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为探寻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确诊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90例患者按就医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加中医穴位针灸加顽固性呃逆药物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配合超声波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疗效,简单易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纯药物、物理治疗与加用针灸康复治疗脑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7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42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患者治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7.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纯药物、物理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可显著提高脑中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针灸并康复治疗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针灸并康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8.37±2.63)d短于对照组的(28.45±4.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uel-Meyer积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取针灸并康复治疗的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3年来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康复配合针灸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便秘中西医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与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脑卒中后便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加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福松治疗,治疗加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改善便秘的总有效率为91.1%,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中药汤剂配合相应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雁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399-3400
目的比较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30例中治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治愈1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面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面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舒适、无痛苦、不良反应小、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月后分析两组患者膀胱排尿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付振灿 《北方药学》2013,(12):82-8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已经确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用专业的康复治疗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3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和ADL的评分上升幅度。结果: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ADL的评分上升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康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神经内科护理干预中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肢体瘫痪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可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两组分别在7d、21d进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d时为70.83%,21d时为91.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d时为40.91%,21d时为72.7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结合针刺与中药熏蒸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结合针刺与中药薰蒸,对照组采用针刺与中药薰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FMMS、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P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结合针刺与中药薰蒸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占总数的66.67%,有效6例,占总数的20.0%,无效4例,占总数的1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中显效13例,占总数的43.33%,有效6例,占总数的20.0%,无效11例,占总数的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病房常规对症治疗与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MAS评分、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3个疗程后的MAS评分及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1、3个疗程后的MAS评分及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求较有效的小儿遗尿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4例所选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针、体针取穴治疗.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8例(87.5%),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痊愈17例(53.1%),总有效率为93.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取穴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确切,且痊愈率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综合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50例。2组患儿均以西药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GM-I)、卵磷脂等治疗,同时采用传统及现代康复训练结合的综合康复技术进行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疗法治疗。1月为1个疗程,记录整个临床治疗过程,6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综合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治疗组3-12月、13-24月、25-36月3个年龄段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2%,对照组为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电针结合综合康复疗法针对3岁以内脑瘫患儿的疗效优于传统及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3个年龄段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2.22%,72.73%,3-12月的患儿治疗效果与其他2组比较最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配合综合康复疗法对改善3岁以内脑瘫患儿的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患儿年龄越小临床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给予系统吞咽训练及针刺疗法,对照组仅给予系统吞咽训练,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月后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吞咽功能达到优良的患者总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组达到优良患者的总数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要优于单纯应用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17.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后遗症,进行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与同期35例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评定疗效,显效患者23例,占65.7%;有效患者6例,占17.1%;无效患者6例,占17.1%,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显效患者14例,占40.0%;有效患者8例,占22.9%;无效患者13例,占37.1%,总有效率62.9%。两组间总有效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外洗。2组均治疗3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经过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配合针刺、中药外洗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情况.方法:将56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康复及针灸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患者上肢疼痛VAS评分、简化Fugl- meyer评分、BI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经相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中风偏瘫患者29例作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另选取29例作研究组,给予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该疾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QOL评分为(53.7±4.2)、Fugl-Meyer评分为(62.46±5.1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QOL评分为(41.9±5.2)、Fugl-Meyer评分为(54.21±3.09);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QOL评分、Fugl-Meye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用于中风偏瘫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