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孔志刚  于海泉 《河北医药》2008,30(11):1656-1659
目的探讨大段异体骨复合自体骨和异体松质骨颗粒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四肢创伤性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2~2006年,我们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创伤所性骨缺损及骨不愈合38例,根据骨缺损的部位及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其中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治疗大段骨缺损16例,同种异体松质骨颗粒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局限性骨缺损22例。结果获得10个月以上随访38例,37例骨性愈合。大段异体骨复合自体骨移植15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0~25个月,平均11.5个月,感染复发1例。局限性骨缺损松质骨颗粒复合自体骨髓移植22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同种异体骨为一种良好骨植入材料,长段异体骨复合自体骨后可用于创伤造成的大段骨缺损。异体松质骨颗粒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可用于修复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和局限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46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良性骨肿瘤患者46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46例良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8个月,无骨不连接,无肿瘤复发及骨缺损,优良率82.60%.结论 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具有促进骨愈合,促进新骨形成,使用便利、植骨确实、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大段同种异体骨在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段的异体骨移植在骨缺损重建中的效果。方法:1996年2月—2001年9月应用大段异体骨治疗四肢骨缺损病例37例,其中外伤后大段骨缺损5例,肿瘤性骨缺损32例。节段性骨缺损14例,骨关节缺损23例。采用钢板内固定11例,股骨顺行带锁髓内针7例,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针1例,胫骨顺行带锁髓内针10例,肱骨带锁髓内针固定6例,张力带固定1例,膝关节融合术1例。结果:本组随访6~81个月,平均31个月。因肿瘤复发行肿瘤再切除术1例,1例患者因异体骨移植后感染行截肢术。X线片显示1~3个月开始出现骨痂生长。平均愈合时间:骨干为18个月,干骺端为7个月。本组中3例4处截骨界面未愈合,5例发生感染,3例患者合并异体骨骨折。结论:髓内固定、足量的抗生素及避免过早负重是保证大段异体骨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禹旭  贺元茂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473-1473
目的:探讨采用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良性占位性病变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1例四肢骨良性占位性病变按陆裕朴设计的刮除方式处理,术后依骨缺损的大小植入成人异体骨、胎儿骨、自体骨或混合植入,术后常规应用激素3~5天。术后伤口7~9天拆线。结果:除1例股骨下段皮肤浅表感染外,其余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3个月内骨融合4例,7例骨融合在半年内完成,经随访无复发。结论:使用单独植骨或加自体骨混合植入,骨来源机会多,处理储存方便,不需特殊设备,方便简单,疗效好,适宜在基层基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王顺利 《医药世界》2010,(7):694-695
目的评价跟骨骨囊肿手术治疗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瘤体刮除、瘤腔灭活和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合并病理骨折应用跟骨金属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8~24(平均20)个月。术后自体骨移植3个月、异体骨移植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块与周围正常骨质基本融合,但异体骨移植仍能看到植骨块影的轮廓。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跟骨骨囊肿瘤体刮除、瘤腔灭活和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合并病理骨折应用跟骨金属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69例骨缺损、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骨移植手术,观察分析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移植后结果以Mankin等所提出的评定标准为原则优34例,良22例,中5例,差8例.出现局部排斥反应8例,予反复抽吸积液及抗排斥反应治疗5~51 d后症状消失,愈合时间5~14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 采用大块异体骨重建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为治疗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下肢骨大段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善福  张永良  杨金华  李强 《江苏医药》2005,31(8):612-613,F0005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下肢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左胫骨近端、右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截除后各1例,车祸致股骨中下段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骨缺损1例。骨缺损长度10~15cm,均采用深冻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缺损。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6个月后骨断端骨痂生长明显,膝关节融合良好。随访1.5~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及移植骨骨折。