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钇稳定氧化锆球为研磨介质,对研磨俑内壁和搅拌器都衬以聚氨酯的搅拌磨用于粉磨制备高纯超细石英微粉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石英微粉特征参数d50随搅拌粉磨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考察了钇稳定氧化锆球对石英微粉的污染大小,分析和探讨了1 μm以下超细石英微粉的化学成分和形貌特征.试验证明,用该搅拌磨磨细石英砂可获得1 μm以下的高纯超细石英微粉,但难以获得球形石英微粉.  相似文献   

2.
超细搅拌磨机制备亚微米造纸涂布重钙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超细搅拌磨机制备了d95≤2 μm、d50≤0.7 μm粒度分布均匀的亚微米超细重钙颜料。通过条件实验,系统地研究了浆料浓度、搅拌器转速、助磨分散剂、研磨介质种类及尺寸等主要操作参数对搅拌磨机粉磨效果的影响规律。在9 L超细搅拌磨机中, 得到的最佳磨矿工艺为: 装球量8 kg、给料量2.5 kg、介质球为Φ3 mm刚玉球、助磨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添加量均为0.9%、磨机转速250 r/min、磨矿浓度72%和磨矿时间为120 min。  相似文献   

3.
超细SiO2粉的制备与助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搅拌磨,以0.5~2.0 mm氧化锆陶瓷微珠为研磨介质,对二氧化硅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研究,通过料球比、浓度、介质配比、介质充填率等条件试验,确定了搅拌磨生产超细硅粉的最佳操作参数,得到了d50=0.334 2μm的二氧化硅超细粉。此外,还研究了助磨剂十二胺、DA分散剂、硅酸钠和氯化铵在粉磨过程中的助磨作用及,结果表明,其中DA分散剂和硅酸钠有显著的助磨效果,能有效提高磨矿效率,降低磨矿产品粒度。  相似文献   

4.
天然粉石英超细提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内衬耐磨陶瓷搅拌磨对天然"准球形"粉石英进行超细研磨,在超细的同时往磨机内加入酸和还原剂进行漂白提纯。通过球料比、磨机转速、磨矿浓度、研磨时间、稀酸和还原剂用量条件试验,确定最佳的研磨、提纯工艺条件,制备出了-2μm≥97%、SiO2≥99.9%、Fe2O3≤0.008%、白度≥92%的超细高纯高白"准球形"硅微粉。将超细加工和漂白提纯在同一设备中同时完成,工艺简单、流程短、效果好、成本低、易于规模化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
用搅拌磨制备超细粉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高翔  郑水林  李杨  四季春 《矿冶》2003,12(4):54-57
使用介质搅拌磨并以0 8~1 4mm氧化锆陶瓷微珠为研磨介质对水镁石、电气石、云母(包括白云母、金云母、绢云母)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选择适宜的助磨剂、分散剂、料浆浓度、研磨时间等试验条件,得到了d50=0 78μm、d97=1 85μm的水镁石和d50=0 75μm、d97=1 07μm的电气石,以及d50=0 75μm、d97=1 93μm的云母超细粉体;而且物料的原有晶形在超细粉碎过程中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6.
助磨剂对于粉体的超细粉碎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辉沸石的介质搅拌磨湿法超细研磨中三乙醇胺对超细粉碎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乙醇胺对辉沸石的超细粉碎效果影响明显,其最优用量为辉沸石0.4%;在球料比4:1、料浆浓度50%、三乙醇胺用量0.4%的条件下累积研磨3h,所得辉沸石样品粒度分布为d50=3.72μm,d97=9.48μm.  相似文献   

