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自膨式支架Neuroform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例行Neuroform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严防动脉瘤破裂,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16例完全栓塞,1例次全栓塞,3例不全栓塞.临床随访2~10个月,未见动脉瘤复发及支架移位.结论 Neuroform自膨胀式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新技术,近期疗效好,正确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黄珍丽  蔡友锦  陈雪娟 《现代护理》2007,13(23):2172-2173
目的探讨颅内自膨式支架Neuroform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行Neuroform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严防动脉瘤破裂,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16例完全栓塞,1例次全栓塞,3例不全栓塞。临床随访2~10个月,未见动脉瘤复发及支架移位。结论Neuroform自膨胀式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新技术,近期疗效好,正确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观察护理重点.方法 通过对3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患者的护理,对其并发症的种类及观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动脉分支血栓形成,1例穿刺部位出血.结论 术前做好预防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中术后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根据医嘱及时准确给予规范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是保证栓塞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贾悦  张艳秋  束玲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2212-2213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再出血或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使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18例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均在术后3年以上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除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伴轻度狭窄形成外,其余16例患者均未发现支架内狭窄迹象;14例动脉瘤体完全无显影,4例患者有动脉瘤颈轻度复发迹象。结论: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长期效果良好,长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贾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8):2691-2692
随着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其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已经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宽颈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仍是难题之一,单纯微弹簧圈治疗会出现栓塞率低、复发率高,还有导致载瘤动脉闭塞的风险,部分患者甚至无法实施介入治疗[1].相继出现的Remodeling技术和三维弹簧圈篮筐编制技术使得部分宽颈动脉瘤得以栓塞,但仍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难题.而今,自Higashida等[2]1997年率先报道了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1例颅内椎动脉梭形动脉瘤以来,支架技术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已逐渐开展起来,并成为梭形、宽颈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此后,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结合后续的弹簧圈栓塞治疗,使这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成为可能[3].我科采用的新型Neuroform Ⅱ型专用颅内支架结合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治疗宽颈动脉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的相关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临床应用支架或球囊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15例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及抗凝治疗方法。结果15例患者有2例因颅内其他血管破裂出血死亡,其余病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且针对眭地抗凝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的疗效.方法 将2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支架辅助组(19例)和球囊辅助组(7例).对于体/颈比<2而>1的动脉瘤,选择球囊辅助瘤颈重塑技术进行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对于体/颈比<1或瘤颈过于宽大的动脉瘤,选择支架辅助瘤颈重塑技术进行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后3个月对2组患者的预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术后6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观察预后良好率和复发率.结果 支架辅助组19例患者,动脉瘤完全栓塞12例,次全栓塞7例;球囊辅助组7例患者,动脉瘤完全栓塞4例,次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1例.所有病例手术均成功,无动脉瘤破裂出血.2组患者均进行3~6个月的随访,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支架辅助组0分16例,1分2例,2分1例,预后良好率为84.2%;球囊辅助组0分6例,1分1例,预后良好率为85.7%.术后6个月支架辅助组13例患者复查DSA,11例影像学稳定,2例次全栓塞转为完全栓塞,载瘤动脉均通畅,支架未见移位;球囊辅助组5例患者复查DSA,4例影像学稳定,1例有瘤颈残留.2组均无死亡病例,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重塑结合弹簧圈栓塞均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及栓塞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2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应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围术期给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共使用27枚Solitaire支架,其中1例患者使用2枚支架.术中支架均顺利到位,放置位置满意,即刻血管造影致密栓塞24例,次全栓塞2例,支架释放位置满意,载瘤血管通畅,3个月后,23例患者获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无动脉瘤复发迹象.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操作简单,栓塞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表明,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1]。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和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其中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可以增加动脉瘤填充密度,降低弹簧圈伸入母动脉的发生率,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尤其是宽颈或复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2-4]。然而,伴随着支架的植入,动脉瘤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术后血栓栓塞的风险也明显升高[5-9]。尽管常规使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但术后血栓栓塞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佳。因此,急需一种更有效的术后血栓栓塞治疗方案以改善支架辅助栓塞术后血栓栓塞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半释放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循环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33例患者34个前循环宽颈动脉瘤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架半释放技术,33例患者共应用Solitaire AB支架34个,均成功到位并准确释放。1个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余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瘤完全栓塞26个,瘤颈残留6个,部分栓塞2个。载瘤动脉通畅。除1例后交通动脉瘤病人术后3 d并发颅内出血死亡外,余32例临床随访6~12个月无临床症状加重,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并发症。22例术后6~12个月行DSA随访,2个动脉瘤瘤颈有残留,未见支架内狭窄和闭塞。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操作简便,采用支架半释放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循环宽颈动脉瘤是安全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防治及疗效.方法对10例宽颈动脉瘤病人围术期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10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9例致密栓塞,1例大部填塞.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及邻近主要血管分支通畅,均无再出血或血栓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治疗效果肯定,正确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支架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支架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其中3例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2例位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2例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段,1例位于前交通动脉,2例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1例位于椎动脉,1例位于基底动脉;绝对宽颈(瘤颈〉4mm)动脉瘤9例,相对宽颈3例,瘤颈/瘤体均〉0.7。术中将颅内支架引至动脉瘤处并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然后行弹簧圈栓塞术。结果7例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5例采用Leo支架,12枚支架全部成功释放。其中100%栓塞8例,95%栓塞3例,1例支架释放后动脉瘤不显影未行弹簧圈栓塞。1例术中出血经迅速填塞弹簧圈及支持对症治疗后患者治愈。本组患者无死亡。10例术后3个月随访造影,9例动脉瘤腔完全闭塞,1例达95%栓塞,载瘤动脉无狭窄。结论颅内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闭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既可保护载瘤动脉通畅,又可提高宽颈动脉瘤栓塞的致密程度,效果较好,并且可降低穿支血管阻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张倩  葛蓓  王草心  张继方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70-1771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药物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4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行支架辅助栓塞,围手术期及时准确适量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进行严密护理观察。结果通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观察和护理,对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进行快速有效处理,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支架辅助治疗复杂动脉瘤,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减少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防治及疗效。方法对10例宽颈动脉瘤病人围术期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10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9例致密栓塞,1例大部填塞。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及邻近主要血管分支通畅,均无再出血或血栓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治疗效果肯定,正确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例病人采取相应的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顺利,护理措施得当,效果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明显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其中合理、有效的护理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引起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袁晓丽  毛燕君王瑜 《现代护理》2005,11(18):1526-1527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例病人采取相应的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顺利,护理措施得当,效果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明显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其中合理、有效的护理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3例,其中接受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38例(观察组),接受非支架辅助治疗45例(对照组),随访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造影完全栓塞38例,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3,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弹簧圈移位、脱出、解旋,动脉瘤缺血事件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63%、0.00%、5.26%和7.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动脉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架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环区动脉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检查筛选颅内动脉瘤患者26例(33个)患者选用不同的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围术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26例患者共33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18个,占54.54%;栓塞程度在95%以上12个,占36.36%;不完全栓塞3个,占9.09%。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保证了治疗的成功,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人们越来越多的将注意力从单纯栓塞术逐渐转移到瘤颈重塑技术,我们采用颅内自膨胀支架结合水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24例,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