结论深冻同种异体骨移植是重建下肢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应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其中11例感染控制后2周应用自体骨髓移植,8例自体骨移植后自体骨髓移植.结果 骨折愈合15例,随访4~12个月,临床愈合时间为7~16周,平均8.2周,无局部感染的发生.结论 自体骨髓移植经皮注射于骨愈合不良部位可以诱导成骨,有修复骨折及骨缺损作用,临床应用简单、创伤小、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孔志刚  于海泉  冯文岭  刘长城  于涛 《河北医药》2008,30(12):1866-1868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前臂骨折骨不愈合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前臂骨折骨不愈合及骨缺损的患者,应用经皮穿刺自体骨髓移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8个月。本组中有20例骨折愈合,其中13例新鲜骨折全部愈合,8例陈旧骨折不愈合中愈合7例,未愈合1例。结论自体骨髓移植经皮注射于骨不愈合及骨缺损部位可以诱导成骨,有修复骨折及骨缺损作用,临床应用简单,对前臂骨折骨不愈合,伴有皮肤损伤的骨缺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同种骨基质明胶移植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同种骨基质明胶(BMG)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分析手术后随访2年以上的22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骨缺损范围1.2cm×0.8cm×0.7cm~14cm×6cm×6cm。手术中彻底刮除肿瘤病灶并对骨壁灭活处理后,将同种BMG填充入骨腔。结果 手术后无一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或感染。X线摄片显示新骨形成的时间为术后3~6个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7~17个月。骨缺损获得骨性愈合20例,肿瘤复发2例。结论 BMG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作用,是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理想移植材料,建议作为自体骨替代材料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中的疗效,包括肢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患者42例,年龄14~60岁,平均38.4岁,外科治疗以Ennekimg外科分期标准为原则[1,2],对肿瘤进行切除。异体骨移植长度8~23cm,平均12cm。钢板固定24例,交锁髓内钉固定12例,普通髓内钉固定6例。结果随访资料完整42例,术后随访3~62个月,平均38个月;异体骨愈合39例,不愈合3例。主要并发症:复发4例,骨不连4例,感染2例(后治愈),骨折2例,内固定失败1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分:优17例,良13例,中8例,差4例。结论骨肿瘤切除后的缺损需要异体骨进行重建。同种异体骨植是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材料。深低温保存异体骨具有保留了骨的形态、大小及强度,降低了异体骨的免疫原性,具有与自体近似的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可保留韧带附丽以供软组织重建应用等优点。异体骨移植同时是一种高并发症发生率的重建方法,降低并发症可提高肢体功能。肿瘤复发是影响治疗满意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恰当的外科边界是治疗骨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采用—80℃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骨缺损32例。四肢良性肿瘤17例,四肢恶性肿瘤3例,椎体恶性肿瘤6例,创伤性骨缺损6例,异体骨加自体骨移植18例,单纯异体骨14例,大块异体骨移植14例。将异体骨髓腔刮净,骨皮质多处钻孔,骨髓腔内填塞自体骨,异体骨与宿主骨用钢板丝钉固定,移植最大异体骨16cm。本组除1例感染失败,1例异体骨与宿主骨皮质端不愈合外,其余30例切口Ⅰ期愈合,无排斥反应,X线片见移植骨与宿主骨平均4~6个月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2009年在本院诊治的41例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损31例,骨质破坏较轻行病灶刮除,瘤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植骨12例;病变范围较大或合并病理性骨折行病灶刮除,瘤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植骨后行内固定19例,其中带肌蒂髂骨瓣3例。内固定方法包括股骨颈病理性骨折空心加压螺纹钛钉内固定,粗隆间病理性骨折DHS、PFN内固定或倒LCP内固定。恶性骨肿瘤10例,原发性恶性肿瘤行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4例;转移性病灶切除,骨水泥充填,DHS或PFN内固定4例;原发恶性肿瘤髋关节离断术2例。结果: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损31例中2例失访,29例随访12~48个月,平均32个月,均获得满意功能恢复。1例骨巨细胞瘤局部复发后再手术。原发性恶性肿瘤6例,随访12~30个月,其中1例死亡,余未见局部复发,生活均可自理,可独立行走。转移性骨肿瘤4例,其中2例于1年内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次病理性骨折。结论:应根据股骨近端肿瘤的病理性质、病变范围选择个体化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自 70年代以来得到广泛应用 ,但异体骨移植术后感染问题一直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关键因素 ,据文献报道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 1 1 %~1 5 % [1 ] 。我院自 1 993年以来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各种骨缺损共 1 88例 ,发生术后感染者 2 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为 1 993年 5月至 2 0 0 2年 8月同种异体骨移植病例 ,随访时间 8~ 2 4个月 ,平均 1 4 6个月。男 1 5例 ,女 6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 36 7岁。创伤性骨缺损 1 5例 ,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4例 ,其他 2例。