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脂蛋白(α)[Lp(a)]与尿微量清蛋白/肌酐(UA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02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mALB)将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mALB≥20μg/min)48例和糖尿病非肾病组(NDN,mALB20μg/min)54例;另从体检中心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NC)组。检测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CysC及尿mALB,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各指标与UACR的相关性,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肾病患者UACR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尿素、肌酐、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ysC水平及U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和NDN组CysC、Lp(a)水平与UACR均无相关性;DN组CysC、Lp(a)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r=0.658,P0.01;r=0.52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CysC、Lp(a)为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N患者CysC和Lp(a)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且CysC是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Lp(a)水平为影响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反映DN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纳入观察组,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32例、早期DN组27例、临床DN组21例。将5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各研究组血清Cys-C、尿mALB水平,以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 T2DM患者血清Cys-C、尿mALB水平随着DN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早期DN组、临床DN组血清CysC、尿mALB水平高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DN组、单纯DM组及对照组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DN组BUN、CR水平高于早期DN组、单纯DM组及对照组(P0.05)。早期DN组血清Cys-C和尿mALB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8(P0.05)。随着T2DM患者病程的延长,血清Cys-C、尿mALB阳性率逐渐升高,且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血清Cys-C、尿mALB是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标志物,二者联合检测对DN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的临床意义,为临床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9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1)组63例和糖尿病肾病(DN2)组61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的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N1组患者血清CysC和尿mALB/Cr浓度均高于D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DN2组患者血清CysC和尿mALB/Cr浓度均明显高于DN1组、D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CysC和尿mALB/Cr浓度相对增高;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真阳性率为88.89%,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真阳性率。结论血清CysC和尿mALB/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5月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并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d)30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30~300mg/d)22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300mg/d)23例。另收集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根据24h尿量计算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及Cys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DPN,并对各组间的ADPN、hs-CRP、CysC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ADP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UAER增加,3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血清ADPN,hsCRP和CysC均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N,hs-CRP和CysC与UAER呈正相关(r=0.715 6,0.476 3,0.741 3,P0.05)。结论血清ADPN,hs-CRP和CysC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及病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在2型糖尿病(T2DM)中的变化以及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和leptin抵抗在T2DM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IA法测定T2DM患者血浆leptin、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测定UAER以及用吡格列酮治疗后leptin和UAER的变化。结果 DM、DN组leptin均较健康人显著升高(P<0.01),并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增高,DM、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UAER呈正相关(r=0.291,P<0.05),DN组经吡格列酮治疗后,能相对降低尿清蛋白水平(P<0.01)和血浆leptin水平(P<0.01)。结论高leptin血症和UAER与DM、DN的发生、发展有关,吡格列酮具有一定改善胰岛素抵抗和leptin抵抗功能的作用,对指导糖尿病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40例不伴DN组和46例伴DN组,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4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ysC、Hcy、hs-CRP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含量.结果 T2DM组CysC、Hcy、hs-CRP和尿mALB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1.9%,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DN患者血清CysC、Hcy和hs-CRP水平随着尿mALB的增加而升高,提示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是糖尿病肾病新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糖尿病肾损伤及其损伤程度的指标.CysC、Hcy及hs-CRP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王瑞  蔡迪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6):2265-2266,2274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61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和血脂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DN组血清hs-CRP、Hcy、血脂水平与SDM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Lp(a)和hs-CRP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1、0.432、0.594,P<0.01)。