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前8月,中国进口化学药品1.5万多吨,金额5.3亿多美元,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4.2%和1.14倍。 与许多行业一样,中国近年已成为全球制药商青睐的大市场。进口药、合资药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直线上升,目前进口药与合资药已占中国化学药品市场的1/3,在大中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广州市场进口药的市场份额是国产药的2倍。 截至2002年底,中国共审批发放《进口药品注册证》近两千个。而实际上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药  相似文献   

2.
信息总汇     
中国中草药专利申请存在五大问题最近在上海举行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论坛”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部部长张清奎指出,我国中医药专利申请目前存在如下五大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低。在国际中草药市场上,日本和韩国占到了80%~90%的市场份额,而其原料的70%~80%来自我国。而我国所有的4000多种制剂,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仅为3%~5%。二是申请数量少。目前,全国每1万家医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约为19.68件,多数中药企业还没有专利申请。三是非职务申请比例高。据统计,全国医药专利的65%为非职务申请,其中,中药领域的非职务申请比…  相似文献   

3.
据专家推算,我国感冒药市场每年大约有150~200亿元的空间。由于禁用含PPA的药品,中药感冒药的市场空间大为拓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医药制药企业约6 500多家,1 000家西药生产企业,生产同一类不同剂型的治疗感冒、咳嗽的各种药品约100余种,年销售额达100亿元。生产中药类感冒药的企业也有200多家,但产品仅10余种,年销售额30多亿元。因此,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对含PPA药品的禁用,无疑对国内中药企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目前在国内感冒药品市场上,中、西药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0%、70%。康泰克和康得等药品禁用后,…  相似文献   

4.
认证后面临新课题截止到6月30日,我国5071家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穴不包括中药饮片、医用氧、体外诊断试剂和药用辅料生产企业雪中,通过GMP认证的有3237家,占制药企业总数的64%。其余1834家企业在7月1日后已全面停产。“但是,企业数量的减少并没有降低市场上同类同质化产品的数量。”吴太集团市场部杨泽一语道出了GMP认证后制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现状。为了通过GMP认证,各企业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于明德说,国内制药企业进行GMP改造,平均每家药厂投入的资金在两三千万元。一些大型生产企业投入改造的资金额…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国已经将中医药科学研究列入十五年发展大计之中,目前世界上有130个国家应用中医药、124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机构,但是,中医药大发展仍面临四大挑战。这四大挑战,一是面临外国医药产业的激烈竞争,目前已有四成国有医药企业与国外合资,全国三资医药企业达到1500家,进口药品占据了三成国内药品市场,每年进口中药近1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中药生产企业多、小、散、乱的现状,令人担忧。二是中医药资源不断流失,中医药知识产权受到严重威胁。国外许多制药大企业纷纷来中国寻找成熟的项目开发出自主产权的新药,例如日本的汉方药就是在中国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各大制药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第一位,年销售额为200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全国6700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家生产各类抗生素,产品竞争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7.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目前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1]。儿童是滥用抗生素恶果中的最大受害者。近几年来,大量新药、合资药、进口药充斥市场,病菌抗药性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难题。1现状就目前儿科门诊而言,76%处方中有抗生素,近半数为两种抗生素联用,18%为静脉点滴给药[1];而且抗生素越用越高级,前几年还可以看到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而近几年动辄用先锋霉素、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一种新型包装的大输液,国内制药企业一下子引进了30多条生产线;每年生产的大输液,差不多够全国13亿人每人使用3瓶。专家指出,以大输液为突出代表,我国医药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医药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于明德直言,2003年至今,国内已有2800多家制药企业投入巨资,进行了GMP(药品生产管理质量认证)的改造。根据测算,平均每家制药企业投入的资金达到2000~3000万元,而这些企业的产能也随之迅速扩大。以增长速度最快的大输液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国内大输液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经皮给药系统以其独特的给药优势而成为目前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美国药学界认为,今后10 a~15 a中有1/3的现有药物可采用经皮给药,40%以上的美国制药企业将生产经皮给药的药物,现在世界一些制药企业纷纷采用高科技的太空技术、热辅助控释、离子电渗、激光、微针等技术,有的甚至将体外  相似文献   

10.
黄玲 《河北中医》2004,26(10):750-750
据有关专家分析、当前,除国内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资中药产业作为企业转型和扩展经济规模的新方向之外,国际医药界也将中药产业作为投资的新热点,如辉瑞、拜耳等大型跨国医药公司通过收购或入股国内制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据悉,去年底,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投产,成为首家外资占绝对控股地位的中外合资中药企业。今年初,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正式向复星集团控股的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颁发青蒿类药物预认证供应商资格。这是中国企业从WHO获得的第一张青蒿药预认证供应商资格。此间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制药企业向拥有巨大市场前景的青蒿类成品药拓展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也标志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青蒿类药物生产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据桂林南药总经理严啸华透露,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接受全球基金的拨款,拟在5年时间内每年出资1~2亿美元,为非洲国家购买以青蒿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这为中国制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已…  相似文献   

