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在腕关节低剂量扫描中的最佳条件和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常规 X 线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及其他病变的患者行64层螺旋 CT 作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分为3组,低剂量 A 组扫描条件120 kV/60 mAs,低剂量 B 组扫描条件100 kV/40 mAs,对照组扫描条件120 kV/100 mAs。对所得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处理后,分析3组扫描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的差异以及辐射剂量高低等各数据。结果对照组、低剂量 A 组、低剂量 B 组 CT 剂量指数分别为(5.48±0.35)、(3.20±0.26)、(1.33±0.16)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88.1±2.6、56.0±1.3、23.4±1.5,主观评分为4.70±0.65、4.12±0.93、3.39±0.57。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两低剂量组组间比较主客观 CT 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 A 组、低剂量 B组较对照组图像,在骨质、软组织、伪影及三维重建方面等主观分略有下降,但是得分均值在3分以上,同时辐射剂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当扫描条件降至100 kV/40 mAs,随着患者剂量下降,主观评分下降,但低剂量下的图像重建(VR、MPR)所得三维图像仍能较好显示解剖关系,能准确显示腕关节创伤空间信息,符合临床需要,同时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并保护了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低剂量CT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例早期肺癌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均为体检发现,并行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采用(120kV、25mAs),常规剂量采用(120kV、200mAs)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法影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等因素有无差异性。结果低剂量CT扫描对病灶的显示与常规CT扫描无明显差异,但低剂量扫描图像噪声较大,不影响影像诊断。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为(1.5±0.2)mGy,常规剂量扫描为(7.3±1.3)mGy(P<0.01)。总的mAs低剂量扫描为(459±6.5)mAs,常规剂量CT扫描为(1421±8.7)mAs。剂量长度乘积(DLP):低剂量扫描为(44±7)mGy·cm,常规剂量扫描的(193±12)mGy·cm(P<0.01)。低剂量扫描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为(0.85±0.1)mSv,常规剂量为(3.9±0.7)mSv(P<0.01)。结论肺部CT低剂量扫描对肺内病灶的显示与常规CT扫描无差别,并且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胸部低剂量MS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和防护意义。方法42例足月新生儿随机等分成3组分别行低剂量30mAs、50mAs及常规剂量200mAs MSCT胸部扫描。统一于气管分叉处测量并记录主动脉CT值及标准差(SD)。比较两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噪声、图像质量、CT剂量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等差别。结果各剂量组随着mAs的降低,图像噪声增加;各剂量组图像盲式阅片评价,50mAs组CT图像质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与常规剂量组无显著差别;50mAs组扫描剂量比常规剂量组相比,CT-DI和DLP分别减少了74.19%和75.00%。结论低剂量MSCT扫描能大幅度减少新生儿胸部检查的辐射剂量,减少新生儿辐射危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过改变CT扫描参数,降低腰椎间盘突出臭氧介入术中扫描剂量的可行性。方法:东芝Asteion4 CT机引导下定位,8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剂量组(120 kV,250 mAs),另一组为低剂量组(120 kV,40 mAs)。使用自动调节技术扫描,两组患者体型大致一致,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并比较穿刺部位的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两种不同剂量下显示病灶形态、边缘无明显差异,病灶内部结构的显示低剂量组不及常规剂量组。结论:低剂量CT的图像质量可以达到CT引导的目的,不仅保证了穿刺的准确率,同时降低了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和CT球管的损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病例各100例,低剂量组扫描参数为36 mAs,110 kV,常规剂量组为90mAs,130 kV.根据CT机自动记录的受检者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X线有效辐射剂量(ED),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DLP分别为(50.45±23.79)mGy·cm和(240.59±98.87)mGy·cm,ED分别为(0.72±0.38)mSV和(3.36±1.39)mSv,两组DLP和E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新生儿颅脑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连续受检的123例新生儿(77例足月新生儿和4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颅脑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扫描管电压均为120 kv,管电流分别为150 mAs、40 mAs及30 mAs.比较3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剂量长度乘积(DLP)及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低剂量组X线吸收剂量明显减低.随管电流降低,3组被试图像质量逐渐降低(P<0.001),不合格图像逐渐增加,但40 mAs组与常规组可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As组的足月新生儿不合格图像较多,而30 mAs组和40 mAs组可满足诊断要求的早产儿图像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 40 mAs及30 mAs新生儿颅脑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辐射剂量,40 mAs及30 mAs扫描法可分别作为足月儿及早产儿颅脑CT检查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低剂量CT扫描最佳参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临床拟诊HIE 120例,随机等分为4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层厚、层间距7 mm,管电流常规剂量组200 mAs、低剂量组分别为100,75,50 mAs行颅脑扫描.对比4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剂量加权...  相似文献   

8.
