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远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庄筱玲  郭伟等 《新生儿科杂志》2001,16(6):251-252,247
为探讨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对12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5-8岁时进行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随访检查。结果发现,33例患儿有程度不等的智力缺陷,25例有听力损失,6例有神经系统的改变。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异常率与血清总红素峰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溶血组与非溶血组间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无论是否溶血)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永久性神经损害,致精神神经发育异常,仅凭血清胆红素水平并不能确切预测远期预后。对所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应积极治疗,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远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对l2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5~8岁时进行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随访检查.结果发现,33例患儿有程度不等的智力缺陷,25例有听力损失,6例有神经系统的改变.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异常率与血清总红素峰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溶血组与非溶血组间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无论是否溶血)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永久性神经损害,致精神神经发育异常,仅凭血清胆红素水平并不能确切预测远期预后.对所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应积极治疗,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近年发现胆红素具有潜在的毒性,并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脏器损害是客观存在的,并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如对肝脏、肾脏、心肌、神经系统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有影响,引起临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出现确切的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前,不少病例已有神经毒性损伤。黄疸患儿的长期随访资料显示,神经功能障碍及低IQ评分也可发生在以往认为是安全的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提示胆红素脑病有较广的疾病谱。本研究通过对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检测,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美国Gubernick新近报道:正常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约60%,早产儿达8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者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胆红素脑病而致神经系统损害,可引起永久性致残。因此及时寻找病因、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对在我院住院的1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以求做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远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和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5~10岁时进行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随访检查。结果31例患儿有程度不等的智力缺陷,25例有听力损失,5例有神经系统的改变。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异常率与血清总胆红素峰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溶血组与非溶血组间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无论是否溶血)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永久性神经损害,致精神神经发育异常,仅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不能确切预测远期预后。对所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应积极治疗,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神经行为变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核黄疸,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致残。然而,临床上未发生核黄疸的高胆红素血症这部分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的发育是否有影响?为此,我们对高胆患儿进行了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测定,及早发现不同程度高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减少伤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5-10岁时进行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随访。结果31例有智力缺陷,其中9例干预治疗后恢复正常;25例听力损失;5倒有神经系统改变,其中脑性瘫痪3例,单侧肢体(左上肢)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各1例。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异常率与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均无显著相关(P均>0.05)溶血组与非溶血组异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对新生儿产生神经损害,致神经精神发育异常,仅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不能确切判断远期预后 对所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应积极治疗,尽量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胆红素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的再认识与临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期以来,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研究较为深入。近年研究发现胆红素具有生理功能,此外对心脏、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影响。本文就胆红素生理和病理作用的再认识及与临床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胆红素的生理功能—抗自由基作用 胆红素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有潜在的毒性,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近年研究发现,胆红素具有抗自由基的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觉传导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黄疸高峰期予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测,不正常者定期复查,并以1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对照组ABR基本正常,高胆红素血症组65%(13/20)表现异常,异常类型为波分化差,潜伏期及/或峰间期延长,单波脱失甚至引不出正常波。ABR异常程度及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与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有关。结论: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ABR检测枳和为胆红素对听觉传导通路神经毒性作用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滤过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已被广泛认识,但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功能影响国内外报道较少。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功能的影响,我们对5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并发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换血疗法是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应用同型全血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胞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评估高胆红素血症在未发生核黄疸时对脑损害及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入院后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定。结果 4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异常BAEP发生率为37%(18/49例),表现为各波潜伏期(PL)及波间潜伏期(IPL)的延长和听阈值的增高,听阈值随胆红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经治疗后黄疸消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大部分恢复正常。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可造成听力损害,BAEP是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以出生1周内为多,是由胆红素在血液及组织中聚集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指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做好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减少伤残,现将我院儿科自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4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约8%~11%的新生儿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和治疗,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利用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对新生儿进行出院的风险预测、干预及随访,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是国内外儿科医生关注的焦点.该文就各国制备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预测出院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于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儿科医师治疗高胆的重点多在防治贫血和高胆红素脑病上,对高胆引起的肾脏损害认识尚浅。本文通过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尿β,微球蛋白(β2-MG),以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恃小管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远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为探讨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对90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在5~8岁时进行了智商(IQ)、听力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显示,23例(25.6%)有程度不等的IQ低下;18例(20.0%)有轻度听力障碍,以低频区为主;3例(3.3%)有神经系统异常。IQ、听力及神经系统异常率与清血总胆红素峰值无显著相关性。约半数异常者血清总胆红素峰值<200mg/L。溶血组与非溶血组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除重度高胆外,轻、中度高胆(无论是否溶血症)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永久性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精神神经发育异常。单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不能确切预测远期预后。对所有高胆新生儿均应积极治疗,以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并提出干预方案。方法对我院1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取静脉抽血测定胆红素浓度。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产、感染及溶血等因素为主。结论为了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新生儿护理和密切观察黄疸出现时间和程度,尽早发现病因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检测 ,评估高胆红素血症在未发生核黄疸时对脑损害及听力的影响。 方法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入院后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定。 结果   4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异常BAEP发生率为 3 7%( 18/ 49例 ) ,表现为各波潜伏期 (PL)及波间潜伏期 (IPL)的延长和听阈值的增高 ,听阈值随胆红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经治疗后黄疸消退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大部分恢复正常。 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可造成听力损害 ,BAEP是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微量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已被广泛认识和重视,但对肾功能的影响国内外报道较少。为了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功能的影响,我们对35例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进行了尿4种微量蛋白的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对240例(480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了BAEP检测,并以2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随访监测异常患儿。高胆患儿中BAEP异常16l例(253耳),总异常耳数率52.7%。同时发现高胆红素血症程度越重,BAEP异常改变越严重。随访114例BAEP异常患儿,14例仍有中、重度异常,其中脑瘫2例。研究提示,BAEP是简便易行、无创性、客观性好的检测方法,能及早发现听力异常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