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罩式退火及连续退火工艺对低碳冷轧搪瓷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钢中的贮氢陷阱以MnS和Fe3C为主,且罩式退火及连续退火工艺均能使实验钢的成形性能及抗鳞爆性能满足要求。连续退火的退火温度较高,再结晶织构发展充分,得到更优的力学性能及成形性能;罩式退火保温时间长,更有利于析出物的析出,从而增加第二相粒子作为贮氢陷阱得到更优的抗鳞爆性能,对比得出了最优工艺流程,为实验钢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比研究了不同成分体系IF钢在不同退火方式下的组织、疲劳性能与振动时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油箱振动时间的长短与材料的疲劳抗力有直接的关系;连续退火的IF钢较罩式退火的疲劳抗力要优;B可以细化罩式退火IF钢的组织,提高晶界结合强度,提高疲劳抗力;罩式退火Ti IF钢中,复合添加Nb+B,细化晶粒效果和提高疲劳抗力的效果最为明显,疲劳抗力接近于连续退火的Ti IF钢。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90MPa级高强IF钢在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条件下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后P210P1钢的组织均较纯净,为铁素体组织;与连退卷相比,罩退卷的晶粒尺寸偏小,且晶粒尺寸均匀性较差.连退卷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国标要求,而罩退卷的r90°值较低,其余指标与连退卷相当.  相似文献   

4.
宋加 《轧钢》1991,(3):54-60
早在30年代就出现了冷轧钢板的连续退火机组。这种机组用于处理镀锡原板及热镀锌钢板,产品板形好,性能均匀,但钢质较硬,不适于冲压。要生产冲压型冷轧板需选择罩式退火炉处理。70年代,日本采用连续退火机组生产冲压型钢板取得成功。并能生产高强度板、镀锡原板、电工板等。 1.连续退火生产工艺连续退火技术由三部分组成:严格控制钢的化学成份是基础,热轧高温卷取是不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罩式退火(热轧卷板的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430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成品的织构、力学性能、成型性能及抗起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结晶率随着罩式退火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不能完全消除带状组织;罩退工艺对伸长率、成型性能及凸耳有明显的影响,较低的退火温度不利于改善伸长率及成型性能;合适的罩式退火工艺可产生更多理想的{ 111 }//ND-γ纤维织构,从而改善起皱现象.  相似文献   

6.
对电冰箱侧板用冷轧薄板磷化处理前的腐蚀问题进行了研究,比较不同工艺段(清洗前,清洗后,罩式退火后和连续退火后)钢板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罩式炉退火过程中退火温度过高,退火时间过长,造成钢板表面Mn元素富集,主要成分为氧化锰,析出的氧化锰与金属Fe构成了腐蚀微电池,使钢板表面Fe原子的活性增强,从而降低钢板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7.
刘景佳  王自荣  张丽琴  李雷 《轧钢》2018,35(5):39-42
研究了不同成分体系含P高强IF钢在罩式退火条件下的析出物、组织与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微合金元素Nb和Ti是影响试验钢析出物、组织和性能的关键因素。添加Ti的Ti-HIF和Nb+Ti-HIF两种成分体系的试验钢FeTiP析出物数量多,r值较差;添加Nb可以细化钢板组织,使钢板析出强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提高抗拉强度;Nb-HIF成分体系试验钢性能最优,适合罩式退火工艺条件下生产。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研究镀锡基板在罩式退火和连续式退火两种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罩式退火条件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原先冷轧α织构逐步成为再结晶态γ织构,且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γ织构逐渐增强。此外,罩式退火后,饼状的铁素体晶粒使其拥有较低的屈强比,并有良好的冷成型加工性能。而在连续式退火条件下,再结晶组织主要为等轴状铁素体晶粒,这使得连续退火后的镀锡基板屈服强度相对较高,冷成型性能相对差。但在连续退火条件下,再结晶织构{111}112和{111}110强度相差较小,这使得其塑性变形各向异性指数△r仅为0.08。  相似文献   

9.
李晓杰  孙智  徐春 《热处理》2012,27(3):33-36
对冷轧钢板进行了模拟连续退火和搪瓷,然后采用电化学方法测量其氢渗透参数,研究退火温度对冷轧搪瓷钢板夹杂物形态和分布、氢渗透性和搪瓷鳞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于650℃退火后以变形组织为主,夹杂物呈条带状;750℃退火后为等轴晶并有少量第二相在晶界析出;在750℃以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用铜的氢扩散系数增大,但在750℃退火的钢氢扩散系数下降,随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再次上升;750℃退火的铜的抗鳞爆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搪瓷烧制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采用罩式退火生产的超低碳冷轧搪瓷钢板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搪烧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试验钢搪烧后的抗鳞爆性能降低;钢板的第二相粒子越小,单位体积内数量越多,分布越弥散,抗鳞爆性能越好;搪瓷烧制会造成超低碳冷轧搪瓷钢的抗鳞爆性能降低,这主要是因为搪烧过程中发生了第二相粒子的回溶和长大,因此应该避免过高的搪烧温度和过长的保温时间。  相似文献   

