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分析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自1998年至2008年的83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共9例.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平均年龄71.5岁,其中7例(77.8%)为女性.所有患者均因类心绞痛样胸闷、气促入院.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5例(55.6%),高血压病2例(22.2%),心脏瓣膜病1例(11.1%),心肌病1例(11.1%).微血管瘘起源于1支冠状动脉1例(11.1%)、2支冠状动脉6例(66.7%)、3支冠状动脉2例(22.2%).所有患者均有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在末梢血管显影的同时,对比剂经微血管瘘直接弥散至左心室,呈现心腔染色影像.结论 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以女性多见.微血管瘘起源于2支冠状动脉最常见,所有冠状动脉-左心室微血管瘘患者均存在起源于对角支的瘘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