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E废塑料热解油化中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六种PE废塑料回收热解油化催化剂,对比酸性,碱性催化剂的性能,确定了CaO,MgO最适宜作直投PE热解催化剂,其用量为2%左右。  相似文献   

2.
溶液法乙烯聚合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溶液法聚乙烯(PE)工艺的特点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近几年溶液法PE技术在催化剂、聚合工艺和设备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Unipol气相法聚乙烯技术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Unipol催化剂技术中典型的4类聚乙烯(PE)催化剂的特性,介绍了气相法PE装置扩能技术的进展。指出国内PE企业应加快催化剂的国产化进程,装置扩能改造增加生产能力,产品结构定位与调整要适时而变,从而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化工译丛》2006,(4):30-32
Grace Davison公司开发了用于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的新型丙烯产量最大化催化剂(PMC),其性能超过了传统的采用ZSM-5助剂的催化剂。该新技术可调节PMC催化剂上酸性位强度以提高丙烯产率。尤其是增强了酸中心的强度,从而提高了丙烯的选择性。在LPG(液化气)产率不变的情况下,PMC催化剂可使丙烯产率提高2wt%。  相似文献   

5.
杨师棣  王福民 《化工时刊》2002,16(11):37-39
研究了H3PW12O40/C催化剂对丙烯酸(AA)和季戊四醇(PE)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探讨了催化剂的载酸量、浓度及反应条件诸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A0.8mol、PE0.25mol催化剂用量是AA质量的1.8%,反应温度115-120℃和反应时间90min,产品产率达89.3%,产品质量分数大于98%,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今世界聚乙烯(PE)催化剂,即铬系、钛系、茂金属和非茂金属单活性中心催化剂技术的发展,推动了PE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技术进步,PE生产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的进步使PE的性能进一步改进,更易于加工成型。新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双峰PE生产技术、反应器新配置技术、冷凝态和超冷凝态技术等。通过对国内PE生产技术进步、催化剂的研发和装置国产化现状分析,指出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今后我国PE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迈图高新材料集团2007年8月13日宣布,向市场推出一种新的复合型叔胺液体催化剂NIAX Catalyst SA800。这种高活性催化剂能促进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使泡沫交联,赋予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良好的机械性能。该产品与普通胺催化剂相比,可使泡棉硬度增加5%~10%,与同类复合型叔胺催化剂相比,有较低的气味和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宇部工业公司开发了一种用钒催化剂生产用做PS改性剂的丁二烯橡胶,并开始进行市场调研。由于这种橡胶与PS的相容性比传统的钴催化剂丁二烯橡胶更好,因此,该公司要用它做PS树脂的改性剂,以提高树脂的抗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9.
助剂化学     
《化工中间体》2006,(9):45-46
杜邦研发高性能PE回收料助剂;泸天化二甲醚催化剂研发获重大突破;全球炼油催化剂需求猛增;太湖阻聚剂缓蚀剂口碑好;我国电荷调节剂打破日本垄断;甲醛分解技术将在国内推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龙桑田 《国外塑料》2005,23(1):24-24
英国Univation技术公司已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它能在单个反应器里生产出双峰HDPE,从而降低了以前必需使用多个复合反应器的生产硬件成本。该公司表示,除使用单个反应器约可降低40%的成本外,同时也打破了生产瓶颈,在单条Unipol生产线上采用这种新型Prodigy催化剂,每年可生产出45万多吨双峰HDPE。Prodigy催化剂能让生产商利用同一反应器投入和终止双峰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聚乙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我国聚乙烯(PE)催化剂、工艺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建议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化PE成套工艺技术,力争主要依靠我国的自主技术发展PE工业;重点开发适合于生产高性能PE产品的新工艺和新催化剂,占领高附加值的PE产品市场,应对未来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PDS-400型脱硫催化剂的基本特征及PDS脱硫技术的应用情况。该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选择性,脱有机硫效率为60%,对于含H2S10-30g/Nm^3的煤气的脱除能达到98%以上,HCN脱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聚氨酯预聚体通过催化剂与环氧树脂接枝反应合成了蒙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该树脂在改性胺和催化剂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较高的强度,对极性基材和非极性PE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4.
1引言聚烯烃树脂是合成树脂中最通用的品种之一.自1953年发现Ziegler-Natta催化剂,并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的工业化生产以来,聚烯烃技术获得迅速的发展,并开发出节能型气相法工艺技术,目前全世界聚乙烯年产量已达200000kt,占聚烯轻树脂总产量的30~40%。聚丙烯达17870kt.另一方面,1980年汉堡大学Kaminsky教授发现单活性中心的茂金属催化剂,mPE及其它一些聚烯烃随之诞生。由于该催化剂可以精密地控制聚合物分子,能够按照用户要求“定制”无视立构,等现立构或间规立构的任何一种结构的聚合物,并且可以生产用op-N…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12年12月2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工业应用试验项目——气相聚乙烯(PE)干粉催化剂PGE一201,在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8万吨/年LLDPE装置已持续进行60天。这标志着中国石油拥有了自己的气相聚乙烯催化剂。该次试验共进行了8个批次的催化剂生产,生产出7042、7047、9047等牌号的产品14000吨,产品全部合格。在冷凝态操作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在6000—8000克聚乙烯/克催化剂可调,产品堆积密度为0.35—0.39克/立方厘米可调,产品灰分降为0.03%。与装置原来使用的催化剂相比,活性最高提高一倍,产品的堆积密度最高可提高31%。  相似文献   