11.
第VB族(Nb、V、Ta)难熔金属与商用Pd比不但具有较高的氢渗透率而且价格低廉,成为人们青睐的新一代可替代钯的新型氢分离膜材料。为了规模化制备高通量的氢分离合金膜,研究者们对铸锭合金先进行冷轧变形以获得大尺寸平面膜,然后通过退火处理提高渗透率从而达到合金膜通量效率提升的目的。本文从合金的冷轧成形性、轧态及后续退火态组织演变以及透氢性能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冷轧成膜的成分效应,阐述铸态、冷轧态和退火态的微观组织与渗透率的关系。讨论了通过轧态后续退火改善组织结构,进而开发高通量氢分离合金膜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冷轧成膜及后续退火是实现低成本可规模化制备低厚度、高渗透率氢分离合金膜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Semi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passive films formed on AISI 304 stainless steel grade were investigated by capacitances measurements in chloride containing aqueous 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urface finishes: BA (bright annealing in hydrogen containing atmospheres) and 2B (standard annealing in oxidising atmospheres followed by pickling in acid, then water rinsing). Mott-Schottky analysis shows that for high enough electrode potential, and whatever the surface finish, the films behave like n-type semiconductors. 2B passive film appears to be more donor-doped than BA one and the density of donor states increases with chloride concentration. The electron donor levels are assumed to be generated by negatively charged cations vacancies produced by the chloride ions reaction with the outer passive film. This reaction looks easier for 2B than BA condition, which explains why BA resists better than 2B to pit nucleation.  相似文献   

13.
崔贯英  王莹  王刚 《轧钢》2018,35(3):90-93
冷轧带钢不同阶段退火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带钢的回复再结晶行为,对其显微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致使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为此,在全氢罩式退火炉中对DD11热轧原料经过冷轧后的带钢采用不同退火工艺处理,分析了退火工艺对冷轧带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再结晶退火温度和延长退火时间,材料显微组织基本由等轴晶粒组成,晶界析出条状三次渗碳体。降低回复阶段升温速度,材料能释放出更多的畸变能,可降低再结晶温度。通过优化退火工艺,普通DD11热轧原料的冷轧带钢可达到DC03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渗铝钢的抗氢损伤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钝化助镀法在30CrMo钢表面获得热浸铝层,通过扩散渗铝和调质处理获得了渗铝钢试片和试棒.用氢渗透电化学技术测量了渗铝钢在饱和H2S盐水中的渗氢曲线,得到了不同温度(T)下氢在渗铝钢中的扩散系数(D),拟合得到了T与D的关系式,并研究了溶液中NaCl和CO2对稳态氢渗透电流(Imax)的影响.比较了30CrMo渗铝钢在饱和H2S盐水中腐蚀前后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热浸渗铝钢对氢扩散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其抗氢损伤性能好于基体钢材.  相似文献   

15.
冷轧薄板连续退火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加 《上海金属》1999,21(4):47-51
简要介绍了冷轧板带钢连续退火技术的进步,以及世界连续退火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OM、SEM、XRD等方法,试验研究了S08A1热轧板冷轧退火后的组织、织构特征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冷轧退火后组织与热轧态差别较大,随退火温度升高,晶粒变大,组织更均匀,游离渗碳体的级别降低;650℃和700℃退火后带钢中部的{111}织构强度差别不大。4种退火工艺相比,700℃/6h退火后带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不锈钢光亮退火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利 《上海金属》2000,22(1):10-15
预测我国不锈钢光亮退火板市场需求 ,分析立式光亮退火炉的工艺目的和设备要求 ,指出建造立式光亮退火炉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安  李俊 《轧钢》1997,(2):64-69
介绍了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机组各种加热及冷却技术的发展现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加热及冷却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弢  丛劲松  曹凯  李义 《上海金属》2007,29(5):121-125
炉区控制系统、全线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主要根据当前钢卷的卷数据和三级下发的退火策略,以保证带钢最大生产率为前提,来生成设定值。在焊缝前后,钢卷和炉区的状态发生转变,在考虑最大热功率、热惯性、死区时间和钢板品质容限的基础上,通过对线速度和工作点的适时的转换,使炉区和钢板达到平稳的过渡,从而提高成材率。  相似文献   

20.
对氢在Cr5钢锭退火过程中的扩散建立了数学模型,以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模型估计与实测值较相吻。该模型可用于指导和优化去氢退火工艺,对减少白点报废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