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指出新型减噪阻尼环的减噪性能大大优于钢阻尼环,尤其在抗冲击方面。并引入“松动“的概念对新型阻尼环的减噪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用于阻尼填充墙的高阻尼砂浆层阻尼层,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一般砂浆层相比,高阻尼砂浆阻尼层具有更大的耗能与变形能力.当聚灰比在0.38~0.53的范围内,随着聚合物含量的增加,高阻尼砂浆阻尼层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都有明显的增加,超出了这个范围,提高聚合物含量的效果不大.采用苯丙乳液和丁苯乳液共混且聚灰比为0.45的高阻尼砂浆作阻尼层能取得最大的耗能与变形能力.增大高阻尼砂浆阻尼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其水平变形能力,可以较好延缓上部砌体单元与阻尼层之间的滑移,提高阻尼层的耗能能力,但是极限承载力会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阻尼层的厚度取为9mm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高阻尼铸铁及阻尼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微量合金元素对铸铁阻尼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铸铁的阻尼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铸铁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Zr、Cr、Mo、Cu、Al等,且它们的加入量之间匹配适当时,能够获得强度性能比较好的高阻尼铸铁,其阻尼性能值ψ可达20%以上,抗拉强度σ_b约为196MPa。  相似文献   

4.
齿轮传动装置阻尼减振降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高速齿轮箱减振降噪试验台上进行振动、噪声测试对比试验,测试在齿轮噪声中啮合冲击频率及其倍频声和固有频率声产生共振时,分析齿轮箱系统在各种工况情况下增加阻尼前后对系统的减振降噪的作用,可以发现粘贴阻尼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重点分析齿轮箱在外部粘贴阻尼材料和灌注阻尼材料这两种附加结构对减低振动与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证明了齿轮箱在附加阻尼后,提高了齿轮传动装置的阻尼特性,符合阻尼减振降噪的理论研究.根据齿轮箱中齿轮啮合冲击是系统的主要激励振动,通过测试分析,采用合金阻尼环附加结构,可得到更佳的减振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阻尼材料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在吸能、减振、缓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述了常见的高阻尼材料,评述了高阻尼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泡沫金属材料是高阻尼材料研究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构件阻尼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阻尼耗能空间分布理论,推导了构件的单位周期阻尼耗能及其整体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得到了随机地震荷载下构件纵向应力传递因子和纵向应力传递损耗因子的计算公式.分析表明,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构件的整体阻尼比受到组成材料的阻尼特性、构件的刚度分布、假定振动形状及截面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并建议给出了试验研究材料阻尼特性的计算方法.通过已有的阻尼实验数据得到不同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配筋率下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阻尼耗能系数.  相似文献   

7.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阻尼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丁基橡胶作为黏弹性阻尼材料的主要原料,并使用模压法将该阻尼材料制成薄膜,再与环氧树脂玻璃布预浸料按固化曲线制得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试件。然后测试其阻尼性能。结果表明嵌入较薄阻尼层会在构件刚度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增大试样的阻尼。而嵌入阻尼层较厚时,对试件的刚度影响较大。随着阻尼层厚度的增加,构件阻尼的增加量逐渐降低。因此,以增加阻尼层厚度来提高构件阻尼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Matlab和锤击法的线性结构阻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介绍了线性粘滞阻尼的理论模型,以及使用锤击法进行模型试验推断结构阻尼的装置构成、试验过程和粘滞阻尼推算的一般方法,论述了利用Matlab工具软件进行阻尼推算的主要命令和精度控制原则.筒述了粘滞阻尼与滞变阻尼模型之间的联系和对应关系,作为结构振动控制元件在强震下阻尼推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钰  王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29(2):196-199,203
提出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中计入同步电机阻尼功率的作用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运用同步电机派克方程对暂态条件下的阻尼转矩及阻尼功率进行了严密的数学推证;采用杜阿美尔积分公式对推证结果实时域变换后,最终得出正确的阻尼功率和阻尼转矩的算法模型,以及阻尼转矩与阻尼转矩系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识别系统阻尼的方法,即直接从频率响应函数出发,识别结构的阻尼矩阵。利用该方法,可同时识别出结构的粘性阻尼和结构阻尼,每种阻尼由其对应的阻尼矩阵表示。对一两自由度的阻尼系统,利用本文的方法对阻尼进行了识别,并对均匀分布的噪声对阻尼识别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一实际的弹性地基梁中,成功地识别了阻尼矩阵。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现代工程机械高生产率和低成本的要求,考虑构件弹性的机构剧烈振动对机构的工作性能和构件的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提出了采用阻尼合金材料对构件的振动进行被动控制的方法,根据通过实测损耗因子与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得到的阻尼合金材料的非线性阻尼特性,建立了阻尼合金材料的弹性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非线性阻尼对构件振动的减振作用,证明了在非线性阻尼的作用下,弹性构件的振动得到了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高温、油腐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阻尼结构,对一种新型的阻尼机理─—薄膜阻尼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阻抗法及统计能量法预估薄膜阻尼损耗因子。同时,为了实用的目的,采用工程材料组成的薄膜阻尼结构对本理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408条地震地面运动记录的统计分析,首先研究了地震动持时、矩震级、断层距和场地类别等对阻尼调整系数的影响,然后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能体现持时和矩震级影响的阻尼调整系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持时和矩震级对阻尼调整系数有显著的影响,而断层距和场地类别影响较弱;阻尼调整系数相对于阻尼比存在异方差性;持时的影响可以通过在模型中包含线性震级项来体现.本文所提出的包含线性矩震级项的阻尼调整系数模型既能体现矩震级的影响,也能间接地体现地震动持时对阻尼调整系数的影响;模型的标准差能体现阻尼调整系数相对于阻尼比的异方差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阻尼比为5%的位移谱衰减模型,也可为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制订和修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阻尼密封胶条,经试用,结果表明:主要性能指标均达有关标准;耐老化性能优良,胶条回弹时间可调;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5.
