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T1、T2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T3、T4、T5血流力学指标SBP、DBP、HR、麻醉清醒时间15.5±3.5分钟、拔管时间8.8±1.3分钟明显低于对照;观察组VAS评分为(15.3±4.2)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利于术后患者清醒。  相似文献   

2.
万兆星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X):17-17,71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危重病人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6例高龄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全麻组(GA)23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EGA)组23例。分别观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期间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EGA组均较GA组平稳,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早,麻醉效果EGA组明显好于GA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是老年危重病人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与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对2002-01-01/2006-06-30在我院治疗的65yr以上,明显患有或曾经因冠心病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别设置为A组(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B组(单纯全身麻醉)各30例,观察全麻诱导、术中和术后病人的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ECG的变化特别是ST段的变化。 结果A组病人在术前诱导、术中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要比B组病人明显减少(P〈0.05)。 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气管内全麻,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为81.67%,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13.33%,对照组麻醉并发症38.33%,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较单纯气管内全麻麻醉效果更佳,利于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减少麻醉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蕊 《中原医刊》2009,(14):57-58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印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Ⅰ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中(T3)、拔管时(T4)的心率、收缩压(SP)、舒张压(DP)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Ⅰ组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Ⅱ组平稳(P〈0.05);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缩短拔管时间,术后清醒完全,是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祝芳琴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38+142-138,14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及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维库溴铵,丙泊酚及异氟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除导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优于全身麻醉,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鲁靖 《中外医疗》2011,30(17):18-20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2种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例221例,A组:116例,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B组:105例,丙泊酚静脉麻醉加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后不同时间血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静脉全身麻醉组麻醉和气腹对循环、呼吸影响最大,静脉全身麻醉组麻醉和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脉搏氧饱和度不降,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介于(P〈0.0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增加(P〈0.05);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快于静脉全身麻醉组,术中疼痛知晓发生率最低(P〈0.01)。2组放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平稳、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苏醒快,费用低,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8.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合全身麻醉(全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20~30 min,pH值、PaCO2与气腹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SBP、DBP、HR变化及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硬膜外麻醉组1例出现短暂呼吸抑制,3例术后出现头昏,30 min后自行消失。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n=38):仅用全身麻醉;复合组(n=38):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记录在围麻醉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复合组患者的MAP、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或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案将6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30例与对照组(全身麻醉)30例。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2h、术后24h 的血浆皮质醇(Co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h、术后24h的Cor及CD4+、CD3+水平更为稳定,其中观察组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阻断手术创伤刺激向中枢神经传导,减少应激反应,避免全麻药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十分适用于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4例全麻气管内插管病人于全麻诱导前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观察全麻诱导后及插管后1-10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变化。结果:诱导后及插管后A组病人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B组(P〈0.05);A组61.2%(21例)病例出现心动过速,B组为21.0%(7例),两者比较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LAV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LAV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GE)组和全身麻醉(GA)组各30例。GE组患者在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置管后推注2%盐酸利多卡因5ml测试麻醉平面,平面满意后使用1%盐酸罗哌卡因维持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后持续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维持麻醉和肌松。GA组采用与GE组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法。结果GE组肌松效果好,全身麻醉用药少,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离室时间短,对周围组织损伤少,术后病率低,与G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使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观察组(脊椎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对照组41例,观察组43例。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追加镇痛药物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清醒时间显著短语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IL-6及CRP均较术前升高,且术后观察组IL-6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采用脊柱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优于单纯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术毕的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后和术毕平均动脉压(MBP)和心率(HR)均较稳定,与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后和术毕MBP、HR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气腹后和术毕MBP、HR比较,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导管拔除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追加药物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及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道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与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压、心率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则在术后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术后24 h仍高于麻醉前水平。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血糖值基本恢复正常(5.0~6.0 mmol/L),对照组患者血糖值>6.0 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抗凝血酶Ⅲ(AT Ⅲ)的各项指标值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观察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术后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各项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抑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纤溶功能亢进,是理想的麻醉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气管内全麻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病人气腹应激的影响。方法对44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单纯气管内全麻(A组),并与同期44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B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循环和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年龄、体重、ASA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DBP)、心率(HR)在气腹后明显高于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水平(P〈0.05),尤其DBP、HR均高于B组同一时段的水平(P〈0.05)。而B组术中SBP、DBP 、HR均稳定于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水平。A组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气腹后皮质醇、醛固酮水平较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B组(P〈0.05)。B组两者改变不显著(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通过有效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通路,降低气腹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气腹应激的影响,保持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和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重度贫血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重度贫血患者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30例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G组)30例。于麻醉前10min(T0)、C02气腹后10min(T1)、C02气后30min(T2)及术毕10min(T3)时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分压(SpO:)、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aw)的变化及术后苏醒质量的评估。结果G组T1、T2、L时MAP、HR显著高于T0(P〈0.05);EG组各时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相比,G组T1时MAP、HR显著高于EG组同时间点;两组T2、L的PETCO2显著高于T0值(P〈0.05);气腹后两组Paw明显上升,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组术毕即能清醒拔管,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1),EG组术后清醒质量明显优于G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能更有效地抑制CO2气腹和手术刺激等所致的不良反应,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术毕患者苏醒快,清醒质量优,可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2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苏醒时间,气腹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及麻醉后子宫松弛度。结果观察组气腹后血气指标PaO2(147.5±25.8)mmHg、PaCO2(38.5±4.8)mmHg显著优于气腹前PaO2(113.1±21.5)mmHg、PaCO2(37.2±5.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腹后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95.9±11.6)mmHg、心率波动(3.3±0.9)次/min显著小于对照组,苏醒时间(6.5±1.5)min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子宫松弛度优良率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抑制心血管反应,利于子宫松弛,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游敬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04-105,109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结果两组麻醉5min的AD、NA及血糖水平较麻醉前下降,术毕则显著升高,术毕及术后24hB组的AD、NA及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的各组DD、PAI-1及t—PA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min、术毕及术后24hB组的DD、PAI-1及t—PA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有效地抑制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纤溶亢进,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