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林松 《江淮法治》2009,(16):60-60
28岁的河南新密市刘寨村村民张海超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就是为了“有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患了职业病!而之前,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奔波却无果,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胸腔打开,把自己的肺暴露在无影灯下,作一个验证,作一个鲜血淋漓的验证。我们为之感叹,为之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2.
"没错!我头上是顶了一对肺."这套另类的器官娃娃出自美国艺术家David Foox,据说这个创意是受到他的叔叔肺移植手术的启发.产品一而世,就深受实习医生、学生和孩子的追捧.想必这是在设计之初,Foox先生自己也未曾想到的.  相似文献   

3.
刘洪波 《检察风云》2011,(24):61-61
少林寺从一个全国半熟少年热切投奔的习武之所,成功地转型为一个旅游中心,就连普京都到少林以武会友过了。无处不在的少林。成功地把自己整合进了市场经济大潮。  相似文献   

4.
李离是晋文公时的审判官。在一次审理案件时,李离由于听了下属错误的汇报而错判杀了人,知道真相后内心非常不安,便自己下令将自己逮捕,要判自己死刑。晋文公对他说:“官位有高低贵贱之分,刑罪也有轻重宽严之别。现在是你手下的官吏有了过失,不是你的罪过呀!”晋文公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李离不这么看,他说:“我的官位是本部门最高的,没有让位给部下官吏;我接受的俸禄也是最多的,没有把利益分给下属。现在错判杀了人,把罪过推诿给下属官吏,这种做法没有听说过!”李离不愿接受为他开脱的命令。  相似文献   

5.
鲁国平 《检察风云》2010,(14):75-75
咆哮哥为何如此牛,无非是把自己当成有别于普通群众的"官",官者,"管也"。头顶乌纱帽,管字上头,当然有权利对来办事的群众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从而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手拿纳税人的工资为群众服务的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6.
这是无私母爱创造的一个人间奇迹!风华正茂前途无量的博士儿子因一场车祸一夜之间变成了植物人。医生断言。他永远不会醒过来!伤心欲绝的母亲却不言放弃。她坚信自己能把儿子唤醒。在她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下,在她声声啼血的呼唤中。植物人博士儿果真奇迹般地醒过来了!  相似文献   

7.
商界间谍战     
中国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1992年,当“市场经济”正式确定为中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国人才真正理解了“竞争”一词的内涵。把企业推向市场!把产品推向市场!把人才推向市场! 竞争!破产!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两名优秀公安干警在执行么务时,被数名歹徒围攻、殴打、凌辱,并被抢夺了枪支和财物,其行径令人发指!案发后,歹徒家人手提6万元人民币,四处活动,且扬言:“谁能把这事摆平,只要开口,再多的钱也花!”公然蔑视社会主义法制!于是,有人为之说情,有人为之写条……。人民群众震怒了!公安机关震怒了!  相似文献   

9.
[案情]陈某趁同事刘某家中无人之机,请来开锁师傅打开房门后进入室内,盗走现金900元和活期存折一个。离开现场后,陈某电话约王某见面,告知自己偷了一个存折,并叫王某用该存折从银行把钱取出来,自己得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其实自己很多事都能做到!” 刚接到人事局马建英局长通知他报到的电话,黎航海的内心突然变得极不平静。想想这些年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忍不住发出了以上感慨。  相似文献   

11.
在监狱里,我想妻子和儿子的愿望太强烈了,为了争取时间,我内心就开始滋生邪恶的念头,我盘算着继续杀人,反正杀一个是死刑,再多杀几个也是死刑,何况只有继续杀人,让司法机关再立案、侦查、审讯、起诉、审判……这样才能拖延一段时间。 但是,一想到许干部,我就为自己生出那样的念头感到惭愧。虽然,我是死囚,我已不把自己当人,可许干部把我当人啊!如果我在他负责监管的监室里搞出命案,那他会受到牵连的呀!那样,我简直就不是人!所以,经过再三的思想斗争,我放弃了。  相似文献   

12.
长城 《检察风云》2003,(21):52-53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是神州大地为之欢腾振奋的日子,是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的日子,是整个世界为之屏息惊叹的日子,是一个必将载进人类史册的日子!中国人终于圆了数千年的飞天梦!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的时候,人们都认识了一个将永远载入中国航天事业史册的人——杨利伟,他是中国第一位探索太空的勇士,也是我们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宇航员。为了这一天,杨利伟训练了整整5年时间……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杨利伟,从小就喜爱体育运动。儿时的杨利伟,最大的梦想就是飞行。1983年6月,杨利伟的梦想终于…  相似文献   

