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志荣主任医师治疗肺癌,认为首先按阶段把握病机,早期肺癌以邪实为主,中期肺癌邪实与正虚并重,晚期肺癌以正虚为主,临证时要辨清气血阴阳何虚,邪实中气滞、血瘀、痰湿、热毒、水饮何重,治疗主张中医综合治疗,以辨证为基础,初期可重用祛邪之品,中期祛邪扶正并用,晚期重用扶正,少用祛邪。  相似文献   

2.
对原发性肾小球病中医治疗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对原发性肾小球病(以下称本病)中医病因病机认识的逐渐加深,因而对本病中医治疗途径也有了进展。今分六个方面讨论如下。不妥之处,请予指正。一、中医治疗原则 1.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应祛邪为先;慢性期或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或虚实挟杂,治疗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属于复发虽有正气虚,但邪实重者,仍不能忽视祛邪,标本兼顾。正虚者又不宜过用攻伐之品。2.要有整  相似文献   

3.
介绍周永明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经验。周师认为急性白血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即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主要是气阴亏虚,邪实主要是痰湿瘀毒,本虚标实出现在急性白血病的各个阶段,或以本虚为主,或以标实为主,治疗时应注重标本缓急,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并倡导分期论治,化疗前期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为化疗创造条件;化疗期当健脾和胃、助运化湿,意在增效减毒;化疗间歇期主张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兼以清解邪毒。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消瘅""三消"范畴,古今多从阴虚燥热论治,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流行形势更加严峻。笔者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正虚与邪实相互作用的结果,气虚和阴虚是始动因素,为本;湿浊、燥热、痰饮、瘀血是诱发因素,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初起阶段,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中期阶段,则正虚渐甚,邪实持续存在,虚实并重;在后期阶段,则见正气衰败,邪气充斥,形成标本俱急之侯。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初期邪实为主,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使邪去而正不伤;中期正虚邪实并重,则扶正祛邪并用;后期正衰邪盛,不耐攻伐,则以扶正固脱为重,待正气渐复,再议祛邪。临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所囿,将2型糖尿病分7型施治,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何世东教授认为原发性肝癌手术及术后化疗,严重损伤正气,正虚为主,扶正兼以祛邪;未经手术及放化疗,邪实为主,祛邪兼以扶正。何教授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凡为肿瘤者,皆存内虚之象,肝癌以正气虚弱为重,常在脾肾亏虚基础上因虚致实,虚实夹杂,虚实当先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肝肾同源、重视补肾,情志调节、活血化瘀;初期多以气郁脾虚湿阻为主,进一步湿热毒瘀互结,耗伤阴血,终致正虚邪实,病情恶化,甚则阴阳离决;毒、虚、瘀、热是肝癌的基本病变,邪毒化火,瘀毒互结,肝肾亏虚,表现为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多个脏腑正虚,尤以脾肾亏虚为主,多有正气亏虚,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郁怒,外邪侵犯,治疗时需顾护脾胃后天之本,不可一味选择大剂量寒凉或攻伐类中药。附肝癌术后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6.
商宪敏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常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为主,邪实常以痰湿中阻、水湿泛滥、浊毒蒙窍为主。治疗时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顾,以补虚扶正、化痰祛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为主要治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浅谈庞学丰分阶段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学丰副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可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中期邪实正虚并存,当扶正祛邪兼顾.晚期则以正虚为主,当以扶正为主.当然不同年龄段的类风关的治疗也不相同.但是治疗过程中都应不忘补益脾胃,重视养血活血.  相似文献   

8.
张波  于敏  朱敏  王洪燕  陈晓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0(11):118-118,128
慢性肾衰竭发生于多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晚期,大多数学者认为属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正虚为本,以脾肾亏虚为主;邪实为标,以湿浊、水气、血瘀互见.湿、浊、瘀、毒等病理产物是阻滞气血、导致病变发展、脏腑功能衰败的重要因素,乃病机之关键.以祛邪为主,有降浊清热解毒法、降浊解毒化瘀利湿法;扶正祛邪有温阳降浊法、温阳降浊清热解毒法及温阳降浊化瘀利水法.  相似文献   

9.
唐宋教授擅治失眠,汲取众家所长又兼有创新,辨证用药,具有"证分虚实、方兼标本"的鲜明特点。失眠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之别,或三者夹杂存在,临证补虚与安神并重。失眠实证有痰饮、湿阻、实热、气滞、血瘀之异,临证注重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先。虚实夹杂者,常根据虚实不同,兼顾祛邪、补虚、安神,标本兼治:实邪较甚者,以祛邪为主,稍佐补虚安神之品;正虚为甚者,以补虚、安神为主,稍佐祛邪之味。通常失眠一症以虚实夹杂者居多,临证须把握整体。  相似文献   

