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典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超声心动图检查漏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系指冠状动脉与肺动脉问的异常瘘道,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典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4例,漏诊3例。其中3例由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例外科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瘘的观察效果,研究其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原始数据应用MIP、MPR、CPR、VR后处理技术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结果 15例冠状动脉瘘中,4例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3例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3例为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5例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法乐氏四联征,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瘘的引流位置及瘘道大小,可观察心内结构及合并畸形,可作为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一种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在检测冠状动脉畸形的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该院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945例患者的CTA资料,以DSA为金标准,总结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病率和CT表现。结果 945例患者共检出各类冠状动脉畸形9例,发病率为0.95%,其中发生于左冠状动脉3例,右冠状动脉4例,冠状动脉瘘2例。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准确展示冠状动脉畸形,可成为筛查冠状动脉畸形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约占先心病的0.25 %~0.4%[1],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本文总结分析了1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冠状动脉瘘,旨在进一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赵萍  张赤铭 《医学争鸣》2001,22(21):1939-1939
0 引言 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导致冠状动脉血液分流入肺动脉 .因“窃血现象”,导致心肌缺血 [1 ] ,引起心悸、乏力、心绞痛等症状 ,并可引起心肌梗死 .我科以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收治 1例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的患者 ,在冠脉造影中意外检出 ,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1 对象和方法 患者男性 ,47岁 ,因间断心前区疼痛伴胸闷、乏力 2 a加重 2 mo为主诉入心脏内科 .经扩冠、营养心肌、抗凝等治疗 ,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术中造影显示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 ,转入心脏外科行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顺利 ,第 3…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发生学上形态畸形,可单独发生亦可伴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病。该病日益引起临床重视。我院共收治6例,均经手术探查明确诊断;5例行了手术,随访疗效满意,本文特介绍和讨论其特点和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检出及造影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造影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1年我院开展冠状动脉造影以来所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观察并记录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与表现形式. 结果:1524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畸形患者21例,检出率为1.38%,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1例)与冠状动脉瘘(10例),这两种畸形的发生率相似,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瘘,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结论: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畸形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畸形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85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统计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病率,并分析冠状动脉畸形的CT表现.结果 852例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畸形8例,检出率为0.9%.其中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3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3例,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冠状动脉瘤1例.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畸形的存在以及相互间的解剖关系,可作为冠状动脉畸形的早期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大多数瘘进入右室、右房及肺动脉等右心系统,而瘘进入左心室者甚少。我院自1964年11月至1985年12月共收治9例冠状动脉心腔瘘,8例瘘入右心系统,瘘入左心室仅1例。这例右冠状动脉-左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治疗冠状动脉瘘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14岁。右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双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左冠状动脉右房瘘及左冠状动脉主肺动脉瘘各1例,冠状动脉右室瘘合并单冠畸形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本组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同时矫治。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症状缓解。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主张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利用二雏超声(2DE)、脉冲多普勒(PW)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冠状动脉以发现其开口、口径及瘘口位置。结果:本组7例患者,检出右冠状动脉瘘5例、左冠状动脉瘘2例,尚未发现左右冠状动脉瘘者。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观察苦参总碱对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正常和用垂体后叶素处理的犬,给苦参总碱后其冠脉流量分别增加50.56%和81.48%;②对家兔离心脏给药后冠脉流量增加139.49%;③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尚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能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影像检查在诊断及治疗冠心病合并大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及其优缺点和最佳选择。