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常规的油藏工程研究在开发方案设计中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带来预测结果不够准确,这对大型油田的开采效果影响不是很大。而海上边际油田一般为小型油气构造,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对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很有可能对边际油田开采价值作出错误的判断。但是海上边际油田总的储量相当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开采价值。在分析海上边际油田开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海上边际油田高效开发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针对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强调了油藏工程研究在高效开发中的重要性,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对边际油田进行现代油藏工程综合研究,制定出最佳开发方案,大力提高我国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2.
海洋石油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选择最佳的完井方式是充分发挥油井潜力、有效开发油田的一项重要工作。介绍了海上油气田在完井防砂和智能完井等几个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根据海上勘探开发的需求,提出海上完井技术应针对边际油田、高温高压和深水开发以及稠油开采等课题开展研究和先导性试验。同时,结合完井技术的现场推广情况,建议开展完井工具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实现工具的自主产权化。  相似文献   

3.
轻舟 《石油知识》2006,(1):15-15
国家“863”计划从“九五”开始支持近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十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许多成果已经应用到中海油、中国石化海上油田的开发生产中.为国家实施油气资源战略提供了有效的高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特点和具体情况,介绍海上边际油田经济评价系统流程和系统结构;结合技术经济学原理方法,介绍海上边际油田经济评价方法和风险分析系统主要模块的作用和功能,重点说明了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以及蒙特卡罗风险分析的意义、计算公式以及编程思路.利用该经济评价软件,能够实现海上边际油田油气工程方案的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始于 195 7年 ,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发展迅速 ,勘探效率大幅度提高。大油气田的相继发现 ,为海洋油气高产稳产提供了资源保障 ;连片成带小油田群的滚动勘探开发 ,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从投入的工作量和资源探明程度 ,还是从近几年不断有大油田发现来看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都还处于初期阶段 ,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海上天然气的处理和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事业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1980年底世界海上钻井装置(包括移动式钻井装置和固定平台)总数已达4644个。1979年世界海上石油生产总数达6.2272亿吨,海上天然气产量为2530亿米~3。随着海上油气开采事业的发展,近海天然气(包括伴生气)资源的加工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边际油气田、海洋边际油气田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油气构造可分为有商业价值的油田、无商业价值的油田以及边际油田三类。为此.边际油田是一个技术经济概念。从理论上讲.边际油田是指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为零的油气田.也就是说用常规方法开发油气田.在开采期内的全部收益与勘探、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历程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始于1957年,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勘探效率大幅度提高,大油气田的相继发现,为海洋油气高产稳产提供了资源保障,连片成带小油田群的滚动勘探开发,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从投入的工作量和资源探明程度,还是从近几年不断有大油田发现来看,中国近海油气勘探都还处于初期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近 2 0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国家对外合作政策的支持下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使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并形成了在我国海上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基本能力。“八五”期间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建立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十大配套技术 ,使得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由合作为主进展到自营与合作并举。从“九五”开始 ,在承担的国家 863高新技术项目带动下 ,自行开发了“海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等一批生产上急需的高新技术。为满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十五”期间 ,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组织国际和国内科研力量 ,重点在渤海大油田开发、天然气勘探、高温超压气田开发和海上新领域勘探等方面进行高新技术研究 ,以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提高中国海油的整体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了最大可能地利用现已发现的海上油气资源,提高海上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救活”边际油田,针对近年来对海上油气资源分布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提出了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新思路.即针对渤海海域中、小油气田成群成带分布,多数离岸近、水浅和离现有生产设施近的待点,拟对这些油气田进行联合开发.同时对那些小油田、孤立油田,利用简易生产设施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1.
南海东部油田高产稳产开发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的主要海域之一 ,自 1990年以来 ,该海域已有 12个油田相继投入开发 ,其中包括 11个砂岩油田和一个礁灰岩油田。在开发初期 ,这些油田多数被评价为边际油田 ,通过中外双方近 10年的共同努力 ,在开展不同阶段精细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海域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 ,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采工艺 ,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并积累了一套具有海上油田特点的开发经验和作法 ,在油藏工程和油藏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功。文中通过展示南海东部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开发现状和开发效果 ,剖析了油田开发技术 ,总结了油田开发经验 ,介绍了油田开发形势以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进步对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引进、集成、应用、创新”的技术发展策略指引下 ,中国海油坚持对外合作 ,在引进大量资金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 ,也引进并发展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高新技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领域油藏描述、钻井、完井、碳化、采油及海洋工程等方面大批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海上油田高速有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海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其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基于当前近海油气田对区域开发的需要和实践,提出了基于“区域中心+次中心+简易生产设施”工程平台模式的工程应对策略并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China Leaps to Lead in Global FPSO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unit (FPSO), a single engineering unit with the largest investment in offshore petroleum industry, carries on board various facilities including oil production, storage and export, as well as living and power. It is used to process and storage crude oil, which will be shipped regularly by tankers to various places. Along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offshor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CNOOC) has been working hard to expand its FPSO industry scope. Now, 14 FPSO units have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in 16 oilfields, of which 13 FPSO units operate in China's offshore and 1 in Java offshore in Indonesia. China's FPSO technology has reache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and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manufacturer and user of FPSO in the world, with both the number and gross tonnage of FPSO units ranking the top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5.
勘探开发一体化是缩短海上油气田建产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海上油气田工程设施建造周期长、油气管网相对较少,对钻完井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不同水深、不同类型和不同井口型式等探井转开发井特殊要求,建立了浅水探井井口再利用技术、一井多目标钻完井技术、简易移动式平台井口稳定性技术和深水探井转开发井井筒完整性评估技...  相似文献   

16.
国外海上油田开发比较早,注水也有较长历史,对产出水回注造成地层损害的主要原因,损害的机理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国内海上油田回注产出水的工作起步较完,对产出水造成的地层伤害及补救措施经验不足。随着我国海上油田产能建设和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急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该文对国外海上油田注水造成的地层损害及增注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调研和分析,其对于国内海上油田注水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部海域边际油田开发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西部海域有数十个未开发边际油田,采用常规开发模式和技术难以投入生产。为了经济有效开发这些海上边际油田,分析了制约南海西部海域边际油田开发的主要因素:地理环境、基本地质条件、储量规模和评价程度,探讨了边际油田开发的有利条件,包括当前的高油价、开发技术发展、本海域油田开发实际模式和经验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适合南海西部海域边际油田开发的基本思路,即勘探开发一体化、合理开发模式、先进开发技术、少井高产和借鉴已开发经验,并在涠洲油田群、文昌油田群具体实施。开发实践表明,开发思路和技术合理有效,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对于类似边际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