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白眉蝮蛇 (Agkistrodonhalysussuriensis)毒中精氨酸酯酶的致突变作用。 方法 用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株TA97,TA98,TA10 0和TA10 2 ,采用平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 ,将实验分为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2组平行试验。精氨酸酯酶设 6个浓度 :10 .0× 10 -3 ,5 .0× 10 -3 ,2 .5× 10 -3 ,1.2 5× 10 -3 ,0 .6 2 5× 10 -3 和 0 .312× 10 -3 U/mL。结果 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两种条件下 ,精氨酸酯酶不诱发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株的回复突变。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从致突变角度考虑 ,精氨酸酯酶在高于“蝮蛇清栓酶”(主要成分为精氨酸酯酶 )临床治疗剂量约 10 0 0倍的条件下仍然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眉蝮蛇(Agkistrodon halys ussuriensis)毒中精氨酸酯酶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用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株TA97,TA98,TA10 0和TA10 2 ,采用平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将实验分为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2组平行试验。精氨酸酯酶设6个浓度:10.0×10-3,5.0×10-3,2.5×10-3,1.25×10-3,0.625×10-3 和0.312×10-3 U/mL。结果 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两种条件下,精氨酸酯酶不诱发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株的回复突变。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从致突变角度考虑,精氨酸酯酶在高于“蝮蛇清栓酶”(主要成分为精氨酸酯酶)临床治疗剂量约1000倍的条件下仍然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牛黄化毒片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选定包衣液的浓度、片床温度、包衣液流量和包衣锅转速四个因素进行正交方法考查,以包衣片外观合格率为考查指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研究,优选出最佳包衣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包衣液的浓度为6%,片床温度为40~50℃,包衣液流量为110 ml/min,包衣锅转速为4~6r/min。结论:该包衣工艺科学合理,生产效率高,为牛黄化毒片的最佳包衣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奥拉西坦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指导原则进行试验。结果:干扰试验表明供试品稀释60倍可消除干扰。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代替家兔法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5.
颜崇淮 《家庭用药》2009,(10):47-47
驱铅治疗 儿童血铅水平低于250微克/升时。通常不予驱铅治疗。当儿童血铅水平处于250.449微克/升时,如果驱铅试验阳性就应给予驱铅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21):56-59
目的优选毒热清颗粒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苷,绿原酸为指标,HPLC测定含量,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为280nm(黄芩苷)、327nm(绿原酸)。选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毒热清颗粒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h。结论该工艺有效成分提取完全,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钟凯 《家庭医药》2015,(3):62-63
"毒"豆芽毒不毒,这是一个科学问题。目前来看,说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有毒有害"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让不让用是管理问题,即使是安全的,监管部门不让用,生产者就不能生产,这是底线、红线。另一方面,政府治理餐桌污染、打击违法行为获得了全民支持,但也应尊重科学,不宜上纲上线。  相似文献   

8.
9.
<正>国内外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HLA-B27抗原阳性率为83%~95.19%[1,2]。对患者进行HLA-B27检测已经成为临床排除、提示或预防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目前,检测血清中HLA-B27的方法有微量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灌服给药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将ICR和昆明种小鼠,采用3种致疼痛模型,即冰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致痛实验和甲醛致炎性疼痛反应;中华眼镜蛇毒经热变性复性处理,将其灌胃给药30-270μg/kg。结果:中华眼镜蛇毒粗毒灌服给药能减少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延长热引起的疼痛反应潜伏期和减少甲醛引起的舔足反应。结论:中华眼镜蛇毒灌服给药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给药途径方便、安全范围大,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新型镇痛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是目前医学领域挽救慢性肾衰病人的最佳方法。肾移植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肾移植配型。肾移植配型中的组织相溶性系统主要是ABO血型系统及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我院从1994年4月12日至1995年7月19日共完成了6例肾移植,成功4例,失败2例。6例肾移植除全部进行ABO血型鉴定及ABO交叉试验外,全部进行了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6例肾移植供受体ABO血型相同,ABO交叉试验阴性,交叉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为我院肾移植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文中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12.
卤代烃是一类致突变污染物 ,除工厂废水废气中存在外 ,饮用水由于用氯气消毒亦可检出。这是一类无需代谢便可直接使DNA碱基烷基化而造成DNA损伤的亲电化合物 ,因此对其毒性评价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2 吡啶酮与DNA碱基鸟嘌呤及胸腺嘧啶有类似结构 ,是研究DNA碱基及其他类似杂环化合物互变异构体的模式。研究二十多种烷化剂与 2 吡啶酮的加合反应物 ,探讨烷化剂构效关系 ,为研究致突变烷化剂毒效应关系提供一定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鸟嘌呤、2 吡啶酮 (SIGMA)、碘甲烷、溴乙烷、ω溴苯乙酮 ,溴丙烯、硫酸二甲酯…  相似文献   

