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 炒是“雷公炮制十七法”之一,属火制法范围。据手头资料按使用习惯统计,需要炒后用于临床的常用中药将近500种。炒是中药炮制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也是炮制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制法范围中的烫法、炙法的操作与炒法雷同,常有混同现象。如砂烫也叫砂炒;酒炙也称酒炒。“砂炒”、“酒炒”将不列入炒法,而在烫法、炙法中讨论。还有煨法、炮法、煅法中也有部分药物用炒法或者与炒法中某些步骤相同。  相似文献   

2.
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剂型以前的必要加工过程。根据现代实际炮制经验 ,大体可分为五大类 :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在这几种制法中 ,火制方法应用最广泛最常用 ,所以显得尤为重要。火制法分炒、炙、煅、煨。现将火制方法的实际运用及对药物功效的影响简述一下。1 炒制1.1 炒制程度炒制中又有炒黄、炒焦、炒炭等不同程度的清炒。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并能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最常用此法。如决明子为清肝明目药 ,生用滑肠 ,炒后缓和药性 ,并易煎出有效成分。炒炭作用是缓和药物的烈性 ,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  相似文献   

3.
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剂型以前的必要加工过程.根据现代实际炮制经验,大体可分为五大类: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在这几种制法中,火制方法应用最广泛最常用,所以显得尤为重要.火制法分炒、炙、煅、煨.现将火制方法的实际运用及对药物功效的影响简述一下.  相似文献   

4.
一、“生”、“炒”、“炙”、“煅”啥意思? 中药处方中有些中药的前面带有生、炒、炙、煅等字样,这指的是中药炮制方法,提示药房配药注意。“生”是指这味药洗净后即可入药。“炒”有清炒法,如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且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炒后煎煮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效止血作用。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者,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  相似文献   

5.
车前子用盐水炙,能够泻热利尿而不伤阴,益肝明目[1] 。但是车前子为细小种子,且含有大量粘液质,故在炮制过程中操作不当,便会影响药物质量。传统上盐炙车前子有2种方法:①先炒车前子至略有爆裂声时,喷淋盐水炒干[2 ] 。此法在实践中,盐水不易达到药材组织内部,辅料不易拌匀,且易焦糊或炒不干;火力控制不当,会起盐花,达不到盐炙目的;在喷淋盐水时,火候已基本达到,故炮制时间延长,费时、费力、较为繁锁。②先用盐水润后再炒药[3 ]....  相似文献   

6.
略谈部分种子及果实类药物清炒改砂烫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对药物进行特殊的加工处理 ,使之符合治疗需要。由于中药的品种繁多 ,不同性质的药材或不同的用药目的 ,需要有相应的炮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以保障炮制品的质量。正所谓制药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药效。总之 ,炮制是保障药物发挥医疗作用的重要措施。1 药物清炒的目的药物炮制的制作方法可分为净选、切制、炮炙和其他方法等。炮炙是指用火制和水火合制处理药物的一种炮制方法。炒和烫是火制的一种处理方法。药物的炒法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即…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品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前按照医疗用药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本身性质而炮制成不同的饮片。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素有一药多效之特点。中药材通过净选加工,切制饮片,结合酒、盐、醋、蜜、麸皮、明矾等不同辅料,用炒、炙、煅、蒸、煮、火单等加工方法或制其形,...  相似文献   

8.
炒法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预热容器内,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为深入研究中药炒制设备对炒法的影响,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炮制的文献,对中药炒法以及炒制设备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中药炮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炮制是我国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它对中医临床用药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清炒法是中药炮制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1清炒法的特点清炒即不加辅料,根据医疗要求结合药材性质对药物作不同程度加热(火力)处理,具体分为炒黄、炒焦、炒炭。1.1炒黄:炒黄一般用文火或中...  相似文献   

