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庆超 《黄金》2004,25(10):19-21
杨砦峪金矿床为河南灵宝小秦岭地区一重要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空间产出受太华群变质地层、岩浆岩及断裂构造控制,层间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矿脉内矿体产出表现出“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综合研究表明,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深部具有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的可能性,在杨砦峪矿区,矿脉东段深部仍存在较好的成矿远景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孙永深 《黄金》1999,20(6):13-17
从矿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空间分布规律、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理等方面探讨了黑岚沟矿区金矿成矿规律,并总结了成矿模式,指出了矿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祁雨沟角砾岩型金矿区深边部找矿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祁雨沟金矿区的区域成矿背景、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结合构造叠加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探矿成效,对区内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深部成矿前景进行了预测,确定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祁雨沟金矿床位于熊耳山矿集区中部,目前在熊耳山矿集区已发现4种金矿床类型,斑岩型金矿床为其中之一。斑岩型金矿床目前在祁雨沟金矿区内仅发现了189矿体,该矿体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复合岩体中,主矿体产于祁雨沟400 m水平以下细粒花岗岩复合岩体深部的角砾化、硅化核顶部,其他支矿体以脉状、网脉状产出。矿体围岩蚀变极为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钾长石化及黑云母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斑岩型金矿床受花岗岩复合岩体和蚀变带控制,二者可作为最主要的找矿标志。根据祁雨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矿区范围在现有矿体的深部和外围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5.
湘中前寒武系锑砷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湘中地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并指出了在该地区寻找金矿的找矿方向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金山金矿床主要矿化类型分为含金石英脉及硅化糜棱岩型,根据笔者在该矿床-80 m中段从事地质技术工作的经验,对金山区段-80 m中段所发现的蚀变岩型石英脉矿体与阳山区段含金石英脉型金矿体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今后在石英脉类型矿床的找矿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八卦庙金矿床是赋存于热水沉积岩系中,并受二里河—八卦庙脆-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的大型金矿床,矿体严格产出在2期石英脉中及其附近。通过对矿区内2期石英脉的研究,将成矿期次初步划分为(早期)NW向石英脉成矿期、(晚期)NE向石英脉成矿期,早期成矿于190~230 Ma,晚期集中在125~130 Ma。综合研究认为,八卦庙金矿床成因类型应为热水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建矿已近40年的老企业,保有储量持续下降,急需增加新的矿产资源。通过对祁雨沟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矿区内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花岗斑岩网脉型金矿体,均分布在一个成矿系统内,并以此建立祁雨沟次火山斑岩型金矿床成矿系统,应用该成矿系统指导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新城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城金矿床是著名的焦家式金矿床,随着矿山生产发展,上部地质储量逐渐减少,急需查明深部成矿远景,文中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控矿因素,并对深部成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0.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成矿时代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的一处特大型金矿床,围岩主要为三叠系古浪堤组粉砂质、泥质板岩,金矿体主要分布于闪长玢岩内部及其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石主要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氢氧同位素示踪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性质的流体,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矿床为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床。通过对与成矿有关的2个闪长玢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试,分别获得(215.5±2.1)Ma和(216.6±2.4)Ma的年龄结果,该年龄代表了枣子沟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形成于印支末期秦岭造山带后碰撞伸展环境。研究表明,西秦岭造山带具有寻找印支末期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红花沟金矿具有前寒武纪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早元古宙木具备形成金矿的热动力及物源条件.金矿床围岩、与矿脉伴生的脉岩及金矿石的Rb-Sr,K-Ar和Ph同位素研究表明:该金矿的主要成矿时代为1800~1700Ma,其次为1100~1000Ma.旱元古宙末期是华北地台的重要金矿成矿期,今后应注意早中元左宙岩体与太古宙变质岩内外接触带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黄埠岭金矿床是招莱金矿带内典型的脉型金矿床之一。研究表明,该矿床矿石中金主要是以显微可见的金银系列矿物,呈裂隙金、包裹金和粒间金产于黄铁矿、石英、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钾长石和硫盐矿物等之中。金矿物主要富集在早期金矿化的二、三成矿阶段和晚期硫盐矿物富集阶段。这一特征与区域招莱金矿带内其他金矿床相比较,该矿床具有晚期金与硫盐矿物共生富集特征,证明该矿床存在两期金矿化。  相似文献   

13.
内蒙红花沟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花沟金矿是一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控矿构造研究表明,矿区内构造可划为导矿构造、运矿构造及储矿构造。构造对金矿床具有多级控制作用,一级导矿构造控制二级运矿构造的产出和分布, 二级运矿构造控制了三级储矿构造的分布。三级储矿构造主要发育于二级运矿构造两侧150 m 范围内,并控制了区内金矿脉的分布。主要找矿方向为二级运矿构造两侧150 m 范围内发育的NNW向储矿构造。  相似文献   

14.
内蒙赵家围子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二叠系下统火山碎屑岩和大理岩、结晶灰岩中。矿体的产出受SEE向和近E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角砾岩型。EH4连续电导率测量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异常强大、清晰,显示了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小宛南山金矿集中区包括2个矿床和3个矿点,矿石类型有4种:石英脉型,蚀变糜棱片岩型,钠长石岩型,次生石英岩型。矿化规模大,品位较低。金矿化集中区受中晚元古代绿岩带控制,金矿床、矿点的定位受绿岩带中火山岩机构及次火岩体控制,含金矿化带的定位受次火山岩岩体周围的韧性剪切带控制,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构造控制金矿体。根据上述控矿规律,选出2个成矿远景预测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光金矿床产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中性火山岩和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中,赋存于NWW、NNW向断裂构造带内,矿体呈脉状,具有膨缩和尖灭再现特点.中奥陶统多宝山组中性火山岩地层为金矿之矿源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岩浆作用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热源,构造作用对含金热液的流动与迁移提供了通道.该金矿矿床成因为热液-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7.
文中论述了谢家沟金矿床矿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谢家沟金矿床主要矿脉体特征及矿化类型;厘定了谢家沟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同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确定了张家庵-谢家沟-铁夼韧脆性剪切带控矿构造系统的存在,并对其地质特征、控矿模式及成矿远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的重要控矿构造, 大磨曲家金矿是赋存于该断裂带北段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302号破碎蚀变带与上下盘次级断裂共同组成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系统, 并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区存在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总结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9.
对内蒙红花沟金矿黄铁矿的主要成分、微量元素、反射率、硬度、晶形及晶胞参数等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成因矿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规律对深部成矿预测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平度1号脉金矿晚期叠加成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存在中深成热液(早期)和浅成热液(晚期)两类金矿,大尹格庄金矿为早晚两期叠加成矿山东地质六队已有论述,本文据平度1号脉的特征矿物(胶黄铁矿、菱铁矿、萤石)的地质产状研究;矿石的Au、Ag、Pb、As、Sb、Bi、Co、Ni等8个元素,与已知的中深成金矿( 玲珑九曲、莱西南墅)和浅成金矿(烟台金矿)的对比研究,阐述平度1号脉存在晚期金叠加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