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钢铁》2016,(12):52-52
《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3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毛新平、谢建新等7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钢铁》2016,(9):10-10
《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3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翁宇庆和编委会主任委员干勇、编委会委员毛新平、谢建新等7位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发展钢铁工业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基本方针。1品种、质量是钢铁工业上新台阶的重点在增加钢产量的同时,要把改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钢铁工业上台阶的重占市场需求决定钢材产品(品种质量)结构的趋势。搞好市场预测,使品种质量工作有个明确的目标。为此,要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品种和新材料。要坚持开发研究与生产建设结合,逐步形成“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应用(工程)”的有效机制;与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中国钢铁业发展战略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殷瑞钰 《炼钢》2002,18(1):1-8
分析了世界钢铁业的发展态势,归纳了9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取得的重大成就,讨论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定位与钢铁产品的需求量及钢铁材料的价格走势。回顾归纳了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发展进程,分析和展望了钢铁企业的模式、规模与企业集团化的方向。提出要积极定位钢铁企业的社会/经济角色,并对未来5-10年内中国钢铁业的发展战略重点提出如下建议:--技术路线方面:全面推进节能-清洁生产技术,确立完善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从源头上协调解决成本、质量、劳动生产率、环境等问题;--调整产品结构方面:重点投资增加扁平材的产能以及对几个特殊钢厂进行生产流程集成优化改造以解决高质量合金钢品种问题;--改革方面:积极、分步地形成集团化企业,确立区域市场优势,在集团化体制下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钢铁》2013,(1):41
《钢铁》杂志创刊于1954年,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和钢铁研究总院主办,是中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钢铁》设有由51名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等组成的编委会,3名编委会顾问徐匡迪、殷瑞钰、张寿荣和主编翁宇庆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国内外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的现状,指出山东省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具有资源丰富、品种齐全、产品质量较好、产品覆盖面广等优势,但由于加工设备和生产技术等原因,使产品质量波动较大,同材质、同牌号的某些耐火材料的理化指标和使用性能明显低于国内外先进厂家。由此提出山东省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应加快陈旧设备的更新速度,优化耐火材料资源,应用新技术改善耐火材料性能,转变生产模式,注重企业科技水平,加强耐火材料的理论研究,大力开发高性能耐火产品。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凌 《冶金管理》2003,(4):8-12
一、钢铁工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产业集中度低下是钢铁工业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国际经验表明,小企业丛生所形成的市场结构,虽然可以维持充分竞争,但由于企业规模过小,数量过多,往往形成过度竞争,对产业发展造成损害。我国钢铁产业与国际钢铁产业的差距是多方面的,而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集中度方面发现原因。组织结构松散、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严重影响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竞争力。同样由于产业集中度低,无法形成能引领和主导市场的规模能量,大大增加了产业宏观调控和协调发展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以及资金向钢铁工业集中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之动向的研究,提出在以普钢生产为主兼有优钢生产能力的企业,应在不失时机地抓紧普钢生产获取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安排足够资源,用于巩固优钢市场,提高优钢生产的装备水平、工艺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操作水平,为顺利实现向扩大优钢生产能力,甚至转向以优钢生产为主适应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大趋势,奠定坚实基础,使企业能在下一轮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重钢技术》2006,49(4):53-55
治金 钢铁工业能源结构与节能[刊]/张有礼//中国冶金-2006(10)-1-3 钢铁工业用能结构是以煤为主,炼铁系统能耗占钢铁联合企业总能耗的70%左右,降低能耗。提高二次能源的回收率和能源转换率。对于提升钢铁工业的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国钢铁工业是辉煌的一年。全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了3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30.9%,市场消费占全球的32%;钢铁工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全面改善,生产效率提高和消耗的降低,这表明中国钢铁工业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但是,2005年下半年中国的钢材市场在走向冬季,表现为价格下滑,销售低迷,企业的利润受到打压。上述现象表明,中国钢铁工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其表现为,由产能的高速增长进入缓慢增长,企业的发展形式将由扩大外延式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全球钢材需求量大幅增长,但国外钢材生产大国并没有过分追求规模扩张,而致力于资源掌控,调整生产流程合理布局,使企业和装备大型化,进行品种研发及节能减排等。通过对国内外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提出了中国钢铁工业应该在提高资源掌控能力、产业集中度、品牌优势、节能减排水平等方面有所作为,使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赵昌武 《武钢技术》2003,41(5):55-59
详细阐述了国内外钢铁行业的未业发展趋势,指出世界钢铁行业正向超大型化方向发展,钢铁产能的过剩迫使国内外钢铁企业的生产主要围绕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展开竞争,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网络技术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内钢铁业新一轮规模的无序盲目扩张,世界钢铁列强觊觎中国市场,民营钢铁企业的异军突起等,都将会使国内钢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我国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在今后几年加快步伐将成必然。  相似文献   

13.
连铸与轧制生产技术是限制钢铁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近几年,国内外钢铁行业在该领域的技术革新十分活跃。对国内外连铸与连轧领域中国库的专利技术发展现状做了统计分析,并对国内外主要钢铁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研发状况做了分析比较,通过分析研究指出了国内外连铸与轧制技术领域特点,供业内相关领域的科研攻关和产品研发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李平 《四川冶金》2005,27(4):41-42,23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形势空前良好,但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亦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对清洁生产发展和时间的认识,从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环境治理、工艺清洁化、能源清洁化等方面分析和说明了清洁生产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刘芳  王承宽 《河南冶金》2006,14(Z1):25-27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为我国利用钒资源提供了充裕的原料条件.结合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低合金(微合金)钢产量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含钒和Nb、V、Ti复合微合金钢产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介绍了氧气顶吹转炉铁水提钒工艺,并从生产的角度对一些典型的高附加值钢种作了重点分析,同时指出我国低合金(微合金)钢的生产及质量与国外先进产钢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今后应根据我国资源特点进一步发展含钒微合金化钢种,提高低合金钢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钢铁产品在竞争力方面的影响;降低关税及取消非关锐壁垒措施的影响;放开贸易权和分销权及出口市场环境改善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河北钢铁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通  周宁 《南方金属》2001,(6):10-11
大量数据显示了韩国钢铁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集成化生产,技术设备更新,企业兼并及重组,降低了产品成本,这些促进了韩国钢铁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世界经济的放缓,贸易壁垒的增加使韩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工业废物是可利用的资源.要实现钢铁工业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利用,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Due to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eel industry,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product,improvement of quality,research of value-added product,RH technology is significantly developed.More and more steel plants are covered with RH facilities.RH ratio is growing rapidly as well.Over past decade,through assimilating advanced foreign technologies and further refining them,Chinese large scale steel plants master the technology of RH production,operation,maintenance and make it more widespread.RH functions are well applied and improved.RH is more widely effectively put into use.Through independent innovation,RH core devices and technology,such as RH vacuum pump,oxygen top lance,vacuum vessel preheating lance,ladle lifting device etc.have realized local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design,software design,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equipment mounting,test technology and EPC management makes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more flexible,equipment more functional and stable,easier to operate and maintain.It also guarantees highly effective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steel,reaches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lowers the cost of RH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makes after-sake service more convenient. How to continuously optimize and develop RH process,equip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roduct with more reasonable and economic process,exploit potentialities,build more effective,lower cost,lower energy consumption,protecting environment RH facilities will be the key point of future R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