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本文着重对“新高规”的若干条文进行探讨,指出充实水柱长度只要能满足灭火要求即可,不必随建筑总高度变化而变化;应加强消防卷盘的使用,消火栓箱的龙带可以不设,箱体可望缩小,栓口高度亦不必限在1.1m处,使消火栓的设置灵活性增加;由于增压设施的作用不大,应允许不设,若必须设置其流量及气压罐调节容积应以1L/s和150L为宜。  相似文献   

2.
归纳了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常用的多出口泵、减压水箱、减压阀、串联等供水方式,并具体分析了各自的特点;针对《新高规》的若干有关条文进行了探讨,指出应加强消防卷盘的使用,消火栓箱的龙带可以不设,箱体可望缩小,栓口高度亦不必限在1.1m处,增强消火栓位置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水箱设置高度不足时,设计应如何处理?这是当前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按规范规定,水箱设置高度不足时应采用气压水罐或其它增压措施。但是近年来在实际执行中有一种很普遍的做法,这就是除了在系统下部设消防泵外,还在系统上部水箱的出水管上设一个低扬程的加压泵,火灾时以手动或自动方式启动该泵。这种做法的上部加压泵其实是白  相似文献   

4.
小湾电站为在建的最高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94.5m。小湾电站的接缝灌浆只设横缝不设纵缝,左岸XW/C4-A(L)标段的横缝灌浆施工灌区总面积为16.7万m2。横缝缝面之间均设置了直径为80cm的球形键槽,灌浆采用"灌浆槽+升浆管"灌浆方式,升浆管采用塑料拔管成孔。灌区高度在9~12m之间。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典型预应力排水渡槽结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空槽和设计水位时渡槽结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了横梁间距、高度、厚度变化对底板、纵梁和竖墙的受力及变形影响规律,指出:竖墙相应应力简化计算时不必考虑横梁作用;横梁厚度对各纵梁协调变形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增加横梁高度来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大连泵站不同泵组联合运行工况的数值模拟计算,简要分析了有压密闭输水系统中泵组启动方式设置以及工频、变频泵组联合启动过程管线系统的压力变化特性,建议在有压密闭输水系统中,特别是不设调蓄设施的加压泵站应尽量避免采用工频泵组。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度超过100 m的超高层建筑,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消防给水方式:串联加压给水、一次加压减压(减压阀)给水、高位水箱重力给水方式.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各自的应用场所,指出对不设避难层的超高层住宅,可以采用一次加压减压(减压阀)给水方式;对设置中间设备层的超高层建筑,一般可以采用串联加压给水方式;对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超限高层建筑,一般可以采用高位水箱重力给水方式.  相似文献   

8.
丁泽霖  黄德才  王婧 《人民黄河》2012,34(5):114-116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水电站拱坝坝体无缝方案及3个分缝方案下的应力及变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期,无论坝体设缝或者不设缝以及设缝的类型和缝的组合情况如何,只要缝未开裂,对应坝体同一部位的应力及位移分布规律都是相似的;诱导缝及周边缝的设置对防止坝体出现过大拉应力导致坝面开裂有利,且对坝体稳定性影响较小;针对诱导缝区域出现的拉应力及变位错动,应做好灌浆后处理,以保证坝体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论超高层住宅群消防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陆文慷 《给水排水》2004,30(1):74-76
在超高层住宅群的消火栓系统设计中 ,可采用多栋建筑共用一套消火栓系统 ;同时 ,竖向系统设计在高度不超过 170m时 ,可采用一泵到顶 ,不设转输水泵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合适的弥合水锤防护措施,针对长距离重力有压力流输水的特点,建立了水力暂态条件下空气阀数学模型,并采用Bentley Haestad Hammer软件对某长距离输水工程进行了弥合水锤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设空气阀、布设复合式进排气阀与布设防水锤空气阀3种工况下瞬态升压分别为157.0,200.6 mH2O及40.0 mH2O,对应升压比分别为3.75,5.62及1.93;不设空气阀与布设复合式进排气阀条件下均发生了弥合水锤,最大空腔体积分别为350 L和775 L,而布设防水锤空气阀可有效避免弥合水锤;3种工况条件下只有防水锤空气阀升压最低,最大水锤升压较不设空气阀条件下降74.5%,且整体波动最为缓和。通过对3种工况条件下空气阀进排气体积及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工况2与工况3空气阀组进排气量差值为2 198~5 558 L,最小压力相差-0.05 ~0.01 MPa,最大压力相差0.38 ~0.89 MPa;工况2空气阀在管线末端检修阀关阀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进排气体积变化,叠加了关阀水锤,而工况3空气阀在整个计算过程中进排气体积变化较为缓和,气体体积流量及水压峰值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认为防水锤型空气阀是弥合水锤的有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水流进入弯道时的流态良好,肘形进水流道进口段末端断面的高度通常较小,被称为"喉部"。基于CFD数值模拟进行方案设计和建模计算,对流道喉部断面的高度定量分析,对各方案的内部流态和泵系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喉部高度大的方案进入弯道的流速慢,水力损失小,但流速变化快,分布不均匀;高度小的方案进入弯道流速快,水力损失大,但流速变化慢,流道出口流速均匀性好;文中喉部高度的最优方案为0.8倍叶轮直径,此方案的泵系统效率在340L/s达到79.08%。  相似文献   

