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内燃机排气中的总碳氢和炭黑,我们探讨了用二苯甲蘸-β-二酮二茂铁的锰、锌,钴、镍、铜等五种络合物,为苯、环己烷、正己烷、含铅汽油(70~#)等代表性烃类的催化助燃添加剂,在其重量浓密为0.117%时,以氧弹热量计进行了评价。得出二苯甲酰-β-二酮二茂铁的锰,锌,钴的络合物有较好的催化助燃作用。这些络合物在含氧量为35—55%时,总碳氢为2—790ppm时,可使总碳氢下降22.6—90%;燃烧热上升0.3—9.4%。当氧弹燃烧室中,含氧量为45%时,炭黑含量为22—217mg时,这些络合物可使炭黑量下降5.2—57.6%。  相似文献   

2.
亚甲蓝褪色反应测定水中痕量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和建立了一个新的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锰的方法。它是基于在醋酸-醋酸钠介质中,锰对高碘酸钾氧化亚甲蓝褪色反应所具有的催化效应。在最佳条件下,用固定时间法,可测5—80ng/27ml范围内的锰。应用于水样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甲醇和甲苯蒸汽在锰(Ⅱ)催化剂上燃烧的动力学规律。确定了甲醇—锰(Ⅱ)及甲苯—锰(Ⅱ)两个催化反应体系分别对甲醇及甲苯的反应级数,测定了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建立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进一步了解了锰(Ⅱ)催化剂治理甲醇废气的催化燃烧性能,为应用锰(Ⅱ)催化剂治理甲醇废气的催化燃烧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动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测定超痕量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拟定了测定超痕量锰的新催化光度法。方法基于存在氨三乙酸为活化剂,以高碘酸钾催化氧化甲基红。方法的检出限为4×10~(-11)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0~7L·mol~(-1)·cm~(-1),测定锰量的线性范围为2—28ng/25ml,可直接分析水样和谷物制品中锰。  相似文献   

5.
尹玲  王淑梅 《环境化学》1994,13(1):10-15
本文应用了研究相图与床层温差评价催化活性的方法,研究了在催化深度氧化环己烷或苯的反应中,铜、锰、钴三元氧化物催化剂体系的组成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用反应物在催化剂上起燃温度的等温图,描绘出该体系氧化物催化剂对环己烷或苯的催化氧化活性的分布。所得结果指导了用于净化苯系物废气所需催化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6.
在碱性介质中用Mn(Ⅱ)催化KIO_4氧化酸性铬蓝K褪色的反应测定痕量锰,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研究了反应机理,发现褪色反应的速率方程是-dC_(ACBK)/dt=KC_(ACBK)C_(IO_4~-)C_(OH~2)-C_(Mn(Ⅱ)),表观活化能为70.42kJ/mol。本法测定Mn(Ⅱ)的检测限是0.05ng/ml,测定范围是0.05—5ng/ml。方法已用于人发、面粉、黄豆、河水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抽提法和催化氧化法,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醇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抽提的单级脱硫醇率可达70%—81%;催化氧化法脱硫醇率可达82.2%—92.2%,在两种方法中,温度对脱硫醇率无明显影响;碱液浓度、剂油比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抽提过程有特别显著的作用;停留时间对催化氧化过程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开发具有低温、高活性、高抗硫抗水性的NH3-SCR脱硝催化剂成为目前广大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锰铈催化剂因为其优异的低温活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反应气氛中的SO2和H2O会使催化剂中毒。本文分析了以TiO2为载体的锰铈基催化剂在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中SO2和H2O的中毒机理,重点从添加助剂和改变催化剂形貌两方面介绍了提高锰铈催化剂抗硫抗水性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目前锰铈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热带亚热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用连续分级浸提法探讨了土壤中锰赋存形态与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锰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各形态锰的含量及其占全锰的比例随pH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代换态锰和有机态锰随pH值升高而减少,氧化态锰、无定形铁结合态锰和晶形铁结合态锰则随pH值升高而增加,土壤中锰的生物有效性则随pH值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植物有效锰的形态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种方法测定土壤有效态锰含量,并加以比较和评价,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土壤有效锰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种顺序浸提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土壤的供锰状况,锰组分及其相应浸提剂为易溶态锰(O.05mol/LCa(NO  相似文献   

11.
以花岗岩母质发育的旱地红壤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中锰的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中的锰更多地以代换态和晶形铁结合态存在;旱作土壤中的锰则较多地以有机态和无定形铁结合态存在.然而,单位有机质络合的锰量却是水稻土大于红壤。水旱轮作措施具有活化锰的作用,使得土壤中锰有效性更大并且主要以代换态存在。旱作土壤则不同,土壤活性锰除来自代换衣外,尚有大约45%以有机态或无定形铁结合态存在。  相似文献   

