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森林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是生态恢复和生态水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区划分为4个海拔区段,并在不同区段内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青海云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群垂直结构表明,不同海拔区段乔木层中层木均最多,海拔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上层木居中,海拔2 700~2 800 m下层木居中。种群径级结构表明,小树和中树所占总体比例均达到76.3%以上,大树个体较少,青海云杉种群更新较好,处于恢复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明,海拔2 700~2 800 m、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海拔2 800~2 9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泊松分布格局,2种分布格局可能分别受制于气候因子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丛生指数(I)、CA值、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标(m^*/m)等5种聚集度指标判定出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再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方程进行数学拟合,进一步证明祁连山北坡苔藓类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主要种群及掘根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为本地区阔叶红松林的长期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利用点格局分析方法揭示了2.55 hm2样地内重要值排在前4位的种群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及掘根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乔木共有8种,种群密度差异大。种群的径级结构大体上呈非对称的单峰型曲线。重要值排在前4位的是红松、红皮云杉、白桦和榆树。红松和白桦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红皮云杉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趋势为聚集-随机-均匀分布,榆树在≤16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其余尺度上为聚集分布。除红松与红皮云杉、白桦、榆树之间在小尺度呈显著负相关,以及红皮云杉与榆树在小尺度上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种群的空间关联性均不显著。样地内红松和红皮云杉是掘根林隙形成木的主要组成树种,掘根形成的林隙形成木空间分布格局除在3 6 m尺度上呈均匀分布外,其余研究尺度均呈随机分布。[结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种群在不同的研究尺度上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存在差异,红松和红皮云杉易形成掘根倒木且整体上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和恢复漳河源自然保护区铁坚油杉天然种群,采用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方法,运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Lloyd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DavidMoore的丛生指标,Morisita扩散型指数对个铁坚油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m~2,25m~2和50m~2面积上,S1样地呈均匀分布,S2和S3样地呈Poisson分布;3个样地种群聚集强度随取样面积增大而上升。S1的分布格局可能与人为环境干扰有关;4m×4m尺度上Poisson分布最为明显。种群的保护与恢复,应注重聚集强度最大的取样尺度。  相似文献   

5.
西江中下游针阔混交林优势种群的结构及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西江中下游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固定样地、每木调查和林下更新层调查法获得野外资料,采用径级代龄级的方法,研究主要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以及应用方差/均值比、平均拥挤度指数、聚块指数、丛生指标、负二项式参数等5个指标分析其种群格局状况。结果表明不同优势种群的径级结构差异明显:马尾松和烟斗柯缺失或缺乏幼苗,为衰退型种群;福建青冈幼苗充足,中龄级立木占绝对优势,表现为增长型种群,但结构不稳定;鸭脚木幼苗数量丰富,径级分布呈倒J字型,为稳定的增长种群。种群的格局动态因树种和发育阶段而不同,表现为马尾松由均匀分布过渡到集群分布,福建青冈始终为群集分布,鸭脚木和烟斗柯则由幼苗的集群分布向成树阶段的随机分布转变,4个种群的格局动态呈现出聚集强度降低的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6.
张立杰  刘鹄 《林业科学》2012,48(1):18-21
研究祁连山林线区域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年轮生长及林线位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海云杉林线种群1~30龄的幼龄个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0.9%;100年来林线种群密度大约增加了23倍,但林线位置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年轮分析得出,气候变暖导致近30年来林线树木径生长明显增加,青海云杉树木年轮指数与当年夏季、秋季以及上一年夏季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秋季及当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祁连山东段哈溪森林的主要建群种,在祁连山北坡呈带状或者斑块状分布于海拔2 700~3 300m的阴坡和半阴坡。以祁连山东段哈溪林区不同海拔下的青海云杉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青海云杉林下土壤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海拔的影响下,研究区不同海拔青海云杉林下的土壤氮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其分布规律为,随着海拔的降低土壤氮含量有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海拔的降低,0~20cm土壤氮含量逐渐降低,而20~40cm土壤氮含量逐渐升高。通过研究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土壤中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分布特征和其影响因素对探讨青海云杉及其他植物生长状况和科学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式分布指数K、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m x、丛生指标I、Morisita指数及最近邻体法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的优势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重要值在2.0以上的12种乔木种群中,4种呈聚集分布,8种呈随机分布,没有均匀分布。多数种群呈随机分布的状况表明,该群落已接近于演替的顶极期。各种群为争取更多的环境资源而随机分布在群落中,少数种群呈聚集分布则是由于生境的异质性或其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引起的。在不同发育阶段,岭罗麦、光序肉实树的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滇南红厚壳则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均呈随机分布。优势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的变化,显示出它们在群落中为争夺有利的生长环境而长期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青海云杉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长福 《中国林业》2010,(14):56-56
