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陈益民 《河北医学》1999,5(3):46-47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研究表明,冠心病人SMI发生率甚高,SMI发生频率和程度直接涉及治疗与预后[1]。本文观察倍他乐克对一组高血压患者的SMI疗效。1资料与...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陈伟(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南通226001)关键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图号R259.422近年来,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已逐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善,SMI的检...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DCG)对30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24h监测,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1273次,分析结果表明:①SMI是老年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300例中有244例发生SMI,占总例数的81.3%;SMI1273次占发生心肌缺血总次数的78.5%;②SMI的发生82.1%与日常活动有关,并且有明显的昼夜分布规律,以上午6~12时为发生高峰;③心肌缺血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亦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4.
65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丁菊华北京铁路总医院1000381988年以来,我们对65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对冠心病(CHD)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进行临床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门...  相似文献   

5.
Holter检查与运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老年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与运动^99mTC-MIBISPECT做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Holter检查发现42例有心肌缺血改变。其中30例(71.4%)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缺血负荷指数达749.24mm/(min.s).S-T段压低程度为1.64-1.12mm,持续最长时间达160min.运动^99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表明,运动负荷显像50例有心肌缺血改  相似文献   

6.
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沈虹  林建关 《浙江医学》2001,23(3):172-173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的治疗 ,在控制心绞痛的同时 ,应消除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以改善预后。为了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SMI的发生规律及其机制 ,笔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心肌缺血 (MIS)改变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并与100例老年前期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对象老年组来自两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和门诊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性69例 ,女性31例 ,年龄60~84岁 ,平均(65.74±9.33)岁。慢性稳定型心绞痛86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同期100例老年前期(4…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5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与运动99MTC-MIBISPECT做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Holter检查发现42例有心肌缺血改变。其中30例(71.4%)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缺血负荷指数达749.24mm/(min·S)。S-T段压低程度为1.64~1.12mm,持续最长时间达160min。运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表明,运动负荷显像50例有心肌缺血改变,进一步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92%,敏感度为92.2%。Holter检查在本文冠心病的检出率为70%。  相似文献   

8.
对14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及30例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程度及心率变异时域的分析,并随访1.5年。结果示SMIⅠ,Ⅲ,Ⅱ型心肌缺血程度(ST段下移幅度、SMI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及室性早搏发生率依次增加,而差值心率,心率变异指数(HRVI)和RR间期标准差(SDNN)依次递减。心肌缺血程度与最低心率及室性早搏发生率呈正相关,而与HRVI和SDNN呈负相关。说明随着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心脏自主神经受损渐显著。本文148例SMI死亡23例,死亡组HRVI和SDNN明显低于SMI幸存者,说明心率变异性可作为观察SMI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特点及硫氮卓酮的治疗作用唐颂芝(湖南省永州市人民医院内一科425000)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硫氮酮,治疗作用近年来,由于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iIsedmiuSMI)在正常人群中的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规律,对264例冠心病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1)心肌缺血发生总检出数共697次,其中SMI171人,检出529次,占总检出次数的75.90%;(2)SM发生的时间规律与有心绞痛的心肌缺血(PMI)同;(3)年龄大者发生率高;(4)SMI心肌缺血总负荷较有心绞痛的心肌缺血高。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作具有隐匿性,易被忽视,而SMI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先兆。老年人SMI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且具有其自身特点。作者通过分析368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结果,探讨老年CHD患者SMI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对象1998~1998年收治CHD患者368例,平均年龄69.2岁,男258例,女110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其他实验室资料符合WHO的CHD诊断标准。对能引起心电图STT改变的因素予以排除。1.2 方法动态心电图(DCG…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使用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以2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94,P0.05),治疗后心肌缺血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减少心肌缺血次数和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使用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以2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94,P<0.05),治疗后心肌缺血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减少心肌缺血次数和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SMI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观察动脉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血脂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凝固性、粘滞性、聚集性及血脂,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用动态心电图监测78例不同类型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检出率远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二者之比9.2:1);心肌梗塞后SMI的ST压低持续时间较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心绞痛伴有的SMI为长(P<0.01);有症状的较无症状的为长(P<0.01)。提示缺血程度的不同,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症状出现与否有关。同时根据SMI发作规律及缺血时状态的不同以及与心率的关系,提出了心肌缺血发作的可能机制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率变异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及30例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程度及心率变异时域的分析,并随访1.5年,结果示SMI Ⅰ、Ⅲ,Ⅱ型心肌缺血程度(ST段下移幅度、SMI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及室性早搏发生率依次增加,而差值心率,心率变异指数(HRVI)和RR间期标准差(SDNN)依次递减。心肌缺血程度与最低心率及室性早搏发生率呈正相关,而与HRVI和SDNN呈负相关。说明随着心肌缺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再梗塞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肌内科于薇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仍有无症状缺血(SMI)患者再发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我们对167例AMI后存活的患者进行平均为28个月(4~42个月)的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  相似文献   

1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补充和完善了我们对冠心病的认识,由于其对冠心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现将我院1991年至1996年收治的7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其SMI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形态改变及与心律失常的联系,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进行对比,以明确SMI的发作特点及对冠心病的预后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1年~1996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9例,全部病例临床、心电图及…  相似文献   

19.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418例分析梁积英(广西区江滨医院南宁530021)老年冠心病(CHD)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及心律失常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国外学者报道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ST段下移是心脏事件最好的独立预报因素[...  相似文献   

20.
1988年4月至1996年5月,我们对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58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AEG)进行检测,以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率、发病规律及其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并由此评价AEG检测SMI的临床价值。1材料和方法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