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体会(附19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四肢骨—骨膜室内组织内压增高、神经、肌肉组织严重缺血而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简称“OCS”[1]。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此类病人40余例,现将其中19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  相似文献   

2.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筋膜间室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而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迅速发展为肌肉坏死,肢体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95年7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5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通过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因急性下肢缺血在我科行动脉再通治疗后并发急性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原因、时间、治疗方式、治疗效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126例病人因急性下肢缺血行动脉再通治疗,发病至再通时间平均为26h(3h至6d),其中24例(共27条肢体)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筋膜切开(包括3例行双侧肢体预防性切开)。21例动脉再通术后延迟切开时间平均为10(5—48)h,其中2例术中行血液透析,1例行术后血液透析。本组3例截肢,2例死亡(包括1例截肢)。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的严重并发症,动脉再通后持续疼痛或疼痛加重伴局部张力升高者应高度怀疑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其治疗方法是充分切开4个筋膜腔减压,同时动态监测病人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维持肾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必要时应早期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处理,旨在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早期切开减压,挽救患肢,将患者的痛苦降低到最低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7~24个月,发生浅表感染5例,深部感染1例,骨髓炎1例,钉孔感染4例,无一例发生缺血性挛缩及肢体致残。17例半年内骨性愈合,3例延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1.2)个月。疗效评价:优12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5%。结论对于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是关键,果断切开减压是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赵爱琴  张淑卿 《中国骨伤》2007,20(8):504-504
胫腓骨骨折是骨伤科的常见病,由于小腿的胫腓骨、骨间膜、肌间膜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室壁坚韧缺少弹性,胫腓骨骨折后气滞血瘀或外固定过紧等原因使骨筋膜室的压力急剧增大,阻断室内血流,导致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急性缺血。如果观察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发展成为肌肉坏死、神经麻痹,甚至截肢或肾衰危及生命。所以早期观察确诊,早期处理尤为重要,术后护理也直接影响预后,通过对我科2001-2005年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30例患者的观察护理,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652岁,平均35岁;损伤侧分别为右侧21例,左侧  相似文献   

6.
14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筋膜室综合征 (简称OCS)是常见的创伤科疾病。早期诊断和切开减压 ,及时防治并发症 ,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 1986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共收治 2 73例胫腓骨骨折 ,其中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 14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男 11例 ,女 3例。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5 5岁 ,胫腓骨双骨折 11例 ,其中胫骨上段粉碎性骨折9例 ,伴有软组织挫伤 ,胫骨中段骨折 2例 ,腓骨骨折 1例。致伤原因 :火车撞伤 10例 ,摔伤 2例 ,挤伤 2例。1.2 治疗 普通钢板内固定 3例 ,加压钢板内固定 4例 ,跟骨牵引 3例 ,外固定支架 2…  相似文献   

7.
骨筋膜室综合征(简称OCS)是骨与关节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极易造成误诊误治,如不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常造成难以逆转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的严重后果。现就我院收治的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因诊治不当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4年以来,本院收治小腿部位的创伤性骨折病人中有7例并发了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1994年5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小腿部位的创伤性骨病人中有7例并发了小腿骨筋膜间室合征。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17~岁。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5例;合其它伤4例。1.2症状与体征:小腿部位高度肿胀、肤紧张且有张力性水泡,疼痛剧烈,足趾的主动活动无力,被动活动疼痛加剧,肢体远端皮肤感觉减退、麻木,足及趾的血运减退,甚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1.3诊断及治疗: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密切观察患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早期切开减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ORIF)及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的可行性,为此类患者早期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 2008年7月~2012年5月对2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31例患者均采取上述方法治疗,待肿胀消退,皮肤软组织松弛后再行减压伤口二期直接缝合。结果 31例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切开减压、复位内固定及VSD处理后恢复良好,均未出现感染、肢体(或皮肤)坏死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行切开减压、复位内固定及VSD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思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杜成林  郭群 《中国骨伤》2003,16(1):36-36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创伤常见的并发症 ,如治疗不及时、处理不当会造成神经肌肉缺血变性、坏死甚至危急生命 ,给患者带来伤残和严重的后遗症。现将 1例踢伤致右侧臀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如下 :患儿 ,男 ,12岁 ,以踢伤右臀部伴右下肢活动障碍 10d为主诉。患儿 10d前被足踢伤右臀部 ,当时自觉疼痛 ,走路跛行 ,没有重视 ,也未作任何治疗。伤后 7d ,又被踢伤右臀部 ,当时自觉疼难忍 ,逐渐发现右臀部肿胀加重、皮肤发亮 ,在当地县医院就诊住院对症治疗 ,未能缓解症状 ,故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右侧臀筋膜室综合征收住院。入院检查 :T 38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采用血氧饱和度(SPO2)动态监测早期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对36例小腿严重创伤患者采用SPO2仪动态观测患肢末端SPO2指标,以间接观察伤肢组织血运状况,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早期诊断和处理.结果 5例经手术减压,其中3例痊愈,功能良好;1例术后继发感染,经抗感染换药治疗,功能恢复较好;1例因创伤重、就诊晚,术中发现组织缺血严重,部分肌肉坏死,后遗留肢体挛缩,功能有部分影响.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26例,良8例,可1例,差1例.结论 采用SPO2仪动态监测患肢末端SPO2指标方法简单直观,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于骨筋膜室综合征要做到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首先必须弄清楚引发该病的损伤情况,其次需要通过细致的临床检查发现其临床征象,然后迅速进行外科手术以解除受累之骨筋膜室的压力。病人早期症状为肢体肿胀并感觉肢体内压力增高,继而疼痛加剧并出现麻木。...  相似文献   