<正>青海云杉,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属浅根性树种,是青海省天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也是青海高原高寒阴湿地带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集中分布于祁连山东段,湟水、大通河、黑河流域的河滩、谷地、阶地或阴坡、半阴坡中下部,垂直分布海拔2400~3800米。笔者根据青海林区青海云杉育苗实践,对青海云杉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连云港地区栓皮栎人工林主要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根据群落调查资料,在计算树种种群的重要值的基础上,确定栓皮栎人工林的主要树种,并应用扩散指数、负二项参数、Lloyd的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Morisita指数对该人工林主要树种的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栓皮栎人工林主要树种为栓皮栎、盐肤木、黄檀和赤松,种群分布格局都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表现为:栓皮栎种群<黄檀种群<盐肤木种群<赤松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树木种群的聚集程度不同,栓皮栎种群聚集强度随种群龄级的增加而减小,而盐肤木种群和黄檀种群的聚集强度则随种群龄级的增加而增加;种群分布规律与种群个体数的大小和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有关.可以进行适当的透光伐作业改善林内的光照条件,促进伴生树种的更新.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测定择优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青海云杉表型优树选择和子代测定,总结出了一套关于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优的方法,供从事种子园建设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北坡)水源涵养林类型划分与组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主要由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4种森林类型组成,组成简单、结构单一,呈现高寒半干旱气候特点;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体,相对其它森林类型,其组成、层次结构复杂;干性灌丛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先锋林型,分布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浅山地带;湿性灌丛林是地带性顶极群落类型,分布在山地森林草原带上限,调节水资源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森林土壤的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受立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和自然、历史干扰,多世代演替共存,分布占祁连山3个垂直气候带,主要由湿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干性灌丛林4种类型组成,6个林型即湿性灌丛林、藓类青海云杉林、灌木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干性灌丛林。调查研究表明,各类森林枯落物(层)的现存量,组成成分、持水率、持水量等均不相同。森林土壤矿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因森林类型而不同,并均随着土壤的深度呈某种规律性的变异。森林土壤的持水量主要受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在祁连山林区,森林土壤的持水量较非林地(牧坡草地)土壤为高,在各森林类型中青海云杉林和灌丛林的持水量,较祁连圆柏林为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祁连山大野口流域内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冻土冻融监测,分析评估青海云杉林、灌丛、阳坡草地3种典型植被类型冻土冻融厚度和速率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冻土深度上限最大值为灌丛冻土阳坡草地冻土青海云杉林冻土;冻土深度下限最大值为灌丛冻土青海云杉林冻土阳坡草地冻土。(2)冻土冻结期,青海云杉林冻土变化速率最大,其次阳坡草地冻土变化速率,灌丛冻土变化速率最慢;冻土消融期,灌丛冻土变化速率最大,其次阳坡草地冻土变化速率,青海云杉林冻土变化速率最慢。(3)青海云杉林冻土过程最长,其次为灌丛冻土,阳坡草地冻土过程时间最短。建议培育青海云杉与灌丛增强祁连山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5.
Liu  Junjie  Wang  Juan  Han  Yanan  Yuan  Shunjie  Gao  Yunfei  Rong  Zhanlei  Zhao  Chuanyan 《New Forests》2022,53(3):511-531
New Forests - Qinghai spruce (Picea crassifolia Kom.) forest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China. Carbon sequest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北坡立地因子对青海云杉树高生长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32块标准地资料为依据,采用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定量地分析了立地因子对青海云杉树高生长的影响途径及强度,建立了简单、合理的影响模型,并初步探讨了不同分析方法在立地评价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云杉的种实害虫有十几种,危害严重的有三种,即云杉球果小卷蛾、云杉蛀果斑螟和云杉梢斑螟,主要发生在甘肃祁连山林区。本文经过调查,根据青海云杉和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特性,提出加强青海云杉林的经营管理,尽量减少广谱性化学药剂的大面积使用;尽可能多的应用营林技术为主的、不杀伤天敌的防治措施,以达到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综合治理的良性循环;并提出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综合治理的策略、原则以及评价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综合治理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春季降雪对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山地降雪是土壤和河流水分的重要补给源,也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水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黑河上游的天涝池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春季一次降雪事件,对积雪厚度、积雪密度,青海云杉积雪载荷量和降雪对青海云杉幼芽的冻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次降雪量为16 mm,雪密度为1.52 g/cm^3,本次降雪青海云杉积雪载荷量为1.61~4.62,幼芽的冻伤率高达60%以上。由此可知,青海云杉的截留能力较强,在大的降雪事件中可能会造成雪折,如果春节降雪发生的时间迟,对幼芽将造成严重冻害,由此抑制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内竞争指数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远远大于种间竞争,种内种间竞争指数的大小顺序为青海云杉>青杄>桦叶四蕊槭>山杨>红桦>柳树;竞争指数与对象木的胸径之间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青海云杉胸径达到45cm以上时,竞争指数变化很小;青海云杉的竞争指数与海拔和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