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2,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6,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8,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5,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3,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7,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1,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张玲  李枫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1108-110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参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剂量的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TNF-α和IL-6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双庆  杨震 《江苏医药》2007,33(10):1032-1033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49例基础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的CHF患者和30例健康体查者的血清TNF-α和IL-6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且心衰程度越重,TNF-α和IL-6升高越明显.结论 CHF时血清TNF-α和IL-6浓度明显升高,并与CHF严重程度相关.TNF-α和IL-6可作为CHF患者临床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比索洛尔干预治疗对细胞因子、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CHF患者(心衰组)及50例无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将心衰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组进行临床干预,随访12周。随访前及12周后均检测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心脏超声及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hall walk test,6 WT)。结果心衰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有上升趋势;心脏超声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外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仅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改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比索洛尔组治疗后IL-6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比索洛尔组6 WT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比索洛尔组治疗后6 WT改善更明显。结论 CHF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绝对或(和)相对不足,对CHF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比索洛尔能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这可能是其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左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功能和炎性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41例,分对照组20例行常规治疗及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中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血清BNP、TNF-α、IL-6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提高,两组治疗后血清BNP、TNF-α、IL-6的水平均有下降(P〈0.01),治疗后芪参益气滴丸组较常规治疗组心功能恢复更好,血清BNP、TNF-α、IL-6的含量较常规治疗组有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其作用机制与芪参益气滴丸抑制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病因不同的CHF患者86例.在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洋地黄和(或)硝酸酯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组).同期按常规治疗86例CHF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率、血压.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房内径(LA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心率、心功能及LV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治疗组3个月后LVEDD、LVESD、LADD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改善心室重塑。提高治疗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在心力衰竭 (心衰 )治疗中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心衰病人共 6 0例 ,随机分成常规组与氨氯地平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氨氯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 5mg ,po ,qd。同时建立正常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IL 1)、白细胞介素 6 (IL 6 )。结果 :IL 1,IL 6 ,TNF α在心衰病人中分别达 (30±s 13) ,(99± 4 3)和 (2 4± 5 )ng·L- 1,较正常人[(6 .1± 1.7) ,(2 9± 8) ,(16± 5 )ng·L- 1]明显增高(P <0 .0 1)。治疗 6wk后 ,氨氯地平组病人较常规组IL 6 ,TNF α明显降低 ,分别为 (45± 2 4 )和 (17±5 ) ,(6 0± 31)和 (2 0± 4 )ng·L- 1(P <0 .0 1)。结论 :氨氯地平治疗心衰的作用之一可能在于降低细胞因子如IL 6和TNF 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卡维地洛对8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87例CHF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卡维地洛组 ,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卡维地洛组在常规基础上按双周剂量递增方案加用卡维地洛口服 ,目标剂量2 5mg ,bid ,治疗 6mo。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及心功能 ,以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CHF病人上述细胞因子均高于健康组 (P <0 .0 1) ,治疗 6mo后卡维地洛组TNF α和IL 6降低 ,治疗前后分别为(4 6±s 18)和 (31± 15 )ng·L- 1,(35± 13)和 (15± 9)ng·L- 1,IL 10升高 ,分别为 (15± 6 )和 (2 4± 7)ng·L- 1(P <0 .0 1) ,TNF α/IL 10降低 ,心功能改善(P <0 .0 1)。结论 :卡维地洛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对CHF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冠心病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TMZ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心功能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45.0%)和总有效率(92.5%)均较对照组(25.0%和67.5%)显著提高(P〈0.01),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心排血量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TMZ有改善左心功能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是辅助治疗CHF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葶苈生脉五苓散穴位敷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葶苈生脉五苓散穴位敷贴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hs-CRP、BNP、IL-6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后LVESD、LVEDD、hs-CRP、BNP、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而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8/60)、15.00%(9/60),两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下辅助葶苈生脉五苓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血清hs-CRP、BNP、IL-6及TNF-α水平,疗效值得肯定,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贝那普利对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后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CHF模型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CHF组、Ang-(1-7)治疗组、Ang-(1-7)及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组,另设15只为正常对照组,给药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参数,检测大鼠心脏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及左室截面直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F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截面直径明显增大(P〈0.01),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下降(P〈0.01);与CHF组比较,Ang-(1-7)治疗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截面积直径减小(P〈0.01),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升高(P〈0.01);与Ang-(1-7)治疗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截面积直径减小(P〈0.05),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升高(P〈0.01))。结论 Ang-(1-7)可以改善CHF后心肌重构,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改善CHF后心肌重构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炎症指标IL-6、IL-1 β、TNF-α、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我中心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按照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值将上述患者分为非左室肥厚(n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NLVH)组40例和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组72例,将LVH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开博通组35例和天麻钩藤饮37例,均给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压和LVMI变化,及各组患者外周血清中炎症指标IL-6、IL-1 β、TNF-α、hs-CRP的表达.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LVH组患者血清IL-6、IL-1 β、TNF-α、hs-CRP表达水平较NLVH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4周后,LVH组中两组患者血清IL-6、IL-1 β、TNF-α、hs-CRP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IL-1 β、hs-CRP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可通过抑制TNF-α、IL-6、IL-1 β、hs-CRP水平进而阻止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α和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和36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MMP-9、肿瘤坏死因子-α和BNP的浓度,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浆MMP-9、TNF-α和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CHF组血浆MMP-9、TNF-α和BNP浓度分别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P<0.05),并且MMP-9和TNF-α与B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TNF-α和MMP-9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MMP-9、TNF-α与BNP水平密切相关,TNF-α介导的MMP-9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