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提高移动P2P网络的资源共享效率,根据兴趣相似节点间交易概率比较大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兴趣的动态分组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每组节点之间具有较高的兴趣相似度的基础上,考虑到一个组内的节点之间拥有的资源重叠较少时能更好地为其他节点提供分享资源,通过计算节点间的资源相似度,在进行动态分组时使同组内节点资源尽可能更丰富;针对移动P2P网络中逻辑拓扑结构与物理拓扑结构不匹配的问题,进行动态分组时考虑移动P2P网络中的节点间的物理距离,使物理距离小的节点划分到一个组内。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的群组动态优化竞争的P2P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敏  王晓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17):123-128,138
针对P2P网络中节点行为的动态性改变和共谋攻击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的群组动态优化竞争的P2P信任模型。该模型以节点全局信任度为依据,在逻辑上将节点分至不同速率群组;基于"熵权法"计算群组熵值及权重值,并更新时间周期内群组节点局部信任度,计算群组局部评价信誉标准差和节点局部评价标准差;采用动态优化竞争策略,调整节点或群组。该模型不仅在节点分组的基础上引入了群组权重值,以提升信任计算的准确度,而且在优化竞争过程中考虑节点行为的相似性,以强化激励策略。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识别、抑制节点的动态性振荡行为和抑制共谋攻击行为方面均有一定的改进,在交易成功率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超级节点的P2P信任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海珍  陈沅涛 《计算机工程》2009,35(11):95-97,1
提出基于超级节点的P2P网络信任模型SuperTrust,其中,超级节点的信任度由群组内所有节点对其进行评价,普通节点利用本地的局部信任信息与所属群组的推荐信任信息确定目标节点的信任度,同时利用反馈信息过滤算法来过滤恶意节点提供的不公正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该信任模型能有效识别恶意节点,使P2P网络中的合作节点在不同的恶意节点攻击模式下具有较高的成功交易率。  相似文献   

4.
超级节点网络是提高P2P网络搜索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提出基于在线聚类的超级节点网络构建和路由方法.采用在线聚类算法,将新加入的节点按照语义相关性,动态加入或创建相应的超级节点,构建超级节点网络.算法在保证每个超级节点所连接的普通节点之间具有很强的语义相关性的基础上,当超级节点出现负载过重时,采用动态调整超级节点选择策略.该策略解决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超级节点因负载过重而出现网络瓶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搜索机制,提高了搜索效率和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5.
搜索效率是影响P2P网络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分析了各种P2P网络模型的优缺点后,在混合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跟踪节点的概念对混合式网络的节点进行重新分类,构造网络拓扑模型.基于此拓扑模型,引入节点资源距离和IP地址相似度的概念,提出了系统在节点发起搜索请求后,根据分组函数动态地对节点进行分组的机制,进一步优化搜索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在减少搜索耗时、降低网络通信量等方面表现优异,系统稳定性好,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P2P网络中超级节点失效时带来的资源流失、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和重新选举网络开销增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统计的超级节点禅让算法。根据节点的失效统计特征预估失效时间,预先指定继任超级节点。仿真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超级节点失效时带来的网络波动,降低网络流量消耗。  相似文献   

7.
王硕  李峭  熊华钢 《计算机工程》2010,36(15):108-110
针对战术通信中的网络异构性和节点群组移动性,在建立群组移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簇头稳定分簇算法动态划分管理异构网络分层结构,提出基于链路状态的分层路由策略整合异构无线资源。该策略分为区内路由策略和区间路由策略,面向不同网络层次采用不同路由机制。OPNET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的分组成功接收率和平均端到端延时性能均优于分层AODV协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P2P网络中节点共享存储资源时存在的“搭便车”问题,在节点存储资源分配时引入控制机制,节点根据请求者的贡献值分配其存储资源,以使贡献值小的节点获取资源少,从而抑制搭便车行为。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机制的动态规划算法能有效地实现P2P网络中存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达到控制节点搭便车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移动对等网络中终端稳定性差、动态性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角色属性的MP2P信任模型。该信任模型引入了交易稳定因子和时间经验值,根据不同时刻的节点时间经验值以及贡献值,动态地赋予网络节点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角色的重要性决定计算信任值时的权重和资源下载量。仿真证实,该模型能抑制不稳定节点的影响,提高稳定节点的作用,减少“搭便车”行为以及伪善节点的影响,提高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孙丽丽  欧阳松 《计算机工程》2008,34(20):127-128
P2P对于分布式文件共享具有很好的前景,但当前的P2P系统仍然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该文在构建超级节点叠加网络时考虑信任和语义的因素,语义相似的节点尽量分布在同一个域中。在选取超级节点时考虑信任值、节点能力及动态性等因素,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语义和信任机制的P2P资源发现算法。  相似文献   

