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网织血小板在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中对骨髓恢复的预测作用。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8例,检测化疗前、化疗后每3天的血小板计数及网织血小板计数。结果38例患者中,相对于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期的网织血小板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3.95)×10^9/L vs (5.77±3.58)×10^9/L,t=3.04,P=0.003],而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34±11.20)×10^9/L vs (46.71±10.58)×10^9/L,t=1.85,P=0.068]。结论在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实体瘤中,外周血网织血小板比血小板能更有效预测骨髓巨核细胞系的恢复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配合临床化疗,研究复方苦参素注射液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方法:将106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加卡铂化疗并加复方苦参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加卡铂化疗。结果: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计数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白细胞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化疗毒副作用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复方苦参素注射液能较好地保护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下降、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维健  庞涛  尹晓丽  何惠清 《河北医药》2010,32(19):2638-2640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方法 52例恶性肿瘤患者(试验组),32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2组均于感染前后留取静脉血,低温离心后保存。H2S水平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LISA)。结果对照组在合并感染时血清H2S、TNF和IL-1水平均较未感染时显著升高(P〈0.05),而感染控制后三者水平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血清H2S、TNF和IL-1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化疗后患者白细胞总数降低[(1.0~2.0)×10^9/L],未感染时血清H2S水平即较化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而TNF和IL-1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合并感染时血清H2S水平较前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TNF水平较未感染时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水平较未感染时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在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后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空腹血糖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3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空腹血糖并记录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经过各周期化疗后空腹血糖值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5)。体质量指数(BMI)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肿瘤类型、肿瘤分期、化疗周期、化疗方案、化疗前BMI对化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且是综合因素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顺铂(DDP)为基础的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与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糖尿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44例以DDP化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空腹血糖进行分析. 结果排除化疗前6例糖尿病(DM), 138例患者参加分析. 其中9例(6.5%)患者在化疗期间继发DM, 2例患者化疗前空腹血糖受损(IFG), 7例患者化疗前空腹血糖正常;7例(5.1%)化疗前IFG的患者中, 除2例在化疗期间演变为DM外, 5例仍保持IFG状态;化疗期间出现IFG 10例. 9例继发DM的患者化疗前后的平均血糖值分别为(5.45±0.59)和(11.44±4.52) mmol&#8226;L-1,化疗期间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 继发DM时的中位DDP累积剂量为320 mg&#8226;(m2)-1,中位周期数为4周期. 结论常规剂量的DDP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可诱发DM的发生, 化疗期间应密切监控血糖变化.  相似文献   

6.
姚爱琳  李建文  王靓  李嘉  乔庆 《河北医药》2010,32(19):2634-2635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至2009年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2例化疗前后的血糖检验报告及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化疗前血糖水平均正常,化疗后空腹血糖升高18例,占42.9%。18例中明确诊断为糖尿病12例,一过性血糖升高6例,分别占同期接受化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28.6%和14.3%。且血糖升高患者与其心血管疾病病史、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229和0.370,P〈0.05),化疗诱发的血糖异常多数发生在化疗后1~3个疗程。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可能会出现血糖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尤其在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且BMI偏高的患者中这种情况更加常见,且多发生于治疗的第1~3个疗程,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部分新型抗抑郁药物及阿米替林治疗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安全性。方法 将 194 例冠心病首发抑郁症患者按所服药物分为阿米替林组 (n=40)、 文拉法辛组 (n=40)、 米氮平组 (n=48)、 艾司西酞普兰组 (n=66),分别监测 4 种药物治疗 6 周后血常规、 肝功能、 血脂和血糖, 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阿米替林组治疗 6 周后白细胞 (WBC)、 中性粒细胞计数 (NE) 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总胆固醇 (T-CHO) 及血糖 (GLU)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 文拉法辛组治疗 6 周后 WBC、 NE 及 GLU 显著降低 (P< 0.05); 米氮平组治疗 6 周后 ALT、 AST、 低密度脂蛋白 (LDL) 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 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 6 周后三酰甘油 (TG) 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文拉法辛组治疗后 AST 低于米氮平组 (P<0.05)。阿米替林组治疗后 WBC 下降显著高于米氮平组 (P<0.05), NE 下降显著高于米氮平组及艾司西酞普兰组 (P<0.05), AST 升高显著高于文拉法辛组 (P<0.05)。结论 3 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对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血常规、 肝功能、 血脂、 血糖影响均较阿米替林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癌症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化疗前后贫血发生率及程度变化、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对贫血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期间恶性肿瘤患者500例进行癌性贫血发生动态调查,化疗方案:小细胞肺癌:足叶乙甙+卡铂;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或卡铂基础上加第三代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等;乳腺癌:蒽环类±紫杉类;胃癌、结直肠癌、肝癌、淋巴瘤等均采用常规方案。结果①500例恶性肿瘤患者调查显示: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方案、不同性别、不同病理类型分组均有可比性。化疗前总贫血率30.8%,其中轻度贫血占88.3%。60岁以上(老年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为36.6%;60岁以下肿瘤患者为22.0%,不同部位的肿瘤贫血发生率也不相同,其中以肺癌的发生率最高占42.1%。化疗后仍以肺癌最高,为92.4%。化疗后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78.8%,较化疗前贫血发生率30.8%(154/500)明显升高(χ^2=232.543,P〈0.01)。另外,化疗后贫血发生以中度贫血为主70.8%,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92.4%,非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73.2%,两组比较(χ^2=22.657,P〈0.01)。结论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在年龄上有差别,以老年人发生率较高,且以轻度贫血为主。化疗后贫血以中度为主,化疗加重贫血发生。不同癌症类型应用不同化疗方案引起贫血发生率各不相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导致贫血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指南推荐结直肠癌术后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作为辅助化疗方案,化疗过程中常出现手足综合征、恶心、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较少引起血糖异常。本文报道1例37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既往无糖尿病)术后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5个周期后,血糖持续升高;化疗第7周期后,停用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给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患者血糖逐渐好转。停用化疗药物6个月后,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即可控制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 将17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住院期间药物选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给予辛伐他汀治疗)89例和观察组(在辛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阿司匹林治疗)90例.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肾功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5、4.51、3.98、4.88、5.06、5.89、4.87、4.57、5.42、6.08,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5.67±0.36)mmol/L与(5.49±0.2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4、3.21、3.36、3.55、2.98,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2、3.98、4.11、4.41、4.85、8.54,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5、2.95、5.01,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5、4.02、4.58、6.52,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76.92±7.12)nu/mL与(79.64±7.92)nu/mL,(5.72±0.72)nmol/mL与(4.93±0.57)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4.11,均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在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意义及疗效分析。