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07,28(4):34-36
作为废纸回用的涂布纸中含有多种聚合物,它们形成白色树脂。改良型阳离子聚乙烯亚胺由于是伯仲叔三种胺基的高度支链化的化合物,起到树脂固定剂的作用。靠残留的高电荷阳离子把它强力的固定在纤维上,使白树脂与纸张一起离开纸机。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添加聚乙烯胺类聚合物新闻纸的湿强度和干强度。聚乙烯胺(PVAm)能提高以木材为原料的纸张的强度,使其适应水基油墨的湿法印刷工艺。聚乙烯胺的早期物质——PNVF,它仅增加干强度而不能提高湿强度。聚乙烯胺及其与早期物质的共混物能极大地增加纸的湿强度和干强度。当PNVF转化为PVAm时,转化率在56%~100%的范围内,对成品纸的湿强度影响存在细微的不同。经PVAm处理的新闻纸,在pH=10时相比于小于10的条件下,湿强度只有极小的提高。纸张在120℃下烘干比在室温下烘干,湿强度也只有少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聚合物对二次胶粘物稳定性及沉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废纸回用中二次胶粘物的模型物,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物对二次胶粘物稳定性及其在浆水体系中沉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质量、低电荷密度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阳离子淀粉主要通过桥联机理造成二次胶粘物的失稳,而低分子质量、高电荷密度的聚乙烯亚胺则通过电荷补丁机理导致其失稳.低用量的阳离子聚合物可以引起二次胶粘物沉积,大量的聚乙烯亚胺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将二次胶粘物粒子固着到纤维上减少沉积,而大量的阳离子淀粉除了将部分二次胶粘物粒子固着到纤维上减少沉积外,还能通过吸附到二次胶粘物粒子上降低其粘性而减少树脂沉积.  相似文献   

4.
基于聚乙烯的结晶性,其接枝聚合物的粒子只有在85℃以上才能被溶剂溶解的特点,研究油脂生产过程和包装材料中聚乙烯类聚合物的可能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以便防止油脂在生产管道、阀中沉积,产生阻塞,影响油脂品质.  相似文献   

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结刚  晏雄 《产业用纺织品》2005,23(4):35-38,44
从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基体的粘接性入手,详细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各种表面处理方法,如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和化学氧化等,同时介绍了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常用的聚氨酯类、乙烯酯类树脂体系的特点和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难以上染的问题,筛选出结构平面性良好的高疏水染料对UHMWPE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染色后纤维K/S值、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分配系数、染色热和染色熵等热力学参数的测定,研究了高疏水染料结构中疏水基团数目及其链长、硝基等强极性基团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染料溶解度参数对其与纤维染色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疏水染料对UHMWPE纤维染色可获得高表观深度;染料的疏水性及其溶解度参数是影响其对UHMWPE纤维染色性能的重要因素;就染料母体结构而言,偶氮结构较蒽醌结构对UHMWPE纤维易于获得良好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7.
李怡薇 《中国油脂》2021,46(11):78-82
采用环氧氯丙烷和聚乙烯亚胺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壳聚糖,并利用聚乙烯亚胺、壳聚糖和改性壳聚糖分别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处理,共混浇铸制备大豆蛋白膜材料。探讨了不同改性处理对大豆蛋白膜微观结构、疏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壳聚糖处理得到的大豆蛋白膜的结晶度增加,表面疏水性增强,力学性能提高,热稳定性提升。当改性壳聚糖添加量为5%(以大豆分离蛋白质量计)时,整体改性效果最优,此时大豆蛋白膜的表面疏水性增强了23.32%,力学强度提高了36.27%。  相似文献   

8.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黏结性差的缺点,采用超声下铬酸溶液处理纤维表面。根据正交试验,分析了处理过程中影响纤维性能的因素,并对各单独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SEM和FTIR分析了处理前后纤维的结构变化,并用自制的单丝抽拔装置对纤维黏结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处理纤维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低于60℃时,对纤维表面仅进行了刻蚀;温度达到60℃时,在纤维表面产生了极性基团,且表面刻蚀和产生极性基团都提高了纤维的黏结性。  相似文献   

