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青岛大学师范生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确立高等院校性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师范学院1 ̄4年组1472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赞成非婚同居的大学生占11.01%(男生17.91,女生6.72%);手淫率为21.33%(男生37.94%,女生11.01%);有婚前性行为体验的大学生达3.87%(男生6.74%,女生2.09%);希望在大学受到系统性教育的大学生占70.52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价值取向,为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本校1~3年级大学生1838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仅有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1%,低于男性的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占65.3%,高于男性的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占6.7%,男生占4.0%,明显高于女生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从未用过或偶尔用安全套者占43.2%。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趋于开放,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及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避孕套。  相似文献   

3.
某地高职学校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相关态度和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性行为和艾滋病认知的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地4所高职院校学生4873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对5280名学生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高职学生近50%有过恋爱经历;边缘性行为发生比例男生为48.1%,女生为34.3%;性行为发生率男生为14.4%,女生为3.0%;有性行为的女生中有6.7%有过人流经历;高职学生AIDS知识和对AIDS的态度经健康教育之后均有所改善(P值均〈0.01)。结论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趋于开放,性行为现况令人担忧;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广东商学院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吴扬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4):563-565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的现状及性知识需求,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广东商学院2004级的11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或杂志,男生性知识的知晓率普遍高于女生,男女生在性观念、性态度和性行为等诸多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92.95%的学生知道性病主要是通过不沽的性接触传播的,98.66%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性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90.45%的学生知道避孕套不仅避孕还是有效预防性病的工具;有6.61%的学生曾有过性交行为,其中男生有过性交行为(11.72%)明显高于女生(3.36%)(P〈0.01);63.30%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性知识讲座或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方法持赞成态度。结论:学校应加强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以正确引导大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性观念调查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郑涛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3):205-207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观念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健康调查问卷》对山西某大学10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普遍持认可态度,性行为发生率高达21.06%,男生的性观念比女生开放,性行为发生率也高于女生。结论高校性健康教育应该以性纯洁教育为主旨,辅以性安全教育的全面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在校大学生性态度特点和性行为发生情况,为今后开展性健康教育指引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本着“匿名填写、绝对保密和完全自愿”三个原则,使用自编问卷对云南省3所院校学生4 7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结果 大部分大学生对未婚性行为、一夜情和同居等性相关行为持认同态度,女生相对男生而言具有保守的性意识,且男生较大多数人有不道德性行为发生。但对同性恋态度方面,女生比男生更能接受社会新观念。 结论 大学生拥有相对开放的性态度,社会性意识对大学生影响较深,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开展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我国9省6类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28所高校6类专业的176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药院校学生艾滋病的知识得分最高,民族院校学生最低;艺术类学生安全套使用意向最强,民族院校最弱;在使用安全套的自我效能方面,艺术类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男生中民族院校的学生自我效能最弱,女生中民族、理工和师范类较弱。男生性行为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艺术院校(31.2%)、民族院校(19.8%)、文科院校(12.3%)、医药院校(10.1%)、理科院校(9.9%)、师范院校(8.8%),艺术院校高于其他院校(P〈0.01),民族院校高于后4个院校(P〈0.01),文科院校高于师范院校(P〈0.05)和理科院校(P〈0.01)。女生性行为发生率排序依次为:艺术院校(13.7%)、理工院校(4.9%)、文科院校(4.2%)、民族院校(3.7%)、师范院校(3.0%)、医药院校(2.6%),艺术院校高于其他院校(P〈0.01),理工院校高于师范院校和医药院校(P〈0.01),文科院校高于医药院校(P〈0.01)。结论亟待全面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艺术类院校则需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理工科学校需要对女生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8.