10.
<正> 中药黄芩系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按照《炮制规范》加工炮制(炙)后,中医临床常用于清热解毒,泻上焦肺火,除肠中湿热等。中药黄芩主要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药材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去外皮者为佳。历史唐代载有切制法:宋代有酒炒,炒焦,姜汁怍饼,煅炭等制法。元、明时代增加了猪胆汁炒、土炒、醋炒法。清代的吴茱萸制,米泔水浸等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的加工炮炙必须根据中药的性能功用以及制剂的不同进行,以达到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改变或缓和药性,增强疗效,方便服用。常用的炮制方法有洗、漂、焙(烘)、烫、炒、煅、炙、蒸、煮等。每一种炮制方法都有其应用范围及操作方法。有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然铜炮制方法的改进。方法:对自然铜用煅法、炒法进行炮制,对外观及有效成分Fe^2 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煅法与炒法炮制的自然铜外观与Fe^2 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用炒法炮制自然铜具有耗时短、易煅透、一次投料量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炒法为中药炮制的古老而基本方法,用途广泛而普遍,被历代医药家所重视。所谓恒温烘烤法,即利用电热恒温干燥箱、远红外线恒温干燥箱等烘烤炮制中药。现就其在中药炮制中的可行性及应用进行比较性初探。一、炒法炒法是将经过净选或切制后的中药材,置加热容器内用不同程度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等清炒法。火力可分为:文火、中火、武火。但火候不易控制,改用烤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正> 问:何谓“中药炮制?它与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关系怎样? 答:中药炮制,古时称“炮炙”、“修制”、“修事”或“修治”等。皆指中药材用于临床之前,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及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所进行的净选、切制以及蒸、炒、炙、煅等一系列加工处理,统称“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前人在长期的用药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改进、总结、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科学。由于它以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中药炮制方法的  相似文献   

15.
王清萍 《河南中医》2013,33(7):1142-1143
炒法与烘法在中医理论上,一武一文.炒法温度较高(虽然用的是文火、小火,但火的温度总体上毕竟较高),炒时需时常翻动(一为防止炒焦糊,一为使药物加热均匀),则药物秉火之急性,用该炮制法之黄芪补气作用似较快、较急切,急病用之似较为适宜.烘法用70℃或80℃的温度,加热2h,温度较低,需慢慢炮制,则用该法炮制之黄芪其补气作用似较为徐缓,慢慢生效,慢性病用之似较宜.  相似文献   

16.
李文增 《河北中医》1996,18(6):44-45
中药传统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李文增(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034100)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经过炒、烫、炙、煅、浸、洗、蒸、煮等各种加工处理,由于加热、水溶及酒、醋、药汁等不同辅料的影响,可以使中药材中的各种有效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成分被溶...  相似文献   

17.
《滇南本草》的炮制法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中药炮制的诸多方面,如修治、火制、水火共制等。其炒、焙、煨、煅、炙、烧灰、浸润、蒸、煮、炖等既有传统中药的炮制法,又有民族民间医药的特色,是云南人民用药经验的结晶,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药麸炒古今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莉  陈缤  贾天柱 《中成药》2006,28(9):1311-1313
麸炒又称“麸皮炒”或“麦麸炒”,是一种传统炮制工艺。麸炒是指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一定量的麦麸加以拌炒的炮制方法。麸炒炮制方法渊源已久,散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及其炮制专著中。本文就麸炒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麸炒这一古老的炮制工艺,提供有益的帮助。1麸炒的炮制历史沿革麸炒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多部中医药古籍中都有记载。早在汉·华佗的《华氏中藏经》中就有“枳实,麸炒去瓤[1]”的记载,始开麸炒之先河。在刘宋时期雷学攵的《雷公炮炙论》中对枳壳麸炒方法有了较详细的记载:“以麸炒过,待麸焦黑,遂出[2…  相似文献   

19.
在中药炮制中,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姜汁,经拌炒,或煮制等处理的方法称为姜炙法。因生姜辛温,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解毒。故姜炙法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这些药物经姜炙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药物的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姜炙后可消除共对咽喉的刺激性,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中药炮制学》和1990年版《中国药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适应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一中药炮制技术标准,提高炮制质量,更好地发挥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淄博市中医药管理局在淄博市中医院举办了“中药炮制示范班”。这次中药炮制示范班的学员,主要来自全市医院的药剂科,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中药炮制学习示范操作。这次示范的种类有清炒、炒黄、炒焦、炒炭、烫、煅、酒炙、蜜炙、醋炙、盐炙、姜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