16层螺旋CT主动脉低剂量扫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eng MW  Zhao HL  Xu J  Ge YL  Shi MG  Peng Y  Zhang JS  Hu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62-1466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低管电流扫描方案.方法 研究分两步.初步研究筛选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送检的可疑主动脉病变或动脉瘤术后随访病例(夹层动脉瘤除外)共58例患者扫描70例次.包括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主动脉壁内血肿、主动脉粥样硬化和腔内隔绝术后随访病例.随机选取10例为常规剂量175 mAs扫描,低剂量组按体重分为<65 kg,65~75 kg,>75 kg 3组,分别采用低管电流为25、50、75 mAs,其余扫描参数同常规剂量组.记录单次加权CT剂量指数(CTDI)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低剂量组的主动脉图像满足诊断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第2步筛选西京医院临床送检60例可疑各型夹层动脉瘤,按体重同样分为3组:<65 kg,65~75 kg,>75 kg,分别采用低管电流为50、75、100 mAs,记录并分析相应CTDI和DLP,评价图像质量及满足诊断率.结果 初步研究采用25、50、75 mAs的CTDI仅为常规剂量175 mAs的11.3%、29.0%和42.7%,各组DLP值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25 mAs组的诊断符合率仅为60.0%,50、75 mAs低剂量组的图像满足诊断率均为85.0%,未达到100%.第2步研究采用50、75、100 mAs的CTDI分别为常规剂量的29.0%、42.7%和57.3%,各低剂量组DLP与常规剂量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各组图像满足诊断率均达到100%.轴位及各种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良好.结论 16层螺旋CT主动脉低剂量扫描满足诊断的最低管电流根据不同体重可采用50~100 mAs.夹层动脉瘤应采用略高于其他主动脉病变的管电流.100 mAs的低管电流则可满足任意体重及任意主动脉病变的成像与诊断.  相似文献   

9.
陈万中 《当代医学》2011,17(29):147-149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胸部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0年7月在16排CT引导下行胸部穿刺活检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行常规剂量扫描(20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16ram/rot),B组行低剂量扫描(1OmA,重建层厚2.0mm,螺距23mm/rot),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穿刺CT扫描剂量、图像质量和穿刺结果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常规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23.64±2.41)rnQy和(172.37±17.63)mGy×cm,穿刺成功率为90%;低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22士0.12)mGy和(8.56±088)mGyxcm,穿刺成功率为85%,两组的辐射剂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O.01),而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图像质量分级均能满足穿刺活检的需要,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低剂量CT扫描引导胸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颞骨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颞骨病变的儿童行32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显示颞骨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低剂量CT扫描显示儿童颞骨扫描参数中CTDIvol为6.24mGy、DLP为25.04mGy·cm,常规剂量CTDIvol为12.48mGy、DLP为50.07mGy·cm。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其CTDIvol和DLP降低了约50%的辐射剂量。结论 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儿童颞骨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怀疑颞骨病变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32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患者资料,根据扫描参数分为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比较分析常规剂量及低剂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CTDIvol=2.1 m Gy,DLP=20.2 m Gy·cm)低于常规剂量组(CTDIvol=17.7 m Gy,DLP=177.5 m Gy·cm)(P<0.05);两组图像质量(均为A级)和活检成功率(均为100%)无差异;两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45.6%和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结论低剂量扫描应用于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活检的成功率与常规剂量扫描一致,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离体猪肺标本低剂量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的最佳管电流。方法:应用GE 公司Brightspeed Elite 16层螺旋CT对5具离体充气的新鲜猪肺标本进行常规扫描和不同低剂量HRCT扫描(常规扫描管电流为200 mAs,低剂量时管电流分别取80、60、40、20、10 mA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评价扫描图像质量,并计算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获得最佳管电流的低剂量容积HRCT技术方案。结果:当管电流分别为80、60、40 mAs时,辐射剂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90,P=0.000),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当管电流为20 mAs时,辐射剂量更低,图像质量基本满足诊断要求;当管电流为10 mAs时,辐射剂量最低,但图像质量较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选择管电流在40 mAs时,能同时保证CT图像质量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这对临床工作中患者肺部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COPD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临床诊断为COPD患者随机等分为2组,低剂量组(20mAs)和常规剂量组(管电流调制技术),分别统计CT剂量权重指数(CTDIw)、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出X射线有效辐射剂量。由2位副高放射诊断医师对两组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按优、良、差三级进行评判,记录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低剂量组中与管电流调制组中的CTDIw、DLP、有效辐射剂量的比值分别为24%、38%和38%。