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Ⅳ期肺癌(PT4)介入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材料和方法:45例PT4中并肺内转移者15例,采用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同时灌注化疗;并全肺叶不张者15例,采用支气管动脉与胸主动脉同时灌注化疗;并同侧胸积液者15例,采用支气管动脉加胸膜腔内灌注的双介入方法。结果:完全缓解7例,占15.6%;部分缓解13例,占28.9%;无变化20例,占44.4%;有进展5例,占11.1%。结论:双介入治疗PT4的临床疗效与全身化疗相持平,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全身化疗,这就为Ⅳ期肺癌的治疗另辟了一条途径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滴注(IVD)、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和经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双重灌注(DAI)化疗方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980年以来3种给药途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443例(其中IVD 301例,BAI 64例,DAI 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种方法的近期有效率分别达53.4%、73.5%、98.7%,中位生存期达7.3、10.8和12.4个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单纯BAI能使高浓度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局部,缩瘤率高,而采用DAI能弥补单纯BAI的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与紫杉醇、顺铂化疗(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125I粒子植入,手术后第1天给予紫杉醇135 mg/m2;第2~4天,顺铂75 mg/m2,28 d为一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125I粒子植入后1、3、6、12个月复查CT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1个月复查CT,所有病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术后3、6、12个月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分别为:87.5%、90.63%、92.31%.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化疗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照射并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以及对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61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化疗以及同期52例单纯接受化疗的Ⅲb或Ⅳ期NSCLC患者。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行疼痛评估,FACT- G量表评估生活质量(QOL)。按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① 26例患者术前伴有局部疼痛,冷冻术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61例患者冷冻术后生活质量FACT- G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② 与同期单纯化疗的患者比较,冷冻消融序贯化疗组肿瘤缓解率较高(34.4%比15.4%,P < 0.05)。③ 冷冻消融序贯化疗与单纯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9个月和9.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3.6%和3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为一安全、有效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可迅速降低肿瘤负荷,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可取得较好疗效,尤其对不能根治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NSCLC患者,冷冻消融后序贯化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6.
卢川  赵霞  程永德 《工业加热》2012,(4):344-347
【摘要】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已经被认为是手术不能切除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此技术也被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转移性肺癌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该技术的历史、转移性肺癌的血供、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步骤、并发症、疗效和局限性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联合介入化疗对接受中医治疗的晚期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探索一种针对此类患者在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均可接受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将60例老年肺癌患者分为纯中医组、联合介入组各30例,分别采用单一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联合介入化疗进行治疗2个疗程(6~8周),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以及CD4 + CD25 + Treg细胞水平。结果两组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及CD4 + CD25 + Treg细胞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8周)后,两组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仍无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介入组CD4 + CD25 + Treg细胞水平下降较纯中医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近期疗效评价显示联合介入组有效率为40%,临床总获益率为73.3%;均优于纯中医组有效率20%,临床总获益率63.3%。结论对于接受中医治疗为主的晚期老年肺癌患者联合介入化疗并不会导致其免疫功能受损,同时显示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可能通过有效降低其抑制性T细胞水平而提高疗效,提示中医联合介入化疗作为晚期老年肺癌患者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9.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同步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 178例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第2天行放疗。放疗总剂量60 ~ 70 Gy,6 ~ 7周完成。3 ~ 4周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或伊托铂苷、顺铂方案,共化疗2个周期。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CR 39.89%,PR 46.06%,有效率(CR + PR) 85.95%,中位生存期为23.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7%、45.3%、24.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能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肺癌病例,其中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薄建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及走行;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肺癌支气管动脉CTA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定位和其他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有效性,并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82例Ⅲa ~ Ⅲb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性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8例,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3 ~ 6个疗程;对照组44例行GP方案4 ~ 6个疗程全身静脉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1%和43.2%(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2%和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1.1%和52.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9 d和33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结论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Ⅲ期老年性NSC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毒副作用低,短期疗效优于GP方案化疗,是现阶段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提高对晚期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效果。方法:本文对54例晚期肺癌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10例肺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动脉X线解剖类型有:右肋间一支气管动脉供血型占55.5%,单纯支气管动脉供血型占37.8%,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型占3.3%,肋间动脉供血占3.3%。根据晚期肺癌的血管构型又可分为多血管型,少血管型两种。肺动脉亦参于供血。结论:各种组织类型的肺癌应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化疗。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静脉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联合组42例,行静脉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43例,行单纯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常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发症、局部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差异。结果 联合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9.5%(P<0.05),联合组术后3个月鳞癌有效率为64.7%,腺癌有效率为76.0%;对照组静脉化疗后3个月鳞癌有效率为41.2%,腺癌有效率为38.5%。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7个月,对照组为7.6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2%、28.6%,对照组为34.6%、14.0%,联合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503,P=0.019)。Ⅲb期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5.9个月,对照组为8.3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68.0%、36.0%,对照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38.5%、15.4%,Ⅲb期联合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5.934,P=0.015)。Ⅳ期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对照组为6.3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45.8%、17.6%,对照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22.1%、11.8%,Ⅳ期联合组2年累积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229)。联合组术后1个月CEA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常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化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 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肺癌的价值。方法30例不可切除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125 I粒子植入术前或后1周内行动脉灌注化疗;B组16例,单纯 125 I粒子植入治疗。两组患者 125 I粒子植入2个月后行胸部CT检查,按RECIST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A组植入粒子552枚,9例行了2次动脉灌注化疗;B组共植入 125 I粒子603枚。CT复查显示:A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4例,进展(PD)0例,治疗有效率为71.4%;B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5例,进展(PD)1例,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62.5%,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不可切除性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动脉灌注并栓塞治疗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影响晶闸管中频电源的可靠性的因素,设计的基本要点及有关理想样机模型作探讨性阐述,目的在于提高晶闸管中频电源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0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蛳 small?蛳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已丧失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5年生存率在15%左右 。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局部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重复性好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中晚期NSCLC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NSCLC的介人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为探索结肠癌微栓塞化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12只,行肠系膜下动脉插管及门静脉插管.在DSA下观察单纯造影剂及混有直径10~20μm CH44微粒的造影剂显影情况.测定门静脉中5-Fu浓度,描记衰减曲线.计算单纯动脉灌注化疗和微栓塞化疗后5-Fu的半衰期,作t检验.微栓塞化疗后5min、3h取栓塞段结肠作光镜及电镜检查.2周后处死动物,作病理检查.结果推注单纯造影剂,血管显影时间(6.25±1.52)s,走向舒展自然、分支粗而长.推注加有CH44微粒的同等剂量造影剂,血管立即痉挛迂曲,成蛇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