12.
高位消防水箱储水量和设置高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各消防规范对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高位消防水箱设置的不同要求,提出了高位消防水箱储水量应满足60 s消防系统所需2支水枪和4只喷头用水量的要求,设置高度应满足火灾初期消防系统最不利点所需要的最低工作压力的要求.并经计算分析给出高位消防水箱储水量和设置高度的最小参考值.  相似文献   

13.
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雨水管道设计的推理法和雨水调蓄池的计算理论,比较了在雨水管道上设置调蓄池与不设调蓄池的雨水管道计算方案,结果表明,在雨水管道上设置调蓄池,可以提高系统的雨水调蓄功能,减小下游管道的断面,降低管道的造价和施工难度。并对设置调蓄池的雨水管道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动进排水闸是一种智能水闸,能根据人们的意愿确定进排水部位和水量,对水电站安全运行及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坎下湖电排站重建工程的实际情况,从闸孔形式、自排水闸自排能力两方面对该工程的水闸进行计算,并对其消能防冲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排水闸可不必设置消力池,但考虑到自排水闸运行过程中操作的不规范性,需在闸后按构造要求设一消力池,海漫尾端布置防冲槽。  相似文献   

15.
受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的影响,以室外消防给水环网作为水源的多层建筑和建筑高度略高于24 m的高层建筑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往往会产生误报警、消防泵误启动的现象。在不能提高屋顶水箱设置高度的情况下,应增加稳压泵使其内部的压力超过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变化的最大值,以达到消除系统误报警现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作实践 ,指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 5 1 3条汽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应明确定义 ;建议第 8 8 5条增加多层民用建筑内的自备发电机房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 ;第 8 6 2条室内临时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以室内消防用水量 10L/s为分界点来划分是否设置消防泵 ;并对附录一“商业服务网点”名词解释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王毅  黄晓家  尧炜杰  谢水波  张雷  陈鹏  王燚 《给水排水》2021,47(11):103-114
基于FDS的火灾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快速响应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灭火性能,对净空高度3~9m高度非仓库场所进行仿真数值模拟,探究了轻危险等级和中危险等级Ⅱ级两种不同火灾危险等级在不同高度下自动喷水灭火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轻危险级,在净空高度6m下,当喷水强度不小于1.5 L/(min·m2)时能有效抑制火灾;空间净空高度为9 m时,喷水强度不小于6.1 L/(min·m2)时能有效抑制火灾,4.1 L/(min·m2)至2.2 L/(min·m2)为控火喷水强度.对于中危险Ⅱ级,在净空高度3 m下,喷水强度为8.1~4.0 L/(min·m2)能有效抑制火灾;在净空高度6 m下,喷水强度为8.1~5.0 L/(min·m2)能有效抑制火灾,喷水强度为4.0 L/(min·m2)时仅能控火;在净空高度9 m,喷水强度取值10.0~8.1 L/(min·m2)可有效抑制火灾,喷水强度取值6~5 L/(min·m2)灭火失败.可见喷水强度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重要参数,通过仿真模拟给出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过程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8.
3.6挡波板和分流器的应用根据水库波浪的性质和大小,在泄洪闸门的顶部,设置挡波板,以防止波浪翻过闸门。通常,挡波板高于水库最高蓄水位0.3~0.6m。带挡波板的闸门,应按设档波板后水头增加的条件来设计。分流器设置在漫水闸门上,以分开水流和给水舌掺气。如果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19.
李天鸣  余海静 《给水排水》2005,31(4):108-110
结合实践,针对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1997年)中关于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泵的设置规定不明确,消防水泵的启动控制方式容易引起误报、误启动的情况,提出关于消防水箱(气压水罐)及高位消防水箱设置高度;消防水泵设置;消防水泵启动等三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框架—核心筒并设置加强层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在加强层伸臂中设置耗能构件,并对设置耗能构件和不设耗能构件两种伸臂形式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主要对设置加强层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中模型的建立、水平加载方式的影响、设置加强层结构塑性铰出现的次序和位置、结构侧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耗能构件可以保证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加强层伸臂首先达到屈服,即能满足"强筒体弱伸臂"的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