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  者  (a)McCormickLS ,BlackD ,WatersD ,BrownWV ,PittB ,及AVERT研究组(b)PittB ,WatersD ,BrownWV ,VanBovenAJ ,SchwartzL ,TitleLM ,EisenbergD ,ShurzinskeL ,McCormickLS ,及AVERT研究组(c)WatersD ,PittB ,BrownWV ,MacDougallD ,McCormickLS ,BlackD标  题  (a)积极阿托伐他汀降脂与血管重建治疗比较试验的理论 ,设计和基础特点(b)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积极降脂治疗与血管成形术的比较(c)AVERT试验亚组分析 :积极降脂治疗与冠脉成形术的比较参考文献  (a)AmJCardiol,1997,80 :1130~ 1133(b)…  相似文献   

2.
华玺 《肝脏》2019,24(7)
目的探究声脉冲辐射力(ARFI)联合实时剪切波弹道成像(SWE)对患者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效果,旨在为临床诊断肝脏纤维化提供相应的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患者108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别A、B、C、D四组,A组为ARFI检查到LS(肝实质硬度)组,B组为ARFI未检查到LS组,C组为SWE检查到LS组,D组为SWE未检查到LS组,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检测方法检测到LS的检出率及ROC曲线分析ARFI联合SWE对患者肝脏纤维化S2、S3、S4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108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患者中,ARFI检查LS的检出例数为101例,LS的检出率为93.52%,SWE检查LS的检出例数为91例,LS的检出率为84.26%,ARFI的检出率高于LS的检出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25,P=0.039)。SWE未检查到LS组的BMI数据高于SWE检查到L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FI检查患者肝脏纤维化S2期的诊断效能高于SWE检查,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高于ARFI检查、单独SWE检查(P0.05),SWE检查患者肝脏纤维化S3期的诊断效能低于ARFI及联合检查(P0.05);SWE检查患者肝脏纤维化S4期的诊断效能高于ARFI检查,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高于ARFI检查、单独SWE检查(P0.05),两者联合诊断效能高于SWE检查(P0.05)。结论 ARFI检查联合SWE检查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纯采用ARFI检查、SWE检查。  相似文献   

3.
采用恶性疟原虫重组富组氨酸蛋白 (HRP- )融合表达蛋白免疫 BAL B/ c小鼠 ,取脾细胞与 SP2 / 0细胞融合 ,经 3次 EL ISA筛选 ,共获得 6株分泌抗恶性疟原虫重组 HRP- 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1B11、1D10、2 E7、3A3、3F9、4G5 ) ,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亚克隆及扩大培养 ,并用杂交瘤细胞经腹腔接种 BAL B/ c小鼠制备腹水。 6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 (Mc Ab)经琼脂双扩散鉴定均为 Ig G1亚类 ,Dot- EL ISA及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 6株 Mc Ab都能与重组 HRP- 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 ,但其中只有 2 E7和 3A3在 Dipstick免疫胶体金反应中能与恶性疟原虫培养上清中的天然 HRP- 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直接二维测量法(D2D)、解剖M型(AMM)、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心肌生物力学参数及其与心功能相关关系的方法,比较他们在临床运用过程优点及存在问题。方法: 分别应用D2D、AMM、TVI及STI测量并比较40例正常人收缩、舒张期心肌在长轴方向、短轴和圆周方向的心脏生物力学参数。结果: D2D显示:正常人收缩期纵向应变(LS)及应变率(LSR):下壁>后间隔>前间隔>后壁>前壁>侧壁(P>005);收缩期LS、LSR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系数(r)分别为-0523及-0550。AMM显示:正常人收缩末期径向应变(RS)及径向应变率(RSR)游离壁大于间隔:收缩期RS、RSR与左LVEF(r)分别为0533及0495。TVI显示:收缩期LS:心尖段<基底段、中间段(P<005);舒张早期LS中间段>基底段>心尖段;舒张晚期LS心尖段<基底段、中间段(P<005);收缩期LS、LSR与LVEF(r)分别为-0562及-0550。STI显示:收缩期LS从基底段到心尖段逐步递增;左室扭转运动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心肌收缩期平均LS及LSR与左室收缩功能参数间r的绝对值均超过055。结论: D2D通过直接测量左室长轴方向心肌长度的变化,间接计算LS与LSR;AMM克服了M型超声测量的角度限制,比较适合体位不合作的患者;TVI适合评价长轴方向室壁运动特征;STI对二维图像的超声斑点回声进行逐帧追踪,可以更准确测量局部室壁V、S等参数,定量评价局部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测量参数与传统超声测量LVEF相关性较好,但设备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抑制小鼠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实验分为A组:正常对照培养液;B组:庆大霉素(GM)(0.5 mmol/L);C组:GM(0.5 mmol/L)+IGF-1(1 ng/ml);D组:GM(0.5 mmol/L)+IGF-1(10 ng/ml);E组GM(0.5 mmol/L)+IGF-1(50 ng/ml);F组:GM(0.5 mmol/L)+IGF-1(100 ng/ml)。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及固定。应用TUNEL法观察各组耳蜗毛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印迹及RT-PCR法观察P-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无凋亡细胞。B组检测到凋亡细胞。C组细胞凋亡较B组明显减少。D组凋亡细胞减少最明显(与B组相比,P0.05)。E组及F组凋亡细胞较D组有所增加。P-CREB:Western印迹结果及RT-PCR结果表明:A组及B组P-CREB蛋白及m RNA表达较低。与B组相比,C、D、E及F组P-CREB蛋白及m RNA明显增加,以D组增加最明显。结论 IGF可能通过激活CREB磷酸化抑制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阻塞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常规心电图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比较分析 ,寻找诊断右冠状动脉 (RCA)或左回旋支 (L CX)阻塞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5 6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进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ECG)及CAG,分析指标 A( st↑ > st↑ )、指标 B(a VLst↓ > st↓ )、指标 C(指标 A B均阳性 )以及指标 D(指标 A B均阴性 )预测 RCA或 L CX阻塞的临床意义。