13.
下肢动脉急性缺血继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 肢体急性创伤和急性缺血的严重并发症,作者总结5例治疗经验,认为骨-筋膜室组织压测定是早期明确诊断的可靠检测指标;早期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治疗本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急性创伤和急性缺血的严重并发症。作者总结5例治疗经验,认为骨-筋膜室组织区测定是早期明确诊断的可靠检测指标;早期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治疗本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儿童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儿童骨筋膜室征早期临床特征,总结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按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标准,本组优5例、良4例、差1例。结论儿童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0例煤矿事故中塌方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以提高救治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水平,减少伤残。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10年4月采用早期切开减压、全身综合支持和处理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20例,均为男性,年龄23~54岁,平均42岁。所有术前患肢高张力肿胀、剧痛,被动牵拉痛阳性,5例肢端感觉减退或消失,远端血管搏动正常、减弱或消失,5例有肌红蛋白尿、高血钾、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1例少尿。对疗效予以统计并对患肢功能进行伤残等级评定。结果:20例患者,并发患肢感染3例,肾功能损害6例。治愈16例,基本治愈3例,截肢1例。2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16180-2006)评定,5级伤残1例,8级伤残2例,10级伤残1例,无等级伤残16例。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发现不能简单地以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为依据,早期诊断、早期切开减压、全身综合支持和处理是减少伤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肌酸激酶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早期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降低其致残率,提供一项简便、易行的生化指标。方法 对2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分别测定血清肌酸激酶 及筋膜室压力,其中15例作筋膜室切开减压,取肌肉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肌酸激酶 值与肌肉组织病理变化程度一致。结论 肌酸激酶 值测定可用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2年~1998年初共收治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20例,此类患者治疗较棘手,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我们以简便的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早期预防性筋膜切开减压,均收到较满意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  相似文献   

19.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筋膜室综合征 (Compartm ent syndrome)是指肢体在创伤后发生的肢体的骨和筋膜封闭的筋膜间室内因组织压升高 ,导致间室内容物 ,主要是肌肉神经干发生病变和缺血性破坏的综合征 ,是临床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创伤综合征 ,如延误治疗 ,可迅速发展成为坏死 ,甚至导致死亡 ,早期诊断、治疗是关键 ,术后护理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一般资料 自 1994年 10月~ 2 0 0 0年 5月 ,我们共收治 15例 ,男性 12例 ,女性 12例 ,年龄 7~ 5 0岁 ,平均 2 8岁。发病部位 :小腿 12例 ,前臂 2例 ,足 1例。骨折引起的 13例 ,单纯软组织损伤 2例 ,闭合伤 12例 …  相似文献   

20.
自1992~2004年共收治由轻微外伤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17例。本组特点是所有病例均继发于无骨折及脱位发生的软组织损伤,大多获早期诊断,及时行深筋膜切开减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