13.
王宏志  杨强  杨乐 《政府法制》2012,(13):20-21
“能够把党的政策和老百姓的需求通过立法体现出来,我觉得自己做着一件对全社会非常有益的事业,并且深深地热爱着立法12作。立法、定制度真的比较苦,但它对我的人生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24年来,累,但我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时左右,红旗百货大楼附近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许多群众围观。这时,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务员任顺心同志路过这里,发现人群中有一个举止异常,两只眼睛贼溜溜地往围观者衣袋上瞄来扫去,乘人不备之机,一只手悄悄地伸进了一老人的衣袋,掏出了钱包。任顺心同志迅速上前抓住了小偷,厉声喝道:“把钱包交出来!”扒窃犯当场被擒。任顺心同志积极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表现了一个司法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受到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通报表扬。(摘自《河南法院简报》1981年第6期)  相似文献   

15.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诠解了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之要义并对其作了初步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检视了现行民事诉讼法在某些具体诉讼制度设计上所存在的悖离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之不足并就如何对其进行矫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生命可以重新开始, 你一定会再次选择刑警这个位置; 性格之火始终燃烧自信与沉着, 我说:你的另一个身份应该叫做勇士! --<序诗·为蔡立群而作> 天已经黑了. 带着寒意的晚风阵阵吹来,让这里寂静的气氛更显得凝重.所有的人都在期盼,或许生命会产生奇迹.  相似文献   

17.
陕西某乡党委副书记刘超峰,在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版上,发表了一封“长篇”来信,很值得一读。这封读者来信,其实通篇都是记录一个灾民对自己深夜道出的一番心里话。颇为耐人咀嚼的是,在刘超峰这位基层干部的眼里,这位灾民过去“是一个令人厌烦的喜欢告状的‘刁民’”;而这个昔日的“刁民”与刘副书记的深夜长谈,却是一席掏心窝子的感激之词。其中的变化,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做的标题可谓一语中的:救灾让我对干部的印象翻了个个儿。同样,这封来信的三个小标题也可予以证明:一、乡长发怒了:“背也得把这些群众(从水里)背出来!”二、大禹治水,三…  相似文献   

18.
孙渝 《法治研究》2006,(5):50-51
“天妒英才远去学法律用法律当律师办律所感念国家涌泉之恩始终如一真挚;地憾君子已逝管公事理私事为事业做事业动听浩荡涛声之音依旧如此美丽”。桂明先生悼念张涌涛律师的这副挽联不仅对张君的人生历程作了完美点评,更于笔墨之间流淌着对一个飘然仙去的同龄才俊的无限惋惜之情。常言道,人生之大不幸,莫过于幼年夭折,但对于英年早逝者,却更于不幸之中多了几分扼腕之痛。为人之子为人之夫为人之父从此难续赡养扶养抚养之情;一家之主一所之尊一行之宠自此了却管事断事理事之责。世间至悲至憾之事莫过于斯焉!律师之死,虽不如士兵就义般壮烈、如明星陨落般轰动,但却能于同道中唤响凄美而动情的悲歌。愿上帝保佑律师,无论是故去的还是活着的!  相似文献   

19.
犯罪发生的“引发式”解释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提按:知其然易,知其所以然谈何容易!但惟有知其然方能更有效地防患于未然,此所以尤为犯罪学之重要课题。犯罪何以发生,从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此处文章大胆重提“人格罪因论”,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于“犯罪人格”的构成与形成因素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文章对“引发式”理论的制度价值予以肯定并分析论证,力求为犯罪控制或犯罪抗制的更高效率与效果提供思路。论难题于平易之中,寓深意于淡写之笔,颇有“引发”之功。  相似文献   

20.
汉代刘向在!新序"一书中#讲了一个赵鞅悲叹无人指斥自己过失的故事:春秋末年,赵鞅任卿相的要职,执掌赵国的权柄。有个叫周舍的人,站在府门前,伫立了三个昼夜。赵鞅不解其意,遂上前诚挚询问:“先生有何见教?”答曰:“人贵自知。如今您位高权重,听到的多是一些奉承的话,这对您执政不利。我愿做一个谔谔之臣,随时记下您的过失,及时给您指摘出来。”赵鞅听了很高兴,便把他留在自己的身旁,以便能经常了解下属对自己的批评意见。不久,周舍患病去世。赵鞅得知后放声大哭“:从前,殷纣王拒谏饰非,昏昏而亡;周武王从善如流,谔谔而昌。周舍死后,我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