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风浪荷载作用下, 海上筒型基础结构的筒壁土压力计算是分析其稳定性的关键。当筒型基础发生转动时, 相比挡土墙的位移模式更加复杂, 筒体的转角和转动中心的位置都是影响土压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分析了筒型基础转动中心在不同位置时的土压力分布特点, 发现转动中心在筒体内部时, 同一侧筒壁上的土压力可能同时存在准主动区和准被动区, 呈非线性分布。基于考虑位移效应的土压力计算理论, 提出了适用于筒型基础不同转动模式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得到筒壁纵向和环向的土压力计算式, 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分析, 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一致性较好, 且能体现土压力的环向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
1994年,在挪威北海70m水深海域,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uropipe16/11-E大型导管架建成投产,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基———筒型基础的诞生[1~6].由于这种基础的原理可靠,又易于收,可以重复使用,所以在国内外的很多海洋平台设计中得到应用.为了简化设计,进一步推广这种新型基础,本文结合现试验提出了一种筒型基础筒顶刚度矩阵的算法,利用该算,可以直接得到类似于桩基础桩顶刚度矩阵[7]的筒型基础筒刚度矩阵,把该刚度矩阵输入到上部结构的计算中,就可以直进行筒型基础构筑物的整体静力和动力分析,从而简化了筒型础…  相似文献   

3.
对黄田水库输水塔工程塔体结构和基础地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础处理的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设计参数。从护筒埋设、成孔、清孔等方面,阐述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要点,采用反射波法进行检测,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响水风电场风力发电机及箱式变电站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技术、材料的选择及其要求,埋管和接地网的制作、安装和埋设技术要求,混凝土工程模板和支架的材料、设计、制作和安装等技术,以及风机的基础环等预埋安装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二滩水电站550MW水轮机基础环,座环安装,同国内300MW水轮机安装基本相同1。但是固定基础环与座环的连接板焊接有所不同。特别是连接板为筒型结构,壁厚50mm封闭型强度焊缝。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某风电场基础环式风机基础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文章结合现场检测成果,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排除风机超载及设计不合理可能性,得出了基础环的嵌固能力降低是导致异常的主要因素,并对此种形式的风机基础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拟定了基础修复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响水风电场102号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分析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环水平度偏差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引起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环水平度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安装过程中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基础环安装及基础混凝土浇筑工艺不当所致。安装过程中如果发现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的基础环水平度偏差超标,建议采用在塔筒加工厂打磨切割底段塔筒最下节法兰面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反向平衡法兰在我国风电场的风机塔筒与基础的连接中逐渐开始应用。在分析反向平衡法兰基础结构及受力特点的基础上,从预应力锚栓组合件、混凝土结构及温度控制方面,提出风机基础设计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正确评估软体地基加固对提高筒型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建立考虑土体渗流~应力耦合效应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筒顶负压抽水的土体加固过程,分析了筒内土体加固对筒型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负压加固作用2.5 d后,筒顶沉降趋于平缓,孔隙负压扩散范围广,筒内土孔隙比下降幅度大,加固效果较好。此时,筒土之间接触更为紧密,极端荷载下筒顶脱开率大幅下降。在单一加载情况下,土体加固提高竖向设计承载力42.6%,水平设计承载力129.2%,抗弯设计承载力69.6%,竖向极限承载力4.4%,水平极限承载力61.3%,以及抗弯极限承载力99.1%。在复合加载情况下,土体加固前后V~M、V~H、V~H~M包络线存在一定的差异,未加固土体筒基的包络曲线分布在加固后的筒基外侧。通过试验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吻合良好。这意味着现有的筒型基础设计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王晓东 《红水河》2016,(3):88-92
风机基础是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它要承受从风机塔架通过金属环传到基础的各类荷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风机基础设计方法还不完善,鉴于风机基础的重要性,对塔筒、风机基础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广西金紫山风电场的具体实例分析,提出山地风电场风机基础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1.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结构配筋型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风机扩展式基础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结合风荷载的复杂性,对基础结构各种配筋方式进行计算分析。引入接触设置和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研究了双向正交与径环向配筋等方式对结构受力和变位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荷载作用方式的影响程度,明确了基础结构受力和变位规律。计算结果提出了风机基础设计合理的、经济的配筋方法,为基础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风机混凝土扩展基础结构具有大体积、钢筋分布密集等特点,加之现场施工条件的局限,常会出现施工冷缝和蜂窝孔洞等施工缺陷,为结构安全运营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施工缺陷,目前尚无成熟的检测和评估方法.本研究在充分考虑风机基础混凝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首次将国内外较先进的混凝土冲击回波检测技术应用于风机基础混凝土检测领域,结合小范围钻芯取样验证的方法,确定了基础施工缺陷;并参照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ACI318-2008的方法对风机混凝土扩展基础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实践证明冲击回波检测与钻芯取样相配合可以应用于风机混凝土现场缺陷检测.  相似文献   

