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莲过冬需较高的水温和气温,对环境投资较大,在国内多作一年生栽培。大明湖公园于1987年从中科院北京植物园成功引进亚马逊王莲。2002年底,因公园建设的需要,原有的专用高温育苗温室被拆除,王莲常规育苗模式被打破。为保证这一传统景观在公园里长期存在,在总结以往育苗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大胆尝试在普通温室中架设拱棚,营造小环境育苗,取得了一定成功。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近日,笔者在河北省任丘市石油地质矿山公园施工现场看到,该公园的各项土建工程已近尾声,主要设施已基本到位,绿化工程已全部结束。据介绍,该公园将于今年10月开门迎客。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声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发展,对环境影响日益凸现。笔者以无锡市蠡湖公园为例研究城市公园旅游环境效应。从旅游活动与环境间的关系,旅游建设和环境间的关系,环境对游客的影响3个方面着手,研究旅游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游客量(N)与旅游噪声源(Leq,dB)之间的关系是Leq =19.91+7.08191nN。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园林植物的吸收、反射等作用损失了4.3dB,蠡湖公园内植物宽度、密度、高度、种类组成以及林带结构方面在噪声削减方面未完全发挥作用。大多数游客对蠡湖公园的声环境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湿地旅游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香港湿地公园通过保持该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趋近于自然的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楼观台旅游吸引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产业是对自然、人文资源等进行整合,进而为旅客提供一系列服务的无烟产业。旅游产业借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安市楼观台景区旅游吸引力进行评判,目的在于确定楼观台景区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并分析影响景区旅游吸引力因素,以期在宏观上把握楼观台旅游区的发展态势。从评判结果来看,西安市楼观台景区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到其旅游吸引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楼观台景区旅游吸引力,研究认为应该加强对景区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同时还需加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巨大。乡村旅游游客旅游行为研究,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作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手段,以福建泉州双芹村乡村旅游区为案例,在分析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游客旅游行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游客的旅游决策行为、旅游偏好行为、旅游空间行为、客主交互效应和旅游体验评价认知等旅游前、中、后的行为进行研究,总结了福建沿海地区乡村旅游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并提出了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益阳市秀峰公园园林景观设计,结合了益阳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在整治秀峰湖水域及其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秀峰山起伏的山体和丰富的植被,做到了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对其园林景观设计的论述,对在中心城区原有公园改扩建中如何进行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现阶段我国公园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对综合性公园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建设多样化的功能服务设施,又要提高公众的游园感受。针对北方综合性公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采用合理的建设管理对策,提高综合性公园的深层价值。本文以山西太原天龙山公园改造建设工程为例,探讨综合性公园绿化种植建设及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石家庄有个新建的以花卉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滹沱河圉的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了浪漫、休闲和惬意。顺着107国道,经过正定新区,在滹沱河南岸,记者一行来到了森林河趣那主题公园门口,在公园负责人任同坡的带领下进入了公园。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彭敏  付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72-172
为了更好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问题亟待研究。笔者通过对中国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对国内外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成功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加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方面的几点建议。建议主要包括加强认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刻挖掘其内涵,大力提倡社区参与,扩大专题交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在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旅游对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由16个指标构成的效益指标评价体系,明确了各指标的量化方法。并对河北省太行山区的野三坡、卧龙山庄、西柏坡和前南峪进行了效益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四个旅游地的旅游经营综合效益明显,旅游效益和旅游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满意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蒋长春  张瑜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1):213-220
摘要:海岛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旅游热点。笔者选取福建湄洲岛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湄洲岛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进行研究,以期对海岛型旅游地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论认为:湄洲岛旅游地系统主要负熵来源有自然过程、社会过程、旅游开发过程以及旅游运营过程的负熵输入,海岛旅游地演化实质是基于耗散结构负熵不断输入的结果;湄洲岛旅游地系统演化的动力主体呈多元化格局,由于海岛用地的多功能性,更应注重演化动力主体的协调作用;作为海岛型旅游地更多的是受到旅游需求、海岛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外部交通网络改善等背景动力的影响,通过动力主体的协调作用,进而促使系统内部有序性增加;湄洲岛当前处于系统优化阶段,应适时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协调好发展旅游与传承妈祖文化之间的冲突,实现旅游者与海岛居民共享设施,做到宜居、宜行、宜游,从而提高游客的体验度,是湄洲岛旅游地系统优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共赢机制构建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旅游地农民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归纳法,对江西婺源县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情况和利益分配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婺源农户与旅游公司之间的利益纠纷及其根源所在。建议从共同参与、生态和谐、利益共享、争端解决等方面来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共赢机制。共赢机制的建立必须在丰富旅游形式、延长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让全体农户积极参与,同时依靠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协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PSR模型框架下旅游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赞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16-421
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也有消极阻碍的一面。分析旅游业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过程、演化,尽可能降低其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达到“双赢”,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宋鸿  高严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3):200-204
乡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以乡村为单位发展乡村旅游,是发展村域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当前乡村众多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与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相比,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本质特征是乡村性。基于乡村性、乡村旅游的内涵,从居民、聚落和产业3 个维度建立起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起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综合评价模型。以石榴红村为对象,聘请5 名专家对石榴红村乡村性评价指标进行打分,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石榴红村乡村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石榴红村的聚落乡村性最明显,其次依次是产业乡村性和居民乡村性,其整体乡村性较高。本研究建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评价模型简单明了、实用性强,可用于对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进行横向比较与动态监测,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动力机制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南昌市为最大客源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导向模式,以南昌市为最大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城市即旅游模式,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的形成,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永保鄱阳湖一湖清水。  相似文献   

17.
Vanuatu is an underdeveloped country,but it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Tourism i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national economy.At present,the core component of Vanuatu’s tourism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the basic elements based on accommodation,transportation and catering.However,the proportion of shopping,sightseeing and entertainment,which are factors of tourism value-added consumption,is very low.Therefore,it is urgent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ourism.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Vanuatu develop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 in multiple dimensions,build its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tourism pedestrian streets,make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 with food tourism as the theme,create a brand series of Vanuatu characteristic tourist souvenirs,design the characteristic homestay experience with "slow tourism" as the core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ourism consumption in Vanuatu to improve its cultural influence and the level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九江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农业观光园的由来和类型,分析了目前九江市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模式,九江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九江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many tourism destinations are threatened by various ecological problems.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eco-security situ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mainta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ourism destinations. However, study on tourism destination eco-security has remained in the initial stage, based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the connotations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eco-security were discussed. Then, evaluation method of tourism destination eco-security and standard system were proposed, also dynamic evaluation method of tourism destination eco-safet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evaluation and trend was analyzed.  相似文献   

20.
Tourist overload brings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 to tourist destinations,but more negative effect,thus control of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the paper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overloaded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