方法将130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常规采用FOL-FOX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65例(FOL-FOX方案基础上加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体重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体重比较(t=3.21、3.44、3.45,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体重水平比较(t=5.66、6.23、6.77,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度比较(t=4.31、4.56、6.11、5.33、5.43,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应用于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增加白细胞水平,具有增效减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氢氯噻嗪组35例,缬沙坦组35例,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组(联合组)30例,分别治疗16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白蛋白、血尿素氮(BUN)、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空腹血糖(FPG).结果 三组治疗前后SBP、DBP、24h尿白蛋白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7875,2.755,2.733,2.645,均P<0.05);与IMT显著相关的因素依次有SBP(r=0.669,P=0.013)、脉压(r=0.581,P=0.015)、FPG(r=0.337,P=0.018).与PWV显著相关的因素依次有SBP(r=0.759,P=0.001)、脉压(r=0.707,P=0.002)、FPG(r=0.679,P=0.016).结论 PWV可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大动脉顺应性的无创指标.PWV的测量,对其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雪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70-1471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观察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2U·kg-1·d-1,餐前口服瑞格列奈,3~6 m/d,分3次服用;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起始剂量0.4U·kg-1 ·d-1,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结果 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Homa-β均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HbA1c、Homa-IR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 =2.786、3.449,均P<0.01),Homa-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4.833,P<0.01);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 =2.126,P<0.01);观察组未出现低血糖,对照组出现4例低血糖,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 =4.151,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平稳降低血糖至正常水平,并保持血糖稳定,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章红艳 《海峡药学》2014,(10):86-89
目的探讨益气化浊中药干预糖尿病前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西丽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采用包括饮食干预、适量运动等在内基础治疗,研究组同时应用益气化浊中药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胰岛素功能相关指标,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G、TC、HD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TC组间比较:t=4.024,P=0.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Ie、FINS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标均低于对照组(t=4.231、3.103、6.682、4.774,P:0.001、0.003、0.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8.959、P=0.000),治疗后两组ISI、HOMA—B均升高(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6.917、2.270,P=0.000、0.026);治疗结束后对两组随访6个月,研究组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z:6.472,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化浊中药可调节糖、脂代谢,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临床转归,有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2~77岁,平均(49.1±5.5)岁,病程半年~20年。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动态血糖监测组26例,常规血糖监测组25例,两组均选择诺和锐胰岛素皮下注射2次/d,两组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过个体血糖监测的结果再调整胰岛素治疗后15d,两组均行72h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比治疗前测定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血HbA)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根据个体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末梢血糖监测组,能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代末梢血糖监测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中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06例中期宫颈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手术前采用紫杉醇与顺铂( T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化疗总有效率和化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并测定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化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4%;化疗前后观察组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5.24±1.35) cm、(2.64±0.67)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47,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转移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t=3.725、5.392,χ2=4.28, 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和MMP-9均比化疗前有明显降低( t=3.130、4.724,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中期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阿卡波糖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口服药失效的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70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随访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t=9.92,P<0.05)、餐后2h血糖(2 hPG)(t=18.18,P<0.05)、4h内血糖平均值(t=13.62,P<0.05)、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t=14.56,P<0.05)等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对照组FP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10.94,P<0.05);HbAlc值6.5%达标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29%、28.23%,HbAlc值7.0%达标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7.64%、52.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胰岛素平均用量分别为(20.11 ±3.36)u/d、(35.78±4.68) u/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8,P<0.01);低血糖事件:观察组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3例.结论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口服药失效的老年人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改良电针刺激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9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改良电针加颈丛阻滞组49例)、B(颈丛阻滞组49例)两组,A组选择49例患者入室后于双侧“合谷”、“内关”穴用韩氏镇痛仪电极片选用2/100Hz等幅波穴位刺激,10min后行颈从神经阻滞(颈4横突一点法,一边深、浅丛阻滞法,另一边浅丛阻滞);B组采用行颈丛神经阻滞,方法同A组。围术期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于麻醉前(t1)、双侧颈丛阻滞后10min(t2)、手术切皮时(t3)、手术结束缝皮时(t4)、术后5min(t5)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糖及皮质醇。记录患者术中疼痛强度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镇静与紧张程度评分(verbal stress scale,vss),并记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围术期两组HR、MAP、血糖、皮质醇、两组术中均有所增加,B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Sa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VAS和VSS评分,A组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改良电针刺激可加强颈从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术中应激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N+诺和灵R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诺和灵N+诺和灵R于睡前及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B组(60例)采用诺和锐30于三餐前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达标后三餐前与睡前毛细血管全血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后72 h血糖波动范围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达标后,三餐前及睡前毛细血管全血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A组血糖达标后72 h血糖波动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B组较A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于三餐前10 min皮下注射,较诺和灵N+诺和灵R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更稳定,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