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邢学军 《出版参考》2014,(时政类)
正2013年中国期刊市场在"传统媒体将死"的聒噪声中,依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这一点在时政新闻类期刊表现尤其明显。近年来因广告收入增加使时政新闻类杂志进入了盈利期,中国新闻类杂志在富媒体时代的崛起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中国主流的时政新闻类期刊近百种,街头报摊上常见的不到10种。本文参考龙源期刊网的相关阅读数据,选取了当  相似文献   

2.
王彦堂 《新闻世界》2010,(12):31-32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时事政治、财经、社会和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类期刊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周刊》、《国家财经周刊》等纷纷创刊,再加上原有的《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环球》等,新闻粪期刊的竞争更加激烈。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时政类期刊作为中国期刊界的一支新军,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虽然数量还不多,但影响力越来越大,其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与上述新闻类期刊相比,地方的新闻类期刊在信息资源等很多方面都明显不如它们,在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下风。那么,地方的新闻类期刊怎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东北之窗》在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3.
张萱 《新闻爱好者》2012,(23):43-44
本文在媒介文本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当代时政期刊"主题内容"变迁,特别是"主题内容"中最显著的符号标志——"标题"内容变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社会性演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新闻生产社会学"为理论视角,通过对新闻制作框架理论中"意识形态"、"新闻价值"和"媒介意向性"三个层面的针对性剖析,揭示出中国当代时政期刊变化特征的社会性动因。  相似文献   

4.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09,(8):103-103
近四五年间是中国时政类杂志高速发展并日趋成熟的一段时间,在传媒彻底走向商业、公共媒体越来越不痛不痒之后,还可以看到一些期刊用最专业的眼光和笔触为我们客观又深刻地呈现着最接近真实的世界.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时政类期刊正成长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媒介力量.时政类期刊主要以当前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为背景,以国家、社会的相关问题为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阐释、解析,并将知识性、趣味性、权威性融合为一体,以吸引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5.
李昂 《新闻世界》2011,(10):76-77
近年来,在国内新闻类期刊的百舸争流中,《Vista看天下》(以下简称《看天下》)杂志可谓领一时风骚。作为创刊不久的新锐杂志,《看天下》仅用五年时间就成为了实际发行量较大的时政和文化类新闻刊物之一,实现了从异军突起的"新秀"到引领风潮的"佼佼者"的成功转变。本文以《看天下》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从杂志理念的建构和完善角度出发,归纳了其成功经验,并试图以《看天下》为蓝本,梳理出今后新闻期刊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池毓滉 《东南传播》2013,(9):138-139
一般重要的会议、领导视察、调研类的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现阶段,这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却无法吸引观众眼球,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三贴近"。那如何拍摄好时政类新闻,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拍摄经验基础上,谈谈对时政新闻拍摄要做到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7.
张明 《传媒观察》2011,(1):32-34
因网络传播的力度、广度不断拓展,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其新闻时政类杂志都在变革进程中,只是中国的变化更多乐观态势。相形之下,美国面对网络即时新闻的深刻影响,其传统印刷纸质版本已风光不再。  相似文献   

8.
王莉 《新闻知识》2006,(7):41-43
信息时代的车轮飞速前进,媒体的受众市场也开始从“大众”向“分众”演进。时政类新闻期刊因而迅速崛起。其间虽然几经起伏跌宕,但最终以丰富的信息,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及深刻精要的评述,凭借权威信息和独家发言,漂亮地完成市场版图上的开疆拓土与重新分割的使命,被喻为中国期刊业第四次浪潮的主角。诸如《南风窗》、《新闻周刊》、《新民周刊》、《环球》、《嘹望东方周刊》均纳入其列。在信道过剩、信息同质化泛滥的时代,不做简单的重复、不做大量冗余信息的堆砌,发掘深度,体现真知灼见,是培育并向公众昭示媒体时政风格的关键。时政新闻特…  相似文献   