7.
天然高纯石英制备电子级硅微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北省通山县天然高纯石英为原料,通过水淬、粗磨、酸洗、球磨成功制备出超细硅微粉.在硅微粉产品制备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球磨工艺和设备,采用聚氨酯球磨罐、氧化锆陶瓷球作为球磨设备,使用酸性溶液作为球磨介质,有效降低了球磨生产工艺的生产成本.硅微粉产品Fe2O3≤40μg/g,达到电子行业标准对硅微粉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用水镁石制备超细氢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镁石是一种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的工业矿物,经过超细粉碎加工后可用作低烟、无毒的阻燃填料。本文采用介质搅拌磨对水镁石进行了湿式超细粉碎实验室和工业试验研究,研究了助磨剂种类及用量、矿浆浓度、转子转速等因素对产品粒度的影响。结果得出,水镁石的最佳湿式超细粉碎条件为:助磨剂三乙醇胺,用量0 5%;矿浆浓度40%(质量分数);0 8~1 8mm氧化锆球作研磨介质;转子转速为1350r/min。采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在工业试验中制取了d50=0 78μm、d97=2 29μm的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填料。  相似文献   

9.
建立基于研磨过程机理的煤粉超细研磨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超细磨出料的粒度分布和指导优化磨机的研磨效率,降低研磨能耗,对制备低灰分的超净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田口(Taguchi)正交实验设计,使用实验室1. 5 L立式搅拌磨机考察了不同煤的物性参数、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对于超细研磨的影响,将基于研磨过程特征的动力学模型——矩阵粒群平衡模型(Matrix Population Balance Model,M-PBM)用于煤粉的搅拌磨机超细研磨出料的粒度预测,并结合Rosin-Rammler粒度分布模型,精确地预测出料产品在任意筛下累积含量对应的颗粒粒度。通过极差分析,探讨了煤的灰分、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对于超细研磨能耗和比通量的影响大小,基于对煤粉超细研磨过程中煤-灰解离过程的分析并结合Tomoyoshi的比表面积能耗公式,探讨了煤的灰分与能耗的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了煤的灰分、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与磨机研磨比通量和能耗的关系式,研究发现搅拌球磨机湿法超细研磨的粒度变化规律符合一阶线性动力学假设,在定搅拌转轴转速和所考查的研磨粒度变化范围内,煤的灰分对搅拌磨机的比通量和能耗的影响是最大的,建立的研磨能耗和比通量关系式表明在10μm(p50)以下的超细粉磨粒度范围内,煤的研磨能耗随着灰分的提高、磨介尺寸的减小(磨介尺寸在0. 3~1. 8 mm)和比处理量的增大而减小,而比通量随着灰分的提高、磨介尺寸的减小和比处理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用搅拌磨制备超细粉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介质搅拌磨并以φ0.8~1.4mm氧化锆陶瓷微珠为研磨介质对水镁石、电气石、云母(包括白云母、金云母、绢云母)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选择适宜的助磨剂、分散剂、料浆浓度、研磨时间等试验条件,得到了d50=0.78μm、d97=1.85μm的水镁石和d50=0.75μm、d97=1.07μm的电气石,以及d50=0.75μm、d97=1.93μm的云母超细粉体;而且物料的原有晶形在超细粉碎过程中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11.
行星球磨机磨球运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怀涛  方莹  万永敏 《金属矿山》2007,37(10):104-106,136
行星球磨机中磨球的运动规律主要由离心力决定。通过绘制磨球在球磨罐内不同位置所受离心力的分布情况,分析了磨球相对于球磨罐的运动轨迹,研究了球磨罐公转速度、自转速度、半径及磨球大小对磨球运动的影响,得出同时提高球磨罐的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或采用大直径的磨球可显著增强粉磨效果的结论,为行星磨操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球磨机钢球抛落运动中的第四种最优转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磨机钢球抛落运动中落点的径向动能起主要碎磨作用,已经在文献中详加论证。进一步研究证明:抛落钢球落点的切向磨剥作用并非由切向分速度(绝对速度)直接来完成,而是决定于它相对于圆运动钢球的相对速度。这个相对速度形成的动能与径向分速度形成的动能之和才是真实的磨矿总动能,它比传统意义上的总动能大得多。由这样的总动能最大值求出对应的转速率才是真实的最优转速率。笔者把研究的重点落实在抛落钢球落点的切向分速度和它相对于圆运动钢球的相对速度的分析上,并以特定球磨机为例,重点阐明了一种优化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使鞍钢脱硫扒渣选别后的尾矿能够用于代替部分水泥制备高强混凝土,采用普通球磨机和搅拌磨分别进行了脱硫扒渣尾渣的超细磨试验。通过条件实验,分别研究了普通球磨机和搅拌磨的球料比、矿浆浓度两个主要操作参数及磨矿时间对超细粉磨扒渣尾渣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龙渊  张国旺  肖骁  刘瑜  赵湘  石立 《矿冶工程》2022,42(5):51-53
以立式搅拌磨机作为再磨设备,分别使用钢球、微晶球、褐瓷球、鹅卵石作为介质球对石墨粗精矿进行再磨对比试验研究。在相同的磨矿细度和浮选条件下,对获得的精矿进行浮选效果、粒度组成分析、电镜微观分析等综合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褐瓷球作为再磨介质时,磨矿-浮选指标较好,精矿细粒级含量较低,鳞片表面光滑、结构较为规则完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SABC破磨工艺流程,讨论了SABC破磨工艺流程中碎钢球的去除方法,介绍了MA-2211型磁力弧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并给出成功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在半自磨机或球磨机出料端增设磁力弧可有效去除碎钢球,避免圆锥破碎机"过铁",使砂泵及旋流器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破磨系统生产能力提高3%~5%,能耗降低5%~8%。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实验室Φ240×90锥形球磨机对-1.7+1.18 mm石灰石进行了批次磨矿试验,基于破碎速率函数与破碎分布函数的总体平衡模型讨论了钢球球径制度对磨矿速率的影响。单一球径钢球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钢球对粗级别的磨碎速率相对较高,但对细粒级的磨碎速率衰减很快;小直径钢球对粗级别的磨碎速率较低,但对细粒级有较高的磨碎速率。采用两种球径配合的钢球制度,并以破碎分布函数作为钢球球径级配方案的依据,可综合单一球径钢球制度的优点,既保证粗粒矿石有较高的磨碎速率,又能保持对细粒级的磨碎速率衰减较慢。  相似文献   

