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鱼类在性别决定机制上是极其多样的,大多数鱼雌雄异体,还有雌雄同体鱼,有些鱼能自然发生性逆转(如黄鳝等),有些能发生天然的雌核发育(如银鲫)。鱼类性别的可塑性也很强,可以通过激素进行性转。有些鱼类的生长特性与性别有着很大的关系,如雄性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就比雌性快,雌性鲤鱼、草鱼的生长比雄性快,  相似文献   

2.
智利外海茎柔鱼耳石生长特性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1~6月和2008年1~5月我国鱿钓船在智利外海调查期间采集的茎柔鱼耳石样本,测量了503枚耳石外部形态参数(雌性348枚,雄性155枚),结合耳石日轮,对耳石生长特性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耳石总长(TSL)、耳石半径(SR)、吻侧区长(RLL)、翼长(WL)及最大宽度(MW)可作为茎柔鱼耳石形态的表征参数.雌雄个体间耳石的生长在5个形态参数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个体 TSL 与日龄间关系最适为指数函数, SR 和 RLL 为幂函数, MW 和 WL 则为线性函数;雄性个体的 TSL、SR 和 RLL 与日龄间的关系最适为幂函数, MW 和 WL 为线性函数.雌性个体 TSL、SR、MW、RLL、WL 的相对生长率和SR、RLL 绝对生长率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 TSL、MW 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WL绝对生长率则随着日龄增加而呈现波动趋势;雄性个体 TSL、SR 相对生长率和 MW、RLL、WL 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 MW、RLL 和 WL 相对生长率和 TSL、SR 绝对生长率则随日龄增加呈现波动趋势.研究认为,茎柔鱼耳石生长存在性别差异,通常雌性生长较雄性快  相似文献   

3.
凡纳滨对虾性别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学连续切片与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凡纳滨对虾的性别分化。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外部形态的性别分化最早发生在仔虾后第37天,此时在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雄性附肢的芽基,仔虾后第45天,光镜下可观察到交接器;仔虾后第24天出现原始生殖细胞(PGCS),位于背大动脉的两侧及围心腔膜的腹面,细胞个体及细胞核明显比周围的细胞大,具有强嗜碱性,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核内染色质清晰可见,随着生殖腺的发育,在第43天出现生殖管,第55天生殖腺可区分为精巢和卵巢。  相似文献   