9.
正在媒体转型的问题上,时政新闻类媒体远远走在了学术期刊的前面。全媒体运营、多平台发布、产业链整合营销平台、"粉丝经济"等,时政类媒体所创新的这些理念与实践,既给学术期刊带来了启迪,也让其感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学术期刊的转型越来越迫切。时政类媒体新媒体转型的逻辑是:新闻的生产由专业人员转变为任何一个用户,内容生产的门槛下降了;新闻的验证,由专业人员转变为网络上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新闻类周刊伴随改革开放历程的推进,与社会转型思潮的变迁同步发展。它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取得跳跃性的发展,从最初的《半月谈》、《瞭望》,到现在市场销量较稳定的《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以及《新民周刊》,三十余年间,中国的新闻类期刊以西方同类先导性周刊为典范,历经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历程中的起伏跌宕,形成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期刊类型,并以兼容并蓄、心怀天下的开放性视野,在转型中国的社会发展场域中发挥稳中向好的作用。然而,游走于"时事"与"时尚"两界的定位局限,当前国内新闻类周刊总体发展格局有待提升与拓展。  相似文献   

11.
1、文摘类、家庭情感类杂志阅读率下降,时尚类、家居类、新闻时政类杂志阅读率上升。从数据上看,城市居民对作为现代都市人心灵鸡汤的文摘类、家庭情感类杂志的阅读喜好程度正在下降。相比之下,城市居民对时尚类、家居类杂志的阅读热情不减,这两类杂志的阅读率仍表现为上升趋势。除此之外,在网络所带动的浅阅读环境下,深度阅渎杂志的市场也保持扩展势头。  相似文献   

12.
李武  刘宇 《出版科学》2012,20(3):17-24
基于期刊共被引数据,本研究利用分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考察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数据分析表明:(1)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和编辑出版类期刊两大分支。(2)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3)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三类:科技编辑出版类期刊、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类期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三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致自1995年始,一种不同于《纁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它们是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家庭》、《知音》这些文选文摘类期刊与文化生活类期刊,前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对手;相对于国外的同行,如美国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我国的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又还显稚嫩;甚至于相对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本文所说的新闻类期…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2005,(11):32-32
刚出台的新《规定》对于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比较重要。它把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也函盖进去了,这就要求我们对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这两项新的业务也要和登载新闻信息一样,坚持管理和发展并重的原则。地方新闻网站在这些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投入不够。  相似文献   

15.
张萱 《新闻前哨》2011,(2):59-61
中国当代时政期刊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出现了顺应社会结构和市场竞争变化的转型需求。本文分别从时政期刊的"媒介角色"和"新闻写作"两个层面来探讨新媒介环境中,体制内和市场化这两种不同属性的时政期刊,各自呈现出的媒介角色与写作转型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学界关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在"前承"与"后续"上取得一些引人注意的成就:研究的视野显得更为开阔,减少单纯描述性的层面,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在重视单个传媒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对整体的观照.为了更加具体的把握2006年学界关于传媒发展研究的现状,我们从新闻传播类期刊中选取了12种期刊作为样本.样本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南京大学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指定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以及一些对传媒发展有较多研究的重要期刊.它们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当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界>、<新闻战线>、<传媒观察>、<中国广告>、<广告大观>(综合版)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新闻类期刊的优势在于整合零碎新闻事实,向读者提供经过深度挖掘的精要内容。新闻类期刊的数字出版要解决"深"与"浅"的矛盾,在数字阅读方式下保持其深度报道优势,应强化多终端复合出版策略,依据终端特点进行内容资源的分类整合和信息形式的创新呈现,一手抓"浅阅读",一手抓"深阅读",深入浅出,深浅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2013,(7):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2013,(8):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生活类报纸市场竞争形势的日趋白热化,"时政新闻"这个过去曾被忽视的新闻体裁,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地市一级的晚报,在做大做强社会新闻等的同时,已将做活当地时政新闻作为参与报纸市场竞争的一大优势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