17.
通过条件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超细搅拌磨机中磨矿介质及其尺寸、磨机转速、球料比、分散剂及其用量等主要参数对重钙研磨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原因,为工业生产中确定适宜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应用超细搅拌磨机通过两段研磨试验制备出了-2 μm粒级含量为95.52%、最大粒径为3.08 μm、固含量为75.3%、粘度为290 mPa·s、白度为93.52%的高档造纸涂布级重钙浆料,对工业化大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纳米瓷球磨矿技术的理论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瓷球磨矿技术在水泥、金属矿山、非金属粉体等行业中的市场应用进展。瓷球磨矿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磨矿介质的消耗和电能的消耗,改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减轻过磨,减少矿物表面铁质污染,减小后续选别过程中药剂的消耗,提高选别指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并在高压辊磨机与球磨机或立磨机组成的设备组合中,实现少钢球或无钢球的低能耗、低成本的绿色粉磨新工艺。  相似文献   

19.
龙渊  张国旺  肖骁  赵湘 《矿冶工程》2019,39(5):63-64
采用立式搅拌磨机对焙烧云母进行了剥片磨矿研究。介质球种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特制的聚氨酯球作为磨矿介质对云母片料的剥片磨矿效果较好,产品粒度分布窄。采用聚氨酯球作介质球,进行了介质球配比、磨机转速、磨矿浓度等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Φ8 mm、Φ10 mm和Φ12 mm球配比为2∶5∶1,磨机转速240 r/min,磨矿浓度55%时,磨矿产品中0.020~0.045 mm粒级含量最多,符合剥片要求。研究成果对工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冬松  谢捷敏 《矿冶》2002,11(1):47-49
对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5 5m× 8 5m溢流型球磨机磨矿介质磨损规律进行研究 ,查明了平衡状态下磨机内钢球的粒度特性 ,得出了磨矿介质磨损规律数学经验模型 :r=1-(D/D0 ) 4 1 0 。并根据所得的数学经验模型 ,对添加球的合理球径比例进行计算 ,确定了较合理的添加球径比例为80 ∶60 ∶40 =30 %∶40 %∶3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