12.
对2001年中药市场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2000年中药市场简要回顾 回顾2000年全国中药材市场,涨价品种多,涨价幅度大。2000年春夏以来,全国主要药材市场炒药风顿起,以山茱萸、黄连、浙贝母3个热点药材为龙头,在炒药者的精心操作下,市价逐月上涨,到七八月份,这3个热点药材的市价均比年初疯涨了2倍多,被药界人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天价”。同时,也带动了益智仁等一批药材涨价。据有关资料介绍,上半年涨价的药材有40多种,其中涨幅在40%以上的有21种。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12个大类药价总指数比年初上涨5.85%,这是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尚处在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的。中药材物价指数…  相似文献   

13.
研究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企业专利保护现状,并分析了黑龙江省上市生物医药企业专利申请量与其经济效益的相关性.分析了黑龙江省49家医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运用相关回归方法分析了3家上市医药企业1999-2010年专利申请数与经济产出(年销售收入/净利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上市医药企业专利产出与经济收入成正相关,回归方程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差分析具显著性效果;黑龙江省49家生物医药企业中19家企业(占38.8%)专利申请量为零,24家企业(占49.0%)专利申请量不超过10件.虽然黑龙江省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在专利保护上作了工作,但是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对专利保护重视不足,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同时,一定要注重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1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标准。GMP在发达国家应用已有40年的历史,1963年美国FDA率先颁布,为规范制药开创了先河。我国卫生部1989年首次颁布GMP,从此拉开了我国药业的GMP改造,向现代化迈进的新序幕。据悉,截止2003年11月,全国已颁发GMP证书2290张,约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数的50%;中药企业1369家,通过认证企业约占45%。到今年7月1日前,通过GMP认证制药企业将达到3000多家,基本能覆盖药品市场上流通用药的所有品种和剂型。GMP在我国制药业的探索、实践、实施和认证,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漫漫长路。GMP…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05,27(11):1340-1340
据越南制药研究院10月17日公布的数据,越南每年进口中草药约5万吨,其中85%来自中国。今后几年越南将加大中药的自产力度。越南制药部门表示,将在全国设立中药集中化种植区,对从事中药种植和生产的企业与个人实行统一收购加工。此外,当地制药部门还将重点进口一些适宜在本地种植和研发,利于稳定当地药价的中药品种和原料。越南拟于2010年将自产药物占药物消费的比重由目前的40%增至60%。据统计,目前越南有162家现代化制药企业(12家为外商投资),另有300家传统作坊式制药商。越南计划加大中草药自产力度$新华社…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中药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医药集团旗下中国药材公司控股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医药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570.HK)。下辖企业包括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中国中药汇集传统中药精髓,跨越400多年历史,传承了自明代以来开创的梁仲弘腊丸馆、冯了性、同济堂等祖铺老号,拥有冯了性、德众、同济堂3个中华老字号,及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公司生产销售近500个品规药品。中国中药承载重任,以"承中药之文化,扬国药之精髓,铸人类之健康"为使命,开拓创新,共创辉煌。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中国的制药企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民营制药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民营制药企业也随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民营制药企业正经历着残酷的市场竞争洗礼,在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的双重压力下,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怎样在国内医药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并获得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是目前民营制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民营企业现状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非公有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也经历了太多的“巨星”陨落,例如…  相似文献   

18.
1 中药产业的结构中药既是传统药,又是现代药,中药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新型产业.目前整个中药产业的产值约700个亿,其中中成药、保健品约500个亿,中药材约150个亿,中药饮片约50~60个亿.我国中成药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没有一家企业占到10%以上市场份额.前10名企业相加仅占有整个中成药市场的23.7%.中药饮片生产行业集中度较中成药行业稍高,前10名共占有68.8%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OTC药品及品牌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渊 《中成药》2003,25(4):320-322
1 我国OTC医药企业现状自 1999年 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试行 )》以来 ,至今国家已先后公布了 4批非处方药 (OTC)药品目录 (包括甲类及乙类 ) ,共计约2 778种 ,其中化学药品约 5 74种 ,中成药约 2 2 0 4种。OTC药品的共同特点是 :应用安全 ,疗效确切 ,质量稳定 ,使用方便。从市场数据统计显示 ,感冒药 ,止痛药 ,维生素以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药仍是当今全球OTC药品市场的四大主导产品。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单纯从事OTC药品生产的企业并不多 ,整个行业还保持着浓厚的传统医药色彩 ,尚未…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与对策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厚生劳动省<药事工业生产动态统计年报>显示,2002年,日本汉方药总生产金额为1106亿日元(约合10亿美元),其中医疗用医药品(处方药)占80.5%,一般用医药品(OTC)占17.8%,配置用家庭药占1.7%.汉方制剂在医药品总生产额中所占比例为1.6%,按照药效划分的药品大类排序中列第19位:日本目前使用的汉方药以<伤寒杂病论>等经方制剂为主,补中益气汤、柴苓汤、大建中汤、小柴胡汤等12个品种产值占全部汉方制剂的43.1%.日本汉方药生产厂家有100余家,且主要集中在津村、钟纺、小太郎、大杉等几家制药企业,其中津村株式会社一家独自占有78%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