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18-918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病人呼吸不畅时采取的一项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气管切开时由于在食管上端有功能括约肌存在,这种括约肌的作用可使食管上端除正常的吞咽动作处于闭合状态,加上气管套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腔狭小,常常造成胃管难以插入,直接影响病人的营养问题。我科自2001年3月-2005年10月在收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过程中,气管切开后置管50例,其中一次插管失败10例,本文就10例插管失败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曹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0):918-918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病人呼吸不畅时采取的一项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气管切开时由于在食管上端有功能括约肌存在,这种括约肌的作用可使食管上端除正常的吞咽动作处于闭合状态,加上气管套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腔狭小,常常造成胃管难以插入,直接影响病人的营养问题。我科自2001年3月 ̄2005年10月在收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过程中,气管切开后置管50例,其中一次插管失败10例,本文就10例插管失败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1病人的因素1.1病情和体位气管切开病人大多数处于昏迷状态,而昏迷时咳嗽、吞咽…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是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切开并插入合适的金属气管套或硅胶气管套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我科三年来共收治行气管切开病人10例,对这些病人加强了呼吸道护理,制定了护理计划,避免了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上、下颌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上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32例,年龄13~56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2例中有22例一次性插管成功,7例经改变头位、旋转导管方向后试插3次进入气管内,3例能置入喉镜者经口明视下将导管插入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对插管过程无记忆,未见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用于上、下颌骨骨折病人,在插管期间使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保留自主呼吸,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术后无记忆,插管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各科急、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尤其在颅脑外科中应用更广,他是解除呼吸道梗阻、预防窒息和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疾病转归,尤其是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时间较长,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现通过对32例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人精神愉快,能增进新陈代谢,食欲和消化气管的功能,因而可促进疾病痊愈。反之,悲观消极可使全身气管和机能处于抑制状态,抵抗力减弱,往往使病情加重。疾病治疗转归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外,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护理工作必须熟悉掌握神经内科病人的不同特点,才能够更好的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上长期使用气管套管的病人并不少见,护理上即要注意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又要注意长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曾收治1例因气管损伤致呼吸困难而长期使用气管套管的病人,因护理不慎至气管套管阻塞。患者,女,16岁。因咽喉部外伤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发音,给予声带切除术及咽喉扩张,仍解除不了呼吸困难。为解除病人痛苦,行咽喉部长期扩张术。为配合手术长期使用气管套管3个月之久。在使用套管86天凌晨5时,气管套管头端被痰痴堵塞,致病人呼吸困难,面色肯紫,烦躁不安。立即给予清理内套管吸痰呼吸无改善。当即拔除外套管(用镊子…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及某些术后患者(特别是脑外科手术患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因该类病人多处于昏迷状态,其自身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并导致严重感染。作者对本院276例因不同原因曾经气管切开术并临床出现不同肺部感染症状患者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  相似文献   

9.
呼吸衰竭病人常合并营养不良,在机械通气的状态下,机体同时承受感染、发热、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能量消耗,处于高分解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组46例因张口困难、头颈部活动受限等不能在明视下行气管插管术的患者采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经鼻腔盲深置入气管导管。病人保持自主呼吸,进行粘膜表面麻醉,导管先入食道后退至听到气流音即止,使导管前端处于喉腔中位,减少向两侧偏移的机会,同时适量的气囊充气,使导管前端抬高,便于对准声门,此法可明显提高经鼻腔盲探气管内插管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方法,是临床上用于抢救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但是,气管切开后,容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有报道指出: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占93.8%。笔者总结我院2006~2007年气管切开术23例病人的护理经验,现就其中几个护理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组高龄患者15例,气管切开上呼吸机最长时间8年3个月、最短时间1年2个月,通过长期精心的护理体会如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处于消耗状态,高龄COPD呼衰患者病情进展快,在气管切开上呼吸机期间,要及时发现问题,施与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挽救其生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对高龄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精神与意识状态、皮肤、黏膜、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异常,积极的处理和治疗。其中1例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反复发作致命性哮喘,通过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抢救措施,使病人转危为安,因此,掌握机械通气病人哮喘发作时的特征,对积极的抢救治疗非常重要;(2)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湿化、气管套管的管理是人工气道护理中重要的3个方面。根据病人长期机械通气的特点,在更换气管套管前,新气管套管预充气囊,防止换管后气道封密不严漏气产生的潮气量变化,保证了有效的机械通气。定时吸痰、气囊放气,保持声门下和气囊上区域的清洁及机械通气病人的卧位正确,对防止肺部感染和气道阻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加强营养状况的护理指导,根据病人的情况,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合理安排鼻饲时间、量及食物内容。采取正确的卧位给予鼻饲,防止吸人性肺炎;(4)给予病人多的关注,了解躯体和心理的反应,消除患者恐惧感和抑郁感。针对语言沟通障碍的病人,建立有效沟通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人性化护理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急诊抢救措施,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气道管理及病人的护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通过对19例意识清楚的气管切开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真切地感受到气管切开病人的心理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通过细致人微的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起病急、病情危重,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常发生呕吐、误吸、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分泌物明显增多,或者脑脊液鼻漏,填塞鼻腔。治疗上首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因为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1999年到2002年4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60例,其中42例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均改善了其缺氧和呼吸道阻塞的症状。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在14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岁,其中GC…  相似文献   

15.
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上为抢救危重患者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是目前救治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病人机械通气的急救措施之一,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现将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会厌炎合并四度喉阻塞的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切开术在急性会厌炎至四度喉阻塞的急救中的应用。方法:以紧急气管切开术抢救7例因急性会厌炎而致四度喉阻塞的病人,体位取舒适体位,可为半坐位或坐位,简化手术步骤,不予消毒、麻醉及止血,于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稍上,直接切开皮肤至肌层,快速分离颈前带状肌层达气管前筋膜,暴露气管,切开气管、撑开气管,置气管套管,开放气道后再行止血处置。结果:7例病人均抢救成功,无并发症,术后恢复健康,随访无异常。结论:在急性会厌炎合并四度喉阻塞的急救治疗中,在有条件行气管切开术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紧急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ICU气管插管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证麻醉期间病人的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或为便于吸人性全身麻醉药的应用,麻醉师需对病人在手术麻醉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内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1]。术后病人会出现烦躁、恐惧,尤其因气管插管影响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更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昏迷是各种危重病的严重症状,由于病人丧失意识,故不能维持正常的营养。为了维持昏迷病人的营养临床多采用静脉高营养方法,但由于静脉给营养物质造价高,要求条件复杂,而巨难于控制体内水、电解质与营养平衡,故国人多采用从鼻腔下胃管补充营养或冒造瘘方法维持昏迷病人的营养。1986年~1994年在临床上我们遇见11例病人下胃管非常困难,尤其是已做气管切开的病人,因气管切开后,放置气管套管,压迫食道上部,多次下胃管不能成功。我们大胆采用了“明视气管导管引导方法置胃管”,均获得成功。临床资料,本组外伤后昏迷者行气管切开术8…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以防治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78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结果在47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病人中,2例病人因原发病死亡,其余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均痊愈。结论通过气管切开术后精心护理可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吕英华 《中原医刊》2004,31(11):59-59
对于咯痰功能减退或失去排痰功能的病人,为清除气管内分泌物,急,慢性喉阴塞病人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咽部或颅脑手术后病人防止呼吸困难。常行气管切开术,借助气管插管以维护病人正常的呼吸功能。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管道的护理至关重要,总结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