两组图像质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能有效降低COPD患者的CT剂量同时又能保证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伟 《吉林医学》2012,(26):5642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行低剂量胸部双排螺旋CT扫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分为三组,分别行低剂量30 mAs、50 mAs以及常规剂量200 mAs的双排螺旋CT扫描,统一于气管分叉处测量并记录主动脉CT值与标准差SD,对两低剂量扫描与常规扫描在噪声与图像质量两个方面的差异,运用χ2检验对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之间的差异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上述剂量,随着剂量mAs的增加,图像噪声会逐渐减少;上述三个剂量图像盲式阅片评价,50 mAs组CT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诊断的基本要求,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胸部的辐射剂的含量,这对于减少患者受到辐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威 《四川医学》2013,(12):1920-1922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外伤胸痛患者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因外伤胸痛行CT胸部扫描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测量、计算并评估2组患者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指标:CT 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均能满足诊断需求.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CTDI、DLP以及ED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管电流量的下降,辐射剂量下降.结论 通过降低管电流量进行胸部CT检查的方法是可行的,既能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合格图像,又能明显降低患者群体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剂量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拟行肺动脉CTA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50 mAs,螺距Pitch0.6,对比剂碘海醇用量为50 ml);B组采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剂量扫描(管电压80 kV,管电流为250 mAs,螺距Pitch1.2,碘海醇用量为25 ml).记录两组的CT剂量指数容积(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两组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CT值;评价两组图像质量.结果 B组的CTDIvol、DLP、ED值均低于A组(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剂量行肺动脉CTA,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CT辐射剂量与活检准确率的相关性。方法MX8000多层螺旋CT引导下栅条法定位,60例肺部肿块临床拟诊肺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30例常规剂量(120kv,120mAs),30例低剂量(120kv,30mAs),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CTDI及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穿刺的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两种不同剂量120mAs,30mAs下显示病灶的形态、边缘无明显差异,病灶密度不均及短毛刺显示,低剂量组不及常规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每位患者总的CTDI约243mGY,低剂量组每位患者总的CTDI约84mGy,低剂量组CTDI约为常规剂量的1/3。30例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组最后分别有27例和26例确诊为肺癌,穿刺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和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种剂量条件穿刺,两组病理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CT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CT引导的目的,肺癌低剂量CT引导穿刺活检术,不仅保证了穿刺的准确率,还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和CT球管的损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比,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这些年内收治的肺内结节患者60例,在采用常规剂量(200mAs)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记录下不同层厚下低剂量(200mA、40mA、30mA、20mA和10mA)的加权指数.收集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低剂量的加权指数和常规剂量的加权指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常规剂量作为研究标准,低剂量组的加权指数均有所降低.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患者而言较为安全、准确,除外低剂量中的20mA是最佳扫描剂量,扫描的敏感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低管电流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为结肠息肉病变的患者平均分为3组,行宝石能谱CT降低管电流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其中按固定管电流分别为50,30,15 mAs进行扫描,其他参数按常规进行,并对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固定管电流为50 mAs(A组)时,结肠仿真内镜成像(CTVC)及透明重组图像(Raysum)平均评分为(2.93±0.26)分,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68±0.00) mGy和(80.62±3.44) mGy cm;30 mAs(B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2.53±0.52)分,剂量平均分别为(1.01±0.01) mGy和(45.09±5.54) mGy cm;15 mAs(C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1.93±0.70)分,剂量平均分别为(0.05±0.00) mGy和(22.16±1.96) mGy cm.3组CTDIvol与DLP平均分别降低了80.05%、88.00%、94.06%和80.73%、88.95%、94.57%.结论:降低管电流在CTVC成像中,在管电流与辐射剂量分别降低88%以上的情况下,仍能兼顾图像质量,而降低至94.57%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动脉血管造影的成像质量及扫描技术。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应用Bolus Tracking智能触发技术,分别以常规Quality ref mAs和常规Quality ref mAs的60%的射线剂量,对两组共63例患者进行扫描后,作MPR、MIP、VR和VE等三维后处理,获取动脉血管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异常动脉血管47例,正常动脉血管15例,失败1例。常规剂量组优良图像(19/24)79.2%,合格图像(4/24)16.7%。低剂量组优良图像(32/39)82.1%,合格图像(7/39)17.9%。两组优良图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6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可应用低剂量扫描,Quality ref mAs可较常规剂量降低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