9.
超高模量聚乙烯分别浸于3%冰醋酸,3%氨水,10 g/L氢氧化钠24 h,然后阴干12 h后经常压等离子处理.用SEM和XPS对处理后聚乙烯进行表面形貌和元素含量表征,并测试纤维与树脂的层间剪切力和接触角.SEM结果表明:处理后各试样表面比未处理试样表面粗糙,氢氧化钠浸渍后的纤维表面有少许重结晶的氢氧化钠微粒.经XPS分析,处理后聚乙烯的氧元素含量比未处理的明显增加,纤维表面化学构成也发生了改变,极性基团大大增加.经等离子处理后层间剪切力比未处理的提高了6~7倍;接触角由未处理的99.4°下降到68°左右.经过各种不同试剂浸润的试样同直接处理的试样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常压辉光放电引发聚乙烯纤维接枝丙烯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璐  王红卫  陈银 《纺织学报》2008,29(12):6-8
为提高聚乙烯(PE)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先在常压下用氦气辉光放电处理纤维,再接枝丙烯酸。对不同放电处理工作参数下PE纤维表面的接触角和接枝率变化进行规律性和原理分析。用IR和SEM、EDS分析处理前后PE纤维表面形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辉光放电处理工作参数下PE纤维表面接枝丙烯酸(AA)后使材料的接触角和接枝率呈现不同的规律性变化;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接枝AA,在PE纤维表面成功引入了极性基团,显著提高了其亲水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乳液型双酚A环氧树脂(BAE)对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制备出了具有强阳离子性和反应活性的改性PEI纸张增强剂。讨论了增强剂组成、添加量和助留剂添加量等因素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并用SEM对纸样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E树脂的引入可增加聚乙烯亚胺分子与纸纤维的结合强度,改性PEI可使纸张湿强度从14.46%提高到21.65%,环压指数提高42%;sEM分析表明,纸张断裂是由纤维断裂引起的。为改性PEI可增加纤维间的结合强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胺对瓦楞原纸AKD的施胶增效和对纸张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夫山  黄驰  郭振 《中国造纸》2008,27(8):18-22
研究了聚乙烯嘲PVAm)对瓦楞原纸AKD中性施胶增效和纸张增强的作用.结果表明,当聚乙烯胺加入量为0.1%(相对绝干浆)时,手抄片的施胶度比加入量为1%的阳离子淀粉要高,达到了11.8s;聚乙烯胺加入量为0.3%时,对纸张的增强效果与阳离子淀粉加入量为1%时基本相同,纸张的环压指数和裂断长分别提高10%和13%;加入量为0.5%时,纸张的环压指数和裂断长分别提高15%和22%.此外,聚乙烯胺的加入使浆料滤液的浊度和阳离子需求量下降,当加入量为0.6%时,浊度降低95%左右,阳离子需求量下降了80%左右.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在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国际环境体系标准ISO1400及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 Startdard 100的逐步推广,以及发达国家推行的“绿色壁垒”政策,开发环保型的印染助剂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几年来,一些无毒、无害、生物可降解的环保型高分子化合物在纺织印染加工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就是由N一乙烯基吡咯烷酮经聚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PVP以其良好的溶解性、高分子表面活性、胶体保护能力、与其它化合物的良好的复配能力,以及对盐、酸及热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低毒性、成膜性等优良性能,在印染加工中得到厂泛应用。PVP不是原发刺激物质、皮肤疲劳物质或致敏物质,对眼睛无刺激性。因此,PVP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绿色”化学品,可用于环保型印染助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5 广角 X射线衍射法 (WAXD)5.1 简介WAXD法是利用 X射线射入晶体后在 5°~1 80°范围内发生的衍射现象 ,来探索聚合物内部结构的方法。通过 WAXD分析不仅可以测定一系列纤维在拉伸过程中超分子结构参数的变化 ,确证大分子链规整性及结晶与取向过程 ,同时亦可以分析测定纤维经过各种不同方式处理之后的二相结构及大分子链晶区取向度 (在晶区排列的规整性 ) ,从而来探讨最佳工艺条件 ,同时进一步理解和探讨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5.2 应用通过研究不同拉伸速度冻胶纺聚乙烯纤维的WAXD照片 ,发现照片中除常见的正交晶 (1 1 0 )、(2…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为对象,针对UHMWPE纤维结晶度极高、缺乏染色基团的难题,从原液着色法、常规染料染色法、特定染料结构开发、特殊染色工艺等方面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UHMWPE纤维染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以前有报告认为污泥的沉降性质依赖絮花表面的化学及物理性质,至少有一种情况,其中的污泥体积指数是直接和污泥粒子所带的表面电荷有关的。这些污泥都有“粘质层”的表皮,粘质层是含有由中性糖及葡糖醛酸组成的多糖质。此外也在其中发现有溶菌酶敏感性的物质,它对于污泥粒子的总电荷有影响。后面所指的物质认为是来自死菌,多价正离子被发现和絮花的结构有联系,它们对表面电荷有影响。被微生物及生物聚合物吸附的阳离子的吸附作用,对于活性污泥的表面聚合物来讲,要根据处在固态或在溶液而有两类不同的吸附行径。所以认为对阳离子有不同的吸附据点,对于溶解性聚合物来讲,吸附作用发生在羰基团上,对于固体则发生在羟基团上。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胺在瓦楞原纸中对AKD施胶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驰  陈夫山  郭振 《纸和造纸》2007,26(4):51-53
研究聚乙烯胺(PVAm)在瓦楞原纸中对中性AKD施胶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乙烯胺的加入量为0.1%时,手抄片的施胶度就已经优于加入1%阳离子淀粉的施胶度q,达到11.8s;加入量为0.3%(相对绝干浆)时,增强效果已与加入1%阳离子淀粉时相同,环压指数增加6%,裂断长增加8%;加入量为0.5%时,环压指数增加10%,裂断长增加17%。  相似文献   