13.
风机基础钢混组合结构细部损伤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风机基础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结合其基础结构承受大弯矩荷载的情况,通过分析金属环和结构截面尺寸对基础受力、损伤的影响,研究了风机重力式基础以及桩基的上部承台细部钢混结构布置,指出了风机钢混组合基础的损伤主要发生在金属环附近混凝土和受压侧基底混凝土,并提出了金属环埋置深度、基础上阶高度和金属环外围混凝土厚度等合理的细部尺寸,以保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这对风机基础结构设计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上风机所处环境复杂,在风、波浪等随机动载作用下易发生共振破坏。为研究采用桩筒复合基础海上风机的振动特性,选择合理的基础设计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海上风机整体建模,采用Block Lanczos方法进行模态分析,同时将所得自振频率与外荷载频率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不同基础形式与不同基础约束条件下的风机整体振动特性。研究发现:前2阶水平弯曲频率与第3阶扭转频率为判断风机整体共振的主要频率;与单桩基础相比,桩筒复合基础能够有效增加风机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且在该设计参数条件下风机能够避免共振的发生;在基础设计时,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PS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无张力灌注桩基础是一种新型的风机基础型式,特别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地质条件,相对于传统基础,优化了结构型式、降低了造价。结合红寺堡风电场风机基础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无张力灌注桩风机基础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极端工况下基础的应力、位移、地基应力与沉降等进行了计算分析,为完善风机基础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可供同类地质条件下风机基础结构的优化设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高寒地区为研究背景,通过仿真计算分析混凝土坝段温度应力包络线的发展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高寒地区约束区混凝土受到混凝土温差、基岩弹模、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基岩坑洼表面产生的应力集中等多因素影响,该地区的基础约束区混凝土温控措施标准可以在现有指标上适当放宽。以此更好的满足高寒环境实际施工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小莘 《红水河》1999,18(1):24-27
介绍水电站贯流式机组厂房的布置、基础处理、厂房结构分析、施工期厂房渡汛设计和混凝土分层分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榛子岭二级水电站,是利用我国研制的机组建成的第一座整装灯泡贯流式小型水电站。其特点是:整装灯泡贯流式机组的主轴通过一对锥齿轮增速器与立式发电机相连,解决了常规灯泡贯流式机组将发电机置于灯泡体之内所产生的结构设计及安装维护的难题,解决了因超低水头而使发电机尺寸过大和小型水电站机组整装难的问题,通过对榛子岭二级水电站的研究与应用得出结论:整装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效率较轴流式水轮机增加3%;电站厂房机组间距  相似文献   

19.
近海风机基础-塔架结构体系振动监测与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东部近海区域目前建设的风电场基本均采用桩基结构,桩基一塔架结构体系是典型的细长高耸结构,在复杂海洋环境载荷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动力性质、随机性质和非线性性质。本文结合江苏响水近海试验风机长期的桩基础一塔架结构体系振动监测数据,分析了结构体系振动与风、浪等环境荷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振动加速度与风速均方差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塔架顶部的振动加速度随均方差的增大而增加;建立模型进行了动力有限元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较好反映了响水近海试验风机不同工况的动力响应。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海上风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风机施工中造成基础环水平度偏差的几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达到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