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人区心电轴在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在冠心病室速中的发生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确诊为冠心病并在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或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应用振幅法测量窦律及室速时体表心电图Ⅰ、Ⅲ标准导联QRS波振幅的代数和,计算QRS波额面平均心电轴,观察无人区心电轴的发生规律及特点.结果 74例冠心病患者累计发生室速94阵,其中37阵室速的QRS波额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无人区心电轴发生率在右束支阻滞型室速高于左束支阻滞型室速(P〈0.01),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无人区心电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人区心电轴在冠心病室速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可作为冠心病室速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常见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发生机制为激动在心室内某一恒定的折返环路中折返所致。如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系统作为折返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所致的室速称为束支折返性室速。在人体心脏希氏束和浦肯野系统内的折返机制早在 1974年就得到证实 ,然而此后仅有少量临床个案报道。由于这种心动过速很容易被导管消融所根除 ,因此近年来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出现 ,人们对这种室速逐渐重视起来 ,发现的病例也相应增多了。1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征束支折返性室速较少见 ,约占全部可诱发的持续性室速的 6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心电衅检查,其中243例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311例经冠心病监护病房心电监测。结果 检出各类室性心律失常648例(81%),其中室性早皇(室早)592例(74%),室性心动过速(室速)39例(4.88%)、心室 颤动(室颤)17例(2.12%),室心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心肌缺血的加重而升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5年生存率不足10%。结论 冠心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珍翠 《中国保健》2009,(16):742-74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反复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发病率尚不清楚。分析近年来我院就诊的40例特发性室速患者,就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32例,女8例,年龄9岁~65岁,心动过速病史1周至18年。室速频率平均110次~220次/min。 1.2 心电图特点室速图形呈右束支阻滞者(来自左心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并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MI)或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室速(VT)78例患者的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或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观察无人区心电轴、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的发生率及特点,比较冠心病的不同类型患者之间它的发生率。结果78例冠心病患者累计发生室速98阵,其中34阵室速的QRS波额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占34.7%),房室分离见于34阵室速患者(占34.7%),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共见于8阵室速(占8.2%),三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人区心电轴与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等室速鉴别诊断的“金标准”在冠心病室速中具有相似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并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并行性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易诱发心室颤动。笔等曾认为可能系一良性心律失常。本报告1976年4月至1998年10月所随访的36例并行性室速,试对其预后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16例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杨玉莲赵学辉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一种严重心律失常,易发展为心室纤颤而猝死。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30秒),常规心电图检查难以发现,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则易测出。现将我院D...  相似文献   

9.
束支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及治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116011)林治湖,郑晓群1.概述1980年ReddyCP.首次报告了一例以束支折返作为机制的持续性单形室速,此后类似病例的报告不断增多,现已证实束支折反型室速是一种临床性心律失常,有其独特的...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时极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的发生又加重了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在临床中应用可达龙治疗心力衰竭的室性心动过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以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室性心动过速10例临床分析长沙市二医院(410008)薛亦男随着新生儿心电监护系统的加强,新生儿少见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也常被发现,本病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时,易致心室扑动和颤动,可造成致命的后果。我院从1986年至1997年新生儿住院1000...  相似文献   

12.
恶性心律失常主要指室性心律失常,如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和某些非持续性室速,也包括一些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病情变化快,其最严重的后果是猝死.近年来,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对34例室性心动过速进行分析。结果多数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阵次少,每次持续时间短,频率不过快(多在130-150次/min),以多源性居多,单形性少。结论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心动过速较多,其临床意义应结合心功能状况及相关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再行处理,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无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4.
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表现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发作 ,室速形态可为单形性和多形性 ,而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或多形性室速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疗 ,可能会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蜕变为室颤 ,危及生命 ,因而及时而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室速患者心脏恶性事件或猝死的发生率 ,本文将针对室速药物治疗的选择进行相关的论述。1 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的溯源自 190 9年ThomasLewis首次报告了室速心电图表现 ,近百年来有关室速的治疗有了不断的发展与飞跃 ,从药物到起搏、射频消融及至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ICD) ,然而药物治疗一…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上有一系列宽大畸形QRS波(>0.12秒)畸形的心动过速(宽QRS心动过速)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近年来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有较大进展。以下简述有关宽QRS心动过速的现状。1宽QRS心动过速病因QRS波宽大心动过速可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贫QRS心动过速伴心律规则者见于:(1)室速;(2)室上速伴室内差异传导;(3)室上速伴原有束支传导阻滞;(4)室上速伴Kent束前传;(5)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宽QRS心动过速伴心律不规则者见于:(1)室速(扭转型室速);(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疗效。方法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对24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胺碘酮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成功复律21例,占87.5%。结论室速发生较多者可用胺碘酮,胺碘酮应采取小剂量负荷,胺碘酮治疗较为安全,维持量亦可相应减少,可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心肌病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但致室速的心肌病类型、室速发病的机理、诊断和治疗上一些特殊问题,本文对此作一简述。一、致心律失常源性心肌病(一)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进行性损伤,常见形式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各种类型心肌病均有室性心律失常倾向,但扩张型心肌病致室性心律失常更常见,轻则表现室性早搏,重则形成反复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猝死等。  相似文献   

18.
室速 /室颤是引起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致命性室速 /室颤的准确检出 ,有助于更好的预防猝死。动态心电图则可能发现这一短暂而严重的心律失常。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是动态心电图检测出 ,连续的室性异位搏动≥ 3次 ,频率≥ 10 0次 /min ,持续时间≥ 30s ,并可自行终止 ,同一导联QRS形态不同者为多源性。本文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的 2 5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进行临床和心电图分析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可能的机制。1 资料与方法共收集 10 80例动态心电图 ,其中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2 5例 ,占 2 36%。其中男…  相似文献   

19.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指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频率超过230次/min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频率逐渐加快并有发展成为心室扑动(室扑)或心室颤动(室颤)趋势的室速、多形性和扭转性室速、室扑和室颤。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肌病等,是多数心脏病患者死亡的最终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年,国内外均有分支性室速的报道。为提高对此型少见类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认识,现就我们近年收治的21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对治疗的反应做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