方法对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及数字化动脉血管造影(DSA)来分析患者合并大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并分别经股动脉及肱动脉植入冠状动脉及大动脉支架。结果4种检查方法显示:52例患者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103处。外周大动脉狭窄67处,其中CDUS发现23处,发现率34.3%;MRA/CTA发现57处,发现率85.1%;DSA发现62处,发现率92.5%。CDUS时间短、花费低,对颈动脉近端的狭窄敏感性较高;MRA对脑动脉及颈动脉特异性好;CTA对肾动脉及胸腹主动脉等搏动大的血管显示较清晰;DSA诊断明确率高,并能与介入手术结合进行,但时间长、费用高。结论CDUS简单易行,可作为普查及术后复查;CTA及MRA可作为术前检查并建立三维图像,了解狭窄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DSA费用较高,且有一定的风险,但在冠心病及大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支架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总结单个手术组应用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 Bing心脏畸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应用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56例,男37例,女19例,6d~9岁,体质量2.55~18kg,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40例,Taussig Bing心脏畸形患儿16例,TGA/IVS 15例,TGA/VSD 2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0例,动脉导管未闭32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大动脉调转术进行治疗,手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冷血停博液或HTK液灌注保护心肌,停机改良超滤。结果 本组手术CPB时间为150~25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8~163min。术后早期患儿死亡6例,3例死于术后出血(其中1例系PDA缝线松开),1例术后12h死于肺高压危象,1例术后5d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22d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ICU滞留时间为5d~22d,住院时间为14~48d。术后随访3个月~7年,死亡1例,系单支冠状动脉患儿,出院后半年因肺炎心衰死亡,其余49例紫绀症状均消失,活动能力明显增强,生长发育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8例肺动脉狭窄患儿术后压差均有下降。结论 大动脉调转术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 Bing心脏畸形)的理想手术方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家猪右冠状动脉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猪心脏右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丰富动物实验资料。方法取新鲜家猪心脏46例,用过氯乙烯-乙酸乙酯填充剂灌注冠状动脉,其中40例经1.75 mol.L-1甲醛固定,手工剥制显示右冠状动脉,观察和测量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6例经酸腐蚀制作动脉血管铸型,观察冠状动脉的吻合情况及血供范围。结果家猪冠状动脉分为左、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较左冠状动脉细小且较浅表,分支有心房支、心室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及后室间支等。后室间支多止于后室间沟的上1/3。结论猪心右冠状动脉与人心右冠状动脉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李杰  王璐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79-181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危险评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在冠心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笔者医院住院的18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ASI分组,比较组间一般情况、冠脉病变累计的血管支数,并对AASI与Gensini评分及GRAC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一般特征:组间比较:性别、吸烟、血脂、尿素氮(BUN)、肌酐(Cr)、体重指数(BM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冠脉病变累计的血管支数比较:3支病变及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SI与Gensin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AASI与GRACE评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AASI不仅可用于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判断,而且有助于冠心病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人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4例心绞痛、30例心梗及36例正常对照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左心室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结合电影影像和数字减影影像进行专家目测和自动测量对照分析,左心功能研究采用室壁运动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冠心病按一支或多支血管有50%以上狭窄确定诊断。结果:心绞痛组和心梗组患者,左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功能减损超过单支血管病变患者,且冠状动脉狭窄愈重,左心功能减损愈明显。结论:冠心病左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印建荣  李东野 《现代医学》2012,40(3):272-275
目的:研究动脉内血压脉动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血压脉动指数的因素。方法:选择215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经右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积分;同步记录升主动脉、肱动脉及桡动脉血压参数,并计算相关脉动指数,结合年龄、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超声心动图等参数,研究动脉内血压脉动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动脉内血压脉动指数的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年龄、吸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心脉动指数、中心脉压、肱动脉脉压、肱动脉脉动指数、射血分数均与Gensini积分相关(P<0.05),动脉内血压脉动指数主要与年龄和女性呈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414,P=0.01)和肱动脉脉动指数(β=0.287,P=0.04)对冠心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结论:动脉内肱动脉血压脉动指数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价值,并对误诊原因作分析。方法:对超声诊断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并手术证实的5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5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首次正确诊断全部由超声实现,其主要超声特征是:主动脉发出单支扩张冠脉;肺动脉发出异常分支并且血流倒灌;丰富冠脉侧支循环;常伴有左室长期心肌缺血继发表现。3例患者曾经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曾误诊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