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娟 《广州化工》2013,(11):292-294
对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吸收"一章为例,选择符合专业技能要求的典型吸收项目进行教学,从目标确定、项目选择、教学设计、考核方案四方面进行了探讨。采用项目化教学后,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还能带领学生深入工程实践,真正实现了《化工原理》课程对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项目化教学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项目化教学在《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阐述了课程项目的开发、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是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环境监测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4.
关莹  秦品珠  黄兆琴 《广州化工》2020,48(15):193-195
《水处理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对接实际岗位需求,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在当前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形式不断革新,因此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水处理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对项目化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和细化。以课程中"混凝"单元教学内容为例,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通过实践对改革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对高职《水处理技术》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课程采用"双线并行"的教学模式,设置课内及课外实践任务。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以微课进行课前引领,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改革课程的考核制度,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和初步探究。通过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改革实践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提出"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项目教学"的理念。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核心,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室内环境检测及治理课程为例,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对该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包含:课程设计目标、设计思路、模块化项目设计内容及评价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7.
环境监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融入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模拟实际的监测项目,以某机械制造企业验收监测为例,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董灵光 《广东化工》2012,(12):191-192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改革工作一直都备受关注。文章从课程的特性、思维方式、基本理论的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反思,提出了项目化与模块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理念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我校《环境监测》课程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根据课程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本文结合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的情况,构建了环境监测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框架,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阐释了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郭文显  陈妹琼 《广东化工》2013,(22):171-172
文章阐述了我校环境监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分别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式,为今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袁鹰  刘明源 《广东化工》2014,(12):229-230
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自学校精品课程立项以来,作者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探索和改革性的工作,并就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欧阳科 《广东化工》2012,39(7):163-163,158
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之一,社会对环境类人才的环境监测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结合本院环境监测教学的现状,对环境监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情况下,确定了教改的基本思路,通过合理构建教学体系、规范教学、改革教材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环境监测理论和实验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本专业的教学适应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磊  周遗品 《广东化工》2012,39(10):205-206
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环境监测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特点,对环境黢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更新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多样化和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改革措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培养质摄。  相似文献   

15.
胡文英 《广东化工》2011,38(6):205+200-205,200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文章以莆田学院为例,探讨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验;其次,环境监测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见凡  杜道林 《广州化工》2013,(20):175-177
为了适应新世纪环境监测科学发展的要求,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环境分析与检测课程的本身特点和理论教学的规律,对环境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优化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方法等方面,探索了环境分析与检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以提高学生从事环境分析与检测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徐静  武淑文  高红武  李然  贾黎春 《广州化工》2012,40(18):168-169
《水污染治理技术》是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在改革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拓展实习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初探。  相似文献   

18.
大工程观指导下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显春  周建敏  钟华文 《广州化工》2010,38(4):245-246,263
大工程观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大工程理念结合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对具有石化特色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研究。找出目前环境监测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入手,就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环境监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王媛 《云南化工》2018,(1):246-248
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为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针对新时期环境监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开展慕课课程和在线共享开放式课程建设,使环境监测课程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选择成为可能,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和发展了学习能力,达到了结合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