12.
锰-碱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导一种新颖的锰-碱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它具有深度催化氧化含氧碳氢化合物的商催化活性。在处理石蜡氧化尾气的工艺试验中表明,它能有效去除其中各种刺激性恶臭的有害成份,并有良好的耐温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Mn(Ⅱ)氧化细菌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n(Ⅱ)氧化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其生理特性、氧化机制和功能等的研究,对于进行含锰水处理过程中生物除锰机理的探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国内外对Mn(Ⅱ)氧化细菌的氧化机理、酶学研究等进展进行了总结.普遍认为,Mn(Ⅱ)的氧化机理可分为:(1)间接氧化,即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改变自身微环境,如pH、Eh,从而实现Mn(Ⅱ)的化学氧化;(2)直接氧化,即锰氧化酶的直接催化氧化或通过特定的键合作用实现氧化.目前酶学研究中所涉及到的酶有:木质素过氧化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木质素降解酶等,所涉及到的微生物有:生盘纤发菌、杆状菌、土微菌属、假单胞菌、真菌等.本文同时也提出了Mn(Ⅱ)氧化细菌的微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作了展望.表1参45  相似文献   

14.
一步法烟气浸锰-脱硫的工艺参数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一步法烟气浸锰-脱硫的新工艺,考察烟气流量、烟气SO2浓度、吸收时间、液固比及浸出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烟气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并运用溶液化学原理,对SO2及Mn2 在溶液中的组分进行了计算,研究Mn2 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机理.在吸收液pH值5-6时,锰主要以Mn2 形态存在,Mn2 的存在强化了从HSO-3开始发生的SO2氧化反应.采用菱锰矿为原料,能有效地脱除含SO2烟气中的硫,在实现烟气脱硫的同时自动调节溶液的pH值,并可从浸出液中回收高价值的硫酸锰.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仅一步吸收过程,取得了锰浸出率85%,含SO2烟气脱硫率70%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钨在0.1M硫酸—114×10~(-4)M二苯羟乙酸—6%氯酸钾—3.0×10~(-4)M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底液中,微分脉冲极谱催化法比直流极谱催化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检出下限为0.1ppb,而且钨峰与氢峰明显分开,峰形很好,但大量钼存在下干扰钨的测定,故用巯基棉在pH=2—7的条下钨被定量吸附,而钼不被吸附,从而富集、分离大量钼存在下的痕量钨,检出下限可达0.001ppb,回收率90%以上,变异系数小于15%,从而满足了水,粮、土壤中钨的背景值测定,分析结果与其它方法的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的四种不含贵金属的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DyCoO_3、LaCoO_3、DyMnO_3、GdCoO_3),对吡啶的催化脱臭效果很好。在温度为573—623K、空速为20,000h~(-1)的条件下,可以将浓度少于0.1%的吡啶样气完全氧化而达到消除吡啶之目的,转化率达到100%。氧化产物中的NO_2与NO总量(用NO_x表示)也同时消除60%左右,符合排剂要求。对DyCoO_3和LaCoO_3进行了200h的寿命实验,证实催化剂稳定性很好。  相似文献   

17.
石油化工和化纤工业中大量使用钴,锰催化剂,应及时从各种废液中回收、再生,本文在25±1℃下研究了D_2EHPA-煤油从硫酸盐介质中萃取分离钴(Ⅱ)、锰(Ⅱ)的工艺,考察了萃取剂浓度、平衡pH值、相比对萃取的影响,求取了较适宜的工艺条件,利用五级逆流萃取模拟试验将钴、锰浓度比从1:1.5提高到1000:1,加入洗涤段后,又可获得金属含量比为1000的纯锰溶液,初步探索了用先进的液膜萃取新技术从溶液中分别富集、分离钴(Ⅱ)、锰(Ⅱ)的方法,找出了体系pH值对液膜萃取的影响,提出了从PTA氧化母液中回收废催化剂,萃取分离钴、锰,再生制备醋酸钴、醋酸锰和其他含钴、锰精细化工产品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石蜡氧化尾气组成十分复杂,目前尚无可用于计算燃烧热的分析数据。本文根据固定床催化燃烧反应器的热平衡关系,提出了一种测量燃烧热的方法。用此法测定了乙醇燃烧热,结果比文献值高6.1%,讨论了产生误差的原因。测得石蜡氧化尾气燃烧热为148千卡/克分子CO_2。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甲醇催化膜电极继续进行了研究。在原有的铂-铑催化膜电极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铂钯(10—100%Pd)体系;铂铑(15—45%Rh)体系;以及铂-钯加贱金属体系。分别考查了催化膜电极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干扰性能;并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多种物理分析方法对催化膜电极表面状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响应曲线的动力学过程,甲醇在电极上的氧化反应是属于一级动力学响应。据此筛选出较合适的甲醇催化膜电极。  相似文献   

20.
砂页岩赤红壤磷肥活化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活化剂处理不同性质的磷肥,并对其在砂页岩赤红壤中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砂页岩赤红壤上,施用供试的儿种经活化剂处理的磷肥均能显著提高蔬菜生物量。砂页岩赤红壤中的铁、锰质量分数与磷素的有效性有密切的关系,且在还原条件下,土壤铁、锰对磷的固定作用更大;硅、钙可促进土壤中磷的释放。供试活化剂不仅可促进难溶磷的释放,还可控制水溶性磷的释放,使土壤供磷性能平稳;有机活化剂的用量,用于难溶性磷促释时其质量分数为3%,用于水溶性磷控释时其质量分数约为14%。在土壤-植物体系中,活化剂对磷的促释和控释机理是它通过对土壤铁、锰、铝质量分数的调节而实现对磷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