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了人、机、大气环境扰动的动力学模型。形成一个便于仿真计算的人-机-环境系统模型,针对驾驶员完成俯仰跟踪任务,研究了大气扰动对驾驶员控制特性和人-机闭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驾驶员和飞行模拟器构成人-机仿真系统,结合驾驶员完成单自由度补偿跟踪任务,对飞机仪表显示和屏显两种显示方式进行了人-机系统仿真试验,通过频域辨识方法,获得了拟线性驾驶员描述函数,进而分析了两种显示方式对驾驶员特性和人-机系统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驾驶员和飞行模拟器构成人-机仿真系统,结合驾驶员完成单自由度补偿跟踪任务,对飞机仪表显示和屏显示方式进行了人-机系统仿真试验,通过频域辨识方法,获了拟线性驾驶员描述函数,进而分析了两种显示方式对驾驶员特性和人-机系统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高安全工作整体水平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原理,努力提高安全工作整体水平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CAD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CAD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CAD技术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关系;计算机图形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仿真中的应用;计算机几何建模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建模中的应用;国内外该领域的软件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6.
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CAD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CAD技术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关系;计算机图形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仿真中的应用;计算机几何建模技术在人-机-环境系统建模中的应用;国内外该领域的软件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7.
复杂人——机系统中的人因失误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26  
随着人——机系统变得越来越多,装置的可靠性越来越高,人因失误已成为重要的潜在事故源。本文描述了复杂人——机系统的特征,探讨了该系统中人因失误的定义、分类、数据采集和事故模型。这些研究有助于对人因失误的预测、预防和减少。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作业环境中,人们都要受到热应激的作用,热应激不仅能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还会对人的行为特性有不利的影响。人们往往注重于热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及生理耐受极限,忽视了它对人的行为特征的影响。本文侧重论述热应激对人的行为影响,以加深了解热应激的作用,为存在热应激的人-机系统设计及改善人-机关系综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综采工作面人──机系统可靠性与作业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运用人——机系统可靠性理论,对综采工作面人——机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改善劳动环境能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综采工作面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井下运输系统是一个环节复杂、影响安全因素甚多的庞大系统。运输事故是煤矿井下常见的多发性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人、机、环境的缺陷。根据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对井下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试图提供一种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面源模式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面源模式计算方法.为了提高面源模式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了面源反扩散参数的概念.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面源模式做了实际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虚点源后置法做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采用虚点源后置法对面源内部和近源处计算结果的修正方法.并对虚点源后置法横风方向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在计算过程中,令面源(y方向)内部所有计算点的浓度与中心点浓度相同,在面源两边0.45 L范围以外取实际浓度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相活性污泥法对焦化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NH_3—N浓度为300mg/L左右,COD为1200~1500mg/L,酚浓度为100~380mg/L,CN~-为10~30mg/L,在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7h和混合液回流比为400%的条件下,出水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地掌握飞行员的非技术技能,提高安全培训效能和飞行机组排班的科学性,对飞行员非技术技能的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从飞行员的机组交流与合作能力、自动化系统意识、情境意识与决策、领导与管理、应激能力5个方面构建了飞行员非技术技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飞行员非技术技能评价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某航空公司5名不同背景的飞行员的非技术技能实施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定量地判定飞行员非技术技能的高低,并能够识别飞行员非技术技能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Rescue operations during mine fires or methane explosions are highly dangerous for rescue workers. The knowledge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al mine atmosphere and the calculations of its explosibility may help to increase the safety of the rescuers. In the Czech Republic, a system called “Mine Gas Laboratory” (DPL) has been used for these purposes. The DPL allows measurement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ine atmosphere and transmits the data necessary for evaluation to the surface. Up to now the explosi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coal mine atmosphere has depended either on the rescuers’ experience or on software code calculation. The code called “Vybuchovy trojuhelnik” (explosion triangle) is a graphical computing system intended for fast assessment of explosibility of fuel–air mixtur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de and describes two simple methods of explosibility evaluation. The first method is “explosion triangle analysis”—a graphical method based on empirical graphs transformed into equations. The second method uses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based on chemical balance dynamics and Gibbs and Helmholtz energ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zech Bureau of Mining (CBU) and Central Mine Rescue Service (HBZS), the code solves the problems of explosion triangle for both standard and non-standard coal mine atmosphere compositions. Unfortunately, the atmosphere composition must be introduced manually due to the unknown format of the data transmitted from the old DPL model. On 1 September 2005, a project started to develop a new system for on-line monitoring and atmosphere explosibility evaluation. Th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measure CO2, O2, CH4, H2 and CO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the wind spe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Vybuchovy trojuhelnik” code will be used as a basis for explosibility evaluation, and an on-line connection with the new model of DPL will b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5.
飞行安全的针对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飞行员执行新的或特殊任务的需要,在研制飞行安全评估系统时,设置了针对性评估模块.运用层析分析法(AHP)确定了针对性评估模块与一般性评估模块的权重关系.根据飞行安全理论确定了一般性评估简捷方法的因素、要素及量化数据;根据层析分析法、基元事件分析法确定了针对性评估模块的结构和因素的权重,采用基元事件分析法、飞行法规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针对性评估的要素进行了量化.最后针对具体事例做了评估计算.研究表明,当针对性评估的安全度小于90%时,应引起足够的警觉,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邹碧海  向阳  唐舒闻 《安全》2020,(4):59-62
为了清晰的阐述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利用集合的方法阐述了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的关系,同时利用数学公式表示了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之间的联系,得出安全文化的作用是通过不同时刻的安全氛围的累计,从而让安全文化的作用机理变得数据化、具体化,让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能够更好的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从而推动企业、乃至世界的安全生产进程。此外,安全文化的建设维度相比安全氛围建设而言显得较少,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建设维度,从而完善安全文化维度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7.
飞行员疲劳是关系到飞行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飞行员疲劳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有效防止因飞行疲劳引发的飞行事故.在分析飞行员疲劳的影响因素确定疲劳风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主客观赋权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飞行员疲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飞行员疲劳状况问卷调查结论,采用改进了的TOPSIS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论表明各指标权重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安全能力系统构建及层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安全能力是企业在特定的安全文化的氛围下,形成的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作用力.在综合企业能力理论和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由安全系统目标、安全能力系统和安伞系统外部环境三部分组成的企业安全能力系统.企业通过安全资源的输入,在企业内部系统和安伞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安全效益,达到安全目标.安全能力系统是改进安全水平的重要部分,企业一定的安全能力水平,是安全知识、安全结构和安全文化三者的耦合作用的结果,也是企业内部安全条件和外部安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探讨了企业安全能力划分方式,可分为潜在安全能力和现实安全能力两个层次,安全能力的提高需经历一个从潜在安全能力到现实安全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