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齐家北油田不断深入开发,油田产量递减,由于注水压力不断升高,注水井吸水难度大,受效程度低,低效井及高含水井日益增多,因此,保证齐家北油田高产稳产是当前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齐家北油田措施井的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价探索如何优化注采关系、压裂工艺和选井选层的方法,确保措施效果,为下步措施增产增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点是储层孔隙小、喉道细、渗流阻力大,注水井大多启动压差大,要求注水压力高,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其结果是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注水效果不理想。针对齐家北油田注水井吸水差问题,采取了酸化、高压酸化、压裂、提压注水等措施,一定程度改善了油田注水状况,取得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海外河油田属注水开发的稠油油田,共有注水井119口,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部分注水井因注水井段污染严重或储层物性差、胶结致密等原因存在着注不进或无法达到配注要求的问题,针对以上原因实施了多脉冲压裂综合解堵技术,通过实施有效解决了近井地带污染及堵塞,达到了注水井解堵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注水井出砂问题在渤海油田疏松砂岩储层日益凸显.以渤海油田典型的疏松砂岩储层锦州9-3油田和绥中36-1油田为例,对注水井的出砂情况进行统计和梳理,统计结果表明注水井总体出砂比例在28%左右,风险较大.进一步结合储层物性、流体物性、生产现状以及开发历程等,对出砂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高强度注水引起的冲蚀破坏以及水质问题是注...  相似文献   

5.
兴隆台采油厂欧利坨、荣兴屯、大洼等油田由于储层低渗、储层堵塞等原因,部分注水井存在注水压力高、欠注、注不进等问题,影响了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制约了油田采收率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水井增注工作,探索适应我厂水井增注的新工艺新技术,对多氢酸解堵技术开展研究实验,拟解决我厂砂岩油藏水井堵塞的问题,该技术有望解决我厂水井注不进或欠注问题,为实现注上水、注够水、注好水的目标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尕斯库勒油田不断的注水开发,因地质因素、储层潜在伤害、外来诱导伤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层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水井注水压力升高,达不到配注要求。从近几年尕斯主力油田注水开发情况分析,注水井欠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注水开发效果,部分注水井长期欠注导致油藏局部地层能量亏空,采收率低下。因此,通过注水井增注作业,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井吸水能力的需求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齐家北油田受效程度低、自然递减率较高的实际,找出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实施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通过注水井调整、高含水油层堵水,优化两套油层注水强度,注水井措施改造等方法,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井受效程度,达到提高油田产量,控制产量递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姬塬油田吴420区主要开发长6油藏,储层孔隙度发育中等,属低渗透储层。随着开发年限的增长,油藏管理问题逐渐暴露。目前共有见水井145口,日影响油量131t,2011年新增见水井24口,损失油量62t,受剖面水驱不均的影响,部分注水井层间吸水不均造成对应油井含水上升,保持老井稳产和降低自然递减成为主要攻克目标,因此水井治理对油田稳产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实施精细注水管理、水井酸化增注、水井调剖、分层注水等一系列措施,本文主要是对以上水井实施的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提高油藏的开发水平及丰富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经验,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注水时间的延长,部分注水井由于储层污染造成水井注水压力高、不能完成配注,使地层能量不能及时补充,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为了解除储层污染,保证欠注井完成配注,近几年我矿采取了周期洗井、酸化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降压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旭  孙连爽  于颖  吴海 《辽宁化工》2015,(2):227-228
靖边油田属于低孔、低渗油藏,以注水开发为主,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地层堵塞,导致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注水开发效果。为了解除注水过程中形成的储层堵塞,恢复储层渗透率,使注水井达到配注水量,引入深波激励注水技术,对10口注水井进行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深波激励注水技术有效期为常规解堵有效期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吐哈西部油田吐鲁番采油厂储层类型多样化,总结分析了近20年来西部油田注水酸化增注的酸液类型、酸化施工工艺及储层敏感性。胜南油田、玉果油田西山窑油藏等难动用储层注水井欠注原因复杂,矛盾突出,通过储层物性、岩性资料分析、酸液筛选,酸化施工工艺优化、系统整体提压等一系列举措,基本解决了欠注难题,形成了西部油田难动用储层的水井增注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石油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采油厂对于油田油井的开发也已经深入到了高含水开发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储层会受到外界及内部的各种原因,出现油层污染、发育差、连通性差以及层间矛盾大等情况,储层中所出现的非均质性较为明显,油层的内部剩余油的开采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何实现对不吸水及欠注注水井的治理与开发,也是当前采油厂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就着重针对不吸水及欠注注水井的治理开发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明确的不吸水及欠注注水井的治理方向与治理思路,分析当前不吸水及欠注注水井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探究其治理措施与治理效果,旨在为我国油田开发的深入与进步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注水井日常开发管理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较强,随着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层间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降低了注水井的产量,使得油藏采收率日渐下降。因此要想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必须加强对注水井的日常管理,严抓分注质量,提高分层注水的合格率,从而达到注够水、注好水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注水井管理中提高注水合格率的方法,希望能为注水井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于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物性差、孔隙孔喉狭窄,致使注水井地层吸水能力差,导致井口压力不断提高,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地面注水管线的临界压力,给油田注水开发带来极大困难。近几年,某油田针对注水压力高的问题,实施了注水井压裂,但整体效果较差。通过对整体压裂优化技术研究,获得油井压裂后产量递减规律,分析油田压裂的方法与潜力,为某油田在目前开发条件下的注水井压裂改造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外河油田为注水开发稠油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油层伤害,造成油层污染和堵塞,部分水井受储层连通状况和注水水质影响,造成注水压力升高,注水困难。为有效解除油层污染,恢复水井正常注水,引进新型酸液体系开展水井解堵技术。新型酸液体系不仅能很好的解除无机盐垢、硫化铁对地层的堵塞,还能有效解除重质烃、聚合物、微生物膜等有机质对地层的污染。2009年以来在海外河油田注水井现场应用42井次,日增注745m3,为注水开发中后期油田酸化增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齐家北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注采关系不协调的矛盾也逐渐被暴露出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善注采关系,才能为油田可持续发展创造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注采调整的必要性,阐述了注采调整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油田注水保持压力是确保油田长期稳产、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高效的注水系统能够节约水资源、降低注水成本,对提高注水井储层注水效率技术的研究对油田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前人对井底完井与储层渗流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水效率评价标准,对储层注水效率提高潜力合理评价,可以为储层选择针对性的改造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油田注水区块开发主要是通过合理调整注水井注水效果达到注好水、注够水、注全水从而补充地层能量保持原始地层压力,确保区块长期稳产、提高开发效果。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储层断层多,构造复杂,平面井网不完善,纵向上地层物性差异大等影响,注水难度大。为提高复杂区块注水效率,加强地质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分析及油水运移特点研究,深入开展复杂断块注水效率提升工作,合理调整注水井纵向注水情况减少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带来的注水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油田注水区块开发主要是通过合理调整注水井注水效果达到注好水、注够水、注全水从而补充地层能量保持原始地层压力,确保区块长期稳产、提高开发效果。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储层断层多,构造复杂,平面井网不完善,纵向上地层物性差异大等影响,注水难度大。为提高复杂区块注水效率,加强地质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分析及油水运移特点研究,深入开展复杂断块注水效率提升工作,合理调整注水井纵向注水情况减少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带来的注水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齐家北油田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调试遇阻井23口,从作业井的现场情况看:全部是油管壁结垢导致调试仪器遇阻,由此可见,齐家北油田水井结垢现象十分严重。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化验分析注入水、地层水及垢样成分,结合油层特点,分析水井结垢原因,为今后除垢防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