11.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bile environment, such as limited bandwidth, dynamic topology, heterogeneity of peers, and limited power, pose additional challenges on mobile peer-to-peer (MP2P) networks. Trust management become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MP2P networks to promote peer transactions. However, in an MP2P network, peers frequently join and leave the network, which dynamically changes the network topology. Thus, i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long-term and effective trust relationships among peer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ynamic grouping based trust model (DGTM) to classify peers. A group is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peers’ interests. Within a group, mobile peers share resources and tend to keep stable trust relationships. We propose three peer roles (super peers, relay peers, and ordinary peers) and two novel trust metrics (intragroup trust and intergroup trust). The two metrics are used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trust between two peers from the same group or from different groups. Simulations illu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DGTM always achieves the highest successful transaction rate and the best communication overhead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2.
移动对等网络由于电池能源、无线带宽的限制和用户的频繁移动而只能提供约束的通信环境.这些特征使得信息共享和数据检索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扩展缓存技术并将其引入移动对等网络,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移动对等环境的新的数据查询策略,并给出了算法实现.实验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地支持大规模移动对等网络的可升级的数据查询.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P2P网络中产生大量冗余通信开销的原因,根据不同节点对查询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定义了节点有效通信率,让具有更高有效通信率的节点具有更大的连接度。采用了基于流言的闲谈机制来获取整个网络的平均有效通信率和平均节点连接度,提出节点度优化模型及连接策略。实验结果显示文中的拓扑优化方法大幅提高了资源搜索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4.
P2P应用中一种多层NAT穿透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阳  徐武平 《计算机应用》2011,31(7):1980-1983
在说明多层NAT各种穿越模型结构的基础上,剖析了多层NAT打孔穿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根据网络环境适当选取节点作为超级节点,为需要通信的两个节点指定超级节点辅助它们通信的设计思想。然后介绍了具体方案:包括超级节点的动态选取规则, P2P拓扑结构图向拓扑结构表的转换,借助于节点拓扑结构表实现P2P系统任意层次的NAT穿越。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多层NAT穿透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非结构化P2P网络中,普通节点通常要综合考虑距离、信誉度、内容相似度、CPU动态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来选择一个合适的超级节点,其中CPU的动态处理能力无疑是最要的。针对如何选择超级节点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RBF神经网络预测CPU动态负载,以CPU的动态负载评定超级节点的动态处理能力并将该信息提供给普通节点,帮助普通节点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超级节点。通过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系统开销减少了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Bidirectional multicast mechanisms are used to support multi-point to multi-point (MP2MP) traffic such as video-conferencing. These mechanisms are deployed today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networks using the connectionless mode in which traffic engineering (TE) features such as bandwidth reservation and fast reroute in case of link and/or node failure are not defined. Indeed, TE procedures are defined in MPLS for unicast and multicast point-to-multipoint (P2MP) traffic only. Hence, MP2MP traffic that requires TE procedures is carried out using a full mesh of P2P or P2MP paths. Similarly, a full mesh of P2P and P2MP backup paths should be predefined in order to fast reroute traffic in case of a node failure. This leads to a major scalability problem since MPLS TE paths incur heavy overhead burden on MPLS nodes (CPU and memory). In this paper, we emphasize on fast reroute procedures using MP2MP TE paths. In particular, we define the control plane procedures that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addition, we present a simulation study that demonstrates the scalability amelioration when using MP2MP TE paths for fast rerouting instead of full mesh P2P and/or P2MP paths.  相似文献   

17.
针对P2P技术在IPTV中应用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的P2P-IPTV体系结构,该结构充分利用了P2P技术在交互式应用方面的优势,使构建更加灵活有效的IPTV业务网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P2P网络中Chord算法众多节点性能不一、节点频繁离开和加入制约系统性能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信息相关度的分组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节点信息相关度的概念, 对原Chord进行信息相关度的一个分组调整。从每个组选出两个超级节点组成超级组, 同时为每个节点增加了逆时针路由, 在两个超级节点顺逆两个方向上选择出最短路径进行查找。实验表明, 改进后的算法使得系统的性能和适应性都得到了加强, 提高了Chord在对等网中的查找效率。  相似文献   

19.
陈军  刘佳琦  陈志刚 《计算机应用》2008,28(2):360-362,
针对P2P超节点覆盖网中超节点的选择大都根据节点物理性能而没有考虑搭便车(free-rider)等现象,充分考虑节点间距离、交互情况和查询相似度等提出了一种用户评价机制,根据满意度选择超节点和查询请求的发送对象,不仅可以提高系统效率,同时可以达到减少和消除free-rider节点的目的。实验分析表明,P2P超节点覆盖网用该评价机制提高了文件查询成功率,减少了平均查询跳数,且降低了文件查询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