16.
《河南化工》2006,23(5):53-53
成都有机化学公司研制的节能型低水碳比(2.7)一段转化催化剂,可将合成氨造气水碳比由目前的3.5降至2.7,合成氨造气能耗降低近20%。该催化剂的研制成功将为我国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的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示范,同时对于合成甲醇和制氢工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eos技术公司开发了改进型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和固定床体系催化剂。该公司称工业化装置验证丁烷制顺酐收率明显提高,与老一代催化剂相比,采用改进的催化剂,反应器操作温度更低。Ineos公司称,预期这些改进可明显降低生产顺酐的操作费用并延长固定床催化剂寿命。收率的提高将取决于用户反应器的操作条件,Ineos公司验证该催化剂收率可提高10%,操作温度可下降100~300℃。新一代催化剂还适用于希望用丁烷取代苯作为顺酐生产原料的生产厂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Ag/Cu/CeO2-ZrO2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C3H6选择性还原NO的性能,讨论了载体中铈锆比例,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负载方式以及在载体中加入适量碱土金属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铈锆比为1:3时,催化剂活性最好,NO转化率达到58.2%。在铈锆比为3:1的CeO2-ZrO2载体上,单独负载Cu的催化剂活性最好,NO转化率为53.8%。在CeO2-ZrO2载体中加入少量Ca可明显改善催化剂性能,拓宽催化剂反应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一种催化剂技术领域的一氧化碳常温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活性组分、助剂和催化剂载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硝酸钯和重金属硝酸盐配制成浸渍液,在保温条件下将浸渍液倒入催化剂载体中制成催化剂前驱体,最后将催化剂前驱体烘干后,焙烧制得催化剂。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制备成本低廉,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方便普及。  相似文献   

20.
浅谈国内外钒催化剂的质量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化学组分、强度、活性、物相结构、孔容积及孔径分布等方面,对国产S101-2H、S108-1H钒催化剂和进口LP120、LP110钒催化剂进行剖析、对比。结果表明,国产催化剂强度比进口催化剂低30%左右;国产催化剂测定活性与进口催化剂相近,但实际使用活性明显劣于进口催化剂;进口催化剂载体中存在方英石、硫酸铝钾相,而国产催化剂没有;进口催化剂孔径分布较宽,主要孔径分布在0.50~1.50μm,而国产催化剂孔径分布较窄,主要孔径分布在0.060~0.30μm,不利于反应气体在催化剂内部的扩散。鉴此,建议采用高温煅烧载体,降低其有机物含量;优化配方,填加无机粘结剂;改进成型设备等措施,提高催化剂的强度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