假设陀螺力、Rayleigh阻尼和有势力分别依赖于某些参数,用瑞利商考察这些参数的变化如何影响约束阻尼系统稳定性。三个新定理表明,陀螺力、Rayleigh阻尼和有势力对约束阻尼系统的作用与非约束阻尼系统相比有本质不同:1)足够大的陀螺力既可以使约束阻尼系统渐近稳定,也可能使约束阻尼系统失稳,其作用效果取决于陀螺力矩阵和约束阻尼矩阵的性质;2)Rayleigh阻尼过小会使约束阻尼系统失稳,而大Rayleigh阻尼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Poincare稳定系数的符号;3)有势力的大小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的散体元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NOPD)是在传统颗粒阻尼和冲击阻尼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阻尼新技术,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因而表现出极佳的减振效果。文中建立了用于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分析的散体单元法模型(球体元模型),利用接触力学理论合理地确定了各接触参数,对非阻塞性颗粒阻尼中的冲击能耗的摩擦能耗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为NOPD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固溶化处理的ZA27合金在自然时效稳定后的低频阻尼,根据有关的内耗理论,得到了ZA27合金稳态阻尼的线性拟合表达式,利用该式可以预测ZA27合金的阻尼大小和行为,并揭示ZA27合金的阻尼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ZA27合金具有较高的阻尼性能,阻尼的大小与频率相关,与振幅无关,并随温度的升高单调增大,这是一种线性可逆滞弹性弛豫的动态滞后过程;ZA27合金的阻尼是热激活弛豫过程,是多个弛豫过程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结合性能,满足其三维力学性能可设计性的要求,提出了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结构,开发了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其中阻尼材料的硫化温度和时间与预浸料内树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相同。采用改进的锁式缝合方法缝合铺层后的预成型体,使用热压罐制备出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试件。对试件进行了层间剪切试验、自由衰减试验、拉伸破坏试验,结果表明:阻尼性能与最大拉伸力随着针距的增大而增大,层间结合性能随针距的增大而变差。其中,在阻尼层厚度为0.1 mm的情况下,改变针距,缝合后材料的相对阻尼比为2.16%~2.92%,拉伸强度为412.9~427.4 MPa,层间结合强度为6.12~7.91 MPa。该研究可为对三向力学性能有要求的复杂受载大阻尼复合材料构件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大型风电机组关键承载部件的载荷和疲劳损伤,通过施加主动阻尼控制来进行降载,从而延长机组关键承载部件寿命。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主动阻尼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其关键控制参数,并应用FAST与MATLAB的联合仿真平台分别对叶片、塔架、传动链施加主动阻尼控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5 MW风电机组关键承载部件主动阻尼控制的有效性。然后设计在现有变桨功率控制环上加入主动阻尼控制环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同时建立一种适用于载荷控制效果评估的疲劳损伤计算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以风机关键承载部件疲劳经济损失最小为目标进行各主动阻尼控制器与独立变桨控制器参数的联合优化。最后对算例机组进行了独立变桨载荷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独立主动阻尼控制策略与参数优化方法在不影响功率控制的同时能够降低关键部位的疲劳载荷,并且能够取得最优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自由阻尼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约束阻尼结构的振动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求解。对比约束阻尼结构和自由阻尼结构的振动特性,证明了附加一层约束层可大大提高结构的损耗因子。研究了约束层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约束层弹性模量对结构振动特性影响较大,材料优化选择的结果也与工程实际中应用的材料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对结构阻尼减振设计时约束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