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疗效及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法:老年人22对(44名),采用随机分组,双盲给药(补方即补肾益寿胶囊和安慰剂);实验研究则比较两个补肾方(右归饮和补肾益寿胶囊)和活血方(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补肾组T细胞凋亡率比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1),FasL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P<0.05)。动物实验显示两个补肾方组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均明显降低(P<0.05),FasL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而活血方组均无变化。结论:补肾法对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细胞FasL基因的转录具有负调控作用。这是补肾法下调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延缓衰老的研究近况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医药在延缓衰老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在当前国际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医药延缓衰老研究已深入到不同层次。本文对近2年来的研究资料作一概述。1 中医理论研究 明清以来,多认为脾胃虚衰而致衰老,至80年代末,临床报道的延缓衰老方剂,多以补肾为主,其他有补脾、脾肾双补等。 90年代左右,颜德馨提出“气虚血瘀是衰老的根本原因”,韩明向等认为“气虚、阴亏、血瘀”是衰老的基本病机,李建生  相似文献   

3.
补肾补脾治法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肾、补脾是中医治疗虚证的重要治法。目前,据资料显示,上述治法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然而,传统理论认为:补肾与补脾,其作用途径不同,有“先天”、“后天”之别。本项研究结合上述理论,运用电镜及血清检测等手段,以动物实验为方法,对此加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昆明种,体重为18~22g,雌雄兼用。实验药物补肾治法组:淫羊藿等;补脾治法组:潞党参、白蔻等。上述药物均煎熬2次,混合后再分别浓缩成300ml左右待用;生理盐水,由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局配制。实验分组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为补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正虚(主要指脾肾气虚)夹瘀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机制。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探讨中医衰老的本质和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课题通过体内外实验从淋巴细胞IL-2产生的水平、自由基代谢、细胞膜流动性等方面对比研究了补肾化瘀八味丹坤汤(补化)和补肾健脾化瘀八味参芪丹坤汤(补健化)的抗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八味参芪丹坤汤提高老年小鼠和臭氧早衰模型小鼠IL-2产生的水平优于八味丹坤汤(p<0.01,p<0.05)。体外实验也表明八味参芪丹坤汤对恢复老年小鼠和H_2O_2损伤的淋巴细胞产生IL-2的作用均优于八味丹坤汤(p<0.01,p<0.05)。八味参芪丹坤汤在提高老年小鼠红细胞自由基清除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方面也优于八味丹坤汤(p<0.05)。并且,八味参芪丹坤汤组(补健化组)与八味丹坤汤组(补化组)相比,其稳定老年小鼠淋巴细胞膜流动性的效果更佳(p<0.05)。综上结果可见,补肾健脾化瘀复方八味参芪丹坤汤在调整衰老小鼠免疫功能、改善自由基代谢、抗自由基损伤和改善细胞膜功能等方面均优于补肾化瘀八味丹坤汤。其结果为“正虚夹瘀是衰老的主要原因/机制”,以及“补肾健脾化瘀法是延缓衰老的主要途径”的论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复方对秀丽线虫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进而探讨各组复方神经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对象为秀丽线虫,实验分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和补肾化痰复方组(生慧汤组、地黄丸组)。通过CL4176的瘫痪缓解实验进行补肾化痰复方有效药物浓度筛选;由寿命实验、繁殖能力实验对药物延缓衰老作用进行评价,并开展百草枯氧化胁迫实验和活性氧水平检测评估药物抗氧化作用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kn-1 mRNA、hsp-16. 2mRNA、hsp60 mRNA表达,探讨该复方可能的作用靶点。结果补肾化痰复方各组药物能明显缓解Aβ毒性作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延长秀丽线虫寿命的同时,还可增强其生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生慧汤组、地黄丸组均能使skn-1mRNA表达上调(P 0. 001),且生慧汤组作用更为显著,而对hsp-16. 2 mRNA、hsp60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补肾化痰复方生慧汤和六味地黄丸加二陈汤对秀丽线虫能在延缓衰老的同时缓解Aβ毒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抗氧化相关基因skn-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补肾活血法延缓衰老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法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 :对传统认识衰老的病因病机、补肾活血法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成果进行复习和分析。结果 :肾虚精亏、血瘀是衰老的主要病理变化 ,填精补肾、活血化瘀是延缓衰老的有益选择。结论 :补肾活血法是中医防治老年病及延缓衰老的特色之一 ,其机制在于 :1 .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功能 ;2 .调节自由基代谢 ;3.改善血脂代谢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东方神草冲剂具有补贤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我们对中老年人衰老症状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以探讨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对象与方法 选择45岁以上无急性疾病的老年前期和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针刺不同穴位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的穴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在服用钙尔奇—D基础上,将以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惠者随机分成补肾组和补脾组,分别针刺补肾穴和补脾穴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补肾组和补脾组均能明显地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的骨密度,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补贤穴和补脾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余晓琪 《新中医》2007,39(11):29-30
目的:观察比较补肺、补脾和补肾三法对缓解期成人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肺组31例以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补脾组34例以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补肾组30例以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临床症状和呼气流速峰值(PEF)改变情况,计算日间变异率(PEFRV)。结果:总有效率补肺组为54.8%,补脾组为50.0%,补肾组为86.7%。补肺组与补脾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补肾组与补肺组、补脾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补肺组、补肾组PEFRV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补脾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补肺组与补脾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补肾组与补肺组、补脾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加味(补肾组)治疗成人过敏性哮喘可明显降低PEFRV,有较好的疗效,且优于玉屏风散加减(补肺组)和六君子汤加味(补脾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补肾和健脾在延缓衰老作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90例健康老年人随机分组,采用补肾、健脾、对照法服药2个月,服药前后进行各项检验。结果表明;补肾法和健脾法都能发挥非特异免疫功能增强剂的作用,而在提高血浆促黄体生成激素及皮质醇水平上,补肾法比健脾法的作用显著,说明补肾和健脾在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上延缓衰老的作用各有侧重,而以补肾法更为广泛而显著。  相似文献   

11.