结论 hs-CRP和Hcy随着UAER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可体现病情的加重,可作为糖尿病(DM)及DN患者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eretion rate,UAER)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36例,UAER<20μg/min),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组,52例,UAER 20~200μg/min),对观察组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同时进行Hcy、CysC、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平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DN组和DM组Hcy、Cys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N组Hcy、CysC亦高于DM组(P<0.05);DN组Cre、Bun略高于DM组(P>0.05),DN组Cre、Bun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N组阳性率CysC(65.4%)>Hcy(50%)>Cre(26.9%)>Bun(23.1%)。结论血清Hcy、CysC是较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血清指标,在糖尿病肾病诊断时间上较血清肌酐、尿素氮更早,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闫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3):1578-1579
目的 探讨尿肾损伤因子-1(KIM-1)、尿微量清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T2DM 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38例,不伴DN组43例,以4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尿KIM-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mALB 和β2-MG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T2DM患者尿KIM-1、mALB、β2-M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T2DM患者DN组尿KIM-1、mALB、β2-MG水平明显高于不伴DN组(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3.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尿KIM-1、mALB和β2-MG对T2DM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mALB,用酶法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GDM期各组分别与对照组CysC、尿mALB、S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DM中期孕妇组BU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CysC与mALB呈正相关(r=0.656,P<0.01)。结论 Cys C、mALB可作为妊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更好地早期诊断妊娠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hinese visceral adipose index, CVAI)及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关系及病情预警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4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生化指标等)。根据有无DN分为DN组(n=114)、非DN组(n=126)。将CVAI及VFA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对模型及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与非DN组比较,DN组糖尿病病程较长,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高比、腰臀比、颈围较大,空腹血糖(FPG)、UAER、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高,eGFR较小,脂质蓄积指数、CVAI、VFA、皮下脂肪面积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ER、UACR与CVAI、VFA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VAI、VFA、FPG及糖尿病病程是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 CVA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6730,敏感度为0.3947,特异度为0.8810;VFA的AUC为0.6453,敏感度为0.7456,特异度为0.4921;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3,敏感度为0.7368,特异度为0.6825,此结果均优于各单因素参数。结论 CVAI、VFA、FPG和糖尿病病程是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CVAI及VFA可作为T2DM患者发生DN的病情预警指标,为内脏型肥胖患者的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40)、糖尿病肾病早期组(n=40)和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组(n=40),分别测定其肾小球滤过率、CysC、血肌酐(Cr)、尿素氮(BUN)等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组患者间的病程、UAER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肾病早期组和中晚期组GFR水平均降低,CysC水平升高(P<0.05);与糖尿病肾病早期组比较,中晚期组GFR降低,CysC、Scr、BUN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GFR、Scr、BUN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CysC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2DN)血清脂蛋白(a)[Lp(a)]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浓度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血清Lp(a)和CysC水平在早期诊断T2DN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4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SDM、EDN和CDN组)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p(a)和CysC的浓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M、EDN、CDN组患者Lp(a)均显著升高(P<0.05);与SDM组相比,EDN、CDN组患者Lp(a)均显著升高(P<0.05)。SDM组与对照组相比Cys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EDN、CDN组患者CysC均显著升高(P<0.05);与SDM组相比,EDN、CDN组患者CysC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Lp(a)、CysC水平与UAER均呈直线正相关(r=0.411,P<0.05;r=0.783,P<0.01);Lp(a)与CysC呈直线正相关(r=0.389,P<0.05)。EDN组Lp(a)与CysC单独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比SDM组显著增高(P<0.05,P<0.01,P<0.01)。