4.
东太平洋赤道公海茎柔鱼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4~6月在赤道公海探捕期间采集茎柔鱼样本,研究赤道公海茎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月份,茎柔鱼胴长和体质量组成不同。雌、雄性样本的胴长范围分别为93~495 mm和94~406 mm,优势胴长组分别为260~340 mm和240~320 mm,分别占样本总数72.53%和70.26%;雌、雄性样本体质量范围分别为25~3 900 g和33~2170 g,优势体质量组分别为400~1 200 g和200~1 000 g,分别占样本总数82.71%和87.82%。雌、雄性茎柔鱼净体质量比例分别介于31.69%~80.51%和37.05%~81.35%之间,平均值分别为60.45%和62.73%。协方差分析表明,茎柔鱼胴长与体质量、胴长与净体质量的生长均存在性别间差异,胴长与体质量的生长都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胴长与净体质量的生长,雌、雄性样本分别最适合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表示。不同月份茎柔鱼性别比例构成不同,4月、5月和6月性别比例分别为1.87∶1、1.61∶1和1.17∶1,全部样本的性别比例为1.61∶1。不同月份茎柔鱼性腺成熟度的组成不同。不同性别、不同月份间茎柔鱼胃含物等级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企鹅珍珠贝[Ptedapenguin(Rding)]的性腺结构、生殖细胞结构与分布进行组织学观察,描述精/卵子发生过程中各级精/卵细胞的特征。结果表明:根据雌性生殖细胞形态和卵黄的变化特点,卵子发生经历卵原细胞、无卵黄初级卵母细胞、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及成熟卵子阶段;依据雄性生殖细胞大小和细胞核形态变化,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阶段,其中精原细胞存在形态上有差异的A型和B型两种类型。此外还观察到企鹅珍珠贝的性别转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及其反硝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研究了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假单胞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生长,其在有机碳源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无机氮源(如氯化铵和硝酸钾)进行生长和繁殖,并且与氮源的浓度呈正相关.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pH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生长条件与一般的细菌相似.假单胞菌可对水体中的硝态氮通过反硝化来实现生物脱氮,这种反硝化的活性与水体中溶氧的含量呈负相关.研究显示,运用假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实现养殖水体生物脱氮是控制养殖水体氮素污染的一条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南海北部湾海域秋季蓝圆鲹与竹筴鱼的摄食生态特征和种间食物竞争。【方法】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2017年10月北部湾底拖网调查和港口随机取样收集的119尾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和198尾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胃含物样品进行分析,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或显微镜间接观察胃中残留的饵料,饵料种类鉴定、计数、称重等对食性做定量分析,以估算两种鱼类的营养级和生态位宽度,并利用生态位重叠研究两种鱼类的食物竞争关系。【结果与结论】蓝圆鲹的饵料种类19种(属),以桡足类和小型鱼类为主,优势饵料生物为布氏半棱鳀(Encrasicholinapunctifer);竹筴鱼的饵料种类18种(属),以小型鱼类和浮游甲壳类为主,优势饵料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两种鱼类均为游泳动物食性,均存在摄食转换,随着叉长的增长,蓝圆鲹的饵料生物由小型浮游动物为主转变为小型鱼类为主,竹筴鱼的饵料生物由小型鱼类为主转变为以樱虾类和较大鱼类为主。蓝圆鲹和竹筴鱼的空胃率、竹筴鱼的平均胃饱满指数均随个体生长呈显著变化(P0.05),但蓝圆鲹的平均胃饱满指数随个体生长无显著变化(P0.05)。蓝圆鲹和竹筴鱼的营养级分别为3.63和3.40,营养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70和1.24,生态位重叠系数0.56,表明两种鱼类之间存在一定的食物竞争。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虾、鱼、贝、藻多池循环水生态养殖及水质生物调控系统 ,该系统包括对虾养殖、鱼类养殖、贝类养殖、大型海藻栽培等 4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 ,1个水处理区及 1个应急排水渠。通过在封闭循环系统内不同池塘中放养生态位互补的经济动植物 ,对虾池水质环境进行生物调控。结果表明 ,循环系统内虾池水层悬浮物数量、COD值、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单养对虾池明显降低 (t检验 ,P <0 .0 1)。养殖后排放水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E <1)。投入每千克对虾饲料生产0 .6 6 7kg对虾 ,同时生产 0 .0 37kg罗非鱼、0 .738kg牡蛎、0 .4 37kg江蓠 ,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该养殖模式还具有防病性、环保性、高效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鲻科鱼类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中分布较广,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对象。特别是鲻鱼(Mugilcephalus)适合于池塘混养,但混养对象一直是多年来养殖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滩涂养虾业的发展,池塘养虾趋于精养和半精养,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由于盲目投放饵料,致使剩余饵料不断积累并腐烂,加上对虾自身的排泄物,池底因有机质腐败分解和耗氧而处于嫌气状态,同时底质中还产生还原物质,所有这些都将影响对虾的生长和发育[1]。而鲻鱼素有“清道夫”之称,它可以有效清除池底剩余的颗粒饵料及排泄物,并作为鲻鱼的补充饵料,这样既可改善池塘的…  相似文献   

10.
探索肿瘤生长性别差异的原因。研究雌激素及其拮抗剂他莫昔芬对可移植性小鼠肉瘤180生长的影响;采用同位素方法,证实了完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3H-雌二醇的特异性细胞内结合。肯定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是一种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雌性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比雄性小鼠低是因为雌性激素激活了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巨噬细胞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
军曹鱼全人工繁殖群体遗传特征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8个微卫星DNA位点分析南海海域5个军曹鱼全人工繁育群体(HN1、HN2、ZJ、FJ和LS)子代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和群体间遗传分化。结果显示,军曹鱼养殖群体与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特征基本一致: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10±0.440,观测杂合度为0.595±0.049,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个体内分化占主导(46%),军曹鱼养殖群体整体遗传多样性较高;2)群体间基因流明显(N_m=2.5959,F_(st)=0.0878),整体分化程度较低。各养殖群体表现出不同于天然大群体的特征:1)绝大部分位点均明显偏离哈温平衡,杂合子缺失或过剩现象普遍存在;2)聚类和群体分配分析等表明HN2与另四个养殖群体(HN1、ZJ、FJ和LS)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根据E.S.Russell水产资源变动规律所提出的最基本模式和对中国水产养殖基本原理的分析,放养足够数量的大规格鱼种,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雌激素(17β-Estradiol,E2)对雌性金钱鱼下丘脑中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E2体注射后进行雌性金钱鱼下丘脑转录组测序,基因功能注释,差异基因筛选、鉴定,GO(Gene Ontology annotation)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E2体注射后雌性金钱鱼下丘脑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雌性金钱鱼下丘脑转录组测序共测得Clean reads为190909756,注释到17687个基因,筛选和鉴定了22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prl、erf3α、pgr和cyp19a1b等11个表达上调基因和chsy1、muc17l、prf1和hla-α等11个下调基因。通过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涉及13个代谢通路。转录组和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雌鱼相比,E2注射组雌鱼下丘脑中prl、pgr、cyp19a1b和3β-HSDI的表达显著上调,而生长轴相关基因ghrh、sst1、sst3、sst5和sst6的表达未受影响。【结论】E2通过反馈作用调节下丘脑中部分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但不影响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从GenBank上选取40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微卫星引物,分别在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83系)、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02系)和尼罗罗非鱼的基因组上进行扩增。40对引物中有37对(92.5%)可进行有效扩增,32对引物(80%)可检测到个体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其中引物UNH168与奥利亚罗非鱼的性别相关,在雌性个体中可扩增出二条大小不同的特异带(分别为135和171 bp),在雄性个体中则只有一条(171 bp)。将特异条带回收、克隆并测序,结果显示雌雄个体中171 bp条带的序列完全相同,包括103bp的侧翼序列和34个CA重复,在雌性个体中获得的135 bp条带则只有16个CA重复。引物UNH846、UNH860和UNH995可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UNH890可鉴别出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可见,大部分的尼罗罗非鱼微卫星位点存在于奥利亚罗非鱼中。  相似文献   