13.
3T3中性红成纤维细胞光毒替代试验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外用于化学物皮肤光毒性安全性评价的试验主要有人体斑贴试验和动物皮肤光毒性实验等体内试验。1998年,欧共体规定“2002年后禁止使用动物对化妆品终产品进行安全性检测”。3T3NRU光毒试验已获得欧盟许可和OECD的许可作为皮肤光毒试验的体外试验方法用于欧盟国家的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协引。我国对于皮肤光毒性试验的替代研究尚未见报道。为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外替代试验方法,本试验通过建立3T3细胞中性红摄取光毒试验并与动物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法和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两种方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2B27)阳性率,结合临床诊断,判断2种方法的的敏感度、特异性、适用性。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PCR-SSP法检测待测标本的HLA-B27。结果PCR-SSP法的敏感度98.75%高于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83.7%),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R-SSP法检测HLA-B27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是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A型肉毒抗毒素效价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A型肉毒类毒素为包被抗原包被酶标板,封闭后加入稀释的血清样品,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马IgG(IgG-HRP)作为酶标抗体,加入四甲基联苯胺显色剂(TMB)显色10~15 min, 2 mol·L-1硫酸终止反应,于酶标仪上读取A450 nm值,以标准曲线样品浓度的对数(X)为横坐标,A450 nm值(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将待测血清样品A450 nm值代入曲线方程即可得到血清样品浓度,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血清样品效价。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除了与A型肉毒抗毒素血清反应外,对B、C、D、E、F型肉毒抗毒素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在线性范围50~400 mIU·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0 0;准确度介于80%~120%;精密度(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RSD<20%;采用该方法测定20批A型肉毒抗毒素血清的效价范围在525~2 450 IU·mL  相似文献   

16.
毒热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病因病机、证候学角度探讨毒热证的内涵与外延,并指出毒热证与现代医学的非典型肺炎、恶性肿瘤、皮肤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增强绿色荧光蛋白C(sCD40-EGFP)修饰树突状细胞(DC)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利用DC诱导供体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CD40胞外区与EGFP重组载体质粒pEGFP-N1/sCD40,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DC2.4细胞株。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转染质粒pEGFP-N1/sCD40的DC培养上清;将经未修饰DC细胞及sCD40-EGFP及空载体修饰DC经腹腔注射致敏Balb/c小鼠,取单个核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分别以不同组DC为刺激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采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毒活性。结果sCD40分子与EGFP融合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在树突状细胞中获得表达,并分泌至上清;sCD40-EGFP融合蛋白对不同组DC致敏或未致敏小鼠的同种细胞刺激的增殖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CD40-EGFP基因修饰DC诱导不同DC致敏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明显降低,sCD40-EGFP融合蛋白对各实验组淋巴细胞胞毒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CD40-EGFP基因修饰DC致敏组小鼠淋巴细胞胞毒活性较其余实验组明显降低。结论稳定表达sCD40-EGFP融合蛋自的DC致敏可显著降低同种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并能诱导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胞毒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肉毒中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896年Van Ermengern在比利时的一次音乐会中,因进食生火腿引起食物中毒的标本中分离到肉毒梭状杆菌(简称肉毒杆菌),并指出该菌在合适环境中产生的外毒素与疾病直接有关后,距今已80余年。肉毒中毒历年来国内外文献中均有报导,如美国从1899~1974年共暴发了708起肉毒中毒,发病人数计1814人,平均每年24.2例。国内早在50年代就有肉毒中毒的报告,60年代亦有多起肉毒中毒发生,最近也有较大系列  相似文献   

19.
一、急性毒性试验 1.予初毒性试验:取体重17~20克健康小自鼠五只以0.7ml/20g体重毒蜂蜜灌服,有毒者一般在24~48小时内死亡。 2.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 取体重17~20g健康小白鼠20只,分成二组。分别以高剂量0.7ml/20g体重和低剂量0.5ml/20g体重观察72小时。最后按寇氏公式LD_(50)=L0g~(-1)[Xm—i(∑p—0.5)]计算其LD_(50)的结果。小白鼠灌服毒蜂蜜其半数致死量为30.26ml/kg±3.483ml/kg,即有毒蜂蜜半数致死量(LD_(50))一般在26.78至33.74ml/kg范围内。二、溶血试验:取2%家兔红细胞生理  相似文献   

20.
黄土在千年以前,便用以疗热病。数年前,麻疹流行,多毒陷不透,邻有匡姓儿,頻危者屡,詢知为其远戚刘某以黄土罨之得救。适有李氏儿来診,体如燔炭,时昏时醒,姑敎以黄土罨之,調用兼旬乃愈,嗣后,凡遇有白虎犀黄不能为力之熾热,均以此法輔佐之。疗效很高。前年春,有龙媼乘忿服断腸革中毒,消渴引飲,躁扰若狂,危在瞬刻,当时情急智生,偶悟驗方新篇云地浆可解百毒,急取而恣飲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