结论 T2DN患者血清Lp(a)和CysC水平与T2DN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已有异常,同时检测血清Lp(a)和CysC对T2DN的早期诊断以及防治和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3例)、单纯糖尿病组(33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5例)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Hcy和尿mALB含量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尿Kim-1(Kidney injury molecular 1,Kim-1)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及病情发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241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DN患者分为三组:正常清蛋白尿组或单纯糖尿病组(NA组);微量清蛋白尿组(MI组);大量清蛋白尿组(MA组);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尿标本中的Kim-1浓度;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U-mALB及血清CysC水平。结果 NA、MI、MA组患者血清、尿Kim-1水平与NC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NA组患者Kim-1水平与MI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NA、MI及MA组患者UAER、U-mALB、血清CysC、FPG、HbAic、BUN、SCr浓度与NC组比较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早期肾损伤血清、尿Kim-1水平升高迅速,是临床诊断早期DN敏感而准确的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改变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T2DM患者58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ACR30mg/mmol)和高清蛋白尿组(ACR≥30mg/mmol);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测定其血浆NGAL、血清CysC、肾功能、血糖及血脂等水平。结果血浆NGAL和血清CysC水平在对照组、正常清蛋白尿组和高清蛋白尿组中呈逐步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NGAL与血清CysC、肌酐(CRE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43、0.66,P0.05);血清CysC与CREA、BUN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58,P0.05)。结论 DN患者血浆NGAL与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均与肾损伤程度有关,二者可以作为DN早期无创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周鑫  丁巍  韩正刚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2):230-232,23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ey)、脂蛋白a、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损伤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60例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MA组)、60例2型糖尿病肾损伤达到临床期患者(CN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研究对象的Hey、脂蛋白a、L-FABP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并采用线性相关法探讨Hey、脂蛋白a、L-FABP水平与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T2DM组、MA组及CN组的Hey、脂蛋白a、L-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A组及CN组的Hey、脂蛋白a、L-FABP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P<0.05),CN组的Hey、脂蛋白a、L-FABP水平显著高于MA组(P<0.05);CN组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MA组及对照组(P<0.05),MA组、CN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值高于T2DM组(P<0.05),CN组的UAER值高于MA组(P<0.05);UAER范围>20畔/min的T2DM患者的Hey、脂蛋白a、L-FABP水平与SCr、UAER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N患者Hey、脂蛋白a、L-FABP水平显著地升高,并且与患者肾功能损害和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纳入DM组,55例糖尿病肾病纳入DN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60例设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糖相关指标及hs-CRP、CysC水平。结果 DN组UEAR、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DM组与健康组,DM组上述指标同样高于健康组;DM、DN组FPG、2h PG及Hb A1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DN组hs-CRP阳性率为70.9%,CysC为67.3%,二者联合诊断阳性率为87.3%,均明显高于D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s-CRP、CysC与UEAR呈正相关(r=0.476,0.741,P0.05)。结论 hs-CRP、CysC水平与DN间存在明显关联,临床可联合检测以尽早诊治D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2019年于华东疗养院体检的38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SF的四分位数水平为界,将患者分为Q1组(SF<137.6 ng/mL)、Q2组(137.6 ng/mL≤SF<223.9 ng/mL)、Q3组(223.9 ng/mL≤SF<362.2 ng/mL)、Q4组(SF≥362.2 ng/mL),比较4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MAU)、血肌酐(Scr)、尿酸(UA)、血尿素氮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SF水平与这些糖尿病和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4组FPG、HbA1c、MAU、U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Q4组FPG、HbA1C水平均高于其他组,Q4组MAU、UA水平均高于Q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水平与FPG、HbA1c、MAU、UA均呈正相关(r=0.224、0.186、0.404、0.152,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15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MAU、Scr、eGFR是SF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SF水平与FPG、MAU、Scr、eGFR等密切相关,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测及干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胱抑素C(CysC)及其联合检测在Ⅱ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DN患者92例(DN组)和体检健康者90例(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的尿mALB、尿RBP和尿CysC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N组患者的尿mALB、尿RBP和尿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中,尿mALB检测DN的阳性率最高,为94.57%,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7.83%)显著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ROC曲线结果显示,尿mALB诊断DN的AUC为0.732,诊断阈值为43.58mg/L;尿RBP的AUC为0.685,诊断阈值为1.47mg/mL;尿CysC的AUC为0.701,诊断阈值为1.42mg/L,联合检测的AUC为0.928。结论尿mALB、尿RBP和尿CysC为反映肾脏损伤的较好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DN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监测糖尿病患者的尿mALB、尿RBP和尿CysC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和DN的预防、治疗和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