15.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及其反硝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研究了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假单胞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生长,其在有机碳源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无机氮源(如氯化铵和硝酸钾)进行生长和繁殖,并且与氮源的浓度呈正相关。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pH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生长条件与一般的细菌相似。假单胞菌可对水体中的硝态氮通过反硝化来实现生物脱氮,这种反硝化的活性与水体中溶氧的含量呈负相关。研究显示,运用假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实现养殖水体生物脱氮是控制养殖水体氮素污染的一条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鲟鱼类个体大且生长较快,属高值名贵鱼类,富有养殖前景。我国鲟鱼类的主要养殖对象是史氏鲟和中华鲟。九十年代末我国在鲟类养殖研究方面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措施,逐步趋向规模性生产。随着我国鲟类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仔稚鱼的成活率及研究其适口的最佳配合饲料无疑将成为今后鲟类养殖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就近年我国鲟类养殖技术的主要研究结果综述如下。1 史氏鲟养殖技术研究现状1.1 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技术1.1.1 亲鱼暂养 史氏鲟养殖放流试验站在黑龙江勤得利农场江段用流剌网共捕亲鱼12尾,暂养于催产池。鱼…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罗非鱼雄性率 ,取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的奥本品系的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 ,通过群体选育保存亲本的优良性状 ,用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手段 ,繁育的杂交种奥尼鱼雄性率 95 %以上。 6a来选育的后备亲本共 75万尾 ,生产奥尼鱼苗 5 .2亿尾。  相似文献   

18.
研究网箱养殖1、2、3龄唇鱼骨的生长性能,并结合唇鱼骨生长数据,应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1、2、3龄唇鱼骨的特定生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1龄鱼特定生长率最高,为4.56%/d,其次为2龄鱼,为2.05%/d,3龄鱼最低,为0.93%/d;随年龄的增长,唇鱼骨的肥满度也逐渐增加,1、2和3龄鱼肥满度依次为0.015、0.016、0.018 g/cm3;1和2龄鱼饵料系数相近,分别为1.44和1.31,均低于3龄鱼饵料系数1.88;不同月龄唇鱼骨的体质量和体长均随月龄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增长。3种生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的拟合度最高,可较好表达网箱养殖唇鱼骨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 de Man),广东群众俗称为白刺虾、白虾。在南海广泛分布,沿岸及鱼(?)的产量均很大,是鱼塭优良的养殖品种。墨吉对虾的外形与北方产的对虾相似。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的特点。不仅(?)食,可以做多种美味的菜肴,晒干制成虾米、虾仁,或冰冻出口,是一种非常畅销的珍贵海味,深受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欢迎,目前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要提高虾的产量,一方面是大力开发海洋虾类的资源(但海洋中虾的资源毕竟是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一种较低脂肪、以海水动物蛋白原料为主的饲料的营养成分,以之饲喂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154 d,研究该饲料对方斑东风螺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饲料营养成分(干物质)质量分数为氨基酸41.8%,总糖24.7%,多糖9.43%,粗脂肪4.8%。用此饲料养殖方斑东风螺,增重速率0.18±0.06 g/d,壳增长速率200±0.70μm/d,生长速率比用鲜鱼鱼肉饲料的对照组略快,但没有显著差别(p>0.05);养成螺(干物质)氨基酸质量分数为68.8%,总糖为12.52%,多糖为2.60%,单糖成分以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粗脂肪质量分数为2.74%。所养殖螺继续用该配合饲料养殖,次年通过营养加强后作为亲螺,产卵量1.8±0.6万粒,卵的孵化率96%,比用鲜鱼鱼肉饲料的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