10.
任师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复杂,病情反复发作,其基本病机本虚邪实,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病情发作期以痰浊与瘀血之邪实为主,兼顾气滞。治疗重在化瘀豁痰、行气止痛祛邪为主;慢性迁延期以心肾亏虚之本虚为主,兼顾血瘀,治疗上以补肾养心,健脾化瘀为主,可取良效。  相似文献   

11.
花根才  周琴花 《陕西中医》1995,16(8):359-359
<正>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后期阶段,病因复杂,病变弥漫,张云鹏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系脾肾亏虚,运化失司,气化无能,肝脉痹塞,瘀浊蕴热阻结,水液不循常道而壅聚所成,乃正虚邪实而以邪实为主之证。张师宗急者治其标之旨,常以清热行瘀化浊逐水以祛邪为主治疗本病,认为邪去则正安。而稍事扶正,以作鼓动。以此法治之,常获殊效。现举两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李雪  徐雅 《江西中医药》2021,52(11):7-10
吴又可治疫治则扶正贯穿始终,注重祛邪早治,既病防变,因人制宜.在新冠肺炎分期治疗中,初期疏利膜原,祛邪不伤正;发展期邪实轻者,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邪实重者,侧重祛邪,邪实正气虚者,攻补兼施;恢复期,以扶正为主,佐以驱邪.吴又可主张开通胃气,一病一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3.
(二)祛邪以安正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CGN是虚实相兼的病证,在其整个发病过程中,不但有正虚的临床见证,而且有不同程度的邪实之候.有人认为,实邪在本病各类型、各阶段都是存在的,它对正虚与疾病进退影响极大.因此,在治疗时,既要重视扶正,又要重视祛邪,祛邪是治疗慢性肾炎的又一重要措施.现分别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性骨病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性骨病的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有肾虚髓亏 ,骨失所养 ,肝虚筋弱 ,脾虚肌肉萎弱等 ;邪实与浊瘀互结 ,风寒侵袭相关。其治疗扶正应以补肾壮骨为主 ,兼顾肝脾 ;祛邪则可随机使用化浊祛瘀 ,散寒通络 ,清利湿热等  相似文献   

15.
李雪  徐雅 《江西中医药》2021,52(11):7-10
吴又可治疫治则扶正贯穿始终,注重祛邪早治,既病防变,因人制宜.在新冠肺炎分期治疗中,初期疏利膜原,祛邪不伤正;发展期邪实轻者,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邪实重者,侧重祛邪,邪实正气虚者,攻补兼施;恢复期,以扶正为主,佐以驱邪.吴又可主张开通胃气,一病一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李雪  徐雅 《江西中医药》2021,52(11):7-10
吴又可治疫治则扶正贯穿始终,注重祛邪早治,既病防变,因人制宜.在新冠肺炎分期治疗中,初期疏利膜原,祛邪不伤正;发展期邪实轻者,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邪实重者,侧重祛邪,邪实正气虚者,攻补兼施;恢复期,以扶正为主,佐以驱邪.吴又可主张开通胃气,一病一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7.
《河南中医》2013,33(6):832-834
慢性肾脏病总属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多考虑为肺、脾、肾三脏的虚损,标实是指水湿、湿热、气滞、瘀血等病理产物.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影响水液代谢,则可导致水湿内停,水湿日久化热而成湿热,湿热蕴久,可致痰浊内生,水湿、湿热、痰浊三者作为有形实邪,一方面“久病入络”,日久阻塞气血运行,气血不畅,形成气滞、瘀血;另一方面诸邪日久不化而变生湿毒、浊毒等.在治疗上或以补虚为主、兼祛邪实,或以祛邪为要、兼以补虚,或通补兼施、祛邪补虚并进,以期根治.  相似文献   

18.
陶兴  龚丽娟 《吉林中医药》2012,32(4):355-356,359
龚丽娟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病程缠绵,其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病程的不同时期本虚与标实各有侧重,辨证之时必须分清虚实.辨本虚时以脏腑辨证为主,辅以气血阴阳辨证,辨标实时分清内外之邪,如是虚实明辨才可避免犯虚虚实实之误.补虚时随脏腑之异、阴阳之别而主次分明,抓住主脏、兼顾他脏,平补为宜.祛邪时抓住主要病邪,祛与防并重.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胡国俊认为正虚邪实是肺癌的病机,虚以气阴两虚为本,实以痰、湿、热、毒、瘀为标;其对肺癌的治疗,强调"求邪正之盛衰,辨局部与整体之虚实",扶正与祛邪兼顾.本文分享胡国俊治疗肺癌验案2则.  相似文献   

20.
夏小军 《中医研究》2005,18(1):53-54
小儿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之证,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分为邪毒炽盛、痰瘀互结,邪毒渐退、气阴两虚及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三型辨证施治,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