实验通过紫外线(UV)损伤、同位素3H-TdR掺入等方法,观察比较补肾。活血、益气、健脾及上述治则复方等五类延缓衰老中药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发现补肾组、活血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而其他各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提示补肾与活血类中药有提高遗传物质DNA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补肾活血延缓衰老的机理 ,测定 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海马、皮层丙二醛 (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及胸腺指数 ,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衰老小鼠海马、皮层 MDA含量升高 ,SOD活性降低 ,胸腺萎缩 ,补肾活血中药能使上述变化逆转。提示补肾活血中药能改善机体自由基代谢紊乱 ,推迟或阻止胸腺萎缩 ,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说明补肾活血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 ,并为衰老的“肾虚血瘀”观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热药贴灸对老年人临床衰老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方正  钟兰  艾双春 《中国针灸》2004,24(3):161-164
目的:寻找延缓衰老的最佳方法.方法:以120名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电热药贴组、单纯药贴组、传统隔药饼灸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电热药贴组和传统隔药饼灸组均能显著改善衰老常见症状.结论:电热药贴灸和传统隔药饼灸对改善衰老常见症状作用基本一致.而电热药贴操作方便,不失为延缓衰老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综述法,分析线粒体结构、膜通透性、氧化损伤、呼吸功能、酶活性及线粒体生物合成与骨骼肌衰老的关系,探讨补肾益气类方药对衰老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采取合适中药延缓骨骼肌衰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随着机体逐渐衰老,骨骼肌线粒体呈现出结构退化、膜通透性改变、氧化损伤、呼吸功能、酶活性及线粒体生物合成能力下降等改变,补肾益气类方药可通过改善衰老骨骼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延缓骨骼肌的衰老,但其深层作用机制及作用途径尚不明晰。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结合现代实验技术,多角度、多层次地探明补肾益气类方药在延缓骨骼肌衰退中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是开发此类方药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清宫寿桃丸由益智仁、大生地、枸杞子、胡桃档等药物组成,具补肾益元功效。清宫八仙糕由茯苓、莲子、苡仁、山药、人参等药物组成,有健脾养胃的作用。中医认为补肾和健脾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本实验以多用于延缓衰老的维生素E(简称:VE)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清宫寿桃粉剂(简称寿桃粉)和清宫八仙糕(简称八仙糕)对老年鹌鹑存活率和生存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整理延缓衰老疗效确切、处方完整、治愈率较高的复方70首,总结用药规律.结果说明延缓衰老应补虚泻实,并以补虚为主;补肾固精、益气养血、祛邪安神为延缓衰老的基本法则;同时认为枸杞子、黄芪、何首乌、熟地黄、茯苓、人参、牛膝、当归、菟丝子等为延缓衰老重要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补肾法延缓衰老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近年来用补肾法延缓衰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说明补肾法不仅可以改善老年的虚老见证,而且还具有延长生存期,改善老年的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代谢功能,清除自由基等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肾俞穴延缓衰老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俞穴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方法:从中医对肾虚、衰老的认识、肾俞穴概况及肾俞穴延缓衰老的应用等方面加以论述。结论:肾俞穴是延缓衰老的要穴,肾俞穴益精补肾疗法对于养生长寿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医通补法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补益脾肾,通腑降浊,调和气血之通补I号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56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治疗,多系统指标观察。结果 通补I号(人参叶,肉苁蓉,何首乌,枳实,酒制大黄等)具有改善各项衰老症状,同时调节免疫,内分泌功能,清除自由基及调节大肠菌群的作用,与通补Ⅱ号(人参叶,肉苁蓉,何首乌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通补I号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祥梅  谭军  郑澜  吴宇强 《中医杂志》2005,46(7):535-537
目的:研究运动前后补脾、补肾及其组合应用对糖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对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大鼠训练前后单独或结合补脾补肾,检测定量负荷后血清乳酸、尿素氮、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血红蛋白、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训练前补脾提高了肝、肌糖原含量,训练前补肾提高了肌糖原含量,训练前后补脾补肾结合者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训练前补脾训练后补肾降低了血清乳酸和尿素氮浓度、提高了肌糖原含量和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的比值.结论:训练结合补脾、补肾对抗击运动性疲劳具有一定作用,运动前补脾运动后补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