同种异体骨来自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颗粒同种异体骨微创植骨在四肢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四肢骨缺损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小颗粒同种异体骨微创植骨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小颗粒同种异体骨微创植骨术治疗后,患者四肢功能康复优57例(95.00%),良2例(33.33%),差1例(1.67%);其手术操作时间为(80.62±32.43)min,术中出血量为(186.71±35.12)mL。结论:在四肢骨缺损患者中采用小颗粒同种异体骨微创植骨治疗,不仅疗效显著,且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瘤段切除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GCTB)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22例膝关节GCTB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瘤段切除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术后应用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评估患者下肢功能,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估膝骨关节炎程度,Mankin分级法评价术后优良率。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3.91±7.12)岁;GCTB部位:股骨下端8例,胫骨上端14例;Campanicci等级:Ⅱ级14例,Ⅲ级8例。术后患者MST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23.73±2.16 vs. 12.82±3.22,t=10.818,P<0.05);Mankin分级优良率90.9%;Kellgren-Lawrence分级KL0级10例,KL1级10例,KL2级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34个月,平均(30.0±2.6)个月,随访期间出现术后关节退行性变加重11例,关节积液2例,异体排斥2例,无一例复发。结论 瘤段切除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膝关节GCTB患者效果较好,术后膝关节功能可恢复到满意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9例患者,手术包括病灶清除,植入自体髂骨植骨以及同种异体髂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应用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对患者采用颈椎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次全切除相应椎体,植入同种异体髂骨块以及自体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重建前柱、前方钉板内固定.结果 9例患者进行6 ~ 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例出现喉返神经受损症状,2个月后缓解;1例切口愈合差,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结核病灶复发,神经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至最后1次随访时8例植骨病例X线均表现为融合迹象,1例融合不确切,融合率88.8%,融合时间6~20个月.9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后Frank A级0例、B级3例、C级3例、D级3例.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彻底清除病灶,重建颈胸段的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具有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彻底减压恢复截瘫,病灶切除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和影响效果的因素。方法从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选择性对9例四肢长骨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的患者行经皮自体骨髓移植。结果 9例患者其中肱骨干2例,尺骨下1/3 1例,股骨干3例,胫骨中下1/3 3例行自体骨髓移植,术后每个月均拍摄X片,观察3~6个月以上骨折端有骨痂生长,并形成连续性外骨痂,骨折线模糊,局部无叩击痛,上肢持重,下肢弃拐负重均无痛为成功。7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78%。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管状骨骨不连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是治疗骨不连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骨缺损性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湘潭湘鹤医院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长骨缺损性骨不连68例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Ⅰ度Ⅰ型、Ⅱ度Ⅰ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35例内固定采用加压钢板,19例交锁髓内钉;9例Ⅱ度Ⅱ型Ⅰ期采用外固定支架术治疗,5例采用半环支架固定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全部病例均口服中药汤剂,根据骨科Ⅲ期用药原则分期服用,按初、中、后期辨证论治。结果 X片显示,术后1个月骨折周围骨痂出现,该组患者均获得随访6~4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Ⅰ度Ⅰ型、Ⅱ度Ⅰ型及Ⅱ度Ⅱ型全部顺利愈合,3例出现膝关节屈曲<90°,无固定物断裂、弯曲和松脱。结论骨折部位的解剖特点和严重的创伤是导致长骨缺损不连的病理基础,交锁髓内钉、自体髂骨植骨、内外固定及Ilizarov技术等治疗方案的制定,中草药的应用是治疗长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法国Nnin等对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进行的回顾性研究表明 ,异体骨髓移植后病人感染发生率 (尤其是真菌及病毒感染 )明显高于自体骨髓移植者。研究者对 1 993~1 996年期间 ,两组病人感染发生率和种类无显著差异。但异体骨髓移植后病人菌血症发生率则明显高于自体骨髓移植者 (分别为 73.9%和 51 .1 % ) ,而且 4例真菌血症均发生于异体骨髓移植病人中。异体骨髓移植 446例骨髓移植病人进行了研究 ,其中 92例为同种异体骨髓移植 ,354例为自体骨髓移植。两组病人在移植前后均行中心静脉插管。移植前后采集病人粪便、痰、血液、尿液及插管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