18.
<正>树脂障碍的原因是由于有害树脂的析出,这种析出受树种、制浆及漂白方法、水的硬度、pH值、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水的封闭系统中,循环水中含有微细纤维,因其细胞壁的损坏,含有大量的有害树脂,所以变得更为突出。 为了消除树脂障碍可采用助剂,其作用如下: 1 由于阴离子型分散剂的加入,提高了树脂粒子的负电性,提高了其稳定性,同时由于分散剂的定向吸附,形成水化膜,使树脂由憎水性变为亲水性状态。 2 加入能和Ca~(2+)等重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的药品,可除去这些阳离子,这时最好采用不仅能形成络合物,而且同时还有分散效果的多磷酸盐。 3 在水力碎浆机等调节和早期阶段,加入硫酸铝或阳离子型聚合物(聚激胺类),使树脂粒子吸附在纸浆上。 4 使树脂粒子吸附在滑石粉、石棉纤维,蒙脱石(皂土)等矿物填料上,滑石粉具有弱憎水性,所以可将憎水性的树脂粒子吸附在表面上减低了树脂的粘度和粘着性,从而防止相互凝聚。 5 在纸浆中加入适量润湿剂及乳化剂等,将树脂粒子溶解或乳化。  相似文献   

19.
周敏 《国际造纸》2011,(6):15-21
评价了几种阳离子聚合物控制木材树脂沉积的作用效果,这些阳离子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电荷密度和分子质量。在pH值分别为4.75、6.85、8.06的条件下,测定了这些聚合物连接木材树脂微粒模型物与TMP纤维的能力,以及维持木材树脂处于胶体相的能力。研究发现,在所研究的pH值范围内,高分子质量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M—CO-DADMAC)和瓜尔胶是最好的固着剂。结果表明,随着分子质量和电荷密度的增加,PDADMAC的作用效果提高。根据固定木材树脂胶体、连接木材树脂到浆料纤维上和影响树脂微粒大小的能力,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并以此解释了聚合物的作用行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环氧氯丙烷(ECH)对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强阳离子性和反应活性的改性PEI增强剂.研究了改性PEI对纸张的增强作用,并用流变仪、FTIR和SEM对其流变性能、分子结构及纸样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PEI可使湿抗张指数从3.23 N·m/g增加到6.49 N·m/g,湿强度保留率从14.3%增加到26.5%,且具有优异的助留性能;产物分子结构中出现了季铵基团;SEM分析表明,纸张断裂是由纤维断裂引起的,为改性PEI可增加纤维间的结合强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