梅州市一所高校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大学一年级男、女生的性观念及性行为,为开展有效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1840名大学一年级男、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有33.69%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有性行为,42.93%的学生赞成上学期间的性行为,4.34%的学生上学期间有过性行为,男、女生在以上项目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在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子媒体和书刊杂志,女生主要为书刊杂志和同伴,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一年级是性意识性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及时开展性健康教育,但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男、女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医学生性健康知识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低年级医学生性生理、心理知识状况及性观念,以探讨大学生在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性教育的实效性。方法对某医学院校778名各专业本科大一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低年级学生存在明显的性生理知识匮乏,性认识和观念上存在很大误区。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赞成态度者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年级医学生性健康知识不容乐观,应积极开展大学生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性态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61,自引:16,他引:45  
目的 了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其态度与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福建师范大学90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有效问卷876份。结果 显示认为贞操观至关重要的占52.6%,对婚前性行为持慎重态度的占76.5%,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默许和赞同态度,甚至有30.1%的学生认为同居是现代的生活方式(男生占42.8%,女生占17.1%),在被调查人群中,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占5.5%(男性占8.3%,女性占2.5%)。结论 目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虽然还不普遍,但性态度已开始发生变化,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416名大学生婚前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婚前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便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填问卷形式,对北京市6所重点大学学生进行现况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16例。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6名北京市大学生中,有30.39%的被调查者赞成婚前性行为,93.27%知道安全套避孕手段,10.33%表示对性传播疾病非常了解;男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较女生开放。结论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为宽容和开放,但性知识尚欠缺。提示应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使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状况,分析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成都市3所高校在校本科生2838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67.3%的大学生在感情成熟时不介意发生婚前性行为。认为对性观念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从各种媒体获得的性信息(39.9%)及朋友对待性的看法(15.6%)。专业、年级、恋爱开始时间、性观念情况等是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8.5%的大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52.1%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性教育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结论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大二年级学生较明显。性行为的发生时间提前,发生率升高,安全问题堪忧。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贵州省在校大学生315名进行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01份。结果44.2%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18.3%有性行为;谈恋爱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男生有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55.5%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可以理解,43.0%认为婚前同居的坏处是不负责任,因怕怀孕而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仅占1.3%;60.8%认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学校不应给予任何处理,26.9%认为学校可以私下批评教育。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大、年级高、城市、独生子女、大学前与异性接触程度较高、爱上异性数量较多等。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虽不普遍但已见增加,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某高校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及校园销售安全套的认识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校园内安装“安全套销售机”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烟台师范学院二一四年级大学生622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认为婚前性行为不道德的,男生有31.31%,女生有33.85%;了解婚姻法的男生有O.67%,女生有1.54%。安全套的知晓率为94.21%,赞成安装安全套销售机的男生有84.51%,女生有73.84%;认为安装安全套销售机能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男生有90.57%,女生有84.30%;认为安装安全套销售机能促使婚前性行为增加的男生有39.73%,女生有37.23%。结论大学生的性道德及法制意识非常薄弱,可能是造成婚前性行为高发的原因之一,应对大学生开展性道德及法制教育。在大学校园中安装安全套销售机已被大学生接受,对大学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安全套能有效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210例女大学生性行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29-4330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性行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为高校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三个月就诊的210例女大学生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有无婚前性行为的比较区别较大。有性行为的女大学生妇科疾病集中表现在阴道炎占33.70%;月经病占18.48%;怀孕占17.39%;子宫附件炎占10.87%;尖锐湿疣占3.26%,无婚前性行为的女大学生则表现在月经病,发病率占54.24%;外阴炎占28.21%;乳腺病占11.86%。[结论]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数量增加是引起其妇科疾病和性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疾病的监测和性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了解新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与性观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关系,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性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新疆5所高校4个年级共2 182名在校大学生,使用自制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新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为21.9%(477名);9.6%(209名)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37.8%(824名)的大学生表示在发生性行为前会了解对方的性历史.发生与未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分别为(6.41±2.92)和(8.82±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8,P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性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评价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广东两高校共1325名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性学名词、避孕知识、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对婚前性行为的正确认识在教育后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校应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和规范化的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大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减少或避免非意愿妊娠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浙江某地大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病/艾滋病有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当前学校性教育的需求与评价,为制定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干预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某市2所综合性大学所有在校全日制一~四年级学生22940人开展自答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安全知识仍较缺乏,43.9%~49.4%的大学生接触过各种黄色性媒体,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可能会感染艾滋病,13.1%有婚前性行为,94.1%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中开展性教育。结论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性生理和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态度和性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性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评价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广东两高校共1325名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性学名词、避孕知识、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对婚前性行为的正确认识在教育后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校应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和规范化的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大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减少或避免非意愿妊娠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