所有患者通过肾脏穿刺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结果 46例患者确诊糖尿病肾病比例占47.8%,52.2%患者是糖尿病合并其他肾小球疾病,即非糖尿病.肾病,在非糖尿病肾病组中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比例最高.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较高(P<0.05).心脏彩超各项指标中,糖尿病肾病组的射血分数显著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颈动脉彩超检测中发现,糖尿病肾病组存在动脉粥样斑块患者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非糖尿病肾病组高(P<0.05).值得注意的是,非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不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2.2%)和特异性(91.7%,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有蛋白尿时,空腹血糖、心脏射血分数、颈动脉粥样斑块和内膜中层厚度,以及眼底的改变作为临床鉴别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肾活检则是明确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患者肾活检指征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DM)伴肾脏病变怀疑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N)患者肾活检的指征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因①急性肾衰竭7例;②突出的肾小球源性血尿6例;③糖尿病病程<5年而蛋白尿>0.5 g/24h者29例;④糖尿病病程>5年、大量蛋白尿而血压正常者(肾活检指征)11例]行肾活检、眼底和常规实验室检查.24例因其他原因肾活检、住院期间发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做对照.结果 糖尿病肾病(DN)占51%,非糖尿病肾病占49%,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最多见占1/3.病程越长,糖尿病肾病发生率越高;伴有糖尿病眼部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白内障、晶体或(和玻璃体)浑浊]者肾活检均为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眼部病变少,糖尿病肾病病程短.肾活检指征②非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最高(83.3%),指征④最低(18.2%).结论 糖尿病眼部病变预测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为100%;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突出,糖尿病病程短,糖尿病眼部病变少见.  相似文献   

19.
9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肾活检病理在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在彩超引导下 ,采用 1 s抽吸法 ,对 9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活检术。结果  98例患者中 ,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肾小球病变最常见 ,约占 62 .2 5% ,病理类型以 Ig A肾病最高 ,约占39.34%。结论 肾活检病理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全球糖尿病(DM)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总人口的2.6%.而无论是l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即"糖尿病肾脏疾病"(D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