结果 :在 RCA阻塞组 ECG指标 A、B、C阳性率明显高于 L CX阻塞组(P <0 .0 0 1) ,其敏感性分别为 74%、77%、72 % ,特异性分别为 94%、88%、10 0 % ,指标 D阴性预测值为 99% ,同时指标 D预测 L CX阻塞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2 %、97%、93%、93%。结论 :ECG指标 A、B、C、D的观察有助于 RCA或 L CX阻塞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房扩张后心房电生理特性、N末端心房钠尿肽(NT-proANP)及NO的变化。方法 32只长耳白兔随机分为A、B、C和D组,依次代表心房内静水压为0、8、12和20cm H_2O(1cm H_2O=0.098kPa),每组8只。比较各组电生理参数,记录快速心房刺激诱发心房颤动(房颤)情况,检测心房组织局部NT-proANP及NO水平。结果 4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左AERP(LAERP)、右AERP(RAERP)、LAERP离散度(dLAERP)及房间传导时间(IAC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P 0.01)。与A组比较,B、C和D组AERP、LAERP及RAERP水平明显缩短,C、D组IACT明显延长(P0.05);D组dLAERP明显高于A、B组(P0.05)。A、B、C、D组房颤诱发率和阵发性房颤诱发率呈明显增长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持续性房颤的诱发率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持续性房颤诱发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NT-proANP水平最高,且明显高于A、D组[(3507.48±377.54)ng/L vs (3028.41±238.43)ng/L和(2883.95±353.11)ng/L,P0.05)]。C、D组NO水平较A、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房扩张程度的增加,可导致房颤诱发率增加,心房组织局部NO水平减少,NT-proANP水平呈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瘦素(LP)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表达的影响,探讨LP参与哮喘发病的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LP 50 ng/L组(B组),LP 100 ng/L组(C组),LP 200 ng/L组(D组)及LP拮抗剂组(LP 200 ng/L+LP拮抗剂200 ng/L)(E组)分别干预24 h,采用Western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半定量RT-PCR测瘦素受体(Ob-R)及β2-AR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Ob-R表达明显升高,而β2-AR表达下降,证实LP可以上调Ob-R的表达并抑制β2-AR的表达;E组Ob-R表达较B、C、D组下降(P<0.05),与A组相比(P>0.05);E组β2-AR表达较B、C、D组升高(P<0.05),与A组相比(P>0.05)。结论 LP呈浓度依赖抑制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β2-AR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 B)时间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优化流程前45例为对照组,实施优化流程后45例为研究组。将2组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情况、院前明确诊断情况、院前及院内启动介入团队情况、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FMC D)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 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 B)时间进行对比。结果:2组院内启动介入团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院前明确诊断及院前启动介入准备方面,研究组显著超过对照组(88.89% vs 33.33%;64.44% vs 24.44%;40.00% vs 0.00%,均P<0.05)。2组患者FMC D时间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D B时间、FMC B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腹胀、便秘、腰酸背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优化急救流程可有效缩短急性STEMI患者FMC B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及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89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OH)D浓度,按血清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25(OH)D正常组(30nmol/L,89例)、25(OH)D轻度缺乏组(16~30nmol/L,120例)、25(OH)D重度缺乏组(16nmol/L,180例),对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比较25(OH)D水平与BPV及昼夜节律的关系。以标准差作为BPV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中25(OH)D正常者占22.9%,轻度缺乏者占30.8%,重度缺乏者占46.3%;女性25(OH)D水平低于男性[(15.20±8.23)比(19.47±7.02)nmol/L,P0.05]。3组间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缺乏组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较25(OH)D正常组及轻度缺乏组高(均P0.05),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24hSSD、24hDSD、dSSD、dDSD、nSSD、nDSD呈负相关(分别r=-0.583、-0.530、-0.520、-0.389、-0.463、-0.377),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呈正相关(r=0.308、r=0.336),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是24hSSD(B=-0.227)、24hDSD(B=-0.193)、dSSD(B=-0.211)、dDSD(B=-0.119)、nSSD(B=-0.193)、nDSD(B=-0.136)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B=0.273、0.329)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血清25(OH)D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PV及昼夜节律改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